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徐立平在雕刻火药的过程中牺牲了哪些个人利益
“每一次抄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袭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这是对徐立平的赞美。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感悟: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业绩。
『贰』 感动中国徐立平颁奖词
【徐立平 大国多良材】
【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专心跳。你在火药属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人物事迹】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叁』 徐立平事迹的宣传标语
在媒体展开大规模报道的同时,3月24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总工会联合召开座谈版会,以“权弘扬工匠精神、助力追赶超越”为题,就学习徐立平进行座谈交流。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伟说:“向徐立平学习,弘扬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传统价值的回归和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陕西实现追赶超越战略的必然要求。
『肆』 被誉为大国工匠的徐立平我的感悟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内之差。这是千钧所容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这是对徐立平的赞美。
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悟: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业绩。
『伍』 在导弹上雕刻火药得航天人得读后感
徐立平的家庭是一个航天之家,和很多三线家庭一样,全家口人除了3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外,都是航天人。1987年参加工作时,徐立平在母亲温荣书的建议下,他选择了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发动机药面整形车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图为少年时期的徐立平(右一)和家人。1987年参加工作时,徐立平在母亲温荣书的建议下,选择了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发动机药面整形车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固体燃料发动机是导弹装备的心脏,在上千道制造工序中,发动机固体燃料微整形极为关键。火药整形在全世界也一直是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这个极度危险的工作,全中国只有不到20个人可以胜任。
母亲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但她却说:“我刚工作的时候有同事整个手指都烧掉了,都愿意到最危险的岗位上去,我想他们年轻人也是一样的。”
就这样,徐立平开始了自己近30年发动机药面整形工作。
工作后第二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出现问题,必须剥开填筑好的火药,工作难度和危险度非常大。徐立平凭着精湛的技艺和胆量加入突击队,“可以说这是我们厂有史以来头一次钻到火药堆里去挖药。”徐立平介绍。
在装满火药、仅留一名操作人员半躺半跪的发动机壳体里,用木铲、铜铲非常小心地一点点挖药,每次只能挖四五克,高度紧张和缺氧使人每次最多工作十几分钟。“在里面除了铲药的沙沙声,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徐立平回忆。最终,经过两个多月高度紧张的工作,徐立平和同事们们挖出了300多千克药,成功排除发动机故障。
徐立平在工作间隙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聊天,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当前一些时尚话题。工作近30年,徐立平一直坚持在一线,他说工作虽然危险,但总得有人去干。
像这样危险的任务,徐立平已不记得完成多少次了。在2015年9月3日的阅兵式上,一部分导弹发动机火药就是徐立平亲手雕刻的。
“下刀的力道,完全要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工作要求0.5毫米或0.2毫米,我们这一刀铲下去,铲不到要求的厚度的话,就可能造成产品报废。”徐立平说,要做到心手合一并不容易,只能通过用心苦练。如今,徐立平已经练就了仅用手摸一下就能雕刻出符合设计要求药面的绝活。工作中,徐立平还不断琢磨,大胆创新,针对不同的发动机药面,他先后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立平刀”。
在他设计的发明的刀具中,一种被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立平刀”。图为徐立平正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立平刀”手柄尺寸进行调整。
7416厂远离西安市区,安静却也偏僻。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厂房里都难熬。工作的时候必须敞开“生命通道”的大门,夏天还能靠电扇,但对毒力极强的蚊子毫无办法,“闻了火药的蚊子战斗力就是强。”徐立平苦笑着,冬天更是没办法,长时间一个姿势会让冻僵的双手麻木,只能放在暖气上烤烤再重新拿起刀具。
更多的时候,工作时每个车间的人数最多不超过两个人,戴上护具开始工作后,徐立平说感觉世界和时间都停止了,只听见挖药的沙沙声和自己的心跳声。
近30年来,徐立平就是这样严格要求着自己,兢兢业业,与最危险的火药为伴,抬望航天梦,俯刻匠人心。“总理不是也说吗,工匠精神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精益求精,其实没那么多高大上的东西,”徐立平谦逊的说。春节过后,徐立平获得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这样赞扬他:“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陆』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立平是怎么回事
徐立平,男,1968年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发动机药面整形组组长,高级技师。[1]
徐立平一直从事着极度危险的航天固体动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雕刻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凭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徐立平苦钻善学,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技艺绝活,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多次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
徐立平的母亲,是中国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整形车间最早的员工,20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徐立平的母亲几地辗转,最终来到了秦岭大山深处。1987年,不到19岁的徐立平技校毕业。尽管深知雕刻火药的危险,母亲还是建议他选择到自己工作过的车间。
自1987年入厂,徐立平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固体燃料发动机是战略战术导弹装备的心脏,也是发射载人飞船火箭的关键部件,它的制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发动机固体燃料的微整形。雕刻固体燃料,也就是火药,极其危险,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火药整形不可逆,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药面精度与设计不符,发动机点火之后,火药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发动机就很可能偏离轨道,甚至爆炸。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这让他的师傅都望尘莫及。
1989年,我国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进入攻坚阶段,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火药出现裂纹,为了不影响后续的研制进度,同时为不可逆的发动机装药探索补救方式,专家组决定,首次探索就地挖药。整形师要钻进翻个身都很难的发动机狭小的药柱里,一点一点挖开填注好的火药,寻找问题部位。徐立平凭着精湛的技术和胆量加入了挖药突击队,历经了两个多月的艰难挖药,发动机故障成功排除。但长时间在密闭空间里接触火药,火药的毒性发作使徐立平的双腿失去知觉,经大强度的物理训练才逐渐恢复。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甘于寂寞,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柒』 感动中国徐立平的观后感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让我感动的是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捌』 如何评价徐立平
徐立平一直从事着极度危险的航天固体动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雕刻的内精度不超过容0.2毫米。凭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徐立平苦钻善学,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技艺绝活,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多次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
2016年2月14日晚,徐立平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玖』 感动中国炸药微整师
感动中国炸药微整师是徐立平。
徐立平,男,1968年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版究院7416厂发动机药面权整形组组长,高级技师。徐立平一直从事着极度危险的航天固体动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雕刻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凭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徐立平苦钻善学,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技艺绝活,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多次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
2016年2月14日晚,徐立平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给徐立平的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