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耳带状疱疹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疾病分类
- 4 疾病概述
- 5 疾病描述
- 6 症状体征
- 7 疾病病因
- 8 病理生理
- 9 诊断检查
- 10 治疗方案
- 附:
- 1 治疗耳带状疱疹的穴位
1 拼音
ěr dài zhuàng pào zhěn
2 英文参考
zoster oticus
3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耳带状疤疹是由于水痘一带状疤疹病毒侵犯与耳相关的颅神经而发病。常见诱因为受凉、劳累、病灶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等。本病多为一侧发病。
病人多于受凉或劳累后初感低热、头痛和食欲不振,继而出现患侧耳部剧痛,随后于耳廓前方、外耳道及鼓膜的表面出现散在的淡红色丘疹,渐成多数薄壁小疤,内含血清,后期小疤渐自行破溃或融合成大疤而破溃,最后结痴愈合。病程中可同时伴有耳聋、面瘫、前庭 *** 症状以及迷走神经受累等多个颅神经被侵犯的症征,借此可与耳单纯疱疹相鉴别。
目前尚无特殊药物治疗。可选用针灸、电针和理疗等方法促进面瘫恢复。同时肌注维生素Bl每日100mg,维生素B12每日250mg。耳痛剧烈者可服用镇痛剂。水疤破渍后可局部涂抹金霉素软膏、磺胺粉剂等,以预防继发感染。
5 疾病描述
耳带状疱疹是由于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
6 症状体征
表现在外耳道或鼓膜有疱疹, 患侧面瘫及轻重不等的耳鸣、耳聋等听觉症状。此外尚有舌前1/3处味觉消失、 流泪、 鼻腭部水疱、眩晕、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等症状。当膝状神经节受累,影响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纤维,产生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7 疾病病因
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8 病理生理
1、发病机理
在无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多数为儿童)初次感染此病毒后,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此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且沿着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发 *** 的作用下,可使之再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可沿着周围神经纤维而移动到皮肤,在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节段性水疱疹。偶尔,病毒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运动神经根,引起肌无力或相应地区的皮肤发生麻痹。
激发带状疱疹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潜伏期间特异性抗体持续低水平,随着带状疱疹的出现,正常肌体的特异性IgG、IgM和IgA水平迅速增高;在播散型,50%病人的血清中可找到抗原抗体复合物,提示组织损伤可能由免疫复合物所引起。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特异性细胞免疫抑制可能是病毒再激活和发生播散的主要原因。据报道,一般非肿瘤住院病人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0.22%,而恶性淋巴瘤的住院病人中,其发病率为9%,在白血病中为2%,在其它恶性肿瘤中为0.46%,接受大剂量放疗和化疗的骨髓移植受者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约1/3发生播散。使用细胞毒药物及接受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皆有增加VZ感染的危险性,此外,带状疱疹亦可因外伤、过劳、各种感染及应用砷、锑重金属药物等而诱发。
2、病理变化
其皮损的病理变化与水痘相似,惟皮肤深部毛囊的表皮细胞亦有气球状变性,而水痘无毛囊变化。与皮疹相应的神经节内亦有病变,表现为:①脊髓神经后根与后根神经节有剧烈炎性反应;②单发性周围神经炎;③脊髓后柱之单侧节段性脊髓灰白质炎;④局限性软脑膜炎。皮疹处真皮内感觉神经纤维之变性要在皮疹出现后第1~4d才逐渐明显。
9 诊断检查
实验室检查:组织培养可发现带状疱疹病毒,免疫荧光检测在血清中可见有抗体,水疱中含有补体结合抗原,疱液涂片检查可见多核气球状细胞,电镜检查可迅速(30分钟)作出可靠的诊断。
根据成簇水疱,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单侧性及有明显的神经痛等特点,诊断不难。当疱疹尚未出现之前或表现为顿挫性带状疱疹时,可能将神经痛疑为其它疾病,需加注意。有时需和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多见于发热性疾病的过程中,且常有反复发作史。
10 治疗方案
对于一般患者,以止痛、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
(一)止痛 给予镇痛剂,如阿司匹林、安乃近等,赛庚啶亦可减轻其疼痛,各种安定药对后遗神经痛有效,如阿米替林与奋乃静或氟奋乃静或硫利达嗪合并使用,多在1~2周内解除疼痛,卡马西平、氯普噻吨、罗通定等皆可试用。有人使用西米替丁可加速疾病痊愈和缓解疼痛,维生素E400mg 1日3次亦有取得制止后遗神经痛的报道。最近报道外用0.025%辣椒辣素霜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
(二)抗病毒剂
1.阿糖腺苷 每日15 mg/kg静注10 d,早期应用可减少急性痛和后遗神经痛,加速痊愈。
2.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 早期应用可抑制病毒及阻止其播散。
3.干扰素 高剂量(每日5.1×105IU/kg)早期应用可作为高危病人活动性感染的辅助治疗。
(三)皮质类固醇 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的问题,目前尚有争论,有人主张老年患者,若无明显禁忌症时,早期给予泼尼松,可以减轻炎症,阻止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毒性和破坏作用,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的神经痛,且不影响其特殊免疫球蛋白IgG的形成,但亦有报道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无效。
(四)维生素及免疫疗法 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内服或注射。左旋多巴对老年和眼带状疱疹也有一定的疗效,带状疱疹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对水痘有效,而不能缩短带状疱疹病程和其后遗神经痛,故有人认为不要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五)针刺疗法 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对后遗性神经痛亦有疗效。按损害发生部位取穴或针刺阿是穴。亦可用耳针,在相应部位找刺痛点,间歇留捻20分钟。
(六)音频电疗法、激光照射或磁穴疗法可消炎止痛。
(七)中医中药治疗 热盛者清火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湿盛者健脾除湿,用除湿胃苓汤加减;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则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方以柴胡疏肝饮或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加减。还可用验方大青叶或板蓝根15g,煎水代茶。并可用板蓝根注射液2mL肌内注射,每日1~2次,10次为一疗程。高热病人,尤其三叉神经受累有角膜疱疹时,可用羚羊角粉0.1~0.5g冲服。
(八)局部治疗 以消炎、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可外用2%龙胆紫溶液,或复方地榆氧化锌油(生地榆10.0,紫草5.0,冰片2.0,氧化锌油加到100.0)外涂。若有继发感染,可用新霉素软膏外擦。有坏疽性溃疡时,可用0.1%新霉素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对眼带状疱疹可用0.1%~0.5%疱疹净溶液滴眼,有人用0.1%磷乙酸霜外用,有减轻疼痛,缩短病程的效果。
治疗耳带状疱疹的穴位
- 胰胆
胰胆穴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偏头痛、带状疱疹、中耳炎、耳鸣、听力减退、急性胰腺炎等。 *** 方...
- 头维
好疗效,随眩晕消失患者的收缩压也有所下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疱疹愈后,遗留左侧前额及头顶前部针刺样...
- 颡大
B. 什么是耳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或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疾病。因面神经膝状神经节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组特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耳部剧痛、耳部疱疹可出现同侧周围性面瘫,伴有听力和平衡障碍,故又称为膝状神经节综合征。它主要好发人群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明显的增加,65%的带状疱疹患者年龄超过70岁,小于30岁的患者少见。好发于糖尿病、癌症、外伤、放疗或化疗后的人群当中。
C. 什么是耳带状疱疹
耳带状疱疹就是医生说的亨特综合征,它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或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只是它感染的位置在面神经膝状神经节这个位置,所以说它的临床表现就是一侧的耳朵剧痛,耳部有疱疹,同时出现周围性的面瘫,可以伴有听力和平衡的障碍,就叫耳带状疱疹。
D. 耳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耳带状疱疹,又名带状疱疹性耳炎,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感染性疾病。该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及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接受过放疗或化疗的个体。
耳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包括前驱症状如全身不适、低热、头痛、食欲不振等。随后会出现耳痛及神经痛,表现为耳廓、耳道内和耳后的剧烈疼痛,烧灼样疼痛,有时类似于三叉神经痛,但无特定扳机点,且疼痛可放射至咽部及面部。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耳带状疱疹的特征性症状是疱疹的出现。主要表现为耳廓(以耳甲腔为重)、耳道口、耳道及耳后皮肤的疱疹,随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充血、肿胀、糜烂及水泡。大多数疱疹在面瘫出现之前。疱疹结痂后约2-3周脱落。疱疹的分布与传入神经纤维分布相关,可沿耳廓及耳道的面神经感觉神经纤维分布,也可能出现在第V、第IX、第X颅神经的纤维分布区域或颈神经的分支,因此疱疹可能出现在口腔、颊粘膜、软腭、扁桃体、舌根、喉部及颈部,并伴有这些部位的疼痛。
耳带状疱疹还包括面瘫症状,发生率为4.5-9%(亦有报道为3-9%),严重程度不一。起初可能为部分性面神经麻痹,数日或2-3周迅速发展为完全性面瘫,高峰期为10-14天。
听力受损是另一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伴有耳鸣和听觉过敏。前庭功能受损导致轻中度眩晕、平衡障碍,感走路不稳。大约25%患者的前庭症状早于面瘫发生,可能出现眼球震颤。
颅神经受累也是耳带状疱疹的特征之一。合并颅神经症状的患者较贝尔麻痹者多。受影响的颅神经包括第V、第VI、第IX、第X、第XI、第XII颅神经。若三叉神经眼支受累,则可能引起眼色素膜炎、角结膜炎、视神经炎、青光眼。表面及深部感觉减退或缺失。面神经受累除面瘫外,还可能导致泪液减少、流涎减少、味觉丧失、鼻堵塞等症状。第X颅神经受累则出现声嘶、软腭麻痹。
耳带状疱疹的危害不容忽视,感染可能波及颅内引发局部脑膜炎。永久性完全性面瘫如未得到适当保护,可能引起角膜溃疡,导致失明。因此,对于耳带状疱疹,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4)耳部带状疱疹图片扩展阅读
耳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ticus )是由带状疱疹病毒(HZV)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感染的疾病。因面神经膝状神经节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组特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耳部剧痛,耳部疱疹,可出现同侧周围性面瘫,伴有听力和平衡障碍,故又称为膝状神经节综合征。又因在1907年由Ramsey Hunt首先描述,故又称为Ramsey Hunt综合征(Ramsey Hunt syndrome)或Hunt 综合征(Hunt syndrome)。
E. 蔡依林疱疹病毒等掉痂,带状疱疹「皮蛇」要斩吗
作者\编辑Ruby Lai
天后蔡依林过年期间患急性肠胃炎挂病号,后来又因免疫力降低遭病毒感染,病毒扩散至眼睛与耳朵处,经医生诊断后,立即住院治疗。近日她在IG上PO出照片写,「等水蛇腰脱完一层皮,将如熊般旺旺来。」向大家报平安,表示自己得了三叉神经的疱疹病毒,正在等掉痂中。
认识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皮蛇」,又称生蛇、飞蛇、蛇缠腰,是一种长在神经根上的病毒,多经由飞沫、呼吸道吸入或直接接触感染。
带状疱疹发病原因
每个人在小时候应该都有打过水痘疫苗或得过水痘,痊愈后病毒潜伏在身体的感觉神经内,当成年后若有疲劳、睡眠不足、生病等免疫力下降时,病毒时便会活化作怪,发病成为「带状疱疹」,尤以秋冬季节为好发时期。
推荐阅读:忽冷忽热到处痒!带状疱疹雨季才作怪
带状疱疹症状
1.患处剧烈疼痛。
2.疼痛处出现一群红色丘疹,很快变成水泡和脓疱。
3.水泡通常只会长在单侧特定感觉神经支配区域内,不会全身都长,但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病。
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大部份都会自动痊愈,但若疱疹长在脸部、眼部、耳部、生殖器等部位,风险就较高,建议还是需以缓解症状、避免后续感染与后遗症为治疗准则。
若在初期皮肤有红疹水泡时治疗,可口服抗病毒药物,若疹子、水泡已出现后才服用,效果比较差。
带状疱疹水泡不要刻意弄破,依照医师指示涂抹药膏,并保持水泡、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若有神经痛问题,可依医师指示服用消炎止痛药、外用疼痛贴片,若效果不彰。
推荐阅读:《陈木荣医师》斩蛇皮真的没有效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1.规律时间作息,避免熬夜。
2.适度运动,降低生活与工作压力。
3.均衡饮食,避免 *** 性食物。
F. 耳朵疱疹初期症状
耳朵疱疹早期的症状主要是耳部和耳周皮肤的疼痛,也可以有麻木感或者是瘙痒感。
一般几天之后就会出现明显的一些红斑、丘疹,迅速的转化成水疱。
耳朵的疱疹通常是指耳部的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的疾病。
主要是侵犯局部的神经节,还有面神经、听神经,导致局部的神经疼痛,相应的部位就会出现水疱。
水疱可以长在外耳道、耳廓,还有单侧面部的皮肤,同时伴有明显的疼痛。
如果不及时的治疗,有可能会引起单侧的面瘫,这是由面神经运动纤维受损所引起。
所以出现耳朵疱疹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及时的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以及镇痛治疗,这样才能尽量的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