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状况 » 油性皮肤和肾阴虚
扩展阅读
孩子湿疹用什么中药洗 2025-05-12 11:15:33
什么药能根治阴囊湿疹 2025-05-12 11:05:44
疱疹素 2025-05-12 10:59:41

油性皮肤和肾阴虚

发布时间: 2023-06-19 13:21:39

『壹』 眼球浑浊,油性皮肤是不是肾虚的表现,怎么治疗

指导意见:
肾虚是通过中医辨证证明的,而仪器检查不出.如果确认为肾虚,还需分肾阳虚与肾阴虚对待.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也就是说表现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 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肾阳虚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泥鳅来进行食补,药物则有肾宝 ,玉苁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贰』 中医讲的人的几大“体质”,都有哪些呢

①总体特征: 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②形体特征: 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③常见表现: 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④心理特征: 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⑤发病倾向: 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⑥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附:《灵枢•通天》太少阴阳五态人的体质特征,具体如下:

太阴之人: 贪而不仁,表面谦虚,内心阴险,好得恶失,喜怒不形于色,不识时务,只知利己,惯于后发制人;面色阴沉,假意谦虚,身体长大却卑躬屈膝,故作姿态。

少阴之人: 喜贪小利,暗藏贼心,时欲伤害他人,见人有损失则幸灾乐祸,对别人的荣誉则气愤嫉妒,缺乏情感;貌似清高而行动鬼祟,站立时躁动不安,走路时似伏身向前。

太阳之人: 过于自信,意气用事,高谈阔论,好高骛远,庸俗平常,不知改过;高傲自满,仰胸挺腹,妄自尊大。

少阳之人: 自尊心强,爱虚荣,善交际,不愿默默无闻,喜自我炫耀;行走站立都好自我表现,仰头而摆体,手常背于后。

阴阳平和之人: 不计名利,心境安宁,不贪欲妄想和过分欢欣,不与人争,善适时令,以德感人而无所畏惧;举止大方,态度严肃,目光慈祥,开朗坦荡,光明磊落。

『叁』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体质

中医说的八种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阳盛本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那么如何判断是哪种体质呢? 1.阴虚体质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若患病则上述诸症更加明显,或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肺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肾阴虚);或胁痛、视物昏花(肝阴虚)。 2.阳虚体质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3.气虚体质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4.血虚体质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5.阳盛体质 形体壮实,面赤时烦,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为其特点。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6.血瘀体质 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睚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可有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7.痰湿体质 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若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 8.气郁体质 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若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颈项瘿瘤;或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气;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昏仆吐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