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蕁麻疹昏厥
擴展閱讀
全身水痘能好嗎 2025-05-12 12:39:40
皰疹形 2025-05-12 12:39:06
克霉唑可以擦蕁麻疹嗎 2025-05-12 12:21:47

蕁麻疹昏厥

發布時間: 2025-05-11 17:33:07

❶ 急性蕁麻疹的病因及治療

急性蕁麻疹發病時,其大小及數量均不固定,可在身體任何部位的皮膚和粘膜上出現。不同體質的患者會體驗到瘙癢、針刺或灼熱感,症狀嚴重時甚至伴有頭疼、發熱等全身症狀,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高燒、血壓下降、昏厥和休克等症狀。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可預估的嚴重後果。那麼,急性蕁麻疹的病因及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關於該病症的一些常見解決方法。

急性蕁麻疹的常見病因包括:葯物(如青黴素、痢特靈、磺胺葯等),食物(特別是含有特殊蛋白質的魚、蝦、蟹、雞蛋、牛奶等),感染(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感染),吸入物(如花粉、塵土等),物理及化學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遺傳因素,以及精神因素及內分泌的改變(如精神緊張、感情沖動、月經、絕經、妊娠等)。

對於急性蕁麻疹的治療,首先應盡量找出並去除發病誘因。例如,避免接觸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灰塵等過敏源,禁用或禁食可能引起過敏的葯物或食物。在發作期間,蕁麻疹患者需要做好皮膚護理,避免搔抓和刺激皮膚,減少壓力,並注意鍛煉身體。同時,應忌口辛辣、海鮮等刺激性食物。中葯調理也是蕁麻疹護理的一部分。

傳統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抗組胺葯(如息斯敏、撲爾敏或仙特敏)配合口服維生素C,但這種方法只能暫時控制病情,容易復發。因此,需要從內改善過敏體質才能根治。總之,遇到類似症狀時,應及時分析並排除誘因,採取正確的護理和治療措施。切不可忽視這種看似輕微但可能危及生命的皮膚水腫反應。

❷ 常見的過敏性蕁麻疹的表現症狀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常見的過敏性蕁麻疹的表現症狀吧!
1、急性蕁麻疹
通常先感到全身皮膚瘙癢,隨即出現大小不等的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這種風團常突然發生,於數分鍾至幾小時或十幾小時內消退,不留痕跡,一日內可反復發作多次。
2、慢性蕁麻疹
一般沒有發燒,惡心,嘔吐,氣喘現象,僅有皮膚風團和瘙癢,病程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蕁麻疹的致病原因很多,也很復雜。有魚、蝦、蟹、動物羽毛、花粉、蘑菇蕁麻、葯物、日光、細菌和寄生蟲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接觸的物品和吃的食物太多,太廣泛,一時不容易查清病因,因此造成有些人反復發生麻疹。
3、皮膚劃痕蕁麻疹/人工蕁麻疹
患者對外來較弱的機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應增強,在皮膚上產生風團。患者在搔抓後,或在緊束的腰帶、襪帶等出局部起風團,瘙癢。
4、寒冷性蕁麻疹
可分為家族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較為罕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受冷後半小時到4小時發生遲發反應,皮疹是不癢的風團,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圍繞以蒼白暈,皮疹持續24~48小時,有燒灼感,並伴有發熱、關節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等全身症狀。後者較為常見,患者常在氣溫驟降時或接觸冷水之後發生,數分鍾內在局部發生瘙癢性的水腫和風團,多見於面部、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發生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甚至昏厥。
5、日光性蕁麻疹
日光性蕁麻疹是指由紫外線(UV)或可見光照射所引起的罕見疾病。皮膚暴露於日光數分鍾後,局部迅速出現紅斑、風團,伴瘙癢。風團發生後,約經1至數小時消退。發生皮疹的同時,臨床上可出現畏寒、疲勞、暈厥、腸痙攣,這些症狀可在數小時內消失。
6、接觸性蕁麻疹
接觸性蕁麻疹是指皮膚接觸某些變應原後出現發紅、風團和瘙癢等症狀。可分為免疫性、非免疫性和病因不明者三種。
7、熱蕁麻疹
熱蕁麻疹指皮膚暴露於43℃以上溫度而誘發局部蕁麻疹,分為局限性和延遲性家族性局限性熱蕁麻疹兩種。局限性熱性蕁麻疹,局部皮膚受熱後可在數分鍾內出現風團,並反復發生。延遲性家族性局限性熱蕁麻疹對熱產生延緩型局部反應。風團在受熱後2小時內發生,邊緣比較銳利,於4~6小時最明顯,可持續12小時到14小時,常常在幼年開始發病。被動轉移試驗陰性。

❸ 過敏性蕁麻疹症狀

過敏性蕁麻疹是比較常見的疾病,是由於皮膚過敏而出現的蕁麻疹。這種蕁麻疹雖然比較常見,但是也有很多人並沒有見過,很多人患上了過敏性蕁麻疹,但是由於缺乏對這種疾病症狀的認識,忽視了治療。那麼過敏性蕁麻疹症狀有哪些呢?
過敏蕁麻疹表現為大小不等、型態不規則的蒼白色扁平疙瘩,多時會融合成大片,伴有明顯瘙癢,皮損多遍布全身。過敏性蕁麻疹發病快,消落也快,一般24小時內可自行消退。兒童常合並發熱和胃腸道症狀,有些患兒還可合並手足、眼瞼甚至整個面部局限性水腫。
蕁麻疹扁平發紅或是淡黃或蒼白的水腫性斑,而邊緣有紅暈。有時,蕁麻疹呈環形可稱環狀過敏性蕁麻疹,幾個相鄰的環形損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圖狀,可稱為圖形過敏性蕁麻疹。有時,損害中央有淤點,可稱為出血性過敏性蕁麻疹,腎臟及胃腸可以同時出血。蕁麻疹中有水皰時稱為水皰性過敏性蕁麻疹。有大皰時稱為大皰性蕁麻疹。有時,水皰或大皰發生於似乎正常的皮膚上,但常有紅暈,這類蕁麻疹較易發生於兒童。
蕁麻疹往往在一兩小時或幾小時內最多1~2天內自然消失,但別處常有新損害陸續出現,蕁麻疹已消失處在24小時內一般不再發生新損害。蕁麻疹消失後,皮膚恢復正常,有時有暫時的色素斑而稱為有色素沉著蕁麻疹。
蕁麻疹的大小及數目不定,可出現於任何部位的皮膚,粘膜。蕁麻疹引起劇癢,針刺或灼熱感,但各人的程度不同,嚴重的病人有頭痛、發熱等全身症狀,尤其急性蕁麻疹病人可發熱達40℃左右,血壓可降低甚至發生昏厥和休克,須及時處理,大多數病人只有發癢的蕁麻疹而無其他症狀。
本文介紹了過敏性蕁麻疹的具體症狀,如果你發現自己或者是身邊的人出現了本文所講的這些症狀,那麼很不幸你可能已經患上了過敏性蕁麻疹,最好是去醫院就診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

❹ 蕁麻疹會導致昏厥么【蕁麻疹和銀屑病】

你好!急性蕁麻疹可以引起一過性暈厥。你患的是膽鹼能神經性蕁麻疹,與激動或熱有關。此次加重很可能再熱的基礎上又喝熱咖啡加重所致。治療上可以口服抗組胺葯、免疫調節劑、谷維素等治療。時間要長,堅持治療才有效。

(夏秀娟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❺ 急性蕁麻疹前兆都有什麼症狀

蕁麻疹的發病原因有很多種,身體局部的肌膚會出現大量的,成片的紅斑。而蕁麻疹又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的,急性蕁麻疹發病時很迅速的,發病時其癢難耐。但是相對來說,只要做好過敏原隔離以及葯物控制、忌口和護理,是可以避免蕁麻疹復發的。關於急性蕁麻疹前兆都有什麼症狀,一起來了解。
一、急性蕁麻疹前兆症狀
迅速出現風疹塊(風團),在風疹塊出現前幾分鍾,局部常發癢或有麻刺感。有的病人在風疹塊出現數小時或一兩天內有些全身症狀如食慾不好,全身不適,頭痛或發熱。
風疹塊扁平發紅或是淡黃或蒼白的水腫性斑,而邊緣有紅暈。有時,風疹塊呈環形可稱環狀蕁麻疹,幾個相鄰的環形損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圖狀,可稱為圖形蕁麻疹。有時,損害中央有淤點,可稱為出血性蕁麻疹,腎臟及胃腸可以同時出血。風疹塊中有水皰時稱為水皰性蕁麻疹。有大皰時稱為大皰性蕁麻疹。有時,水皰或大皰發生於似乎正常的皮膚上,但常有紅暈,這類風疹塊較易發生於兒童。
二、急性蕁麻疹發病時間
風疹塊往往在一兩小時或幾小時內最多1~2天內自然消失,但別處常有新損害陸續出現,風疹塊已消失處在24小時內一般不再發生新損害。風疹塊消失後,皮膚恢復正常,有時有暫時的色素斑而稱為有色素沉著蕁麻疹。風疹塊的大小及數目不定,可出現於任何部位的皮膚,粘膜。風疹塊引起劇癢,針刺或灼熱感,但各人的程度不同,嚴重的病人有頭痛、發熱等全身症狀,尤其急性蕁麻疹病人可發熱達40℃左右,血壓可降低甚至發生昏厥和休克,須及時處理,大多數病人只有發癢的風疹塊而無其他症狀。
風疹塊的病程不定,有的病人在一日之內可發生數次皮疹,經過幾天或一兩周至數周後停止發作,可稱為急性蕁麻疹。
三、急性蕁麻疹的表現
急性蕁麻疹的症狀表現為起病急,劇癢。隨後出現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鮮紅色風團。風團可為圓形、橢圓、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風團大時,可呈蒼白,表面毛孔顯著,似桔皮樣。風團此伏彼起,病重者可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樣症狀。部分患者可出現腹痛、腹瀉、甚至窒息。
患者要想很好的治療急性蕁麻疹,首要之務當然是找出過敏原,進一步避開過敏原,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所幸, 急性蕁麻疹來的快去的也快。通常只要不要再遇到過敏原,幾天內就會痊癒。除了避開過敏原,口服抗組織胺葯是最重要的治療,它可以阻斷你過敏反應中的一些步驟,來避免新的皮疹出現.

❻ 過敏性蕁麻疹怎麼辦 常見的過敏性蕁麻疹的表現症狀

1、過敏性蕁麻疹症狀
2、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過敏性蕁麻疹症狀 急性蕁麻疹(acute urticaria)起病常較急,皮膚突然發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多孤立散在,亦可融合成片。但如微血管內血清滲出急劇,壓迫管壁,風團可呈蒼白色,表面毛孔顯著如桔皮樣。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為紅斑而漸消失,但新的風團陸續發生,此伏彼起,一日之內可多次發生。這種輕度的過敏性蕁麻疹症狀往往可以不治而愈。慢性蕁麻疹(chronic urticaria)全身症狀一般較輕,風團時多時少,反復發生,常達數月或若干年之久。有的有時間性,如晨起或臨睡前加重,有的則無一定規律。大多數患者不能找到病因,其病頑強難治,這種過敏性蕁麻疹症狀,需配合醫生長期進行治療。
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膚劃痕症,亦稱人工蕁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後,沿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有瘙癢,不久消退。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疹伴發。這種過敏性蕁麻疹症狀在生活中時有發生,一般情況無需治療。血管性水腫,亦稱巨大蕁麻疹。主要發生於組織疏鬆的部位,如眼瞼、口唇、外生殖器等處。多為單發,偶發於兩處以上。損害為突然發生的局限性腫脹,累及皮下組織,邊界不清,表面膚色淡紅或正常、發亮,觸之有彈性感,持續1~3日可自行消退,但可在同一部位反復發作。若發生於喉頭粘膜,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導致死亡。.冷性蕁麻疹,可分為兩種:一種為家族性,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較罕見。於出生後不久或早年發病,終生反復不止。遇冷後除發風團外,可同時有發熱、寒戰、頭痛、關節痛等症狀。發作時有嗜中性白細胞增多。被動轉移實驗陰性。另一種為獲得性,較多見於女性青年,在氣溫驟降,接觸冷風、冷水或冷物後,於暴露或接觸冷物部位產生風團或斑塊性水腫,持續半小時乃至3~4小時。重者可有手麻、唇麻、氣緊、心悸、腹痛、腹瀉、暈厥甚至休克等,偶為溺水死因。冷性蕁麻疹可為某些疾病的症狀之一,如冷球蛋白血症(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系統性紅斑狼瘡),陣發性冷血紅蛋白尿症(梅毒症),冷纖維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症等。膽鹼能蕁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即小丘疹狀蕁麻疹。多見於青年,由於運動、受熱、情緒緊張,進食熱飲或酒精飲料等誘發因素促使乙醯膽鹼作用於肥大細胞而發生。風團在受刺激後數分鍾即出現,直徑約2~3毫米,周圍有一較大紅暈,常散發於軀幹上部和上肢,不互相融合,半小時至一小時內消退。自覺劇癢。有時僅有劇癢而無皮疹。偶伴發乙醯膽鹼的全身反應,如流涎、頭痛、脈緩、瞳孔縮小及痙攣性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可致昏厥。病程一般經數年後漸趨好轉。以1:5000乙醯膽鹼(methacholine)作皮試或劃痕試驗可產生陽性結果日光性蕁麻疹(solar urticaria)較少見。風團發生於暴露日光部位的皮膚,有癢和針刺樣感,有時透過玻璃的日光亦可誘發。嚴重時有全身反應如畏寒、乏力、暈厥、痙攣性腹痛等。以波長300毫微米左右的紫外線敏感作用最強。對285~320毫微米紫外線過敏者血清中可含有某種球蛋白抗體(可能是IgE)可使被動轉移試驗陽性。

❼ 什麼叫蕁麻疹

人體有很多的毛病,但是大部分毛病都是由於很多的原因導致的,不同類型的疾病表現出來的表現也不同,不過一般都是可以在表麵皮膚上體現出來的,其中就包括了蕁麻疹這種疾病,可能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這種疾病或者甚至都不知道這種疾病,那麼什麼叫做蕁麻疹呢?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
病因:蕁麻疹的病因非常復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常見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感染;葯物;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和內分泌改變;遺傳因素等。
臨床表現:基本損害為皮膚出現風團。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融合成片,由於真皮乳頭水腫,可見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風團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後消退,不留痕跡。皮疹反復成批發生,以傍晚發作者多見。風團常泛發,亦可局限。有時合並血管性水腫,偶爾風團表面形成大皰。
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狀。
疾病於短期內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若反復發作達每周至少兩次並連續6周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除了上述普通型蕁麻疹,還有以下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1.皮膚劃痕蕁麻疹/人工蕁麻疹:患者對外來較弱的機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應增強,在皮膚上產生風團。患者在搔抓後,或在緊束的腰帶、襪帶等出局部起風團,瘙癢。
2.延遲性皮膚劃痕症:皮膚劃痕在刺激後6~8小時出現風團與紅斑,風團持續24~48小時。遲發性皮損不只一條,沿劃痕形成小段或點,損害較深或寬,甚至向兩側擴展成塊。局部發熱,有壓痛。
3.延遲性壓力性蕁麻疹:皮疹發生於局部皮膚受壓後4~6小時,通常持續8~12小時。表現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腫脹,發作時可伴有寒戰、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和輕度白細胞計數增多。局部大范圍腫脹似血管性水腫,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皮損發生前可有24小時潛伏期。
4.膽鹼能性蕁麻疹:皮疹特點為除掌跖以外發生泛發性1~3mm的小風團,周圍有明顯,其中有時可見衛星狀風團,也可只見紅暈或無紅暈的微小稀疏風團。有時惟一的症狀只是瘙癢而無風團。損害持續30~90分鍾,或達數小時之久。大多在運動時或運動後不久發生,伴有癢感、刺感、灼感、熱感或皮膚刺激感,遇熱或情緒緊張後亦可誘發此病。
5.寒冷性蕁麻疹:可分為家族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較為罕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受冷後半小時到4小時發生遲發反應,皮疹是不癢的風團,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圍繞以蒼白暈,皮疹持續24~48小時,有燒灼感,並伴有發熱、關節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等全身症狀。後者較為常見,患者常在氣溫驟降時或接觸冷水之後發生,數分鍾內在局部發生瘙癢性的水腫和風團,多見於面部、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發生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甚至昏厥。
6.日光性蕁麻疹:皮膚暴露在日光數分鍾後,局部迅速出現瘙癢、紅斑和風團。風團發生後約經1至數小時消退。發生皮疹的同時,可伴有畏寒、疲勞、暈厥、腸痙攣,這些症狀在數小時內消失。
7.接觸性蕁麻疹:其特點是皮膚接觸某些變應原發生風團和紅斑。可分為免疫性機制和非免疫性機制2類。非免疫性是由於原發性刺激物直接作用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物質而引起,幾乎所有接觸者均發病,不須物質致敏。而免疫性屬Ⅰ型變態反應,可檢出特異性IgE抗體。
另外,還有熱蕁麻疹、運動性蕁麻疹、震顫性蕁麻疹、水源性蕁麻疹、腎上腺素能性蕁麻疹、電流性蕁麻疹等更少見的類型的蕁麻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