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身体湿疹用什么除湿气的药
扩展阅读
治疗黄褐斑的好方法 2025-05-10 17:46:30
幼儿急疹像荨麻疹吗 2025-05-10 17:45:41
起了水痘起了小红点 2025-05-10 17:44:47

身体湿疹用什么除湿气的药

发布时间: 2025-05-10 16:29:44

『壹』 有湿疹。体内有湿气该怎么办呢

病情分析: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指导意见:
可搽炉甘石洗剂或振荡洗剂.慢性湿疹可用3 ̄5%糠馏油软膏外搽.内服范围较小,又无渗液时,可用地塞米松霜或肤轻松软膏外搽.内服药有苯海拉明,非那更,塞庚啶等.中药治疗湿疹也有一定的效果。

『贰』 湿疹口服十大中成药

我们都了解,湿疹是一种普遍的季节性过敏炎性皮肤病,临床医学上如身患红斑、发痒、丘疹、丘疱疹、糜乱、渗出液、起屑、苔藓样变、肥厚型、干裂等特性的皮炎,可基本拟诊为湿疹,然后随病况转变,可诊断为某一特殊皮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十分的留意湿疹的造成,那麼下边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湿疹内服十大中药方剂吧!

1、黄柏胶囊:清热解毒化湿,祛火除蒸,祛毒疗疮。用以寒湿泻痢,黄疸,清稀,淋症, 脚气,瘘躄,骨蒸劳热,盗汗,频繁遗精,疮疡肿毒,湿疹发痒。
2、苦参胶襄:清热解毒化湿,除虫。用以寒湿蕴蓄下焦引发的痢疾,肠炎,淋症及阴肿外阴瘙痒,湿疹,湿疮等。
3、参芪黄芩颗粒物:由山参、、黄芩(炒)、、(炒)、莲籽、薏苡仁(炒)、白蔻、桔梗、甘草构成。补脾胃,益肺气虚。用以脾胃虚寒,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困乏。

4、湿毒清胶囊:由地黄、川芎、紫丹参、蝉蜕、苦参、白鲜皮、甘草、柴胡、土茯苓构成。益气养血润肺,袪风消痒。用以血虚风燥引发的风发痒,症见皮肤干、起屑、发痒,伴随疤印、结痂、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症见所述症状者。
5、润燥止痒胶囊:由何首乌、制何首乌、生地黄、桑树叶、苦参、红活麻构成。益气养血补阴,袪风消痒,促进消化。用以血虚风燥引发的皮肤瘙痒,痤疮,便秘。
6、当归苦参丸:由川芎、苦参构成。祛瘀、去湿气。用以血燥寒湿造成:面脸生疮,粉刺疹子,湿疹刺痒感,酒渣鼻赤。
7、皮肤病血毒丸:由茜草、桃仁、荆芥穗、蛇蜕、赤芍、川芎等39味中药材构成。清血祛毒,消肿消痒。用以经脉不和,寒湿血燥造成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首领眩晕,排便燥结。

8、消风止痒颗粒:由防风、蝉蜕、赤芍(炒)、地黄、地骨皮、川芎,荆芥、亚麻子、熟石膏、甘草、木通。消风清热解毒,去湿消痒。主冶丘疹样荨麻疹,也用以湿疹、皮肤瘙痒症。
9、肤痒颗粒:由苍耳子(炒、去剌)、地肤子、羌活、玫瑰花、白英。袪风活血化瘀,去湿消痒。用以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10、防风通圣丸:由防风、荆芥穗、香薄荷、麻黄、黄连、芒硝、山栀子、长石、桔梗、熟石膏、羌活、川芎、赤芍、柴胡、莲翘、甘草、黄芩(炒)构成。补虚通里,清热去火。

『叁』 身上有湿疹该怎么治疗呢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通常由过敏引起,也可能因清洁不当、免疫力下降或体内湿气过重等因素诱发。湿疹的症状包括斑丘疹、红肿和瘙痒等。为了有效管理和治疗湿疹,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源。可以使用炉甘石或湿疹膏等药物进行局部治疗。

饮食上也应有所注意,尽量减少摄入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食物,例如鱼、虾等海鲜。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情况,可以考虑口服抗过敏药物来控制炎症反应。同时,保持衣物清洁卫生,选择透气性好的材质,有助于减轻湿疹症状。

湿疹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患者还应注意避免皮肤刺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持续性的湿疹症状,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便获得更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也有助于减轻湿疹症状。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对缓解湿疹症状有益。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刺激皮肤的化妆品或护肤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同时,定期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湿润,有助于改善湿疹状况。

总之,湿疹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生活习惯调整以及心理调节等多方面的配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和缓解湿疹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肆』 湿气用什么药好

湿气重会导致困倦、四肢沉重、食欲不振、皮肤湿疹,甚至肠胃炎。无论生活环境还是饮食习惯,都难以完全避免湿气的摄入。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会加重湿气问题。针对湿气问题,有哪些药物可以选择呢?
从健脾的角度出发,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祛湿药物:平胃散、归脾丸、参苓白术口服液、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健脾丸等。而针对清热化湿,可以选择湿毒清胶囊、湿毒清片、藿香正气丸、清热祛湿颗粒、木香顺气丸、湿热片等。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根本,脾胃健康才能有效祛湿。因此,除了药物治疗,加强脾胃健康同样重要。上述中成药有助于调和脾胃,改善气血,促进湿气排出。当然,要增强脾胃,单靠服药是不够的,饮食调理同样关键。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可以帮助祛湿:
1. 五指毛桃:既有食物又有药效,能滋补脾肺,利湿健脾。五指毛桃汤有助于消除湿气。
2. 白术:具有芳香化湿、苦味燥湿的特性,适用于体内湿气重的人。常与木兰、陈皮等搭配使用,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症状。
3. 五加皮: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病,能滋补肝肾、强筋骨。对于体湿较重的人群,五加皮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伍』 总是起湿疹,祛湿喝什么啊

总是起湿疹,祛湿喝什么
中医将湿疹分为三个证型,分别是湿热蕴肤证、脾虚湿蕴证还有血虚风燥证,分别对应西医的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以及慢性湿疹。 湿热蕴肤症的特点是发病快、瘙痒剧山滚告烈,皮疹有丘疹或丘疱疹,抓破之后有渗液和流水,治疗以清热、利湿、止痒为主,处方用龙胆泻肝汤加上萆薢渗湿汤,主要药物有龙胆草、柴胡、生地黄、土茯苓、滑石等,中成药可以吃龙胆逗明泻肝丸。 脾虚湿郁症的特点是发病比较慢、皮肤潮红、瘙痒明显,这种湿疹以健脾、利湿、止痒为主,处方用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主要药物有茯苓、陈皮、白术、甘草等,中成药可以吃参苓白术颗粒。 血虚风燥型湿疹病程久、反复发作,皮肤粗糙、肥厚、颜色发暗或有色素沉着,治疗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为主,处方用当归饮子加减,主要药物有备敬当归、熟地黄、川芎、防风等,中成药可以吃消风止痒颗粒加上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