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形大全 » 南宁韩国故事整形美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南宁韩国故事整形美容

发布时间: 2020-12-25 01:08:35

『壹』 南宁解放路的故事

钟鼓楼是古南宁最负盛名的一景,原址在今民族大道39号附近(即共和路与民权路交叉十字街口附近),原名平楚楼。《邕宁县志·古迹志》记载,明嘉靖十年(1531年),南宁卫明威将军军政掌印指挥佥事王佐铸了一口大铜钟,重二千斤,悬挂在平楚楼上,因此叫钟鼓楼。过去的钟鼓楼一带是南宁城内最繁华的街道之一,遗憾的是,钟鼓楼在抗日战争前被拆掉了。

雄伟壮观的古钟。

据《南宁史料》记载,钟鼓楼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底座呈正方形,楼的顶端为葫芦状尖顶;楼下方的四角为4条巨型砖砌方柱,柱的直径约2米。楼内较宽,古时楼下除摆卖小食摊外,还肩负十字街来往交通的任务;在楼的东北面,有座登楼敲钟的楼梯;楼的东西南北面,有题匾4块,东面的叫“宣和”、南面的叫“通明”、西面的叫“应候”、北面的叫“拱辰”。

而钟鼓楼的铜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1000多公斤,现置放于南宁市人民公园镇宁炮台内,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悬挂铜钟,也是南宁难得的珍贵文物和艺术珍品。钟上除刻有重量、铸造年月、铸造人和捐款人的姓名外,还有字体端庄娟秀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

抗日战争时期,南宁沦陷时,铜钟曾被转移到百色、柳州、武汉等地,一度流落他乡。南宁解放后,广西文物工作者在武汉发现其踪影后立即收购回邕,这口饱经沧桑的古铜钟至今仍保存完好,为南宁市现存最大的铜钟。

昔日的钟鼓楼一带如今已成繁华商业地带。

古朴情韵 历史轮回

钟鼓楼洪亮的钟声在邕江边悠悠远扬,之所以号称“晨钟暮鼓”主要原因在于:“晨钟”即每天早上敲三阵,每阵三十六响,共鸣一百零八响,送走108种烦恼;“暮鼓”在晚间敲响,与晨钟对应。破雾的晨钟,穿云的暮鼓,神怡的游人……正所谓晨钟惊梦,暮鼓催归。

新钟鼓楼给人们带来无限遐想的同时,旧钟鼓楼的盛衰也让人握腕感慨。据史料记载,钟楼鼓楼是中国古代寺院园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景,古有“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轻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之说,钟声鼓声的交织敲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乐精神。如今,老南宁谈起钟鼓楼时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一根稻草能挂大铜钟”、“番鬼佬偷宝草”、“钟鼓斗龙王”等传说。家住大同街、现年76岁的卓秀兰阿婆神秘地告诉记者:“听我妈说,钟鼓楼的铜钟一根禾秆草吊得起来,它还会自己半夜滚下邕江和水龙王斗得天翻地覆……”而今年86岁的南宁市退休干部周孝先老人则愉快地回忆起钟鼓楼的钟声:“我们家住民生路,虽然听得不是很清楚,但每逢国家发生什么喜庆大事,都要在白日鸣钟祝贺;其他时间一般是晚上7时到第二天凌晨6时敲钟打更,然后是每条小街巷的更夫传更。我十一二岁的时候,经常去钟鼓楼耍,我记得是座两层的木板楼,平时无人守钟,晚上有政府派人值班敲钟,经常有乞丐在楼下过夜……”为此,周孝先于2004年在南宁市政府举行的关于南宁古迹的座谈会上提出修复钟鼓楼的意见。

一根稻草 悬挂铜钟

明朝嘉靖年间,南宁的盐埠街口(即现在的共和路与民权路交叉十字街口附近)建了一座钟鼓楼。

老南宁相传,钟鼓楼上有两个木架,一条草绳,挂着一口大铜钟,搁着一面大鼓。话说有一年南宁天旱成灾,牛皮大鼓被晒得熬不住了,就跟铜钟告了个假,从通向水闸门的那条水沟滚到邕江洗澡。

话说邕江有条独角蛟龙,口中能喷黑烟,经常污染江水,还把江边洗衣妇女卷入河中,百姓因此怨声载道。这日,独角蛟正在宫中饮酒作乐,被大鼓搅了雅兴,盛怒之下,它率领一千人马直奔江面声讨大鼓,正玩得高兴的大鼓结果不明就里被独角蛟勾破了一个大窟窿。大鼓寡不敌众,只好慌忙逃回钟鼓楼。铜钟知晓后怒火冲天,就直奔邕江给大鼓讨回公道。正在宫中论功行赏、饮酒作乐的独角蛟闻到铜钟的叫骂声迎上江面,只见铜钟把虾兵蟹将杀得片甲不留,独角蛟上前招架,仅战了几个回合,节节败退,它转身就逃,结果被眼明手快的铜钟用钟顶一扣,擒住了独角蛟,拖回钟鼓楼。

正当铜钟和大鼓要将独角蛟痛打一轮出气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上楼,铜钟急忙念咒,蛟龙立刻变成另一根草绳,挂在架上……

暮鼓晨中 呼之欲出

广西建设厅原总建筑师傅博告诉记者,他1961年到南宁工作的时候,就住在人民公园镇宁炮台前的宾馆里,出入经常见到钟鼓楼的那口大铜钟。后来他从一本《南宁志》上看到钟鼓楼的图片和资料,就萌发了用钟、原楼资料特点做一个钟亭的想法,“把古老的东西唤回来一部分,不是完全新造,增加历史韵味。我吸取自己以前口头提意见失败的教训,开始以文字的形式呼吁!”傅先生说到做到,2004年春节,他给南宁市长去信建议重建钟鼓楼,信的全文如下:林市长、陈副市长:两位春节好!有个建议,看来要惊动两位才能落实。

南宁在明清时代有座钟楼,楼在民国时毁,留有照片,但钟仍在;因此建议恢复钟楼,找回南宁市发展过程中的记忆。

……当然,如果恢复的话,选型、选址当可众议而定。

可以在民生广场上,可以在国际会展中心前;只是希望在明年元旦时能闻市长在楼上敲钟报晓。

另外,市政协凌斌同志曾提及把新华街古城墙能显露出来,也是显示城市经历的好建议,望能一并落实;此两意见在讨论“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控制性保护规划”及清华主笔的“南宁市旧城区改造重新规划研究”讨论时均有提出,但这样提可能不解决问题,必须专案立项,交由规划、城建部门进行。

具体原钟亭内容已编由陈副市长主持的《南宁市建筑志》已详载。专此,致礼建设厅原总建筑师傅博敬上2004年春节傅先生的信一石激起千重浪,林国强市长随后批示:“请陈瑞贤副市长阅后安排相关部门提意见,这个钟在哪里?如何展现?确值研究。”陈瑞贤副市长也批示“请规划、建设局拿意见研究”。

2004年3月,南宁市文化局在市博物馆召开了恢复钟鼓楼的论证会,特别邀请了与此同时提出重建钟鼓楼的周孝先老人。最后拟定在邕江河畔建设和恢复南宁名景钟鼓楼。

2005年,市文化局还同时提出拟修建包括钟鼓楼在内的5个历史文化景点,南宁的文化名城保护意识被再次唤醒。

古井虽无 盛名依旧

双孖井位于人民东路与友爱南路交汇处、人民东路63号门前10米左右地方,曾有两口并列的水井,以前是周围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上世纪80年代初建道路后将此井填埋。但市民一直把西到民族商场,北到友爱桥,南至沙井码头这一路段称为“双孖井”。“双孖井”相传为宋代时狄青将军南征时所掘(但无史料记载),又传是民国初年才挖。

双孖井是南宁市最新公布的21处文物点之一,一些线路的公交车都沿用这一地名。双孖井旁边开有“孖井小食店”、“孖井旅社”、“孖井冷饮店”等。

回望古井 灯火阑珊

城市的滚滚车流,往往会在人民东路与友爱南路丁字路口一个叫做双孖井的路口短暂停留。十几秒的红灯,或许可以暂时连接起这个城市至今有名无井的历史。

不知从何时起,双孖井被现代交通中断了内部联系,而作为南宁市最有名的地方,它的消失,更多体现了一种标本意义。

检视邕城“城市化”历程,人们或许可以发现,像双孖井这样根植于市民心中的古迹并不多,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它的生命周期,而在南宁市的历史轨迹中,至今已有名而无井的双孖井一直在见证她这种巨变或渐变。

如今,作为首府难得的古迹之一,双孖井与其他名胜古迹一起构成了邕城的文化源头。或许正因为这种文化上的完整性,使得这个处于城市黄金商圈的古迹,虽已消失多年,人们依然念叨着它的好。

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正在步步浸染着双孖井的文化风味,水井不得不接受“现代化”的最直观刺激。然而,对于怀旧者来说,双孖井依旧有载不动的乡愁,人们也发现,灯火阑珊处,双孖井的容颜正逐渐清晰。

清泉育人 桑梓情浓

翻开南宁地图,古井不知在何时消失,且了无痕迹,只有地图上标识的“双孖井”、“沙井街”等老地名还昭示着这里曾经有过的一段历史。

记者了解到,在如今的友爱南路与人民东路63号门前10米左右的交叉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丁字路口,曾有两眼水井,它们相依相偎,井口一般大小,形同姐妹,故名双孖井。井终年不涸,水清且亮又甜,这一带居民都在此汲水、洗衣。而当时住在这里的都是下层劳动人民,拉板车的、做小贩的、做脚夫的、做泥水工的……他们早出晚归,辛苦劳作,他们的孩子衣衫破旧,每天三五成群在井口结伴上学,放学后又到井口帮大人挑水,点缀着这里的风景。

饮水思源,双孖井让老南宁爱恋。住在沙井街三巷的韦阿婆回忆古井还是一脸的神往:“双孖井的井深有两条牛绳那么长,大概两丈四深,井水好呀,冬暖夏凉,打不干的。当时,附近的柔青园、凌云园、西湖园居民都来这里挑水喝。”如今说起被埋在地下的双孖井要重建,今年69岁的陆美莲阿婆兴奋不已:“那是三喜临门的好事,我们家有

『贰』 南宁有什么历史故事\人物\景物~

中文名称: 雷沛鸿
又名: 宾南 寿增
性别: 男
民族: 汉族
生卒年: 1888——1967
故居: 广西南宁
职务: 广西省监察委负会副主任 广西省政协副主席 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致公党广西省委员会主任
洲: 亚洲
国别: 中国
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
传略: 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
年表文件 雷沛鸿简谱
雷沛鸿,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字宾南。广西南宁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1919年赴美国留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到桂林任广西同盟会机关报《南风报》编辑。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南宁,争取陆荣廷响应,宣布广西独立。后历任广西省公署教育科长、广东甲种工业学校校长、上海法政大学经济系主任、广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出国考察教育。此后四任广西省教育厅长,创办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和西江学院,又曾出掌广西大学和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在教育厅长任上,大力推行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创设国民中学制度,开展成人教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自治区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侨联主席、全国侨委委员等职。著作有《英宪精义》、《英国成人教育》、《丹麦成人教育》、《国民基础教育论丛》、《广西地方文化研究一得》等。

『叁』 南宁十年偷车故事 歌曲 求发

恶搞 根本不是歌,听起来刺耳朵

『肆』 南宁韩成故事整形好吗是正规的吗口碑怎么样

我女朋友带我到南京韩辰整.形做得纹眉,环境还可以,位置也很好找的,里面很大,但是人也挺多的。不过专家的态度很亲切,还说了很多术后的注意事项,

『伍』 从广西南宁机场怎么去南宁壮景大道碧源南城故事小区

你坐301公交车可以从机场到市区,你在江南桥头下车。然后再转车 有好多车都可以到的,你注意看,另外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随身行李

『陆』 广西桂林南宁北海的传说故事

不懂您想知道的是广西桂林历史?还是桂林南宁历史?还是广西北海历史??
下面,我给你介绍一下桂林的传说吧~~

桂林的传说由七个传说组成:

一、 桂林山水的由来...关于桂林山水的美丽传说

二、 试剑还珠...试剑石,还珠洞

三、 神象判主...桂林城徽象鼻山

四、 芦笛藏宝...芦笛岩的洞天福地

五、 望夫石的传说...一队善良夫妇的动人传说

六、 碧莲风波...碧莲峰

七、 螺女逃婚...螺丝山的美丽故事
我就介绍其中的一两个传说吧~~

【桂林山水的由来】
朋友,一提起桂林,你也许马上就会想到她那如簪之山,如带之水,幽深的洞府,嶙峋的奇石,进而 联想那细雨空朦、烟岚缭绕,如情似梦的绝妙佳境吧!我想,假如你能进一步了解到一个个与山水相关 的优美动听的故事,那么,你会对桂林山水的美妙神韵更加心神领会的。 很久很久以前,桂林这个地方既没有山,也没有水,更谈不上人烟繁盛,桂树成林。那时,桂林这个 地名都还没有呢!那么,桂林这个地方,为什么会生长出成林的桂花树?为什么会有奇山秀水而名满天下呢?这还得从王 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说起。

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被孙悟空搅乱后,开不成了,天上四位鼎鼎大名的仙女――嫦娥、织女、麻姑、和元 女便呼朋引伴,包览瑶池的风光去了。一路上但见那仙山琼阁,玉树银花,天池荷开,凤鸾和鸣,好一派仙 家胜境。麻姑突发奇想说:“转了一圈,瑶池不过如此,凭我等的法力,也可造一座出来。” 嫦娥当即赞同:“说的是,我等何不找个地方,各施法力,也造座瑶池乐乐。” 元女小心地说:“触犯了天条,可不是闹着玩的。” 织女心生一计:“那我们到人间去,远离是非之地。” 嫦娥道:“我等不如即刻分头下界,各造一园,看谁技高一筹。” 三位仙女听了,抚掌称妙。于是商定,看谁三天之内能在人间造一座最美丽的林园。

第一天过去了,麻姑选中了今属于云南省路南县的一个去处,造

出一座云南石林来,堪称“天下第一奇 观”。麻姑喜不自胜。第二天过去了,织女选中了现在叫杭州的地方,造出西湖美景,织女禁不住笑靥如花。 第三天来了,元女选中了后来叫洛阳的地方,拂尘一挥,劈出了龙门石窟,玉手一指,遍地盛开姹紫嫣红、雍容华贵的牡丹。她对自己的佳作也得意万分。 唯有嫦娥,下凡三天,总选不中一处尽如人意的地方。眼看所剩的时间不多了,她焦急地往南飞去。当她 来到如今叫做桂林的地方,但见赤地荒野,无水无山,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嫦娥不觉动了恻隐之心。

于是,嫦娥从月宫中取来桂花树种,仙袖一拂,便植下漫野桂花树来。“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此后才有“桂林”这个地名。嫦娥又驾着五彩祥云,来到北方的崇山峻岭之间。她向群山吹了一口仙气,一座座 大山立刻变成了一匹匹高头骏马,她骑上一匹快马领头,马群便乖乖地跟他向南方奔去。经过长途艰难跋涉,终于把马群赶到了桂林。嫦娥按照自己设计的图样,将马群变成石山并作了巧妙的安排:这里放三座,那里垒五堆,东边置一座大山,西面摆一排小山,如今你看――那高高的猴山就是当年的领头马啊,那马鞍山就是当年嫦娥坐过的马鞍呢...... 那些石马也象是领会了嫦娥的心意,变成一座座挺拔俊俏而又姿态各异的青山。山上长满绿树,浓荫覆盖,桂林的山就一天比一天更美丽更奇巧啦。嫦娥巧摆石山,使桂林群峰耸立,奇洞幽深,配上原来的桂 花树林,真成了百里大花园。遗憾的是没有水,比起杭州西湖来,就显得美中不足,略逊一筹了。 嫦娥想仿效织女,到瑶池“借水”,可是王母娘娘早已发觉,将织女监禁起来,并派天兵天将把瑶池看管 得严严实实;就连那偌大的天河,也把守得滴水不漏。 这天,嫦娥正在桂林花林中绞尽脑汁想办法,赶巧南海观音正从桂林上空经过,被桂花的冲天香气吸引,便循香察看,见到这里处处奇峰林立,挺拔秀丽,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禁不住喜形于色,赞口不绝。可 当她环视四野,纵目八方,也不由得感叹道:“善哉、善哉!只可惜少了一条江河,损折了许多灵气。” 嫦娥一听,正中下怀,忙不迭跑到菩萨面前道:“大师所言极是,我正为此发愁呢!” 菩萨闻言玉口一开:“这有何难,你只在群山之中开出一条河道,再将我这净瓶里的水倒入河中,便会清波 荡荡,水到渠成。” 嫦娥听了,顿时愁云尽扫,笑逐颜开,谢过观音,接过净瓶,就要去开河道。菩萨一再嘱咐嫦娥,时日五 更,一定送还净瓶,否则将被关在蟾宫,不许擅离一步。 仙姑满口答应。在群山之间选择了一条理想的河道,形成一个水绕山环,交相辉映的绝妙佳境。接着, 她飞回月宫,取来种树的花锄,按照选定的走向,落锄开去。于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河道,就奇迹般地 开了出来,有如游龙走蛇,曲曲弯弯。

当嫦娥从兴安经桂林,把河道开到阳朔后,已是四更光景。往南,沟通西江水系,还有几百里路程,五更前是完不成的了。如果河道到此为止,那么阳朔以南的大片土地 将永远干旱。她沉思良久。左右为难...... 天鸡高啼,打破了嫦娥的沉思.她玉牙一咬,豪气陡生,决心冒着被观音惩罚的危险,将河道向如今梧州的 方向赋去。当嫦娥开出北起兴安,南通西江的数百里逶迤长河之时。太阳神曦和的车轮已跃上东山,她大吃一惊,慌 忙把净瓶水注入河道,一泓清流缓缓南去,桂林顿时水光潋滟。倒影生辉,增添了千种姿态,万般妩媚,变 成山水甲天下的宝地啦! 可是观音老母的净瓶,此刻也失去法力,从兴安随波而下,漂到桂林斗鸡潭就不动了。从此,净瓶化为石 山,就是现在的净瓶山。为此,观音大为生气,责令嫦娥归天。桂林的百姓与嫦娥分别时,真是哭声百里, 泪满江河。

为了记住这次离别,就把这条河取名离江。江从水,后人就改写为“漓江”。 嫦娥回宫后,只能倚窗俯视人间,欣赏自己一手建造的桂林山水。有时禁不住悲从中来,泪水涟涟。那泪珠落在桂林的土地上,形成了美丽的榕湖和杉湖。

此后,桂林人一代接一代地苦心经营,桂林山水就逐渐扬名天下啦。

【试剑还珠】
伏波山、还珠洞以它那优美的风景,动人的传说闻名于世。所谓伏波,取波浪回流之义。

伏波山腰,有大悲古洞,倘若进洞,穿幽径、达江边。忽暗而明,豁然开朗。洞临一潭碧水,名伏波潭,古日"蓉镜"。据说,伏波潭里有座水晶宫,水晶宫里有个老龙王。老龙王天天喝美酒,看歌舞,早就腻透了。

乌龟丞相见老龙整天闷闷不乐,想出个花花点子来。他说:"大王,何不把桂林府的各位地仙都请来,在伏波山开个赛宝大会?大王宫中的宝贝,定能稳夺魁首,让众位仙家见识见识,不知大王尊意如何?"

"好!好! 快去请!"老龙王顿时眉开眼笑,颔首称快。

乌龟丞相得令,立即上窜下跳,安排得又热闹又圆满。

不觉时晨已到,各路仙家纷纷来到估伏波山下的大岩洞里。而沙洲之上,伏波潭面,更是人山人海,万船千舸。

酒壶山的雷酒人,在手掌上放个毫无闪烁的玛脑酒壶,他只装进一滴酒,摇了摇,就去向龙王和仙友们敬酒。奇怪,那酒壶里的酒怎么倒也倒不完。人们都欢呼起来。

南溪山的刘仙翁早已按捺不住。他从腰间取出黄铜秤,吩咐鳅鳝二位力士招来许多巨石,放到秤盘上。只见那巨石一挨到秤盘,马上就缩小了。刘仙翁拎起小秤一称,总共十四万零三斤半。众仙见了,都觉耳目一新,鼓起掌来。现在伏波潭那几块巨石,就是刘仙翁当年秤过的。

接下来,众仙家都不肯示弱,纷纷取出自家宝贝,使出看家本领,要决一雌雄。老龙王见了,暗自好笑,从口里吐出一件宝贝来。原来是一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夜明珠光芒四射,把洞府照得雪亮;而且每闪烁一下,就变幻出一种美丽的色彩。最令人叫绝的是,那珠子正中,有个对穿的小孔。透过小孔,你能看见三十三层离恨天上的丹墀仙阙,玉宇琼楼;能听到十八层地狱里十殿阎王睡觉的鼾声;能所欣赏到万里之外的人间胜景和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龙王的夜明珠,真成了赛宝大会上的夺冠之宝。龙王哈哈大笑一阵之后,口出狂言道:"斗宝嘛,不管人间天上,上界玉皇大帝,西天如来佛祖,也不敢在我面前出丑!"

"龙王老儿,你太目中无人了!"众仙闻声,定眼看去,却是伏波庙里的揭帝。只见他怒眼圆睁,钢发冲冠,原来是乌龟丞相忙昏了头,忘请他了。

揭帝"刷"地拔出宝剑,他见洞中有根顶天立地的石笋,便轻轻一挥,石笋的根部就被削断了。揭帝说:"这才是小试锋芒。你们上山去看!"说着拉起老龙就走。众仙家一齐腾云驾雾,来到伏波山顶。揭帝取出一只大铁弓,拉个满月,"铛"地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神剑居然射穿了三座大山,飞到阳朔界外去了。这三座山,就是穿山,桃源月亮山和阳朔月亮山。

后来,人们就把揭帝削断的石笋称为试剑石,传说要想重新接起来,除非桂林出九个状元。可惜从古到今,桂林才出了七个状元。

却说赛宝会不欢而散,老龙王不但自找没趣,而且在忙乱中把夜明珠给弄丢了。他们四处寻找,就是找不到。那珠子能跑到哪里去呢?

话分两头,在伏波潭前的沙洲上,住着一户打渔人家,马老汉和小孙女马兰花。马兰花养了九只白鹅,她跟白鹅可好了。有天晚上,有只白鹅从嘴里吐出一颗色彩斑斓的夜明珠来。"马兰姑娘",白鹅突然对马兰说话了,"这颗夜明珠是我在潭边找东西吃时,当成螺蛳吃下去的。我本是瑶池的一只仙鹤,因给王母娘娘献舞不得她的欢心,就被打下凡来,明天我的劫数已尽,要返回瑶池。我也想把这颗宝珠带回上界,但你对我恩重如山,我就把它作为离别赠物送给你,你把宝珠卖了,会过上好日子的。"

马兰花说:"真的吗?那我告诉爷爷去!"

爷爷看到宝珠,忙说:"这就是伏波潭老龙王的夜明珠啊,你在哪里得到的?"

马兰花就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爷爷说:"马兰呀,别人的东西不应该要,乌龟丞相找不到珠子,就要挨老龙王的处罚呀!"

聪明、善良的马兰花懂事地说:"爷爷,还珠去。"

哪知刚刚走出大门,便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绿脸妇人拦住了去路,她是洲上的蚂蝗精,说道"天下居然有你们这样的傻瓜,快,把夜明珠给我!否则,我吸干你们祖孙的血!"

忽然又有人说:"哼哼!我一口还能将他祖孙二人吞下肚呢!"

蚂蝗精回头,拦住一个花脸女人,喊道:"花蛇精,你来干什么?先到为君,夜明珠理当属于我!"

花蛇精说:"好妹妹,你得珠子,最多不就是能腾云驾雾吗?我得到珠子,就能变成真龙。你成全我吧!"

马老汉听了,气得浑身颤抖。花蛇精说:"莫气莫气,要是把珠子给我,我让你们一辈子荣华富贵。"

老爷爷气愤地说:"我们人穷志不穷。马兰花,快走。"

蚂蝗精厉声道:"有我在,还想溜?"说着就向马兰花扑去。就在这紧要关头,那只白鹅猛地出现在蚂蝗精面前。对马兰花说:"快,骑到我背上来!"白鹅张翅一飞,飞到了伏波潭上空。白鹅道:"快把珠子丢到伏波潭去。"

噗通一声,马兰花真的把珠子丢到了伏波潭。原先,水晶宫里因为没有了夜明珠,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珠子掉下来后,霎间整个水底世界如同白昼。乌龟丞相兴奋地猛叫一声:"夜明珠!",连忙接住宝珠,向龙王请赏去了。

再说蚂蝗和花蛇两个妖精,见马兰花把珠宝丢进伏波潭,便恨恼羞成怒,现出原形。花蛇把爷爷缠住,说要绞死他,蚂蝗也嚎叫要吸干他的血。这时,白鹅驮着马兰花回来了,白鹅从容地说:"你把爷爷放了,要宝,我身上就有"说完现出原型,原来是一只美丽的丹顶仙鹤。丹顶仙鹤的头顶上,有一块晶莹透亮的红宝石,两个妖精见了,争着去抢。丹顶仙鹤和马兰花一起和妖精作战,最后,因体力不支,丹顶仙鹤还原成白鹅,倒在沙滩上挣扎,马兰花也倒在地上,气息奄奄。老爷爷赶来,抱起马兰花和白鹅,泪如泉涌。临死前,白鹅凄凉地说:"老爷爷,我和马兰姑娘死后,把我们埋在沙洲上,日后涨再大的水,我也会把洲子浮起来,不让大水淹住马兰姑娘的坟茔,就算是我报答妹妹和人间的一片真情......"

老爷爷抱着孙女和白鹅失声痛哭,他遵照白鹅的遗言,把子孙女和白鹅一同葬在洲子上。植上翠竹,以表白鹅义深情重有气节;栽下马兰草,以表思念孙女之情。人们纪念马兰姑娘,就把沙洲叫做马兰洲,后来以讹传讹化成了马洲。又因漓江涨多大的水,果然淹不上马洲,因此又称浮鹅洲。

后来伏波山腰的那个洞就叫还珠洞。

『柒』 广西南宁云欧有什么故事呢

广西南宁也有可能是云上的欧巴

『捌』 南宁抗日名将有谁还有南宁抗日的故事。急急急急急急!!!!!

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在中国,南京大屠杀往往是民族主义的重要关注点。而在日本,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存在着广泛不同的情绪及观点,尤其是日本部份极右份子,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被夸大、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认为否认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修正主义、否认主义的表现。由于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意见着广泛的分歧,因此视乎讲话者的观点,南京大屠杀可能被称为“南京大虐杀”、“南京虐杀”、及“南京事件”等。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是中日外交及人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南京大屠杀一般英译为Nanjing Massacre(南京屠杀)或Rape of Nanjing(南京的洗劫、南京的强奸)等字眼,但总体上人民对其的认知往往远不如对纳粹的种族灭绝过程的认知。
亲历和目睹“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经不可多得了,能作见证的人亦即将与时俱逝。但是,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惨案还悬而未决,让我们活着的,尤其是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的一代,有责任把“南京大屠杀”这件在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最突出的惨绝人寰的日军罪行,彻底澄清,以对祖先,以儆子孙,更为“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34万同胞伸冤。
日期与地点:在南京审判(1946年1月至1948年11月)时,亲历“南京大屠杀” ,曾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的梅奇牧师(返美后任耶鲁大学驻校牧师)、贝德士教授(金陵大学历史教授,后任该校副校长,返美后任纽约联合神学院教授) 及南京红十字会副会长等出庭作证。贝德士说∶“南京失陷后在两礼拜半到三礼拜的期间恐怖达于极点,从第六礼拜到第七礼拜的期间恐怖是严重的。”另外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司库和秘书金陵大学社会学教授史迈士也对南京审判法庭说∶“在最初的六个礼拜中,曾每天提出两次抗议。”于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才有“在日军占领后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20万人以上” 的裁定。据此,学者及一般人多沿用“南京大屠杀”只为期六个星期。“南京大屠杀”不只是六个星期,虽然这六个星期的屠杀最为严重。
如果我们需要确切说明“南京大屠杀”的最严重阶段,那应该是从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至1938年2月5日,新任日本南京守备司令官天谷直次郎到任。两天后,日本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曾下令恢复南京秩序。尽管有松井上将和天谷少将的允诺,日军在南京的屠杀、奸淫、掠夺、放火并没有显著的改善。当时纳粹德国驻华大使馆政务秘书乔治·罗森于1938年2月10日自南京发往柏林外交部的电报还说∶“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统治已达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于3月4日的电报更清楚地分析日本人暴行的情形∶“二月份及本月近几天南京及其周围的形势已有些稳定……日本人的暴行在数量上已有减少,但在性质上没有变化。”罗森还提到直到他动笔写信那一天(3月4日),南京还看不到一家中国商店 。史迈士教授在其1938年出版的《南京战祸写真》中说,南京市区在1938年3月份,有许多大门还是封着的。再有蒋介石的德国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当时留在南京在德国大使馆工作,其遗稿中记有“一个日本兵于三月十九日在美国教会院内强奸一女孩”。上述留在南京的西洋人所报道的南京二三月的恐怖情形完全符合很多留京的中 国人所作之记述。南京失陷后未及逃出的野战救护处处长金诵盘及其科长蒋公谷两 位医生于1938年2月15日搭美侨李格斯的汽车作南京陷后对市区的首次巡示 ,蒋氏于其《陷京三月记》有如下之记载∶“出新街口,经太平路,夫子庙,转中山路,沿途房舍,百不存一,……行人 除敌兵外,绝对看不到另外的人,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令我们不忍再看。”
蒋介石的卫队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的郭岐营长于南京沦陷后三个月逃出,著有《陷都血泪录》,连载于1938年8月之《西京平报》。战后,郭在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出庭作证,对质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为“南京大屠杀”的疯狂刽子手。郭写到∶“有人说兽兵刚进来头三天总是放枪奸淫烧杀的……结果过了一礼拜不见停止,过了三个月仍不见停止!”另一位教导总队的士兵营长钮先铭,系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抗战开始时,正肄业法国军校,当即遄返报国。南京陷敌后,钮落发为僧,潜居八个月始逃出南京,现仍健在并息影于美国洛杉矶。在其所著之《还俗记》中,描述他化装和尚搭京沪 火车脱险,在车厢内的情景∶“当时京沪沦陷已半载有余了,日军为了确保他们的统治权,宪兵当然已不便在公共场所明目张胆地杀人,……在鬼子宪兵监视下,我不敢过分地东张西望;因此我又收回了我的视线,闭上眼帘,一只手搓着颈项上所挂的佛珠子,以作念佛状 。”一位文化人李克痕于南京城西乡村躲避两个多月后,于1938年3月初入南京城,6月3日逃离南京,著有《沦京五月记》,连载于1938年7月的汉口《大公报》。李描述其在南京所见∶“近来日兵奸淫妇女的事,在白天虽少有见到,但在晚间仍多得很。我女同胞行大街上,日兵见之即趋前阻拦,籍检查为名,遍摸全身,百般调戏,任意玩弄,但也只好忍辱含羞,听其胡为,否则,刺刀举起,立刻戳死,故在白天,大街上没有一个妇女的影子。”
南京的恐怖局面一直持续到1938年的夏天,虽然明显的在3月中旬以后,屠杀和奸淫的程度逐渐减少。可以说三月中旬到5月底是“小屠杀”时期。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两个慈善机关(世界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及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于1938年5月份埋葬806人的记载。林娜在其《血泪话金陵》中道出其缘由∶“从日本兵进城起,到我离开止——五月二十日——掩埋尸骸的工作从未停止 ,其实埋也埋不了,一批被埋掉,马上又有一批新的来补充。”南京虽早在1938年元月一日即有汉奸自治委员会的成立,以陶宝庆及孙淑荣为正副会长,但未能使日军的烧、杀、奸、掠稍搁,以致“小屠杀”继续到1938年的夏天。南京的秩序直到1938年11月梁鸿志的“维新政府”(3月成立于上海)还都南京时,始得恢复。客观地判断,“南京大屠杀”的期限应该说是“半年”,或者说三个月的“大屠杀”和三个月的“小屠杀”,才与事实符合。“东京审判”的判决说∶“在日军占领后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又说∶“在城外的人比在城内的人稍稍好一点。在南京四周200华里(66英里)以内的所有村庄,大体上都处于同样的状态。”“南京四周200华里”应即为上述之“南京及其附近”。这正好是东起于南京城东北,长江南岸之乌龙山,经尧化门、仙鹤门、麒麟门、马群、苍波门、 高桥门、上方镇越秦淮河而西向花神庙、吉家凹,再越江南(即京赣)铁路,再东北上直趋江心洲对面之上河镇。实际上,这也就是保卫南京的防线,主要是南京之东南两方,也是人烟稠密的区域。同时,这一区域是南京防御的战场,村民多在日军未到前远走逃避。或入南京城避难,所留者多为老弱和妇孺。日军所至,未及逃避者,几乎极少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