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状况 » 全身皮肤暗斑处刺痛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全身皮肤暗斑处刺痛

发布时间: 2023-06-11 07:37:56

❶ 皮肤有刺痛感怎么回事 逃不开3大原因

我们在使用新产品时,可能会出现刺痛的情况,这时候导购小姐会安慰你多用用就好了,那么刺痛感真的是正常现象吗,其实并不是,下面我带大家来看一下皮肤有刺痛感怎么回事?
皮肤有刺痛感怎么回事
1、皮肤屏障受损

皮肤刺痛确实有可能是皮肤缺水非常严重时候的表现,而且是在皮肤干燥的时候突然大量补水,才会导致刺痛感的产生,但是皮肤有刺痛感也有可能是你的皮肤屏障受损了,也就是说,你补水补太过了,很多干皮生怕自己皮肤会干燥起皮,所以天天敷面膜,导致皮肤吸收不了这么多营养和水分,让皮肤的屏障受到了损害,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大家要停下自己敷面膜的手,近段时间就使用一些温和的基础补水产品就好,不要再疯狂补水啦,不然皮肤会越来越干的,不要忽视了啊!

2、角质层太薄

其次就是角质层太博,角质层太薄也是可能引起刺痛感的,一般角质层比较薄的女人脸上红血丝都比较多,对很多护肤品也会比较敏感,有时候护肤品刺激性稍微大一点自己的皮肤就收不了,这其实都是因为你的角质层太薄了,这类肤质平时就不要再使用去角质的产品了,可以使用一些针对敏感肌的修复类产品,让角质层慢慢恢复好,之后才不会产生刺痛感啦,皮肤的稳定性也会更高哦!

3、护肤品不耐受

最后一个原因其实就是你对你的护肤品不耐受,每个人的皮肤都不一样,我身边就有很多对酸性物质不耐受的妹子,像是水杨酸啊果酸啊,只要是添加了这些成分的护肤品她们用了都会有刺痛感,如果你是换了护肤品之后才产生的刺痛感,那可能问题就出在护肤品上,说不准就是你对某种成分不耐受,可以先停用一段时间测试一下,如果是护肤品的原因,赶紧换呀!

皮肤刺痛怎么办
1、尽量用温水洗脸

别太热,也别太凉,温水和人体的提问比较解决,不会刺激肌肤毛孔瞬间张大缩小,而且能够帮助清洁皮肤,有利于皮肤恢复。

2、洗脸次数不宜过多

一般来说一天最多两次,尤其是对于干性的皮肤女性来说,洗脸次数更不能过多,角质层受损会导致皮肤的锁水能力下降,皮肤的抵抗力也会有所减弱。

3、远离不适合自己的护肤品

生活中很多妹子不懂产品,也不知道适合自己不,就买了,但是用了不适合,但是还不舍得扔掉,就一直用着,妹子何必为难自己呢。

擦护肤品刺痛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洗脸以后涂护肤品有刺痛感的原因都是因为面部肌肤太过于缺水,研究表明,过于缺水的肌肤在显微镜下都是有细小的裂口的,而一接触护肤品容易对其造成刺激,多用几次护肤品这种情况便会有所缓解,如果长时间如此,那么就很有可能是过敏现象,应当停止使用。

皮肤过敏怎么办
1.良好的护肤习惯

过度的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是很多皮肤问题的根源。正常皮肤不需要深层清洁,保护好皮肤的皮脂膜是拥有一个健康皮肤的第一个关口。增强皮肤锻炼,常用冷水洗脸,增加皮肤的耐受力,用温水洗脸时不宜超过37°,最好选用不含皂质的洁面产品,不要过度去除角质,洗脸时动作轻柔。

2.注意防晒

做到坚持严格注意防晒,防晒的目的是防止色斑和光老化,每天使用防晒霜,紫外线穿透能力非常强,他会透过玻璃门窗穿透到室内,汽车内,所以无论是否出门,每天清晨都应该涂抹15-30倍约硬币大小量的防晒霜,如果外出应使用遮阳伞或帽子遮挡直射阳光,防晒做的好,黑色素就合成的少。

3.选择医美护肤品

医美护肤品配方精简,各种原料经过严格筛选,不含引起皮肤过敏的物质如色素、香料、致敏防腐剂等,对皮肤无刺激,有效成分的含量较高,针对性强,功效显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精简护肤,合适的医美护肤品能及时修复受损皮肤,增加皮肤的角质层,活化基底细胞,增加细胞自身释放各种蛋白的能力,修复毛细血管受损的弹力纤维。

❷ 皮肤里像针扎有刺痛感

皮肤里像针扎有刺痛感

皮肤里像针扎有刺痛感,皮肤疼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都容易引发皮肤疼痛问题。患者需要及时发现引发皮肤疼痛的原因,一起来看看皮肤里像针扎有刺痛感吧。

皮肤里像针扎有刺痛感1

1、蚊虫叮咬

在生活中蚊虫叮咬的情况比较常见,这也是引起皮肤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出现皮肤疼痛,是因为蚊虫在叮咬局部过后,有一定的毒素留存在皮肤之中,这样才引起了皮肤的应激反应。在早期会发现皮肤有红肿搔痒的症状,到了后期就会有一定的疼痛感,但是这种症状并不强烈,多半可以自愈。

2、烫伤

如果是接触到了过高的温度,这就容易引起皮肤烫伤,是导致皮肤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活中不论是洗澡还是在做菜的时候,都会经常接触到热水或者热气,这些温度过高的物质就会直接对皮肤造成损伤,烫伤引起皮肤疼痛症状也是很常见的。

3、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疾病,这是感染了带状疱疹病毒,影响到了局部皮肤组织造成的症状。而且带状疱疹病毒还会直接对人体的神经进行损伤,所以大部分时候也就是神经性疼痛为主,在进行轻微触摸的`时候也会引发痛感。

4、过敏症状

过敏反应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接触了过敏原或者是吃了一些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就会引起这些反应。过敏反应除了会引发局部皮疹问题,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呼吸功能。患者在生活中,会时常感觉到局部皮肤刺痛,瘙痒的症状。

5、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同样会引发皮肤疼痛症状,这是因为皮肤在过于干燥的时候容易受到刺激,在生活中可以发现冬季或者秋季比较干燥的气候中,皮肤就会有明显的刺痛感。如果比较严重的,则会在冬季出现皮肤皲裂问题,此时引发的疼痛症状会更加严重,还会有皮肤出血的情况。

皮肤出现疼痛,除了可能是各种疾病引起的问题以外,还有可能是生活中多重刺激因素导致的。所以患者发现皮肤疼痛的时候,就要针对各种情况来进行鉴别,如果病理因素引起的就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是生活中的刺激因素,导致可以从生活中进行改善。

皮肤里像针扎有刺痛感2

有刺痛感是什么?

如果你也出现过刺痛感,别方姐妹,你不是一个人。

据相关统计,80%以上的人都在使用护肤品时发生过刺痛的情况。坊间有很多流传,有人说是因为皮肤太干,也有人说是成分过敏。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刺痛感是指在涂抹护肤品时,面部皮肤产生的针扎般的痛感或炙热的灼烧感,这是人体受到外界刺激后,感觉神经系统的一种生理反应。

在我们的表皮和真皮中都有感觉神经系统,所以当别人触摸你的时候你能正常感觉到,受伤的时候会感觉到疼痛。

我们的皮肤最外层是表皮层,表皮层下面是真皮层,然后是皮下组织。神经末梢只存在于真皮层。

一般的护肤品很难作用到真皮层,也接触不到神经末梢,产生疼痛刺激。即使有成分到达真皮层,也是层层渗透缓慢进入,不会引起皮肤不适。

那么为什么有时候还是会有刺痛感呢?

一般来说,用了护肤品,脸上反而出现刺痛的感觉,主要有三种原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一种是所用的护肤品不适合自己的皮肤;另一种是面部皮肤正处于过敏期;又或者是最近这段时间面部皮肤过于干燥。

护肤品不适合自己的皮肤:这种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护肤品中某种成分不适合自己,另一种是护肤品某种成分的浓度不适合自己。不适合自己皮肤的护肤品用久了,会对皮肤有较大的刺激作用,甚至可能引起皮肤水肿、瘙痒、斑疹等“化妆品皮炎”。

面部皮肤处于敏感期:面部皮肤处于敏感期的时候,不适合用一般的护肤品。这种情况下,面部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正处于敏感脆弱的阶段,使用护肤品进行补水保湿很可能加重相关的皮肤问题,刺激真皮层的神经末梢产生刺痛感。

面部皮肤过于干燥:本来皮肤水分充足的时候,面部角质层细胞会像坚实的墙壁牢牢地把外界异物阻挡在外。但当皮肤干燥,角质层等细胞缺水到一定程度时,这些细胞间会干裂、断裂,出现细小的伤口。

这些伤口非常小,加上表皮中没有神经末梢,人体基本上感受不到。

罢特!当你在肌肤屏障已经受损的情况下再用护肤品,产品会通过伤口直接进入皮肤内部,化妆品中的一些成分会刺激真皮层的神经末梢,产生刺痛感。

如何预防和消除这种刺痛感?

1、充分补水保湿

当你的肌肤缺水而产生了刺痛感,补水就是当下要进行的第一工作。日常护肤中也要注意先用保湿化妆水和精华乳液加强补水效果,再用面霜锁住肌肤水分,而不要偷懒只抹一层面霜就收工哦。

2、准备好应急护肤品

从小颜的角度来看,敏感肌的人需要常备一套应急产品,可以挑选比较舒缓镇静,成分温和的水乳和面霜。在皮肤发生突然状况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让皮肤快速地镇定下来,避免因为刺激发展为过敏状态。

3、找准刺激性成分

在使用一款新的护肤品时,最好先在手腕或耳根试用,确认成分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再使用。

当然也有可能是皮肤还未接受新成分的刺激,这时候可以多尝试几次,等到皮肤适应了再全脸使用,使用时搭配修复舒缓的护肤品,减少刺痛感。

❸ 皮肤刺痛是怎么回事

问题一:皮肤痛是什么原因 皮肤痛,证名。《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肺主皮毛,有护肌、卫筋骨的功能。皮肤痛多由火邪侵袭肺表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论皮肤痛的辨证与治疗:“心实之痛,深至肉间,宜导赤散加减;火灼之痛,如欲炙手,宜加减凉膈散;风热之痛,痒痛相间,宜长清散;肺经火郁之痛,不可抚按,宜泻肺汤。”

问题二:脸上皮肤刺痛是怎么回事? 有很多种可能,1,换季的原因
2,饮食方面的问题,注意饮食均匀
3,睡眠不足,昼夜颠倒,作息不正常
4,可能你的皮肤在向敏感肌肤转变了,如果是这样就要多注意了:
可能是使用过多护理用品,是该部分皮肤变薄了,敏感而易过敏
建议减少使用洗面奶的次数,用一些比较温和的东西,有罚甘菊,芦荟,薰衣草等精华成分的东东・・・・・・・・

问题三:皮肤痛是什么原因 那是血液的问题啊

问题四:皮肤刺痛是怎么回事? 应该是阳性的抓痕型荨麻疹,这种病其实现在是很普遍的,大多数人是过敏引起的,过敏源也有超多的可能性的,怎么可能测试的完.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是体质差造成的,不要以为身上没毛没病就是体质好,这很难说的,急性的比较好治,如果你不是天天发作,不如在发痒时马上看医生直接打一针或挂盐水效果比较好,拖成慢性的就麻烦了,有的人十多年都不见好. 这是我从别处找来的,看一下吧! 一、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于各种致敏因素,如药物、食品、花粉、感染等引起皮肤粘膜的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 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因其遇风而发,故名又称“风疹块”。 荨麻疹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1、急性荨麻疹: 全身皮肤常突然发病,先感皮肤瘙痒,继而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淡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状皮疹,边界清楚,瘙痒剧烈,风团可为圆形、椭圆、孤立、散在性分布亦可融合成片,风团大时,可呈苍白,表面毛孔显著,似桔皮样。可局限也可泛发全身,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1日之内可发作数次,瘙痒不止,皮肤搔抓后则成块成片,并伴有刺痛或烧灼感,病重者可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症状在数日至1――2周内可消退者称为急性荨麻疹。 2、慢性荨麻疹:常反复发作,反覆发作达6周以上,迁延不愈, 风团时多时少,时起时伏。大多找不出原因,顽固性难治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荨麻疹。 如:①.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寻麻疹。 ②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性寻麻疹。 ③.压迫性寻麻疹。 ④. 日光性寻麻疹。 ⑤.寒冷性寻麻疹。 ⑥ .胆碱能性寻麻疹。 ⑦. 血清病性寻麻疹等。 二、引起荨麻疹的病因 1、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患者暴晒日光后,在照光部位出现风团,并有 瘙痒和针刺感。 以压力为主的荨麻疹患者反应较敏感,如皮肤受压4~6小时后,局部发生深在性肿 胀,8―12小时后消退。轻微的压力如:碰触、抓痒、甚至衣服的磨擦都有可能引起荨麻疹反应。 2.食物:食物以鱼、虾、蟹、蛋、士多啤梨、食物添加物(色素、防腐剂、调味料)最常见。 3.感染:与荨麻疹相关的感染包括链球菌感染、乙型肝炎、鼻窦炎、及其他病毒/细菌/酶菌感染。 4.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而阿司匹林、 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荨麻疹。 5.疾病: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细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虫(如蛔虫等)。 其升拿实荨麻疹有时可作为疾病的表徵之一,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癌症、自体免疫病等。 6.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7.其他因素:胃内分泌和代谢障碍及胃肠功能失调均可诱发本病,尤其是慢性寻麻疹。 8.内脏疾病 如红斑性狼疮、淋巴瘤及汪嫌某困笑手些肿瘤、风湿热等可为寻麻疹的病因。 9.遗传因素 如家族性寒冷性寻麻疹、遗传性家族性寻麻疹综合症和遗传因素有关。 10.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感情冲动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增强血管通透性而发生寻麻疹。 三、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以消除病因为主,去除致敏因素,有感染疾病时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尽量不吃。 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一)、常用西药 1.内服药物 ①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可单用或交替服用,每次1―2片,每日3次。 ②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每次2片,每日3次 ③ 强的松:每次1―2......>>

问题五:用护肤品有刺痛感是怎么回事 缺水皮肤的却会有刺痛感的。但是也还会有其他原因的,不仅仅是因为缺水。
例如日晒,过敏等

问题六:脸部两颊皮肤刺痛发红,怎么回事 春季皮肤缺水容易引发过敏,可能是由于过敏引起的,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到医院的皮肤科进行治疗,日常护肤选择温和无 *** 的护肤品,医学类护肤品可丽金可以用,对皮肤有深层补水修护的作用,帮助皮肤尽快恢复屏障功能

问题七:一热就身上皮肤发痒刺痛,是怎么回事 你这就是胆碱能性荨疹!
我以前也这样 一热 躯干和头皮就刺痒 一凉快或者一出汗就好了
是由于身体一兴奋 血液里就有一种叫做乙酰胆碱的物质分泌 这种物质到了皮肤 皮肤不适应 就会产生过敏 一般都是暂时性的,到一定年龄后就会自行消失,如果你觉得严重觉得很难受 你可以吃一点抗乙酰胆碱的药品
就吃阿托品就好 一块钱一瓶 好了就不要吃了

问题八:皮肤有刺痛感是什么原因 建议:皮肤表面碰触时有刺痛的感觉可能与风湿,肌炎,血管神经性疼痛等有关。建议检查确诊。也可以找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

问题九:腰上皮肤刺痛是怎么回事 你好一般考虑;首先要确定是皮肤痛还是内脏痛,如果是皮肤痛的话,定位在腰部的主要考虑一个带状疱疹,其前期皮疹没出现之前会有疼痛。所以建议你先去皮肤科检查一下,不过如果是带状疱疹问题也不是很大,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过程,主要用药还是阿昔洛韦等抗病毒的药,促进机体清除病毒密切观察祝您健康,

问题十:皮肤摸着都会疼!怎么回事? 我有时也那样,我觉得不是病吧。

❹ 为什么皮肤会有刺痛感,什么原因,大家拔一拔

1.皮肤缺水
皮肤缺水的确是一个原因,当你肌肤底层过于干燥时,皮肤在受到补水效果高或者过于滋润的产品时,很容易会让皮肤一下子适合不了。皮肤就会用刺痛的反应告诉你,它“一下子适应不了”。
判断方法:如果你用的所有的补水产品,包括面膜、爽肤水、面霜等等都有刺痛感,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皮肤变得滋润多了,也不会有这样的刺痛感时,那么你的刺痛感就是因为你的脸真的太干了。皮肤本身是一层层细胞并列组成的,并非毫无间隙,当肌肤缺水,细胞缩小,细胞间脂质流失,会形成间隙变大, 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小伤口,类似河坝干枯的模样。当使用护肤水的时候快速渗透,此时皮肤屏障已经受损,遇到快速渗透的水,就会有刺痛感,就好比受伤的时候被人摸一下都会很疼一样的道理。
2.某种成分导致的刺激
有些皮肤对某些产品中的某些成分会不适应,从而产生刺痛现象。例如敏感肌对酒精、酸类会有不适应现象,某些活性物、防腐剂也会导致脸部刺痛,具体哪一种,还是要看你自己。
判断方法:使用其他的产品一切正常,但是一用它脸上就会有刺痛感,不管你用多少补水产品只要一用到它脸上就会痛,而且不管是用了多久,每次用都会痛的话,那只能告诉你,那款产品不适合你。
3.温差造成的敏感
这个敏感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敏感肌,而是肌肤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更剧烈,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很多姑娘在室外高温进入室内就会把冰过的面膜直接敷脸上,听起来很爽,但是肌肤受到强烈的刺激后往往会感到疼痛、泛红,严重者脸甚至会僵掉!
在冬天的时候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或者长期处在非常干暖的室内,尤其是北方开暖气室内干燥闷热,皮肤感到热意、毛细血管扩张,脸部泛红,使用护肤品时,容易出现刺痛。

如果是这种情况,不要以为是肌肤缺水,应该先让肌肤适应室内的温度,或者先降温。(到比较凉快的地方站一会儿,让肌肤自然降温,或者扇扇风来缓解。)
4.肌肤屏障受损
如果排除上面的几种原因后,使用了大量的保湿产品还是觉得皮肤刺痛,那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肌肤屏障受损。
当我们的肌肤屏障受损—细胞缩小,细胞间的脂质流失,间隙变大,就会形成一道道肉眼看不见的伤口。保护皮肤的皮脂和细胞间脂质减少、角质无法完全脱落更新、天然保湿因子流失、皮肤自我保湿能力大大降低,皮肤干到炸了!所以用什么都觉得刺痛啦!

❺ 皮肤刺痛是怎么回事

应该是阳性的抓痕型荨麻疹,这种病其实现在是很普遍的,大多数人是过敏引起的,过敏源也有超多的可能性的,怎么可能测试的完.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是体质差造成的,不要以为身上没毛没病就是体质好,这很难说的,急性的比较好治,如果你不是天天发作,不如在发痒时马上看医生直接打一针或挂盐水效果比较好,拖成慢性的就麻烦了,有的人十多年都不见好. 这是我从别处找来的,看一下吧! 一、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于各种致敏因素,如药物、食品、花粉、感染等引起皮肤粘膜的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 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因其遇风而发,故名又称“风疹块”。 荨麻疹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1、急性荨麻疹: 全身皮肤常突然发病,先感皮肤瘙痒,继而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淡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状皮疹,边界清楚,瘙痒剧烈,风团可为圆形、椭圆、孤立、散在性分布亦可融合成片,风团大时,可呈苍白,表面毛孔显著,似桔皮样。可局限也可泛发全身,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1日之内可发作数次,瘙痒不止,皮肤搔抓后则成块成片,并伴有刺痛或烧灼感,病重者可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症状在数日至1——2周内可消退者称为急性荨麻疹。 2、慢性荨麻疹:常反复发作,反覆发作达6周以上,迁延不愈, 风团时多时少,时起时伏。大多找不出原因,顽固性难治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荨麻疹。 如:①.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寻麻疹。 ②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性寻麻疹。 ③.压迫性寻麻疹。 ④. 日光性寻麻疹。 ⑤.寒冷性寻麻疹。 ⑥ .胆碱能性寻麻疹。 ⑦. 血清病性寻麻疹等。 二、引起荨麻疹的病因 1、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患者暴晒日光后,在照光部位出现风团,并有 瘙痒和针刺感。 以压力为主的荨麻疹患者反应较敏感,如皮肤受压4~6小时后,局部发生深在性肿 胀,8—12小时后消退。轻微的压力如:碰触、抓痒、甚至衣服的磨擦都有可能引起荨麻疹反应。 2.食物:食物以鱼、虾、蟹、蛋、士多啤梨、食物添加物(色素、防腐剂、调味料)最常见。 3.感染:与荨麻疹相关的感染包括链球菌感染、乙型肝炎、鼻窦炎、及其他病毒/细菌/酶菌感染。 4.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而阿司匹林、 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荨麻疹。 5.疾病: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细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虫(如蛔虫等)。 其实荨麻疹有时可作为疾病的表徵之一,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癌症、自体免疫病等。 6.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7.其他因素:胃内分泌和代谢障碍及胃肠功能失调均可诱发本病,尤其是慢性寻麻疹。 8.内脏疾病 如红斑性狼疮、淋巴瘤及某些肿瘤、风湿热等可为寻麻疹的病因。 9.遗传因素 如家族性寒冷性寻麻疹、遗传性家族性寻麻疹综合症和遗传因素有关。 10.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感情冲动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增强血管通透性而发生寻麻疹。 三、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以消除病因为主,去除致敏因素,有感染疾病时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尽量不吃。 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一)、常用西药 1.内服药物 ①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可单用或交替服用,每次1—2片,每日3次。 ②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每次2片,每日3次 ③ 强的松:每次1—2片,每日3次。 ④病情严重者给予扑尔敏或苯海拉明肌注,或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 病情缓解后须逐渐停药。 2.外用药物1%薄荷配剂、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等涂搽患部配合有一定的疗效。 (二).中药治疗 中医将荨麻疹分为三型。 风寒型、风热型 、血虚型 。 1 .风寒型 皮疹苍白, 主要表现为风疹色谈,以头面、手足等露出部位为置,吹风着凉加重, 口不渴,小便清,多发于冬季,舌谈,苔薄白,脉迟或儒缓。 治宜:解表疏散风寒。 疏风散寒药方: 荆芥6克,防风6克,蝉衣3克,银花10克,甘草3克。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浮萍6克,麻黄3克,地肤子10克,防风4克,皂角刺4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也可选中成药:风寒感冒冲剂 、荆防败毒散、秦九丸、通宣理肺丸等。 2 .风热型 发病急骤,风团泛发一身,颜色鲜红,自觉灼热,剧烈搔痒,或伴发热、畏寒,咽喉肿痛, 或腹痛,吐泻,遇热皮疹加重、得冷减轻.多发于夏季.舌红苔白或黄、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热。 疏风清热药方:金银花9克、苦参12克、防风9克、白蒺藜15克、蝉衣6克、牛蒡子9克、赤芍9克、 白藓皮12克、浮萍6克、皂刺3克 祛风清热药方: 麻黄3克,连翘10克,赤小豆10克,白藓皮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僵蚕12克,蝉蜕6克,苦参6克,姜黄3克,米酒50毫升,蜂蜜15克。 用法: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粉,然后用米酒和蜂蜜调服。用白酒煎煮百部,然后用纱布蘸药酒擦患处。 也可选中成药:风热感冒冲剂、 防风通圣丸、银翘解毒丸、浮萍丸等。 3. 血虚型 主要表现为风疹反复发作,延续数月甚至数年,午后或夜间加重,心烦易怒,口舌干燥, 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或细数。多见于老年入或久病体弱者。 治宜调补气血为主。养血疏风。 养血疏风药方: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黄芪10克,白蒺藜15克,何首乌10克, 荆芥9克,防风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蒜苗30克,鸡蛋皮20克。用法:共入锅中,加水煎煮,熏洗患处,每日1~2次)。 也可选中成药: 八珍丸、 秦九丸、龟苓膏同服。 (三)民间土方: 1.大蒜皮、艾叶、菖蒲煎水趁热洗澡。每天一次,3--5天即愈。 2.香莱:取十几棵香莱的根须洗净切段,煮5分钟,调上蜂蜜,连吃带饮,对荨麻疹的红、肿、痒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用中药黄莲加花椒煎水洗澡。多洗几次就见效。 4.韭莱:用鲜韭菜汁外涂,二天痒感消失,疹子消退。也可用 韭菜根捣烂布包,擦患处。 5.食醋、白酒混合液可治风疙瘩:两份食醋加一份白酒混匀后擦洗患处,几分钟后症状即可减轻, 连擦几次即愈。 四、注意事项: 1.保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应寒热变化。 2.避免抓搔患部,不用热水烫洗,不滥用刺激强烈的外用药物。尽一切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荨麻疹伴有高热或腹泻时,应及早就医,以免严重感染或外科急腹症而延误病情。 3.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注意发病前的服药史、饮食、感染、精神因素及吸入物 (花粉、羽毛、油漆等)等情况,其中可能与发病有关的应努力 避免。 治疗慢性病灶,调整胃肠功能,驱除肠道寄生虫。 4.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保持清淡饮食,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5.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服抗组胺药有镇静作用,服 后不应从事登高、开车等工作。 6.病人如有气促、喉头水肿或吞咽困难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7.平时您应注意少食辛辣,不饮酒,不食鸡鸭鱼牛羊肉海鲜等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8.基於寻麻疹的诊断与不少外在因素有关(如上述),病人应当对医生充分陈述病情, 包括与出疹有关的可能因素,这样医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9.一旦诊断得到确定,对寻麻疹的病因作出适当的处理是最正确的治疗方式,例如感染的治疗。 10.避免可能令表皮血管扩张的举动,包括室温过高、喝酒、剧烈运动、情绪亢奋等。寻麻疹发作时只 要及早看医生,得到妥善的治疗,疹子通常都不会持续太久(数天至数周)。不过,如果您发现疹子 持续不退,或有恶化迹象、或有出现其他症状,您就不能掉以轻心了,一定要去医院就医啊。 临床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辛凉解毒,疏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方二] 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 [方三] 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败酱草、核桃叶各30—创克,紫苏120克。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 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方四] 黄芪10克,白术、防风、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9克,浮萍6克,白藓皮10克,荆芥穗9克,陈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 日1剂,早晚服。 本方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对荨麻疹有效。 [方五] 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 本方清热散风,适用于荨麻疹。 [方六] 熟地9克,当归、白芍各20克,首乌、黄芪各30克,防风、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蝉蜕10克,荆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 本方出自《山东中医杂志》1989.8期,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方七] 玉米须15克,已发酵好的酒酿l00克。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 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方八] 三七1—1.5克,去骨鸡肉100克。 三七切成薄片,用鸡油或猪油炸黄,加入鸡肉拌匀,放人碗中,再加水适量,用文火蒸炖1小时,加入少量食盐调味,药肉汤1次服完,每天或隔1--2天服1料,连服2--3剂。 本方适用于阳虚气弱及气血两虚所致的荨麻疹。 [方九] 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3味共人砂锅煎煮,醋干时,取出木瓜、生姜, 早、晚2次食完,每日1剂,痊愈为止。

❻ 身上常出现红斑,很痒,有点刺痛感

多形红斑是一种原因较复杂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皮疹为多形性,具有靶形或虹膜样特征性红斑,重症者皮疹泛发,出现水疱大疱,常有粘膜损害,并可伴有严重全身症状。感染、药物某些系统性疾患。 推荐疗法 追查病原根据病因进行特异及对症治疗。若为药物所致应停用致敏药物及所有可疑药物。有感染病灶应给予相应抗生素。 全身疗法红斑丘疹型患者可给予抗组胺剂,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去氯羟嗪等内服。必要时脉注射10%到钙或硫代硫酸钠。水疱大疱型及重症患者应早期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氢化考的松200-400mg加入于5% 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局部疗法原则为消炎、收敛、止痒、防止继发感染。可依不同情况对症处理。对红斑丘疹型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皮质类固醇霜剂。对水疱及大疱有渗出者可用2%硼酸水,或黄柏地榆煎液黄柏地榆各30g水2000ml湿敷。 不是什么大的皮肤病最好到医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