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狀況 » 保育豬皮膚黃
擴展閱讀
黃褐斑忌吃什麼 2025-05-12 08:52:08
孕水痘 2025-05-12 08:45:19
久蕁麻疹 2025-05-12 08:05:25

保育豬皮膚黃

發布時間: 2023-06-26 12:33:40

❶ 請幫忙看下這豬是什麼病。一開始就一隻小豬有,後來有兩只了。開始那隻越來越多,但是不影響吃食和長大。

豬疥蟎
疾病症狀

幼豬多發。病初從眼周、頰部和耳根開始,以後蔓延到背部、體側和股內側。主要臨床表現為劇烈瘙癢,不安,消瘦,病豬到處摩擦或以肢蹄搔擦患部,甚至將患部擦破出血,以致患部脫毛、結痂,皮膚肥厚,形成皺褶和龜裂,發育不良。[2]
豬疥蟎病的臨床表現可分為兩種類型:皮膚過敏反應型和皮膚角化過渡型。

皮膚過敏反應型
皮膚過敏反應型,最為常見,又最容易被忽視,主要容易感染主體常見於乳豬和保育豬;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以春夏交季、秋冬交季較為增多,主要臨床症狀如下:
1、乳豬、保育豬多容易感染,作為疥蟎感染的指征,瘙癢比發現蟎蟲更可靠。過度撓搔及擦癢使豬皮膚變紅;組織液滲出,乾涸後形成黑色痂皮。
2、乳豬、保育豬疥蟎病感染初期,從頭部、眼周、頰部和耳根開始,後蔓延到背部、後肢內側。
3、豬感染蟎蟲後,蟎蟲在豬皮膚內打隧道並產卵、吸吮淋巴液、分泌毒素;3周後皮膚出現病變,常起自頭部,特別是耳朵、眼、鼻周圍出現小痂皮(黑色),隨後蔓延至整個體表、尾部和四肢,出現紅斑、丘疹、黑色痂皮,並引起遲發型和速發型過敏反應,造成強烈癢感。由於發癢,影響病豬的正常採食和休息,並使消化、吸收機能降低;
4、病豬常在牆壁、豬欄、圈槽等處摩擦病變部位,造成局部脫毛。寒冷季節因脫毛裸露皮膚,體溫大量散發,體內蓄積脂肪被大量消耗,導致消瘦,有時繼發感染嚴重時,引起死亡。
5、豬疥蟎感染嚴重時,造成出血,結締組織增生和皮膚增厚,造成豬皮膚的損壞,容易引起金色葡萄球菌綜合感染,造成豬發生濕疹性滲出性皮炎,患部迅速向周圍擴展到全身,並具有高度傳染性,最終造成豬體質嚴重下降,衰竭而死亡。

皮膚角化過渡型
皮膚角化過度型,有時稱為豬慢性疥蟎病,主要常見於經產母豬、種公豬和成年豬。常見臨床症狀如下:
1、隨著豬感染疥蟎病程的發展和過敏反應的消退(一般是幾個月後),出現皮膚過度角質化和結締組織增生,可見豬皮膚變厚,形成大的皮膚皺褶、龜裂、脫毛,被毛粗糙多屑,常見於成年豬耳廓內側、頸部周圍、四肢下部,尤其是踝關節處形成灰色、松動的厚痂,經常用蹄子搔癢或在牆壁、欄柵上摩擦皮膚,造成脫毛和皮膚損壞開裂、出血。
2、經產母豬及種公豬皮膚過度角化的耳部,是豬場內蟎蟲的主要傳染源,仔豬常常在吃奶時受到母豬感染。
經產母豬身體、耳部皮膚過度角化 肥豬皮膚瘙癢,在牆壁上摩擦皮膚 肥豬皮膚瘙癢,用後蹄搔癢。
總之,劇癢、脫毛、結痂、皮膚皺褶或龜裂和金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後形成濕疹性滲出性皮炎、患部逐漸向周圍擴展和具有高度傳染性為該病特徵。

❷ 豬感染了葡萄球菌怎麼治療。

首先介紹一下葡萄球菌病,豬的葡萄球菌病感染主要是由豬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前者,豬葡萄球菌主要是引起豬的滲出性皮炎,俗稱「油皮病」,後者,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後可造成豬的乳腺炎、壞死性皮炎和豬乳房的膿皰病。

臨床症狀

葡萄球菌可以感染新生2日齡至8周齡左右的仔豬,典型病例表現為全身性皮炎(不癢),皮膚病變很快,從發現一小片後,在24小時至48小時內就蔓延到全身。

發病豬食慾不振和脫水,發病初期在眼睛周圍、耳廓、面頰及鼻背部皮膚,以及肛門周圍和下腹部等無毛處出現紅斑,成為3至4毫米大小的微黃色水泡並迅速破裂,滲出清朗透明的黏液。這些黏液經常與灰塵、泥土、糞便等等混合,乾燥後形成黑褐色堅硬厚痂皮,並呈現橫紋、龜裂,並且有臭味,用手一摸,像是接觸棉油一樣,故稱為「豬油皮病」。嚴重的病豬體溫迅速減輕並會在24小時內死亡,大多數是在發病10天左右死亡。

此病,不只是產房仔豬和保育豬發病、死亡,其實大的到50公斤以上的病豬也有!甚至母豬也有出現!只是日齡較大的豬多表現為局限性病變,病變多出現在豬的耳尖、頭部、肷部和四肢末端。

近期我們的平台就遇到的一個特殊案例,一個1000頭的育肥豬場,有三分之一的豬死亡竟是因為這病!並且都是體重在30公斤-40公斤的豬!經過到相關實驗室做細菌分離試驗,我們確診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這種病同時也是人獸共患病,人在感染後同樣會出現皮膚潰爛,化膿等炎症。

預防控制

豬葡萄球菌其實是豬場常在菌,是成年豬皮膚上的正常菌群。病豬的感染多是因為由於外界因素等造成表皮的創傷、裂口而導致。所以,我們的執業獸醫師建議豬場產房飼養人員要加強對仔豬的護理,避免仔豬間因為爭搶奶頭等而爭斗!同時,剪牙、斷尾、斷臍等要嚴格按照標准規程去做。其他階段的豬,要經常巡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採取措施!

建議:豬舍用碘制劑消毒劑消毒。對早期發病的豬可以用碘酊塗抹清洗或者用凡士林+青鏈黴素塗抹出現炎症的地方。配合恩諾沙星+頭孢肌注,一般3-5天可以控制病情發展。

另外推薦一個小偏方,供參考!用一斤75%的酒精泡兩包煙,泡一天。第二天噴豬身上,一次見效,四五天後自然康復。嚴重感染後期的豬,不建議治療,應及早淘汰處理。一般情況是,仔豬往往發病較多,整窩仔豬感染,且死亡率高。經常發病的豬場,可以用商品苗(葡萄球菌滅活疫苗)分別於產前第4周和第2周對母豬進行免疫。

總而言之,本病重在預防,養豬場在做好基礎性疫苗(如豬瘟、圓環病等)之外,環境控制是首要任務!豬舍環境依舊臟亂差,再好的治療方案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