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巩膜黄染怎么回事
有轻度的皮肤黄染怎么办?回答者:hugangk您好,您的宝宝皮肤黄染首先需要排除黄疸没有消退导致,其次看看是否贫血。 1、首先做胆红素的检查看看,是否病理性黄疸,如果轻度黄疸的话,可以通过口服茵栀黄等退黄药物,如果黄疸明显多需要蓝光照射,配合静脉输液等治疗。 2、建议做血常规检查看看,是否严重贫血导致的皮肤发黄,如果贫血的话,需查查病因,给以相应治疗。祝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巩膜黄染是怎么了回答者:王勇林你好:巩膜发黄是由于血管内胆红素过多,使浅表毛细血管看起来发黄所致。如溶血、胆结实也可引起。巩膜黄染被黄颜色的色素染成了黄色,这些黄颜色的色素可以是某些药物、胡萝卜、橘子、橙子等,而巩膜黄疸则专指胆红素升高引起的黄染。但你化验肝功能正常,血清胆红素水平也不高,考虑可能是色素导致的黄染。 巩膜黄染的机制回答者:刘立强你好这种情况考虑是进入肝昏迷期 建议对症治疗好吗 黄疸时巩膜黄染的发生机制?回答者:古东飞巩膜即眼球外围的白色部分,即老百姓说的白眼球。 黄染说明有黄疸,是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引起的。原因有三种: 溶血性的黄疸,-红细胞大量被破坏; 胆囊性黄疸-胆道阻塞; 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受损。
B. 巩膜发黄怎么治疗
倒睫毛、用眼不洁,和巩膜发黄没有直接关系。巩膜发梁早黄在医学上叫巩膜黄染,是由于血管内胆红素过多,使浅首渣掘者核表毛细血管看起来发黄所致。多见于肝脏疾病、胆囊疾病。保险起见,去医院检查下肝脏、胆囊。
不同程度的倒睫,应该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具体视你倒睫毛的多少,以及是否合并眼睑内翻?无非几种治疗方式:
1)拔除倒插的睫毛:用睫毛镊子将倒睫拔掉即可,操作简单且无后遗症。但是睫毛会再长出来,所以每隔四至六个星期就得拔一次倒睫。
2)电烧法:将睫毛之毛根以电烧的方法破坏,使倒睫不再长出来。但电烧可能无法很精确破坏毛根,反而有可能伤到邻近正常的睫毛,造成另外的倒睫。
3)冷冻法:将睫毛之毛囊以零下二十度低温冷冻破坏,效果不错。但可能引起眼皮色素脱落,而使眼皮颜色不均。
4)激光法:利用激光将睫毛毛根破坏,效果也不错。但可能须做二、三次才能断根,而且费用也较高。
5)手术法:若只有局部几根倒睫,则可将倒睫和眼睑一并切除。若倒睫的范围很大,甚至整排睫毛都倒插,则需施行手术将眼睑缘向外翻转,以求一劳永逸。
C. 皮肤及巩膜黄染是怎么回事
皮肤及巩膜黄染是肝胆疾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被称为 黄疸,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胆 红素血症),渗人组织中,使皮肤、巩膜、黏膜和其他组织被染 成黄色所致。在正常状态下,胆红素进人与离子血液循环的 速度保持动态的平衡,故血清总胆红素相对稳定于8.5 ~ 17.1/i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在3.4pmol/L以内,间接胆红素 在13.68fim0l/L以内,当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2^mol/L时,临 床上便可观察到黄疸。若血清中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 看不出黄疽时,称为隐性黄疸。要注意把黄疸与假性黄疸区 别开,假性黄疸是血清胆红素浓度不高而出现皮肤、巩膜的黄 染,常见于长期服用阿的平,进食过量含有胡萝卜素的胡萝 卜、南瓜、西红柿和柑橘等食物,老年人球结膜下脂肪堆积等 情况。 正常人血中胆红素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游离胆红素,几 乎没有结合胆红素。因为在肝内生成的结合胆红素,直接从 胆道排人肠腔,不会反流人血。正常人尿中有少量尿胆素原 和尿胆素,这是来自肠道中的粪胆素原和尿胆素原重吸收人 血后,有一部分人体循环,经肾从尿排出体外。
D. 巩膜黄染的原因,巩膜黄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你好,巩膜黄染是怎么引起的,常见原因:黄疸,胡萝卜素增高。长期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br><br>建议你,这种情况可见于肝胆病变导致,建议做一下肝功、B超、尿常规等检查,确切病因后对症治疗。
E. 医学上皮肤粘膜黄染是什么
医学上皮肤粘膜黄染是一种症状的描述,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和巩膜的发黄。诱因主要有黄疸、胡萝卜素增高、长期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
特征如下:
1、黄疸引发者特点:黄疸首先出现于巩膜,硬腭后部及软腭黏膜上,随着血中胆红素浓度的继续增高,黏膜黄染更明显时,才会出现皮肤黄染。巩膜黄染是连续的,近角巩膜缘处黄染轻,黄色淡,远角巩膜缘处黄染重,黄色深。
2、胡萝卜素增高引发:黄染首先出现于手掌,足底,前额以及鼻部皮肤。一般不出现巩膜和口腔黏膜黄染。血中胆红不高,停止食用含胡萝卜素的蔬菜或果汁后,皮肤黄染逐渐消退。
3、服用药物者:黄染首先出现于皮肤,严重者也可出现于巩膜,巩膜黄染的特点是角巩膜缘处黄染重,黄色深,离角巩膜缘越远,黄染越轻,黄色越淡。

(5)巩膜及周身皮肤轻度黄染扩展阅读:
皮肤黄有可能是休息不够和营养方面上的不足。与电脑的辐射也有关,如果你每天都是面对着电脑皮肤也会容易变得干燥和变黄,电脑屏幕是产生静电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微小的细尘向你的脸上扑过来。在吃的方面上要注意有美白嫩肤的蔬菜水果。
晚上休息时要彻底的清洁皮肤,晚上搽些保温霜,也可以多做些皮肤保养和做些面膜,这样皮肤可能会慢慢的变得白嫩。皮肤黄有其根源。有些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有些可能是器质性问题。据临床研究,80%皮肤问题都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
如:肝直接影响血脉,肝火旺或肝气郁结便易形成气血不通,影响面部的血液循环,皮肤自然暗淡无光;脾主消化、吸收,若脾虚,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及转化能量便受影响。
F.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婴儿黄疸时最常见的一种疾病,黄疸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大便的颜色出现异常,当婴儿黄疸病情加重,可能会让皮肤黄染,对于脑部组织也有很大的损伤,以下分享生理性黄疸的症状。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1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主要是孩子的皮肤、巩膜出现轻度的黄染。
生理性黄疸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生儿一般状况好,没有出现吃奶少,精神萎靡不振,反应低下这些症状,也就是说,除了皮肤轻微的黄染之外,其他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2、生理性黄疸的演变规律是这样的:一般黄疸出现的时间是在孩子出生之后的第2-3天,第4-5天达到高峰,黄染会比较明显一些,然后两周之内消退。如果出现的时间早,程度比较重或者是消退时间延迟都是属于病理性黄疸。
3、生理性黄疸,它的`数值要求不要超过13。13这个数值是经皮黄疸仪测定的数值,如果是抽血查肝功那血清胆红素需要小于222umol/L。
生理性黄疸症状如下:
1、足月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一般局限在颜面部,有可能波及到躯干,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一般不超过两周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2、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出现得较早,黄疸值较高,持续的时间也较长,一般要满月才能消退。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宝宝生理性黄疸期间大多精神状态良好,食欲、大小便、发育、睡眠等都正常,家长加强日常护理即可。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2
黄疸怎么分生理和病理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的2到3天,宝宝的皮肤会有浅黄色,巩膜微带黄色或尿液稍黄的现象,精神状况是比较好的,但是病理性黄疸要比生理性黄疸长,一般会在四肢、手心或脚心等处,情况比较严重,患儿的状态不佳,容易抽风。
大多数的宝宝在出生之后结扎脐带,到出生后的28天,都被称为是新生儿时期,由于新生儿的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
所以也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新生儿黄疸就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病症。很多新生妈妈对黄疸病不是很了解,因为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下面来具体介绍一下。
生理性黄疸是在新生儿出生后到2到3天,宝宝的皮肤会呈现浅黄色,巩膜微带黄色,尿液稍黄,宝宝的精神状况良好,在第四到第六天的时候,黄疸的症状会比较明显,病理性黄疸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2到24小时之内,或者黄疸消退之后,又会再次的出现,明显会长于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都是在面部颈部出现,皮肤看起来浅黄,或形成柠檬色,巩膜微黄尿黄,但是尿布不会染色,如果是病理性黄疸,一般情况都会比较严重,会呈现金黄色,四肢,手心或脚心的皮肤都会发黄,尿布上也会有明显的染黄颜色。
商品性黄疸消退,一般不会超过两周,足月的新生儿在7到10天的时候黄疸消退,早产的新生儿会延长到出生后的第3到4周才会消退
如果两周还没有消退或消退之后又会再次的复发,这是属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的宝宝精神状态好,吃奶有力,哭声洪亮,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精神状态比较差,容易抽风。
以上介绍的是关于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一般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如果是病理性的黄疸,就需要尽快的采取治疗的措施,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或换血来治疗,以免会给患儿造成严重的伤害。年轻的新生父母来说,对于黄疸方面的知识应该有所了解。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3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Go Top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
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致3周—4周消退。虽有黄疸,但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
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
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此外,还有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
不论是何种原因,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较差,除了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
平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马上及时送医院诊治。面对宝宝的黄疸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是生理性的自然会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紧时间治疗,平时注意仔细观察,精心护理。
G. 巩膜黄染是什么原因
巩膜黄染多见于胆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疾病,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变黄,早期或轻微时见于巩膜,较明显时才见于皮肤。那么,巩膜黄染是什么原因?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巩膜黄染是什么原因
1、黄疸。
2、胡萝卜素增高。
3、长期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 胆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疾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34-51)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病,血液中胆红素升高。
巩膜黄染预防
1、饮食有节,勿嗜酒,勿进食不洁之品及恣食辛热肥甘之物。
2、黄疸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饮食宜清淡。
3、本病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其食具、用具加以清毒,将其排泄物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
4、经治疗黄疸消退后,不宜马上停药,应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以免复发。
巩膜黄染的检查
1、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黄疸加深时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
2、尿和粪的色泽改变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3、消化道症状,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泄或便秘等症状。
4、胆盐血症的表现,主要症状有: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腹胀、脂肪泄、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头痛等。
巩膜黄染的鉴别诊断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鉴别:
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尽管都表现为黄疸,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通过以下的特点可以识别的。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且有以下这些特点:
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
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给黄疸的诊断造成了困难。
但病理性黄疸有一些特征与生理性黄疸不同:
①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②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③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⑤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
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
H. 皮肤轻度黄,巩膜黄染
你好;黄疸分来为生理性和自病理性的,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遇黄疸较严重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I. 巩膜黄染是什么意思
你好 多见于胆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疾病,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变黄,早期或轻微时见于巩膜,较明显时才见于皮肤。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1~2mg/d1)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2mg/d1)时则为显性黄疸。
J. 巩膜黄染且脸色偏黄
您好!巩膜发黄是由于血管内胆红素过多,使浅表毛细血管看起来发黄所致版。如溶血、胆结实也可权引起。巩膜黄染被黄颜色的色素染成了黄色,这些黄颜色的色素可以是某些药物、胡萝卜、橘子、橙子等,而巩膜黄疸则专指胆红素升高引起的黄染。但你化验肝功能正常,血清胆红素水平也不高,考虑可能是色素导致的黄染。一般胆红素升高超过2mg(34uml01/L)时肉眼才能观察到眼睛发黄。
建议尽快去医院就诊,先明确病因,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相信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祝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