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状况 » 艾灸后皮肤暗沉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艾灸后皮肤暗沉

发布时间: 2023-05-21 00:30:26

⑴ 艾灸后脸色越黑咋回事 男的脸色黑青怎么回事

艾灸培补人体阳气,待人体正气充足之后,在气机的鼓动下,体内的寒湿外邪被化开,就像我们打扫完房间需要把垃圾倒掉一样,这些垃圾毒素就会从皮肤和经络中排出来。一般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如患处受寒较重,就会留下更加明显的紫黑而黯的印迹这并非是由艾条质量造成的。中医调理有时候就是这样,因为都是通过补正而逐病邪,就像上面所说的,可能是一种祛病反映,就好像很多积年久病之人通过中医治疗开始好转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症状加重的“暝眩反映”。

⑵ 伏天艾灸的好处

5

三伏灸每天都灸吗

不用每天艾灸。

艾灸是一种养生方式,适合偶尔做,经常做艾灸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屏障,造成身体伤害,而且,三伏天艾灸讲究顺应天时,是按照三伏天的日期进行艾灸的,按照三伏日期走就可以了,不用天天做艾灸。

6

三伏天怎么艾灸

针对湿气重——艾灸祛湿法

湿气不除百病生。湿气侵体,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如湿气不除还将导致关节风湿、酸痛,水肿肥胖,面色暗沉等问题。

艾灸5个关键穴位:关元穴、足三里穴、中脘穴、解溪穴、丰隆穴。

针对空调病——艾灸温阳法

膝盖、肩膀等关节部位直接暴露在空调底下,寒气直接入侵,关节更易老化,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运动量少的人,将导致肩颈酸痛等亚健康症状加重。

艾灸2个关键穴位:风池穴、大椎穴。

针对宫寒——艾灸温宫法

宫寒是女性衰老的最大凶手,痛经、经期紊乱、手脚冰凉等都是宫寒的表现,严重将导致不孕、性冷淡、小肚子突出等疾病。

艾灸4个关键穴位:关元穴、神阙穴(即肚脐)、气海穴、命门穴。

7

伏天艾灸什么时间开始

首先我们先看下今年的三伏天时间表。

2018年初伏时间: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8年中伏时间: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年末伏时间: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根据三伏天时间表,我们得出三伏疚时间表。

伏前灸:2018年7月07日

初伏灸:2018年7月17日

中伏灸:2018年7月27日

末伏灸:2018年8月16日

伏后灸:2018年8月26日

8

伏天还有哪些养生方式

贴三伏贴

三伏贴采用传统中药精制而成,三伏天的时候贴一个三伏贴可以帮助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寒冷的时候身体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因此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做汗蒸

人吃五谷杂粮,身体里面难免会沉淀一些毒素,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身体疾病,三伏天的时候身体毛孔是打开的,这个时候去汗蒸可以加速身败迟体的代谢速察氏李度,将毛孔深处的脏东西都排出来。

喝姜枣茶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此时人体腠理都是开放的,很容易引起阳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是可以养护身体,同时将核陆身体内部多余的寒气排出,养生又保健。

泡脚

冬天的时候,人体血液循环变慢,脚部位于身体的最末端,血液流通到脚部是比较缓慢的,所以,脚部的微循环常常不是很充分,三伏天泡脚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并且带走身体内的废物,起到治疗和预防冬病的作用。

拔罐

很多人常常有腰酸背痛的烦恼,这常常是由于身体的经脉堵塞不通导致的,三伏天的时候做一个拔罐,可以让身体经脉变得顺畅起来,对于身体疲劳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⑶ 艾灸后皮肤熏黑怎么回事

这个主要是由于艾灸过程中,艾烟的作用。因为艾中含有艾油,所以,会暂时地导致皮肤被熏黑,这个没有什么关系的。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来问我。

⑷ 传艾人:为何“黄脸婆”艾灸后脸色会变得红嫩润白女人一定要看!

每个人都经历过年轻,对于女人来说更是深刻。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脸上都会慢慢变得暗沉,甚至还会长出色斑,特别是黄褐斑

女人为什么会长黄褐斑呢?黄褐斑出现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一、黄褐斑出现的原因

1、脾胃不好

中医认为脾与胃相表里,互为阴阳,脾属阴、胃属阳,脾为里、胃为表。由于生理功能发生变化,经脉的气血亏损,脾胃的阴阳也就失调,一则会导致体内气血不足,二则会运化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水湿过度积聚。

2、妇科问题

妇科疾病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乳腺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上述情况发生。

我们在工作中,见过形形式式因为妇科病而脸色难看的例子,很多人往往是烦恼万分!客户中有这么一个姑娘,本来皮肤很好,但是因为阴道炎久治不愈,脸色就变得很糟糕,直至阴道炎治愈后,人才变回原来的样子,这样的例子很多。

3、内分泌紊乱

例如,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而导致内分泌紊乱;或者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受委屈了,一时抑郁想不开,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生活中的事儿太多了,邻里之间、家人之间的矛盾啊,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别人较劲啊,这些都是焦虑的来源,都会影响到内分泌。

4、睡眠不好

有一位女士,因为丈夫下岗了,整天为家庭生计的事儿发愁,白天和丈夫吵个不停,晚上失眠。没多久,脸色就变得非常憔悴。

二、解决黄褐斑的方法

艾灸

当你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皮肤很差,除了要对症下药,缺觉的补觉,心态不好的慢慢调整心态,有病的治病之外,当然也可以用艾灸来调理和呵护。

《黄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的作用。也就是说,生命是否存在,取决于经络;疾病是否发生,取决于经络;疾病是否治愈,也取决于经络。同样,女性的容颜是否美丽长驻,也取决于经络的作用。

艾灸温经通络,经络通畅内脏血功能正常,气血旺盛,才能保持青春、容光焕发。出现黑眼圈、眼袋和面部皱纹时往往需要滋阴补肾、清降虚火、化淤通络,不想做黄脸婆的女人们,不能偷懒哦,坚持艾灸,可比天天贴面膜有效多了哦!不仅可以从内而外调出好气色,更可以让你做健康的美女!

黄褐斑

艾灸取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褐斑局部。

用法:使用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每次选5-6穴,15-30min次,每天1次,15次1个疗程。

艾炷无瘢痕灸:在褐斑区灸 3-7壮,以局部皮肤温热舒适,皮肤红晕为度,隔日1 次,7次1疗程。

方义:褐斑局部及临近穴位有疏通气血,活血化瘀及除斑作用;肝俞疏肝解郁,理气化滞; 脾俞、肾俞调补脾肾,清热除湿;气海益气补肾,调理冲任;足三里健脾益气生血;三阴交调补三阴经,行气活血;太溪滋肾清虚火调冲任。

其他面部问题艾灸方案

面部皮肤皱纹

人到中年,肌肤胶原蛋白和荷尔蒙分泌开始减少,肌肤逐渐会变得粗糙和失去弹性。虽然女性的年龄渐增会更妩媚,但皮肤的松弛更会让人失色不少,此时如果不加以保养,皱纹便会加深,脸颊下半部也会慢慢松弛。

引起面部皱纹增多主要的原因,与多种慢性疾病,内分泌功能障碍及皮肤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皮肤张力弹性纤维减少,皮脂腺减弱,皮下脂肪减少,局部组织缺氧均能产生、加重皱纹。

中医认为,“阴血不足、肤失濡养、瘀血阻络,肌肤失容”。皱纹发生是与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劳神过度导致的营养不足,精血衰少,皮肤失于濡养,促使皮表产生皱纹。灸疗可滋阴养血、润燥生津、疏通经络、濡肌除皱。

艾灸取穴:百会、阳白、印堂、额修、下关、黔风、扶突、膈俞、肾俞、神阙、阿是穴。

配穴:肺俞、脾俞、三阴交、曲池、合谷。

用法:使用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每次选5-6穴,15-30min/次,每天或隔天1次,30次1个疗程。

方义:阿是穴及邻近穴位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除皱纹;百会益气升阳;膈俞养血活血化瘀;肾俞补益精化血;神阙补益脾胃,培元固本。

雀斑

雀斑除遗传因素外,是一种光损伤性 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肾水不足,不能荣华于面,或虚火上炎、日晒热毒内郁蕴结为斑,或腠理不密,外卫不固,风邪外搏,肌肤失于荣润而成雀斑。

艾灸取穴:雀斑局部,大椎、曲池、三阴交。

用法: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0-20min,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

方义:在斑局部疏通经络气血,祛风散热除斑;大椎、曲池、疏风清热,行气活血;三阴交补肝脾胃,凉血活血。雀斑、黧黑斑等常由风邪引起,此方曲池、大椎是防止风邪外袭和祛除风邪的效果较好的穴位。三阴交是足太阴经、足少阴、足厥阴、三阴经交叉的穴位,经常施灸,可以调节三阴经阴血,使阴阳平衡。本组穴位既能祛风以保护面部,又可以调节阴血滋养面部,是标本兼顾的美容灸方。

艾灸清除黄气

我们中国人是黄种人,正常的面色应该是弱黄色中带红、微白黄红隐隐、白皙明润而含蓄。这表明其阴阳平和,气血充盛,精气内在而容光焕发。但地处我国南方特别是广东、广西、福建的一些女性,则面如土黄,有的则表现为灰黄色或黄褐色,当地人称之“黄气”,亦有笑称“黄脸婆”的。有黄气的女性,一般多不是病态,更和肝炎等疾病无关,但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美貌。

取穴:神阙穴、足三里。

配穴:如关元、中脘、中极、命门、大椎。

功效:培补肾元、温运血行、健运脾胃,血行则淤化,清除积存已久的瘀滞。

用法:用鲜姜切片,直径2-3cm,厚约0.2-0.3cm,中间刺孔,吸去姜汁,再将其置于灸头处,放在神厥穴及双侧足三里,灸后皮肤温热。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时间:20-30min。10次为1疗程。

治疗1个疗程,面色明显改善,退黄显红,2个疗程后,面部光泽犹如换了一个人,大部分肤色红润,面上黄褐色祛除,身体问题大为改善,特别精神饱满,倦意消失,继第3疗程后痊愈,为巩固效果,每周1次,效果稳定。

艾灸驱走暗疮

西医认为,暗疮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降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

中医则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血热蕴结,均能酿成痤疮。

取穴:曲池、合谷。

功效: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抗炎症的作用。

操作:使用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15-30min/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眼部保养

眼袋是女人的公敌,一旦形成便会永不离弃,而黑眼圈给女人的困扰,更是无法摆脱。眼睛周围黑黑的一圈,让人看起来疲倦,无精打采、感觉睡眠不足,精神不济。

艾灸除眼袋

眼睑是全身皮肤中最薄、最脆弱的部位,只有0.06mm的厚度,加上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少、持续不断的眨眼动作及长期曝露在辐射及阳光下,使它成为最容易松弛下坠,造成眼袋。眼周血管回流不畅,造成淋巴代谢减缓,也会使得多余的水分及血液积聚在眼睛下方,形成肿胀,出现眼袋。

治疗:健脾利湿、补中益气,运化水液,濡养肌肤。

眼袋取穴: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用法: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次为最宜。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消除黑眼圈

眼眶四周的皮肤不但特别薄弱,皮下组织也特别少,聚集在此的血管又多,皮肤下血流的颜色容易呈现在眼皮上。肌肤的功能需要由血管运送氧气和营养来带动,但由于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容易停滞,当血液流经此处的大静脉时,接近皮肤表层下方就会出现蓝黑色的眼晕——黑眼圈。

中医认为:脾失健运、水湿潴留、湿滞胞睑、肌肤浮肿。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房事过度或产后失调,都会导致黑眼圈的形成。而滋阴补肾、清降虚火、补虚润肤、化瘀通络,是消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

除黑眼圈的取穴: 水分、脾俞、三阴交、肾俞。

功效:增强肌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新陈代谢的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的加快和造血机能的提高。

操作:用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次,每天或隔天1次,10次为1疗程。

皮肤暗沉干燥怎么调理

皮肤暗沉干燥怎么调理

皮肤暗沉干燥怎么调理,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护肤产品,但人们却为这些各式各样的产品挑花了眼,因为我们根据自己不同的肤质在产品上的选择也是不同的,想要解决好我们的问题,那就要选好产品,以下是关于皮肤暗沉干燥怎么调理。

皮肤暗沉干燥怎么调理1

气色不好,皮肤暗沉分为好几类,首先常见的一类是气血亏虚,因为长期的熬夜、生活不规律导致的气血消耗过大,出现的皮肤暗沉,同时会伴有乏力、纳呆、女性月经不调,这都是气血亏虚的表现。可以用补益气血的方法,比如八珍颗粒,常用的阿胶糕,还有当归可以煮水,用少量的黄芪、当归一起同煎煮水都可以。

另外还有一类是肝郁气滞导致的皮肤暗沉,主要有思虑过度、容易生气,可以用疏肝解郁的方法。常见的还有一类是肝郁脾虚,出现肝区淤滞的同时又有脾虚,表现为纳呆、便溏,可以用理脾、理肺、理肝的方法调肝理肺,或者是调肝健脾。

为什么说有肺,肺主皮毛,所以肺气通调,皮肤颜色也会好,这个可以用加味逍遥丸这一类的药物进行调理。同时皮肤气色不好主要是饮食不规律,睡眠不充足,可以用艾灸的方法进行调整。

1、使用保湿面膜

皮肤干燥的时候,使用保湿面膜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干燥的肌肤,从而让肌肤变得水润光滑。在使用表示面膜的时候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够长时间使用,这种面膜一般以15~20分钟为宜,而且使用之后要洗脸,并且进行正常的护肤,涂抹爽肤水、乳液和面霜。

2、使用抗氧化护肤品

使用具有抗氧化功效的护肤品,就像给肌肤穿上 防护外衣全方位满足防晒,抗氧化,抗污染,滋润皮肤的需求

抗氧化也是我们护肤中很重要的一步,做好抗氧化,对于解决皮肤暗沉的情况最为明显

3、作息时间要规律

给自己定制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坚持。我们皮肤会变得暗沉,睡眠不足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我们的皮肤在晚上的新陈代谢的速度,要会,比白天要快得多。如果,睡眠不足,影响到新陈代谢,不仅皮肤会出问题,身体也会出问题。所以,要想解决皮肤暗沉、没有光泽的问题,一定要早睡早起,并且提高睡眠质量。

4、早晚护肤,做好保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面部肌肤水分的流失速度加快,皮肤很容易出现干燥,敏感的状况,而这款六胜肽抗皱水光面霜能够补水保湿更改肌肤状态,它的成分十分温和,皮肤敏感的小伙伴也可以放心使用,这款面霜至今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效果安全靠得住。

这款面霜采用了积雪草、葛根等草本植物精华,对肌肤的补水保湿效果更加出色,膏体轻薄细腻,上脸清爽不油腻,深层滋养肌肤,并且吸收效果非常好,使用后一整天肌肤都是水水润润的。

皮肤暗沉干燥怎么调理2

1、充足睡眠

熬夜不仅会导致难看的黑眼圈,还会导致皮肤干燥,从而加速衰老和暗沉的发生。睡眠充足对于皮肤保持好状态十分重要,尤其是晚上10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这段时间,皮肤代谢和修复速度最快,在这段时间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可以让护肤事半功倍。

2、清淡饮食

油炸食物不仅营养破坏严重,其中的过氧化脂质还会增加自由基含量,导致皮肤氧化,不仅导致暗沉,还会加快衰老的步伐,让皱纹过早的到来。

过多的盐分会导致皮肤失水,引起干燥和暗沉;过多的糖会引起皮肤糖化,导致皮肤弹性丧失、肤色加深……

总而言之,想要保持皮肤的好状态,保持清淡的饮食,少油少盐会有很大的帮助。

3、日常保持头发干净整洁

现代女性喜欢烫发染发,认为换一个时髦的发型会给自己的颜值增加几分,但大多数人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头发清爽整洁。我们总是折腾头发,却不注意发质和清洁度,导致头发越来越粗糙。

这种发型只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不喜欢干净的邋遢女人。如果你的头发天生柔软清晰,那么即使是直发也特别有魅力。

皮肤暗沉干燥怎么调理3

一、阿胶汤改善皮肤暗黄

在中医的角度上来说,皮肤的暗黄是由气血亏虚引起的,理所当然就要进行补气补血。补血最好的莫过于阿胶汤了!用阿胶研磨成粉末,然后用猪肉熬成清汤,加入少量的阿胶一起炖煮5分钟左右即可。

二、喝红枣茶改善皮肤暗黄

用20g红枣去掉核,然后放进杯子里,加入热水浸泡10分钟即可饮用。红枣中含有有机酸及磷、钙、铁等物质,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防止色素沉着。除此之外,红枣还具有补血的功能,能够使面色红润。

三、柠檬汁有助于改善皮肤暗黄

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在水果中被称为“美容之王”。用柠檬榨成汁,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一起搅拌均匀饮用。蜂蜜具有排毒的功效,而且还降低了柠檬的酸性,可以让胃部不受到损伤。每天

四、改善皮肤暗黄可以喝豆浆

对于皮肤暗黄的妹子们,自已在每天的清晨喝一杯豆浆,既能够补充营养,还能够让皮肤变的白暂。豆浆在体内分解的时候,会产生抑制黑色素合成的亚油酸,从而可以减少黑色素的分泌,达到改善肤色的作用。

五、木瓜红枣银耳糖水改善皮肤暗黄

木瓜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用木瓜去皮后切成块,放入锅中与银耳一起炖煮,用大火煮沸后放入去核的红枣,再用小火炖煮30分钟左右。每天食用一碗木瓜红枣银耳汤水能够养颜哦!

⑹ 艾灸如何调理毛孔粗大,皮肤暗沉

多灸三阴交跟印堂穴。效果超好。

⑺ 艾灸这几穴,有效应对皮肤差等问题!

拥有红嫩光滑的肌肤,相信是许多女人的梦想,可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多人都会觉得肌肤变干燥了,变得粗糙了,没有光泽了。


为何皮肤会变差

1、妇科问题


女人肤色暗淡及出现皱纹、黄褐斑的原因很多,但各种各样的妇科问题很可能就是其主要原因!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乳腺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上述情况发生。


2、分泌紊乱

因为工作或生活压力较大而导致内分泌紊乱;或者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受委屈了,一时抑郁想不开,这些都是焦虑的来源,都会导致到内分泌紊乱。



3、睡眠不好

经常失眠的人,和晚上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入睡的人,开始可能只是看上去比较憔悴,但时间长了就会引起各种皮肤问题。


当你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皮肤很差,除了要对症下药,缺觉的补觉,心态不好的慢慢调整心态,有病的治病之外,当然也可以用艾灸来调理和呵护。


艾灸如何解决皮肤问题艾灸以下穴位,收获红嫩肌肤!


1、解决一切肌肤问题的穴位——合谷穴

合谷这个穴位,与美容息息相关,它除了可以用来消除青春痘、改善皮肤的粗糙状况,还可以用来治疗鼻塞、解除眼袋的困扰。


注意事项: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强烈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艾灸合谷穴。


2、越灸越水嫩的穴位——肺俞穴/肾俞穴

每晚临睡前艾灸肺俞穴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功效,并有助于体内浊痰的排出,且可通脊背经脉,达到美容之功效。


坚持艾灸肺俞和肾俞,改善肌肤缺水情况,红润光泽。


3、轻松排毒,让皮肤变红嫩——曲池穴/天枢穴/足三里


当内外环境的压力和污染物堆积在体内无法及时排出而开始转化成严重影响肌肤 健康 的自由基时,排毒就成了刻不容缓的工作!要彻底消除毒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妨从简单的穴位按摩开始!


①曲池穴

曲池穴与肠道器官紧密相连。因此,曲池穴也就关系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因为人体排泄体内废物都是借助肠道器官,所以经常艾灸曲池穴,可以帮你在日常繁重的工作之余排毒减压。


②天枢穴

艾灸天枢穴会使身体平常的循环机能有所改善。如果“毒素”便会沉积在体内,导致宿便堆积,甚至便秘。


艾灸此穴能够清除肠道内常年累积的宿便,确保肠道 健康 ,跟由于毒素沉积造成的面色暗沉、顽固色斑全部说再见!


③足三里

艾灸足三里,此穴可使面部发热,皮肤充血,促进色素变化,使原有的黑斑变红变浅,显出青春活力。这都是化学护肤品美容所达不到的效果。

⑻ 常艾灸3个穴位,让女人从暗黄到红润,气色好更年轻

“疼起来的时候真的基本上得一直蹲着,才好受一些。”25岁的小梦时常被痛经所困扰,痛的时候只能吃点止痛药来缓解,长此以往,她养成了包里随身携带止痛药的习惯。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公司的同事聊起此事,同事劝她去买点艾条,在肚脐眼上的位置尝试下艾灸,半信半疑的小梦在同事的建议下买了一些回家做起了实验。

然而一段时间之后,小梦发现自己的姨妈痛真的缓解了很多,再也没有出现过那种疼得走不动路的情形,这也让她成为了忠实的“艾灸”粉丝。


1. 隐白穴

脾经上的隐白穴,位于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左右脚各一个。这是个主治出血的穴位,特别是妇科疾病的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这个穴位有一定的治疗功效,可以用艾条或艾柱灸这个穴,一般灸一两次就能看到疗效。



2. 至阴穴

至阴穴是治疗转胎位很重要的一个穴位,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处,左右脚各一个。一般怀孕期间艾灸是要慎重的,但是转胎位的话,就另当别论,这个穴位常用于治疗转胎位,如果是产后的调理,可以再加上中脘穴和脾腧穴。


3. 腧穴

妇科常用的腧穴有三个,为背部的脾腧穴、肝腧穴和肾腧穴。具体用哪一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局部,就是哪个位置离病最近,就在哪里取穴,另一个就是相应的腧穴,比如宫颈炎,可取中极穴,背后对着的肾腧穴,再加上三阴交,也就是在病灶的附近取中级,中级属于肾,所以取的是肾的腧穴,这条经远端是三阴交。

现在很多人会自己使用艾灸,但很容易进入一些误区。



1. 艾灸越烫越好

不少人以为艾灸是越烫效果越好,实际上,艾灸的温度,应该是有温热感但无灼痛,到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个人对温度的敏感度不一样,具体温度应该根据自己的感觉去调节。

对于糖尿病患者等感觉迟钝的人,艾灸时的温度要注意控制好。温灸器灸要选择有可调节温度的灸具,如果没有就不能用,如果是手持艾条,艾条和皮肤的距离大约为2到3厘米,根据自身感受具体调节。

2. 时间越长越好

有些人认为艾灸时间越长越好,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过犹不及,不少人因为过度艾灸出现了不适,轻者出现头晕、咽痛,重者皮肤发黑起泡,全身过敏。如果是灸单穴,每穴大约灸10到15分钟即可,尽量在半小时内,如果是手持艾条灸多穴,一天灸穴不宜超过4个,时间一共应控制在1小时内。


3. 艾灸时大汗淋漓是驱寒排毒

很多人认为艾灸就是要灸到大汗淋漓,才有驱寒排毒的效果,实际上,长期大汗淋漓,会严重损耗气,不仅不能预防保健,还可能事与愿违,导致身体出现乏力和怕冷。大汗淋漓是一种过度艾灸的表现,少数几次可能会感觉全身轻松,但多次如此,会加速体质变得虚寒。

艾灸的时候,不少人都遇到过出水泡和腹泻的情况,这是副作用吗,出现这些情况,要不要停止?


艾灸后出现水泡是正常的。有时候艾灸使用的药物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辛热性,在使用后会使得局部皮肤出现潮红、轻微出水泡等,在少量出泡的时候,吸收泡液需要一定的时间,这能对穴位产生较持久的刺激,由此可激发穴位的经络之气,对相应脏腑可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近些年很多研究发现,艾灸后皮肤出现起泡的,比未起泡的效果更好。


艾灸后出现腹泻,和操作不当有关,在艾灸时,有时会比较暴露,使得腹部受凉,或者是艾灸后皮肤毛孔大开,但没能及时的避风,使得风邪趁虚而入。

在家使用艾灸,一定要注意安全,除了避免在艾灸时伤到自己,也要避免不慎点燃其他物品,引起火灾,在使用艾灸的时,要配套艾条灭火器或者水,用来熄灭艾条,远离其他易燃物品。


#清风计划# #39 健康 超能团#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