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带状疱疹是种什么样的病,普通人该如何避免
有一种痛叫“带状疱疹”。豪不夸张的说,除了“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就属它了。夏天是带状疱疹的高发季节。在我国,带状疱疹每年影响近300万人。
大家都听过缠腰火丹、缠腰火龙、缠腰龙、蛇盘疮、蛇缠腰和蜘蛛疮这些称呼吧。说的就是带状疱疹。光听名字就知道有多么可怕了。许多得过带状疱疹的患者都知道那撕心裂肺的疼痛,让人切齿穿心,彻夜难眠,刻骨难忘,甚至痛不欲生。
四、得了带状疱疹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皮疹持续时间、防止皮疹扩散、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系统性的药物治疗主要有 :抗病毒药物、止痛和减少并发症。
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地抑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制,降低带状疱疹的严重性、降低带状疱疹的持续时间、预防带状疱疹的并发症。
Ⅱ 带状疱疹引起发烧正常吗
带状疱疹确实可能引起发烧,尤其是在抵抗力下降的时候。这种病症通常在身体虚弱或劳累过度时被诱发,伴随有发热和感冒等症状。这说明身体正在与病毒作斗争。
在西医的治疗方案中,带状疱疹的处理方式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所不同。对于年轻人来说,带状疱疹是可以根治的,因此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然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治疗需要更加谨慎,以免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治疗应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主。因此,中草药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一个重要选择。使用中草药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够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当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此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非常重要,因为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身体的恢复。
总之,带状疱疹引起的发烧是正常的,但需要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疾病的治愈和预防后遗症都至关重要。
此外,患者应当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必要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
Ⅲ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一、典型带状疱疹
皮疹发生前常有轻度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表现,将要发疹的部位出现知觉过敏、针刺样感、发痒、灼热、疼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等前驱症状,历时约1~3日。有的病人没有任何前驱症状。
皮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多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偶见双侧发病者。常见于胸胁部,其次为面部、颈部、腹部皮肤,亦可见于眼、鼻、口腔粘膜及耳部。皮疹初起为局部发生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数小时内出现簇集性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半球形水疱,内容澄清透明,疱壁紧张,基底红晕,皮损可是一个或数个水泡群,依次沿所属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逐渐增多,每群水疱由数个到数十个不等,常呈1~2群、3~5群或更多,部分互相融合成弥漫性大片损害,各水疱群之间有正常皮肤。数日后透明疱液可渐渐混浊而成脓液,然后逐渐吸收,有的破裂露出湿润面,如无继发感染,表面干燥结痂,约10日左右痂皮脱落,留有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斑,一般不留瘢痕。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多见水疱基底部坏死,结成色痂,中心稍凹陷,周围炎症显著,愈后常遗留瘢痕。
神经痛为本病的显著特征之一,具有诊断价值。常在发疹前或出疹时伴有程度不同的疼痛,常为阵发性,呈针刺样、烧灼样或者触痛,并可逐渐加剧。儿童患者痛感较轻或不痛,老年患者则呈阵发性加剧,常难以忍受,且在皮疹消失后仍遗留剧烈疼痛,可持续数月或更久。常见皮疹附近淋巴结肿大,极少数患者有暂时性的运动神经障碍。少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如只有神经痛而无皮疹。
带状疱疹病毒最易侵犯肋间神经。脊神经中除胸部神经单独形成肋间神经支配胸、腹部皮肤外,其他的脊神经多与相邻的几个脊神经互相联合后形成颈、臂、腰、骶髂神经丛,再从各神经丛分出许多周围神经,分别分布到颈、上肢、下肢和会阴部皮肤。因此,胸部神经发病后,常能由肋间神经明确的反映出病变的节段;而颈部、腰骶部神经发病后,仅能从皮损了解到脊神经病变的区域。
脑神经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域,较常受累的为三叉神经和面、听神经。老年人多累及三叉神经,其中以眼支最多见,常有剧痛,皮损分布于一侧额面部,若鼻尖部出现皮疹则易合并眼炎,于患侧角膜及眼球上也可出现小水疱,严重者引起全眼球炎而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在上颌支受累时,于悬雍垂和扁桃体出现水疱,下颌支受累时,则在舌前、颊粘膜等处出现水疱。面、听神经受病毒侵犯后,外耳道或鼓膜出现水疱,并可有耳鸣、耳聋、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以及患侧面瘫、舌前2/3处味觉消失等症状,又成为耳带状疱疹,由此组成的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症又称Ramsay-Hunt综合征。若病毒由脊髓后根神经侵及自主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后,可产生相应系统的症状,如胃肠炎、膀胱炎、腹膜炎、胸膜炎等表现。
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使人寝食难安。如治疗不当或体质虚弱诸多因素所致,会转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少则年余,多则数年,患者将长期遭受痛苦折磨,影响生活质量。
二、非典型带状疱疹:
1、无疹性带状疱疹:仅有神经痛而无皮疹者。
2、不全型或顿挫性带状疱疹:无皮损,或仅有红色斑丘疹而不形成水疱即行吸收者。
3、出血性带状疱疹:水疱内液体呈血性者。
4、坏疽性带状疱疹:皮疹中心坏疽,结成黑褐色痂皮而不易剥离,愈后遗留瘢痕者。
5、泛发性带状疱疹:因病毒血源播散而致皮损广泛,甚至波及全身皮肤和粘膜,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同时可出现大疱、血疱、坏疽等皮损,多见于老年体弱或肿瘤患者。
6、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脑神经或颈神经节被病毒侵犯后向上蔓延所致,可引起头痛、呕吐、惊厥等症状,应予警惕。
7、带状疱疹性肺炎、肝炎:累及内脏如肺、肝时。
8、大疱性带状疱疹:如形成大疱介于樱桃至鸡蛋大小之间者。
Ⅳ 带状疱疹与免疫力有什么关系
有密切的关系。
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进入血液引起的专,它进入血液后不一定马上蔓延感属染,而是会潜伏在人体的神经节里,所以一时察觉不出来。一旦患者身体疲劳了、虚弱了或者受了伤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时,这些病毒就开始生长蔓延,它是潜伏在神经节里的,所以蔓延也是延神经,导致身体沿着神经长水疱,还神经痛。
如果患者是这几天得的病,那么可以肯定,病毒进入体内是更早的事,只是潜伏着没有发作罢了。所以,在治疗带状疱疹时,很多医生除了抗病毒以外,都会加用点乌体林斯调节免疫力,让病人一方面更快速地治好,另一方面身体抵抗力得到提高,不会接下来又被别的病毒感染了。
其实很多病都是这样,免疫力是身体的一道防线,免疫力强的时候很多病毒是无法侵入和生长复制的,免疫力弱的时候才会发作和导致疾病,所以说免疫力是人体最好的医生。
Ⅳ 带状疱疹不能吃什么
带状疱疹的患者,在饮食上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能吃过分油腻、过分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最好也不要吃海鲜、烧烤,不能抽烟,不能喝酒;第二,带状疱疹的患者一般体质比较虚弱,应该要多吃豆制品,或者含蛋白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鱼、瘦肉,还需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吃容易消化的食物,补充充足的水分;第三、尽量少吃酸涩的食物,比如菠菜、碳酸饮料,以及其他各类含有添加剂的饮料。
Ⅵ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的好方法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病因主要在于体内湿气过重,加之内脏功能虚弱,火气内生,进而引发风邪侵入人体。这种情况下,气血变得虚弱,经脉受阻,导致身体产生疼痛感。因此,患者常常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推荐使用五味清疹合剂进行治疗。该药物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还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后的后遗症。
五味清疹合剂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芩、白芍、丹参、黄连和甘草等,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调整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
此外,中医治疗带状疱疹还强调内外兼治。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在治疗期间,患者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免加重病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带状疱疹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五味清疹合剂因其显著的疗效而备受推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并注意日常生活的调理。
Ⅶ 带状疱疹有什么症状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惟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本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 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 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 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诊断
病变皮肤出现簇集成群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有明显的神经痛,伴局部淋巴结肿大。
中间皮肤正常。
鉴别诊断
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着,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着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
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种现象。从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惟一可靠的方法。
并发症
并发细菌感染
若带状疱疹病损发生于特殊部位,例如眼部,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倘若继发细菌性感染后,可引起全眼球炎,甚至脑膜炎,病后出现视力下降、失明、面瘫等后遗症。
疱疹后后遗神经痛
头部带状疱疹多在头前部即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可造成脱发及永久性瘢痕。带状疱疹皮肤损害愈合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部分老年患者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年余,可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导致精神焦虑、抑郁等表现。
可能诱发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带状疱疹
可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节段,三叉神经中有一条神经纤维,即眼神经纤维,部分神经纤维分布在人体眼球的角膜、结膜以至于整个眼球,该部位的神经纤维如果受到疱疹病毒感染,可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患者可发生怕光、流泪、眼睛疼痛,以致视力减退,重者发生全眼球炎而导致失明。疱疹病毒感染到面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时,就会产生面瘫,出现患侧眼睛不能闭合,患侧面部表情呆板,口角向健侧歪斜,不能做吹气动作等。
引发内耳功能障碍
发生在耳郭、耳道的带状疱疹,会出现内耳功能障碍症状。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听力障碍、眼球震颤等。
引发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即人体的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就会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表现为严重的头痛、喷射样呕吐、惊厥、四肢抽搐,以及意识模糊、昏迷而有生命危险。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体内侵犯内脏神经纤维时,可引起急性胃肠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表现为腹部绞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