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焦点访谈是怎么回应MC天佑等被直播平台封禁问题的
近日,有关MC天佑等主播被禁播的消息被网络媒体纷纷转载,2月12日凌晨,有媒体向直播平台确认,知名网络主播MC天佑已被有关部门要求全网禁播。
你怎么看?
❷ 焦点访谈观后感
《焦点访谈》观后感
8.4
黄晢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焦点访谈
):
这段时间,
"
共和国脊梁
"
和
"
中华脊梁
"
的评奖活动闹得沸沸扬
扬,质疑不断。先是被公众戳了脊梁骨,后是被民政部点了名。
8
月
15
号,民政部对
"
共和
国脊梁
"
人物评选活动主办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并将
"
中华脊梁奖
"
的承办单位涉嫌违法的有
关情况通报给工商和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那么,
这件事到底是怎么酝酿出来的呢?记者展开
了调查。
两个同为
"
脊梁
"
的评选
今年
7
月
10
号,
一个名为
"
共和国脊梁
"
的人物颁奖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有
50
多人获得十大功勋人物奖、十大杰出艺术成就奖等奖项。这个评奖活动因为名头大、
获奖者中名人多而备受大众关注。
看到颁奖的消息,
一位叫刘先明的人对这个活动产生了不
小的疑问,今年
3
月和
5
月,从事企业咨询、培训工作的刘先明曾经两次通过邮件收到邀
请函,邀请他参加一项名为
"
中华脊梁
"
的人物颁奖活动,并要求交纳
9800
元的费用。
事先没有经过任何推选,也没有看到评选程序介绍,只要交钱,就能成为
"
中华脊梁
"
,
刘先明觉得这事太不靠谱,所以对邀请函没有理会。可是,看到
"
共和国脊梁
"
的颁奖之后,
他发现虽然一个叫
"
共和国脊梁
"
,一个叫
"
中华脊梁
"
,名称虽略有区别,活动内容却有很多
共同点。
出于对评奖活动的怀疑,
刘先明在网上公布了这份邀请函。
由此引发了更多人的疑问和
不满。
面对公众的关注和非议,
有
"
共和国脊梁
"
的获奖者出面澄清表示不存在花钱买奖的事
情。那么,这两个
"
脊梁
"
究竟是不是一回事,评奖到底具不具备权威性?一时间,围绕两个
评选活动,各方争论不休。
两个评奖都明显违反国家规定
据调查,
"
中华脊梁
"
最初并非是人物推选,而是由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国经济报刊
协会联合运作的文献丛书编辑活动。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人才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新闻文化
促进会社会新闻工作部也参与主办这一活动。
后来,
丛书没有编成,
活动的承办企业北京国
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擅自把它改成了
"
中华脊梁
"
人物评奖活动,
并且将几个社团的公章移
花接木,伪造了邀请函广为散发,甚至还向参评人员收取高额费用。大概由于上当者不多,
所谓的
"
中华脊梁
"
人物评选活动最后不了了之。
而没有向获奖人收费的
"
共和国脊梁
"
奖是不是属于正规合法的人物评选活动呢?
"
共和
国脊梁
"
评选活动开始于今年
4
月,主办单位是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和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
但真正操作这次评奖活动的却是一个名为华人名家
(
北京
)
国际文化传媒中心的企业。
在公开
的信息渠道中,记者没有查到
"
共和国脊梁
"
人物评选的条件、程序和过程,没有看到评选委
员会的组成情况,
也没有看到候选人的公示情况。
另外,
为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2009
年,
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经过审批可以举办的
500
多个评奖项目的目录。
无论是
"
中华脊梁
"
还是
"
共和国脊梁
"
,都不在这个目录之中。
为何要主办这样的人物评选活动
两个评奖都明显违反国家规定,
作为正规的社会团体,
为什么还要主办这样的人物评选
活动呢?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等单位在这些违规评奖活动当中,又是如何行使主办者职能的
呢?
"
实际上也就是挂个名
"
,主办者之一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的有关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由于很多社团组织在经费方面比较紧张,因此这些名也不是白挂的。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在
"
共和国脊梁
"
评选活动中收取了承办单位
5
万元。
作为支持此次活动的回报,
在
"
中华脊梁纪
实文学丛书
"
的编辑活动中,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收取了
2
万元管理费。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收取了
8000
元审稿费。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收取了
1
万元管理费。
社团收取的挂名费还只是个小头,
这些活动最终都由一些企业具体承办,
大部分利润会
落入承办者的腰包。主办者只挂名不监管,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让
"
共和国脊梁
"
、
"
中华脊
梁
"
之类的人物评选活动,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失去了评奖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日前,
民政部对中国经济报刊协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开展
"
共和国脊梁
"
时代功勋人物评
比表彰活动的违法行为作出停止活动
3
个月,没收违法所得
5
万元的行政处罚。对中华爱
国工程联合会发出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将于近日履行听证等法律程序后作出处理。
对挂
名参与这两个系列活动但没有参与评奖活动的其它社会团体,也向其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
挂名收费,
一边连着名,
一边连着利。
这对一些社会团体来说,
是一个很大的利益驱动,
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它考验着一个社团有没有法律意识,
有没有社会责任,
有没有完善的
内部管理。
这次关于脊梁的评选并不是个案,
评奖乱象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如果不从根上去
解决的话,
今天处理了这个奖,
明天可能还会闹出那个奖。
奖本来的意义是为了褒扬和激励,
而把评奖当成摇钱树,就离评奖的本意越来越远了
❸ 快手主播上《焦点访谈》!如今的《焦点访谈》是变味了吗
细细回味一下,《焦点访谈》确实已不再是那个敢于报导真相,发现真相,揭露真相的节目了。现在的《焦点访谈》谈论的话题不再是那么“焦点”,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避重就轻。现在的《焦点访谈》越来越少的去触碰那些敏感尖锐的话题,报导深度也越来越浅,杀伤力远远不及以前。难不成中国已经是天下太平,没有值得聚焦的话题?私以为中国的社会问题还有很多并且其中有很多值得推到风口浪尖的话题。
《焦点访谈》的初衷是利用舆论的力量达到监督管理的目的。《焦点访谈》自1994年4月1日开播以来,《焦点访谈》已经伴随我们走过了24个年头的茶前饭后,其功劳及其带来的影响还是不能忽视的。但发自内心的希望《焦点访谈》不要这样一直走下坡,希望节目的制作人员也能牢记节目设立的初衷,真的为大家汇聚“焦点”,让《焦点访谈》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预祝我们的《焦点访谈》能早日拾回昔日应有的光芒!
❹ 中央电视台2014年12月22日焦点访谈节目(虫草乱象)把天狮集团生产的(天狮虫草菌丝体胶囊)判定
就是这样。本来电视台也不是执法机构,只能曝光
❺ 焦点访谈重磅双剪怎么剪
你说的应该是“双减”。
焦点访谈说的双减的目标,一方面是在校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吃饱”“吃好”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违法违规情况突出。
还有一些教培机构被资本裹挟,贩卖焦虑,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的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
所以,“双减”的目标,一方面是在校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吃饱”“吃好”;另一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
而要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家长、学校和全社会内外结合、多元协同,让教育向着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教育改革中得到更好实现。
❻ 焦点访谈评饭圈乱象,所谓的顶流是什么
再去看一些娱乐明星的报道的时候,里面经常会提到一个词就是顶流,所谓的顶流也就是在娱乐圈之中拥有着顶级流量的人。那么什么叫顶级流量呢?也就是他们的粉丝群体非常的庞大,每天点击他们相关话题的人数非常多,那么每点击一次话题,他就能够为这个明星增加流量以及提高他的曝光度,点击的人数越多,就会让这个明星获得更多的流量。
在娱乐圈之中当红的流量确实比较多,但是能够被称之为顶级流量的艺人却没有几个那么像女艺人里面,可能也就只有迪丽热巴能够担当得起顶流这个词了。因为她的各方面流量数据和其他的男艺人相比的话是丝毫不差的,这个在女艺人里面其实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情形,由此也可见顶级流量真的是非常难达到的程度。
❼ 焦点访谈评饭圈乱象,所谓“顶流”都是假象吗
所谓的“顶流”不全是假象,顶流明星确实很火,但是大众所看到的那些销量、榜单、应援确实是有一定水分的。
一、资本造“顶流”
很多的“顶流”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资本塑造出来的形象,粉丝们觉得外界会根据自己偶像手里拥有的各类资源来评判他的“咖位”,所以肯定会格外关注资本的选择趋势。
而这些所谓的资源最后都是粉丝为他买单,爱豆出的新剧或者综艺即使不好看,粉丝也会有组织地进行刷播放量。爱豆的新专辑,即使不符合自己的胃口也会成百上千地购买,数字专辑多的甚至会购买上万张。爱豆的新代言也会不遗余力地购买,有的明星代言的护肤品不适合自己的肤质也会买回来,就是为了品牌方赠送的一些明星小周边,哪怕最后护肤品送人或是闲置都没关系。
这些行为确实存在于饭圈,甚至可以说存在于大部分的粉丝中间,但是也会有理智的粉丝存在,希望以后大家都快乐追星。
❽ 焦点访谈除甲醛骗局是哪个
搬入新房之后,处理甲醛问题真让人一个头两个大,甲醛的杀伤力极强,长期与甲醛接触会有损人体健康,市面上的除醛方法多种多样,让人难辨真假,下面为您介绍几种常用除醛方法,让您高效快速的把甲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1.开窗通风可以快速的将游离态的甲醛排出到室外,只要当地的空气质量达标,就不会再引入其它污染物,并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但是需要长期坚持,因为甲醛的释放年限较长,在通风不畅时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
❾ 2014年10月7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什么节目
你好,
屯垦戍边六十年
景区里的“花活”(二)
http://news.cntv.cn/2014/10/07/VIDE1412683309015877.shtml
http://news.cntv.cn/2014/10/07/VIDE1412683309015877.shtml
(焦点访谈):十一假期最后一天,接着说说在景区游玩遇到的事。对于人满为患、交通拥堵这些常见的状况,估计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还有一些情况,您就是再加小心,有时仍然是防不胜防。
从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出来,记者就遇到了这样的事儿:正常打表不超过20元的车程,而这些出租车起步价不约而同地要40元。这些待客出租车都属于同一个名叫“蓝天”的公司。知情人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垄断的,一把车子一年交给机场大概六、七千块钱,我们外面出租车去不给你停的。”
因为价格垄断,又没有其它公共交通工具,旅客明知这些出租车价格不合理,也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对此,黄山运管的工作人员表示:“严格意义上说垄断,你讲垄断也有点儿。”
不仅黄山机场的出租车不打表随意喊价,黄金周期间,在黄山各景点,出租车的要价也跟着水涨船高,比打表价钱翻一倍的情况司空见惯。
除了打车乱象,热门景区的其它消费又怎么样呢?在桂林阳朔人气最旺的步行街,记者看到,一些装扮奇特的人摆出各种造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合影,而这些人也乐意主动配合游客拍照。
游客拍完照刚要走,一个穿白色衣服的人上前拦住了去路。原来,这合影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拍的,是要收费的,对此,游客显然事先并不知情。另一位游客说:“收费可以,但是提前告诉我们一声,我们有选择性。”
其实,收钱的人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只是这个牌子总是被他翻过来,露出空白的那一面儿。记者说:“你弄大一点啊,别人都看不见。”收费人却说:“看见就没人拍了。”
还是因为照相这点事儿,这几天西安一对儿情侣的经历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游客小陈说自己打算想选一、两张留个纪念就可以了,没想到店家不由分说冲洗了46张照片,要价1300多元,小陈拿不出,女友被扣。
于是记者也来到了这家照相摊位探个究竟。店主迅速给记者扮上了一身古装,一下子拍了十几张照片,随后就要求选照片。还没等记者选定,就被告知已经打印出了3张,收费60元。店家说是打印机自动打的。很显然,这个店家玩的就是假装糊涂真骗钱的把戏。
在景区,不仅拍照收费有陷阱,还有些消费也让人感觉不明不白。
黄金周期间,桂林阳朔的大型山水实景表演《印象•刘三姐》的演出门票也越来越紧俏,记者看到,这个演出的票价是198元至680元,而街头却有人说50块钱就可以看,并且拿出照片展示能看到的演出效果。
最低定价198元一张的演出门票,在卖票大妈这里50元钱就能搞定,这到底靠谱不靠谱呢?记者决定跟着大妈们去瞧一瞧。
记者两个人交了100元钱。一辆面包车拉着满满一车人摸黑走过一段颠簸的小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而此时,演出已经开始了。
一车人摸着黑,循着歌声被带到了漓江边,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座位是在江边的土坡上,而坐席就是塑料小板凳儿。跟记者一样,被带到这里来观看《印象•刘三姐》演出的游客密密麻麻,少说也有100来人。
卖票大妈承诺可以看到的效果,舞台演员清晰可见,而记者现场看到的场景却不是这样的。很显然,照片里的场景在这里完全看不到。因为看不到,又衍生了新的商机,这里10元钱租一个望远镜的业务尤其红火。演出开始不久,这里的观众已经陆续离场了。一位游客表示:“就是上当受骗的感觉。”显然,大家被街头的卖票大妈给忽悠了。
虽然演出看不下去了,但想回去还真不容易,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又该怎么回去。100多名观众只能等着运送下一场观众的车到来,因为这样的演出当晚一共有3场。
那么当晚这些人把记者带去的是什么地方?第二天,记者沿路找到了这里,才看清楚,江对岸远处的一片绿色的坐席才是正规的观众席,记者坐的位置不仅距离很远,而且只能看到舞台的背面。
据了解,这里属于白沙湾村,而像这样私自对外售票的观众台显然不止一个,竹林中还醒目地挂着这个地盘儿台主的联系电话。
根据他们记录本上的记载,初步统计,记者当晚所乘坐的车牌尾号为1021的面包车,仅当晚第一场演出就往这里输送了54人,再加上其它4台车,3场演出下来,总数大约四、五百人,仅一晚售票所得至少2万元。
据记者观察,这样不靠谱的演出票,阳朔当地有相当多的正规旅行社也在公开兜售,而且价格还一路看涨。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只是我们一家旅行社跟那边私人老板这样合作。”
一些景区的欺客宰客行为长久存在,旅游法实施之后依然顶风而上,性质更加恶劣。乱象毁了景区的口碑,损了旅游业的长远利益,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也暴露了监管漏洞,伤了法律的尊严。十一黄金周结束了,在盘点旅游收入的同时,还应该盘点一下质量和问题。
望采纳,谢谢!
❿ 想学习微整形,靠谱吗
不靠谱
首先,抄只有整形医生才可以袭医学美容手术,微整形也是整形。
说明:在中国,整形外科医生首先必须具有专业资格证有《医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证》,这两个证件是由中国卫生部颁发,此外,各省卫生部门可能还会规定整形外科医生必须具有《医学美容主诊医生资格证》
然后:培养一名整形医生基本需要10年时间。医学临床也不是很好学的。
说明:学临床后只是去做一个微整形医生的话,虽然现在流行主流。但是竞争也大。爱美的人对美的要求是千遍万化的。今天觉得好的明天就不一定了。
其次,只有合法的整形机构才可以开展整形美容业务。
说明:开设和设置一家整形机构。需要的资质和资金少说上百万吧。
备注:一家整形机构需要哪些资质?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法规。整形医院必须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件显示的看展项目应该有“医疗美容科”、“美容外科”等医疗美容科目。非合法整形机构、非有资质的整形医生是没办法从正规渠道进到合法微整形产品。出了问题无法追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