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信证券副总裁李勇去世,生前有过哪些工作经历
李勇北大毕业后,先后任职于中国光大、中国光大银行、光大证券。2007年4月入职安信证券,历任董事总经理兼销售交易部总经理、研究中心总经理、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等职,2010年8月起担任公司副总裁、党委委员。
『贰』 关于南京近几年的变化.
过去的5年里,南京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昨天记者走进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从一张张地图的变化中看到了城市的巨大变迁。据悉,如今的地图出版早已不像过去每年更新一版甚至两三年更新一版,而是隔几个月就要再版,因为城市的变化太快了。
策划:秦小奕
[2003年]地图上有了“一城三区”
南京市白下区建中中医院副院长余庭源告诉记者,记得早在2003年,他在参观南京“城市规划图片展”时,领到了一张南京市新地图。他惊喜地发现,这份由市规划局赠送的新地图明显变“大”了,南京城跳出了明城墙圈,除了正面的主城区地名标注得更详细外,反面还首次附上“一城三市区”的地图:一城——河西新城区;三区——东山新市区、仙林新市区、江北新市区。此时,一些开发得比较偏远的商业点、楼盘等在地图上也可以一览无余。
不过这张地图只是粗略地勾画了南京“一城三区”的范围。南京市规划局综合处处长王宇新告诉记者,当时新发展的“一城三区”还没有新建筑,所以只是将新市区的范围勾勒出来,为了让市民更加了解南京今后的城市规划发展方向,该地图的制作者还特别设计了南京市城市规划功能布局示意图。绿色代表风景区、红色代表大学城、条纹代表开发区……市民可从这张图上清晰地看到南京各个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4年]高淳溧水也有了自己的位置
谈起南京城市变化,市规划局综合处处长王宇新感慨万千。
王宇新说,由于南京城市的快速发展,南京主城范围早已经突破了城墙和长江的限制,而这一切在地图上尚未得到体现。一直到2003年10月出版的大部分地图,南京的主城地区范围还是东到孝陵卫、西到上新河、北到二桥、南至江宁开发区,在老版地图上根本无法找到河西、仙林等地,甚至连江心洲也只有部分进了地图。
老地图已经装不下变大的新南京了。2004年9月1日南京有史以来最为别致的一张地图正式亮相。这张地图不仅把江北、仙林、东山三大新市区和板桥、六合、大厂、新尧等新城区涵盖在内,而且还破天荒地将目前市区内所有的街道和楼盘一一标注。另外,板桥、六合、大厂、新尧等新城区,甚至高淳新城和溧水新城也在地图上首次拥有自己的位置。这张地图命名为“走遍南京”,此时南京的版图由原来的200多平方千米扩大到了近500平方千米。
[2005年]抽调大批人力赶绘河西新图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地图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李勇告诉记者,第一份南京交通旅游地图是该研究院2004年绘制的。那以后虽然年年更新,但还是跟不上城市建设的发展。回忆这几年绘制地图的经历,李勇说,2005年南京地图更新变化是最大的。那一年,南京召开了十运会,变化最大的是河西奥体一带。过去,那里几乎是没有什么建筑的。我们抽调了大批主力到河西,最新的测绘手段和最原始的人力测绘法同时用上,吃了不少辛苦。
“通过看地图,就能看到南京城的变化,最典型的就是有了‘一城三区’,并增添了许多大型建筑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特别是奥体中心,也从模型图像换成了实物图像。”李勇说,因为城市的发展,新建了许多建筑,并没有在地图上标识出来,所以2005年是南京地图大更新的一年,以往一两年内不需更新的城市地图,开始面临压力,有时甚至几个月就得修改再版。
[2006年-2007年]在卫星地图上能找到你家
“搭乘”地图可“空中看南京”。翻阅过《’2005南京市区卫星影像地图集》的市民陈先生说,看这本地图集,就像从空中看南京,不光湖光山色可以一览无余,而且市区每一幢楼的形状都可清晰辨认。如果你有耐心的话,在卫星影像地图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家小区全貌。在地面见惯的山水高楼,从空中看去别有一番味道。
李勇说,南京市区卫星影像地图集是2006年9月1日出版的,全集由序图、主图、信息引索三大部分组成,让使用者一目了然。从地图覆盖范围来看,北到六合区,东到仙林大学城,南到方山江宁大学城,西到老山西麓,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南京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至2006年,南京的城市化进程已取得较大成就,城市的框架拉开,由于城市建设项目不断竣工,城市的地理信息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李勇说。
“一城三区”战略,给千年古城南京的发展松开了被束缚的手脚,在短短5年里,东进、西拓、南延、北扩,新城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城市骨架迅速拉开。可以想象,再过数年,南京城区地图上又会有一番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气象了。本报记者王宏斌
·声音:
人大代表:地图上看到南京在长大
5年来,通过南京地图的变化,城市发展变化的脚步清晰可见。
江宁区建设局办公室主任徐静说,南京主城最大的变化是市区范围变大了,而最明显的莫过于河西地区及东山新市区。2000年,随着江宁撤县改区,原江宁县成为南京的三个新市区之一。
从地图中可以看到,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江宁已经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城市整体感有很大提升,以东山新市区为核心,禄口、汤山、滨江三个新城组团共同构成的“一核三元”城市空间体系逐渐明朗。
市民张先生:昔日城东郊区成了繁华地带
我是2002年搬到富丽山庄的。当时,不少人说,富丽山庄远离市中心,干什么都不方便,虽说那里属南京市,实际上只能算是郊区。
可5年的时间,这里变化特别大。门口公交车从无到有再到多条线路的开通,小轿车出租车则川流不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几家社区苏果超市的开张,让我们的日常购物变得十分便利。
自搬到富丽山庄,每逢双休日我都会步行去紫金山,到那接受森林浴,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这5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脚下的路是越来越好走,眼里的风景是越来越美丽,路线的选择是越来越自由。同事和朋友们都羡慕地说,你们当初怎么那么有远见啊!
外地游客:南京变化太大了
“南京最近几年变化可真大!”现在在安徽马鞍山工作的史小宁前几年曾在南京工作过,与记者谈起这几年南京之行的印象,如数家珍。
“一下中华门汽车站就可以乘地铁到鼓楼了,非常方便。特别是现代化的新火车站大气、漂亮,火车站前与玄武湖融为一体的亲水平台,很有创意。陪母亲看完病后我们来到新街口,发现新街口又‘长’高了”。
『叁』 李勇的科研
1、《新历史主义对近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的启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1期,收入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1998年第3期)
2、《通俗文学批评及价值取向》(《福建论坛》1997年第3期,收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7年9期)
3、《边缘的文化叙事》(《江淮论坛》,1997年第6期,收入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1998年第2期)
4、《本体与历史的追索》(《通俗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5、《文章可幽默,做事须认真——众说纷纭林语堂》(《人物》,1998年第4期至第7期连载)
6、《后殖民语境中汉语写作的可能性及意义》(《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7、《文化英雄、文学想象与身份焦虑》,(《书屋》,2001年第9期)
8、《大众文化批判之批判》,(《文艺报》,2001年11月13日)
9、《通俗文学研究总体性方法刍议》,(《福建论坛》, 2002 年第 3 期)
10、《理论视野中的历史叙述》,(《福建论坛》,2002年第4期)
11、《通俗文学与现代性的关联》,(《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年第一期)
12、《作为“制作”的通俗文学生产——一种批判性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年第五期)
13、《大众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的挑战》(《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
14、《作为城市审美文化的大众文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4年12期全文转载)
15、《感应?和谐?生命》(《社会科学报》,2004年12月23日)
16、《诗与真——印象派绘画美学启示》(《艺苑》,2005年第1期,)
17、《解体与重构——20世纪西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艺苑》,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造型艺术》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18、《形象学的文化转向》(《人文杂志》,2005年第6期)
19、《“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礼教思想的现代性解读》(《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0、《文艺学与文学理论:学科内外的知识生产》(《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21、《话语空间的拓展与话语秩序的建构》(《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22、《论广告的文化意义》,(《中国广告》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23、《有意味的材料——达比埃斯综合媒材艺术的审美意义》,(《艺苑》,2006年第3期)
24、《文化、媒体与人文——文艺学范式转型的三个方向》(《文艺争鸣》,2006年第6期)
25、《论大众文化研究立场的转换》(《学术交流》,2006年第11期)
26、《印象派绘画中的城市精神》(《艺苑》,2007年第2期)
27、《白话的政治》(《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
28、《究竟什么是文学理论》(《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9、《通俗文学的经典化》,(新加坡《新世纪学刊》,2001 年第一期)
30、《二十世纪中国学者对“通俗文学”本体的探寻》,(新加坡《新世纪学刊》, 2002 年第二期)
31、《冰心早期作品对现代汉语文学的意义》,(日本《北陆大学纪要》第 26 号, 2002 年出版,日本论说资料保存会主办“中国关系论说”资料全文转载)
32、《以“新”的名义:重新检视中国现代新文学对通俗文学的批判》(新加坡《新世纪学刊》,2003年第三期)
33、《爱的踪迹——冰心早期小说文本的一种解读尝试》(新加坡《新世纪学刊》,2004年第四期)
34、《隐喻与神话》(新加坡《新世纪学刊》,2005年第五期)
35、《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现代通俗小说理论研究》(新加坡《新世纪学刊》,2006年第6期)
36、《哀情的力量》(新加坡《新世纪学刊》,2007年第7期) 《通俗文学理论》,(知识出版社,北京,2004年出版)
《本真的自由》,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肆』 南京市九龙公安分局有没有李旭和李勇这俩个人
沙币
『伍』 2020出生的新生儿,出现黄疸后无法及时去医院,有哪些好的建议可以预防疾病严重进展
黄疸是新生儿期间常见的症状。大部分新生儿的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是也有一部分宝宝会出现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病理性黄疸是必须及时去医院治疗,否则有可能危及生命或留下后遗症。
家长如果发现宝宝皮肤黄,首先要判断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医。病理性黄疸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出现的早,多在生后72小时之内就出现。
2.病理性黄疸的程度高,往往会大于20毫克每分升。家庭没有条件测量,也可以采用目测:仅仅面部和巩膜黄,说明已经有黄疸,但是还不严重。胸腹部也黄,就需要密切观察。一旦上肢及大腿也可见黄疸,就需要有足够警惕。一旦黄疸出现在前臂,小腿就应立即医。发展到手足心黄疸,就非常严重了。
3.黄疸消退以后再次出现或者黄疸同时伴有其他的情况,比如发烧啊,精神不好,吃奶不好等等。
4.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黄疸的颜色比较偏暗发青,同时伴有大便颜色变淡啊,甚至是白色的白陶土样的大便。
如果有以上这四种情况,要尽快去医院检查治疗。
对于轻度黄疸,特别是生理性黄疸,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可以在家里面观察和护理的。
观察:生理性黄疸生后72小时后出现,7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步消退。家长需要观察宝宝黄疸变化情况。同时注意吃奶情况以及大便量,颜色;小便量及颜色等。
护理:1.保证正常的奶量。奶量不足不仅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也会加重黄疸。正常情况下,不低于每公斤体重,每天100毫升。
2.适当光照。保证保暖的前提下,阳光或灯光照射裸露皮肤,有一定退黄效果。
3.适当增加饮水,保证足够尿量。
4.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该药是纯中药制剂,临床已使用多年,安全可靠。服用时注意从小量开始,并注意大便性状,如果大便稀,可适当减少用量。
李勇
南京市儿童医院
新生儿医疗中心
主任医师
熟练掌握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尤其对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康复;机械通气治疗各类呼吸衰竭;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及康复等,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在及临床经验。
『陆』 安信证券副总裁李勇因病逝世,他生前在业界的口碑如何
最近呢,又是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在这个资管圈呢,又有一位大佬辞世了。就是安信证券的副总裁李勇。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关于他的一些东西吧。
一.口碑如何
李勇的口碑是非常不错的。李勇同志是一位讲政治有原则,善于谋划敢于担当的一个决策者。他是一个懂业务,敢于开拓,注重实际有作为的一个执行者。这个是安信证券的同仁们对这位李勇同志的评价。从这个评价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勇是一位非常强的人物。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收藏哦。
『柒』 杭州市一李勇全国第几名
895名。
李勇是医学博士。现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
李勇是杭州耳鼻喉科第25名,全国耳鼻喉科第89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