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状况 » 热毒皮肤干燥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热毒皮肤干燥

发布时间: 2023-05-19 08:03:49

① 脱疽·热毒伤阴证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定义
  • 4 症状
  • 5 辨证分析
  • 6 治法
  • 7 方药治疗
  • 8 关于脱疽
  • 9 参考资料
  • 附:
    • 1 古籍中的脱疽·热毒伤阴证

1 拼音

tuō jū ·rè dú shāng yīn zhèng

2 英文参考

gangrene 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injuring y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脱疽·热毒伤阴证(gangrene 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injuring yin)是指热毒伤阴,以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趾(指)多呈干性坏疽,舌质红,舌苔黄,脉弦细数为常见症的脱疽证候[1]。

4 症状

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趾(指)呈干性坏疽;口干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5 辨证分析

病邪郁久化热,热毒内盛伤阴,阴虚失养,则世衫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热毒内盛,阴虚失养,则趾(指)呈干性坏疽;阴虚则口搜雀腔干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6 治法

脱疽·热毒伤阴证治宜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7 方药治疗

可用顾步汤加减。

8 关于脱疽

脱疽(gangrene)为病名[2][3]。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2]。又名脱骨疽、脱痈、脱骨疽、脱骨疔、敦痈、甲疽、蛀节疔[2]。是指发生于四肢末端,局部疼痛、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死脱落的慢性周围血管疾病[1]。多发于足趾,溃久则趾自落、故名脱疽[2]。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好发于青壮年男子,或老年人。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

在《黄帝内经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病的记载,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岁岩

脱疽相当于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变[2]。

② 皮肤干燥吃什么

就像每天都呼吸着爱情的空气,还是闹不明白“爱情是什么”一样,越是与我们距离近得几乎贴着鼻子的东西,越是容易让人迷糊。提起肌肤补水、保湿,相信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还存有新鲜感了,秋天的主要天气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肌肤自然而然的就会闹起水荒。可是皮肤干燥怎么办呢?皮肤干在出什么比较好?
海带
海带中的碘能被人体吸收后,促进有害物质、病变物和炎症渗出物的排除,同时海带含有一种拿谨山叫硫酸多糖,能吸收血管中的胆固醇,并排出体外。
蜂蜜
常吃蜂蜜能达到排出毒素、美容养颜的效果,补水还得从体内开始调养,针对干燥的皮肤需要补水。
牛奶
牛奶很多人认为秋季喝牛奶会加重“上火”,引起烦躁,其实,牛奶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热毒、去肝火。中医认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过滋阴、解热毒来发挥“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达70%%左右的水分,还能补充人体因晌芹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
进入秋季,开始感到皮肤有紧绷感的人应该不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干燥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再加上现在的人工作繁忙,经常在电脑前熬夜加班导致睡眠不足,肌肤更加干燥,秋季风沙较大,也容易造成皮肤干燥,那皮肤干燥吃什么呢?除了日常选用一些适合自己的化妆消中品外,食疗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③ 干燥,热毒上亢,肺气不足日常应该怎么养肺呢

秋季是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高发季节,很多人容易出现唇干舌燥、咽干咳嗽的症状,若是人们久咳不停,还容易损伤肺部,引发肺炎等。

所以在秋季,人们应多吃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物,日常多补充水份,收敛肺气早睡早起,才能够保持机体的充沛活力。

日常多做轻松平缓运动,既能降低元气损耗,还能舒展筋骨,护阴津,肺部润养防干燥,入秋后还可适当进行中药泡脚,泡脚可以去除体内干冷、防止感冒等。


从中医角度来讲,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一身之气,肺朝百脉、助心、主治节,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也就是说肺在中医角度具有 主气、助血、通水道 的作用,从西医角度来讲具有 通气和换气 的功能。

肺部通过动态的循环维持了机体正常呼吸需要,通过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运转,还能避免机体受外邪之气侵袭。棚镇


中医药角度来讲,肺部燥热问题都有哪些表现或症状呢?

常见为 干咳无痰 或痰少而黏、痰少或痰中夹有少许血丝,伴有 舌红少苔 、五心烦热、两颧发红、 潮热盗汗 、午后低热等症状。

或见 口鼻、唇咽干燥 、皮肤干燥,尿少且大便干结,舌苔薄而干燥少精,或微有发祥旅热、风寒, 无汗或少汗 ,脉浮数或浮紧等情况。


秋季干燥,就容易引起肺部燥热的发生,那么一般都是什么造成的呢?

1、外部因素

秋季多为 干燥天气 ,容易出现久晴未雨的气候,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干燥的空气容易随着机体呼吸侵袭人体肺部,出现干咳少痰,甚至出现肺络受损、痰中带血等。

2、内部因素

病人本身患有阴虚内燥之症,且伴有久咳未治愈者,容易引起 肺气不足 等,而有些病人自身患有感冒、哮喘等病症,加上环境等影响,也容易引起肺部燥热等表现。


随着气候气温的变化,不同季节中,人们总结了对于不同机体的养护方法,而秋季对于人们的呼吸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肺部疾病也成为秋季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医对于养肺,通常分为八种方法,那么养肺八法都有哪些呢?

1、宣肺

宣肺,即为宣通肺气,对于化痰止咳, 麻黄、北杏仁 等中药为代表药。

2、肃肺

肃肺,在于肃清痰火水饮,用于肃肺多为平和之药,如 枇杷叶、百部、款冬花、紫菀 等。

3、清肺
清肺,即清泄肺热,常用中药有 桑叶、石膏、竹茹、黄芩、鱼腥草、茅根 等。

4、泻肺

泻肺,即泻肺中痰火和水湿,通常药性峻猛,代表药有 葶苈子 等。

5、温肺

温肺,是温化肺中寒饮之法,常用中药汤剂有 甘草干姜汤 等。

6、润肺

润肺,是指滋养肺阴润燥,代表中药有 川贝母、麦冬、石斛、玉竹、西洋参、知母 等。

7、补肺

补肺,主要指补肺气,如可使用 人参、黄芪、甘草 等为中药材。

8、敛肺

敛肺,在于收敛肺气之耗散,敛肺药须与补肺药同用,如配伍 五味子 等。

养肺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许多蔬菜水果等食物对于滋阴润肺就有很好的效果。

其中这些食物对于机体干燥的人们都可以多进食!

1、百合

百合具有 润肺止咳 的作用,还能 养心安神 ,对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失眠多梦等肺阴虚内热等都具有很好的疗效,如病后虚弱者可以多进食,可用 百合炖汤 或百合同粳米煮粥等都是清肺热佳品。

2、雪梨

雪梨性凉、微寒,有 生津止渴、润肺止燥、化痰止咳 等作用,雪梨不但营养丰富,还能帮助中老年人预防便秘,软化血管,帮助控制血压等。同时雪梨为白,对肺部具有很好保养作用, 雪梨与川贝同煮 ,对于久咳不愈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3、蜂蜜

蜂蜜具有清热链宴粗解毒的功效,常喝能够起到 润肺、助消化、排毒养颜 等作用。蜂蜜中约含35%葡萄糖及40%果糖,这些糖分子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所以蜂蜜还具有解酒,消除疲劳等功效,此外喝 蜂蜜水 时一般以温水为宜。

4、银耳

银耳性温、性平、味甘,不仅能 滋阴补气 ,还可 扶正固本 ,具有清肠之效。此外,银耳还有进行肝脏解毒、清热健胃、美容祛斑的作用。银耳中含有的17种氨基酸,多为人体所必需氨基酸。 银耳菊花茶 以及银耳粥等对人体都有很好的作用。

5、白萝卜

在中医看来,白萝卜性寒,入肺胃经,秋季多吃白萝卜,既能 促进食欲 ,又起到 化痰止咳 的作用。另外白萝卜还具有消炎、清热化痰、排毒防癌的功效。白萝卜,生熟皆宜,秋天用 白萝卜汤 为宜。


写在最后:

养肺润肺、补肺气除了进行中药和食疗外,还需保证睡眠,作息正常,适当的有氧运动也利于肺部的新陈代谢。

④ 冬天来了,感觉干干的,有点上火,怎么办啊!

在南方/确实是冬天来了,皮肤啊感觉都干干的,非常的干燥,然后又感觉有点上火,那么我们可以喝一些嗯去火的茶呀或者汤之类的。1、绿豆汤具有清热去火的作用,在煮沸后闷三十分钟左右即数裤可饮用,适用于上火、咽痛、中暑等人群。其中富含的维生素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纤维素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预防便秘的功效。

⑤ 夏天天气炎热,皮肤干燥,吃什么可以改善,而且不上火

比较简单啊,几种"瓜":苦瓜、西瓜、冬瓜、黄瓜。都属于寒凉性的,祛火

⑥ 热毒跟湿疹有什么不同,热毒有什么症状。

你好,热毒是由于体内燥热,积久成毒,从皮肤中排出就形成了痘痘。湿疹一般是因接触了过敏源不耐受引起,环境、接触物、饮食均有关系。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方法,要以“望”、“闻”、“问”、“切”四诊参合进行准确辨证,然后对症下药。在辨证中所收集到的资料,结合各种不同形态的皮肤损害,灵活的运用各种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中医对于皮肤病的方法主要分为内治和外治,本文介绍一些皮肤病的中医内治方法。

1.疏风散寒法:主要用于风寒侵入人体,郁结在皮肤腠理之间导致的皮肤病变,多见于急性的皮肤病,如寒性荨麻疹、冬天皮肤瘙痒症、遇冷复发的过敏体质。

2.疏风清热法:用于外感风热之邪客于皮肤导致的皮肤病变,也是多见于急性皮肤病,如热性荨麻疹、玫瑰糠疹。

风寒和风热导致的皮肤病,可以是与感冒的症状同时出现的,也可能是感冒之后才出现的皮肤病,还有可能是没有发生感冒症状,外邪潜入身体隐藏着,等时机成熟了才爆发出皮肤病。

3.清热利湿法:用于外感湿热,如:常居潮湿地,或沾染了雨露雾气等湿邪。也可以用于湿热内蕴,自己体内生出的湿邪,以及湿热下注导致的皮肤性病,如:脓疱疮、湿疹、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软下疳等。

4.清热解毒法:用于热毒壅滞所致的皮肤病,如疖、痈、软下疳、梅毒、带状疱疹等等热毒盛的皮肤病。

5.清热凉血法:用于血热蕴毒,或是热入血分导致的皮肤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红皮病、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很多皮肤病患者都需在清热的基础上加上利湿、解毒、凉血这些方法,几乎都是结合一起使用的。以红斑、脓疱、糜烂、渗出等皮损症状多清热之法。

6.温阳散寒法:适合用于阴寒之邪进入肌表,或是脾胃虚寒导致的皮肤病变。但是这两种情况不一样,外界阴寒邪侵表的大多是在经络肌肉皮肤,如冻疮,局部皮肤苍白、紫绀、潮红等颜色交替表化,治法以:温经散寒。脾胃虚寒导致的皮肤病如,寒性荨麻疹、白癜风、吃冷的就过敏人群、治法以:温中散寒。

7.温补肾阳法: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皮肤病。患者伴有畏寒怕冷,穿再多的衣服也冷的现象,腰背、手脚长年冰凉。如,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

8.补肝益肾法: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癜风、银屑病,红皮病、硬皮病。

凡是顽固的疑难皮肤病,都是多个脏腑一起发生了病变,并非治疗单一脏腑,在治疗的时候大多都是数个脏腑一起治,几种治疗大法合为一体。

9.益气补血法:用于病人久耗伤、素体气血不足的皮肤病。如慢性皮肤病、老年瘙痒症。以及皮肤干燥、脱屑、皲裂等症状

10.养血润燥法:用于血虚风燥或阴虚血燥所导致的皮肤病,如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以及皮肤干燥、脱屑、皲裂等症状。

益气补血,养血润燥这两种方法在临床时候也是经常融合一起的,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治疗效果,来缩短治疗过程。

11.疏肝理气法: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皮肤病,如黄褐斑、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等。 患有顽固性皮肤病的患者,一般都要结合此法治疗,散开内心抑郁,才能彻底治疗疾病。

12.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湿阻所致的皮肤病,如湿疹、天疱疮。

13.搜风止痒法:用于风邪郁久,伏于经络肌肉,久治不愈的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荨麻症、过敏体质、老年皮肤瘙痒症。

14.活血化瘀法: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皮肤病,如盘状红斑狼疮、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结节性红斑等。大多皮肤病患者皆有夹瘀的现象,中医在治疗皮肤病的时候,此法用的较广。

⑧ 风湿热毒引起的皮肤病有哪些症状

你好,根据抄您的描述,痛风属于机体嘌呤代谢障碍,尿酸增高导致关节酸痛不适。应及时服用降低尿酸及活血止痛的药物有效治疗。临床上常见的药物有别嘌醇,丙磺舒,秋水仙碱。另外也要注意合理休息,避免过于劳累及着凉因素,不吃豆制品,海鲜及动物内脏,规律服用
药物,效果明显。

⑨ 为何很多人洗完澡后,身体会变得特别干燥

洗完澡造成皮肤干燥、痒,不是热水器、也不是水的问题,是洗澡过勤,而且用搓澡巾搓的过于用力造成的。我就是这样的,平常养成天天洗澡,天天搓,造成洗完澡后,皮肤痒。希望能帮到你。

皮肤热毒外溢,会有干燥,瘙痒的感觉,你肯定很少运动,坚持运动,排汗的过程就是排毒的过程,实在严重就需要找中医调理了。我觉得和热水器没有太大关系吧,主要还是天气干燥,频繁的洗澡会导致皮肤过度干燥,皮肤缺乏水份,就会引起脱皮皮肤痒,建议洗完澡之后可以擦身体乳锁水,我觉得大概就是这样哈!



我也是这样,我觉得是皮肤干燥,可以试着涂抹一些润肤乳之类的,我用的凡士林的很管用,建议试试,如果还没有改善再考虑热水器的问题吧。



洗完热水澡皮肤有痒主要是因为热水太烫,加速皮肤水分蒸发,使的皮肤轻度缺水就会感觉痒。所有大欠姐建议,洗澡水不宜过烫,适度温度就好,此外洗完澡后马上擦身体乳会有效缓并在肌肤表层形成滋养膜,另肌肤细腻幼滑。葡萄籽精华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有效抵御自由基对肌肤细胞的侵害,改善皮肤弹性与光泽,延缓肌肤老化干燥二是,因年龄的增长,或平时不注重保护皮肤,造成的皮肤本身干燥瘙痒,如出现类似问题,可食用一些补充胶原蛋白的食物和擦一些身体乳可改善皮肤干燥缺水瘙痒等问题。

还有可能是沐浴露清洁力度比较强,然后皮肤干燥,可以在沐浴后擦上一点身体乳会有很好的改善哦。希望对你有帮助

⑩ 皮肤干燥发热瘙痒 求个中药方调理下

脏腑蓄积热毒而引起这种病,首先要用驱风解热的药“凌霄花汤”熬水泡洗然后再吃凉血解毒丸治疗就行了!一般来说1-2疗程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