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经后荨麻疹
扩展阅读
雅漾治荨麻疹 2025-05-16 08:51:28
维b荨麻疹 2025-05-16 08:37:38
荨麻疹烤灯 2025-05-16 08:37:29

经后荨麻疹

发布时间: 2025-05-16 07:05:27

A. 月经疹临床表现

月经疹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天出现,持续到月经后的1~2天消退,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发生。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包括红斑、多形红斑样皮疹、结节性红斑样疹、单纯疱疹、水疱、荨麻疹、紫癜、眶周色素加深等。此外,口腔和外阴黏膜也可能出现溃疡。皮损通常对称分布,主要出现在面、躯干和四肢,但也有少数人仅有月经期皮肤瘙痒。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全身性疲倦、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食欲减退等。



月经疹的表现多种多样。多数情况下,皮肤上会出现小丘疹、风团或水疱,呈左右对称性分布,并伴有瘙痒感。眼眶周围可能出现发青发黑的现象。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口腔及外阴部黏膜反复发生的小溃疡。另外,有些女性在月经前皮肤上会出现淡红色、大小不等的风疹块,这些风疹块起得快退得快,并伴有剧烈的瘙痒感,这种现象被称为荨麻疹样月经疹。



值得注意的是,月经疹的类型多样,有些女性表现为单纯月经性荨麻疹,仅局限于外阴或其周围皮肤,并不向全身扩散。而有些患者则可能出现急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或者呈现出多形性红斑或结节性红斑的特征。还有部分女性仅表现为月经性瘙痒,局限于外阴部位。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诊断和治疗。


(1)经后荨麻疹扩展阅读

月经疹是一种与月经周期有关而出现的皮疹。以每逢月经来潮前1~3天,其四肢、躯干局部或多处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大疱、糜烂渗液、自觉瘙痒,随着月经的结束皮疹自然减退和消失。一般认为与月经来潮前,卵巢分泌的孕酮骤增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

B. 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中医称风疹块,风瘾疹,俗称鬼饭疙瘩。医宗金鉴说此证由汗出受风专,或露卧乘凉,风邪多属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如豆瓣,堆累成片,指出了瘙痒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疾病范围症见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治法,疏风除湿,清热养血。发作期,忌食辛辣,烟酒,浓茶等以免加重。

C. 荨麻疹偏方 看老中医如何治理荨麻疹

老中医治理荨麻疹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证施治

  • 风寒证:荨麻疹多为受凉后发生,皮疹多为苍白色或皮肤色,可能伴有全身或局部疼痛等症状。治宜疏风散寒止痒,选用麻杏苡甘汤和消风散加减。
  • 风热证:荨麻疹多见于春夏较为炎热的季节,皮疹多发红,可能伴有咽痛、身热等症状。治宜疏风清热止痒,选用消风散加减,血热证较重可加牡丹皮等清热凉血药。
  • 湿热证:皮疹发红,瘙痒,抓破后有渗出液,可伴有口苦等症状。治宜清利湿热止痒,湿重于热选用茵石苡甘汤加减,热重于湿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二、分期治疗

  • 急性荨麻疹:根据辨证分清风寒、风热、湿热。
  • 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应注重清热凉血、润燥止痒,选用生地黄、牡丹皮等药物。
  • 恢复期:皮疹已经好转,应以养血为主,兼疏风、清热、凉血、润燥、止痒,选用四物汤加减。

三、治风与治血并重

  • 强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包括疏风、祛风、搜风等方面,同时注重凉血、活血、养血等方面。

四、经验用药

  • 结合经验用药,如皂角刺、苦参等清热利湿、凉血止痒的药物,以及无柄灵芝等扶正培本、消炎解毒的药物。

五、饮食禁忌

  • 荨麻疹患者应注意饮食,多进食鸡蛋、鸡肉等保证足量的蛋白质,同时补充维生素类食物。
  • 避免饮用烈性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以及高脂、高糖饮食。
  • 发病期间应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等,少食鱼、虾等刺激性食物。

综上所述,老中医治理荨麻疹的方法注重辨证施治、分期治疗、治风与治血并重以及结合经验用药和饮食禁忌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

D. 荨麻疹类型有哪些

荨麻疹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风热犯表型




    • 证候:风团色泽赤红,患处剧痒,遇热或经日光照射后瘙痒加剧,遇冷则缓解。患者可能伴有发热、喉咙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面唇水肿或腹痛。

    • 舌脉: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 肠胃湿热型




    • 证候:风团面积大,色红,瘙痒剧烈,伴有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纳呆、便秘或溏泄等症状。

    •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 热毒燔营型




    • 证候:发病急,皮疹弥漫全身,大片鲜红色,可见出血性皮疹,瘙痒剧烈。伴高热、心烦、口渴喜冷饮、咽喉肿痛、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

    • 舌脉:舌红绛、苔黄、脉数或滑数。




以上三种类型均是根据中医理论对荨麻疹进行的分类,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证候、舌脉表现以及相应的治疗原则。

E.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预防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预防

外文名: Urticaria

别名: 风疹,风团

所属科室: 皮肤性病科

发病部位: 皮肤

荨麻疹概述: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临床症状

1、急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常是急性发作,全身瘙痒、风团、皮疹,可伴高烧,严重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病程1~2周内自然痊愈应积极治疗。

2、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时地在身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疹块,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发作次数从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病情轻重与发病情况也可因人而异,有很大差异。

3、胆碱能性荨麻疹属于人们常说的风疹块的一种。多发生于青年期,当受热、精神紧张、摄入热的食物或饮料,或在运动后,体温略增,增热的血流刺激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胆碱能性神经并释放乙酰胆碱。当停止运动或平静以后,症状即可消退,严重的话,症状完全消退可能要经过数月或数年不等。

4、寒冷性荨麻疹。人体暴露在冷环境中引起的过敏反应,常在浸入冷水或接触寒冷物质的部位发生水肿和风团,多见于面部、手部,也可累及其他部位,自觉瘙痒,有的还有头痛、皮肤潮红、低血压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5、丘疹性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好发于婴儿及儿童的瘙痒性皮肤病。皮损常为圆形或梭形之风疹块样损害,顶端可有针头到豆大之水疱,散在或成簇分布。好发于四肢伸侧,躯干及臀部。一般经过数天到1周余皮损可自行消退,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皮损常亦可陆续分批出现,持续一段时间。本病瘙痒剧烈,可因反复搔抓而引起脓皮病等。

6、蛋白胨性荨麻疹。一次食量过多(过食猪肉和海鲜),同时精神激动和大量饮酒时,蛋白胨可以通过肠粘膜吸收入血而致病,出现皮肤充血发红、风团,伴头痛、乏力。

7、日光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暴露于日光数秒至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及风团、血管性水肿,持续1~2小时。以女性多发。

8、皮肤划痕症。亦称人工性荨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无明显的发病原因,也可由药物(特别是青霉素)引起。

9、压迫性荨麻疹。皮肤在受到较重和较持久压迫4~6小时后发生,受压局部发生弥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肿性疼痛斑块,累及皮肤及皮肤组织。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通常持续8~12小时。有时可伴畏寒、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发病机理与激肽有关。

引发病因

1、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某种香料调味品亦可引起。

2、药物。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荨麻疹。

3、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细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虫(如蛔虫等)。

4、动植物。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5、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此外,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抗组织胺药物虽不能直接对抗或中和组织胺,不能阻止组织胺的释放,但对组织胺有争夺作用,可迅速抑制风团的产生。抗组织胺药有各种副作用,最好选用副作用较少者。

2)拟交感神经药物:主要用于严重的急性荨麻疹,特别是有喉头水肿及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肾上腺素常用1:1000的浓度0.5-1.0ml皮下注射。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3)抗乙酰胆碱药:常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和莨菪碱。主要是缓解患者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2、非药物治疗

1)自血疗法:可分为全血及溶血两种。全血疗法是从患者静脉内抽血即刻注射于臀部肌肉内,每周2-3次,首次为5ml,无不良反应,以后改为每天10ml,10次为一个疗程。溶血疗法是抽取静脉血5ml后加入5ml注射水,轻摇混匀使溶血,经2-3分钟后注入臀部肌肉中。

2)血浆交换疗法: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和血浆浓度不同,通过离心可分离血浆,并对血浆进行交换,祛除血浆中某些与发病有关的物质,从而减轻症状或缓解病情。但由于条件要求高,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故使用受限。

3、预后情况

大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

诊断鉴别

本病根据临床上出现风团样皮疹,即可确诊。诊断一般不困难,但引起荨麻疹的原因比较复杂,确定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常很困难,因此,必须通过详细采取病史,详细体格检查,以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尽可能的明确荨麻疹的原因。

1、婴儿湿疹。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2、血管性水肿。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而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

3、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荨麻疹有时候可表现为腹痛,病因可能是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类似于急性胃肠炎或其他急腹症。

饮食方面

日常护理

1.保持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 2.多饮水,促进致敏物质排泄。 3.避免用力搔抓致使皮肤破损,防止感染;患儿应戴棉质手套,夜间加以约束。 4.避免用肥皂、热水洗澡.忌用手搔抓及摩擦;避免穿着粗、纤衣裤;内衣宜选宽松柔软棉质品。 5.避免冷热环境刺激、情绪激动、剧烈运动。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的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有明确食物过敏源的患者.应避免食用此类食物。腹痛者避免食用粗糙、带壳及硬的食物.以免加重腹痛及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腹泻者不宜食用纤维素含量较多及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芹菜、香蕉等,饮食应温热,避免油腻、生冷食物。忌食辛辣腥发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海鲜、香菜、韭菜、生姜、蒜、葱、蛋类、菌类等食物,禁饮浓茶、酒类等。

荨麻疹的预防

因本病症状多轻,一般预后良好,故似不需要特别预防,但先天性风疹危害大,可造成死胎、早产或多种先天畸形,因此预防应着重在先天性风疹。

1.隔离检疫 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但本病症状轻微,隐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离。一般接触者可不进行检疫,但妊娠期,特别妊娠早期的孕妇在风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2.自动免疫 国际上经过10余年来广泛应用风疹减毒活疫苗,均证明为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在95%以上,接种后仅极个别有短期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关节肿痛等反应,免疫后抗体持久性大多可维持在7年以上。接种对象方面不同国家尚不统一,例如美国主张1岁至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中的儿童为主要免疫对象,因为小儿风疹发病率最多,且可传给孕妇等成人。

青春期及成年妇女,也应接种,接种后先天性风疹已明显减少。尽管目前关于风疹疫苗病毒株对人体、胎儿的影响了解得不够,但活疫苗的弱病毒确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畸形,因此孕妇不宜接受此类活疫苗。风疹疫苗早已与麻疹、腮腺炎疫苗联合使用。我国有些地方如上海、武汉、山东早已能制备风疹减毒活疫苗,均可产生较高的抗体阳性率。上海已开始使用风疹减毒活疫苗并将逐步纳入计划免疫执行,重点免疫对象中除小儿外还包括婚前育龄妇女,含高、初中毕业班女生。有关风疹疫苗的保护效果、维持时间等研究还在不断深入。

F. 荨麻疹和月经周期有什么关系

女性经期前后体内的黄体酮都会发生变化,而女性患者对月经周期后期的内源性黄体酮产生了自身抗体时,就会出现风团、湿疹、多形红斑样皮损等慢性荨麻疹症状。究其因,可能与Ⅰ型、Ⅲ型、Ⅳ型变态反应有关。不少学者也都认为月经周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使皮肤病周期性加重,并证明与黄体酮水平波动有关。 除了经期外,在妊娠期的最后3个月,有少数孕妇下腹部、大腿部,偶尔手臂、臀部等处可出现瘙痒剧烈、类似风团的丘疹或斑片,这种皮疹称为妊娠期瘙痒性荨麻疹样丘疹或斑片。这种皮疹虽然发病率极低,约为0.4%,但在妊娠期却是常见的并发症,不过仅限发于初产妇,经产妇则不会再发生这种皮肤病,原因不明。

G. 荨麻疹护理不当小心复发,这5个措施要牢记,对康复有帮助

荨麻疹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通常是由于皮肤过于敏感,接触各种刺激性物质引发过敏的疾病。在发作期间不仅仅会出现皮肤的异常改变,还会引起剧烈的瘙痒症状,所以患病期间做好护理就非常重要,好的护理方法还能够对荨麻疹的发作进行预防。

1、阻断过敏原

荨麻疹是由于过敏导致的,所以在护理的时候首先就一定要阻断过敏原,将发病诱因去除,这样子才能够逐渐缓解荨麻疹的症状。常见的致敏原一般也就是食物或者是化学物质,有一些特殊的患者还会由于冷热刺激而导致症状发作。这就可以让患者根据自身发作的情况来对过敏原进行预防,如果还不明确过敏原的,可以在症状发作的时候多进行观察,严谨的判断可能引起过敏的原因。

2、避免搔抓

在对荨麻疹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皮肤瘙痒的症状可能会反复发作,所以患者最好就要控制好自己,不要进行搔抓。很多人搔抓皮肤痒的部位都是下意识的反应,但这样的动作不仅仅会对局部造成损伤,还会使局部血液中出现更多的组织胺,这也是过敏原之一,容易加重疾病。

3、注意皮肤卫生

皮肤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即便不是敏感性皮肤,最好也做好清洁工作,这样才能够减少皮肤受到刺激的可能性。正常生活的环境中,其实是存在很多寄生虫和病菌的,如果不做好皮肤清洁工作,就会导致这些微生物在局部大量繁殖,对身体逐渐造成影响。荨麻疹的患者往往也就会因为这些影响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在清洁皮肤的时候,还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产品,否则只会加重皮肤症状。

4、保证室内通风

荨麻疹也叫做风团,有的患者在被风直接吹到皮肤后就会出现症状,这一般是冷热刺激导致的。但是不能因此就长期不开窗户,患者居住的环境中一定要保持通风,否则会有大量微生物繁殖并且空气不流通也会降低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只要在通风的时候保证患者不被直接吹到,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引发症状,并且适当的通风还能够帮助患者促进血液循环,更有利于控制荨麻疹的症状。

5、多吃水果

水果中是含有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荨麻疹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水果来促进自己的新陈代谢,这样也有利于改善身体的抵抗能力。身体抵抗能力以及免疫系统得到提高之后,有的患者可能就会因此彻底摆脱荨麻疹的困扰,不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荨麻疹是应急性的皮肤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休克死亡,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认真做好护理工作。除此之外在家中最好备有抗过敏药物,一般使用药物就能很好的缓解症状,但如果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家庭医生超能团## 健康 科普大赛## 健康 生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