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荨麻疹感冒了怎么办啊
扩展阅读
长期湿疹怎么办 2025-05-10 00:20:27
疱疹与艾滋病有关系吗 2025-05-10 00:20:25
带状疱疹可以吃瓜子吗 2025-05-10 00:17:59

荨麻疹感冒了怎么办啊

发布时间: 2025-05-09 18:09:37

❶ 感冒之后得了荨麻疹要怎么治疗

问题分析:饮食方面注意,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应用缓泻药物及肥皂水灌肠。室内禁止放花卉及喷洒杀虫剂,防止花粉及化学物质再次致敏。另外到正规医院做一下过敏源检测,明确自己会对哪些东西过敏。在做针对性的避免。嘱病人戒烟酒。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畅。床单被褥要清洁,室内保持安静。这些方面做好预防是很重要的。
意见建议:病人应尽量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损增加,瘙痒加剧。主要是因为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如果治疗就会加重病情。

❷ 孩子得了荨麻疹怎么办

荨麻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会对皮肤健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需要及时治疗,并且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孩子得了荨麻疹怎么办?孩子得了荨麻疹怎么治疗?荨麻疹的治疗并不复杂,但是越早治疗康复月容易,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吧。
1、得了荨麻疹怎么办
(1)药物治疗
孩子荨麻疹发作大多数是短暂的,往往持续2-3天即会痊愈;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或注射抗过敏、抗组胺类药物;局部涂抹止痒洗剂,如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缓解瘙痒。若超过2~3个月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则可考虑脱敏治疗。
(2)外用洗剂
艾叶煎水擦洗:可取适量干艾叶,放入锅中,加清水熬煮,待药汁变温后,为孩子擦洗患处,避免用热水烫洗皮肤。艾叶有祛湿止痒功效,适用于小儿荨麻疹。
地肤子煎水擦洗:地肤子30克,将地肤子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过滤,可以冲红糖饮用。或者将地肤子水擦洗瘙痒处。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主治荨麻疹。
(3)饮食调理
当急性荨麻疹病因尚未明确时,有些食物必须绝对禁止,如鱼、虾、蟹、海鲜、鸡蛋、竹笋等发物,另外,不宜吃辛辣、刺激、葱、韭菜等助生火热、可加重病情的食物。宜吃清淡、去风热的食物,如绿豆粥、胡萝卜山药粥等。
(4)生活护理
孩子患荨麻疹后,家长要将孩子指甲剪短,避免孩子搔抓患处,预防感染;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换衣;不宜用碱性香皂或热水刺激患处,以免加重瘙痒。注意家庭卫生,做好防螨工作;暂时避免孩子接触小动物,如猫、狗。避免孩子接触花粉类物质,避免在树底、草丛等处活动。
2、如何预防荨麻疹
1、注意饮食,避免诱因。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例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都可诱发荨麻疹。另外,过于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因而产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体过敏的机率。
2、注意卫生,避免不良刺激。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对风寒暑湿燥火及虫毒之类,要避之有时。使生活规律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喝酒、受热、情绪激动、用力等都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激发或加重荨麻疹。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荨麻疹患者都可能成为不良刺激,应予避免。患冷性荨麻疹的人不要去海水浴场,也不能洗冷水浴,冬季要注意保暖。胆碱能性荨麻疹应保持身体凉爽,避免出汗。据有关研究发现,吸烟者血液中的IgE与皮肤试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而且对其子女等被动吸烟者所导致的过敏现象也相对增加。因此,患有荨麻疹的人应戒烟。
3、注意药物因素引起的过敏。在临床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多粘霉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等等。某些中成药如感冒清、牛黄解毒片等也可导致过敏,引起荨麻疹的发生。当你在服用多种药物而怀疑荨麻疹是由其中一种药物引起时,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及时停用所服的药物
4、积极治疗原有疾病。荨麻疹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能导致荨麻疹的疾病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就有:寄生虫感染像肠蛔虫、蛲虫等;细菌可爱染像龋齿、齿槽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病毒可爱染像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癣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经紊乱,甚至体内潜在的肿瘤等,都可能引起荨麻疹。因此,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原有的疾病,有助于消除荨麻疹。
5、保持健康心态,提高身体抵抗力。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和加重,与人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有一定的关系。中医在防病治病方面有“恬淡虚无,病安从来”的理论,认为保持一种清心寡欲的心态,可以使人体气机调和,血脉流畅,正气充沛,久而久之,荨麻疹自然会消失在无形之中
6、采用中药预防。某些中药,如首乌、枸杞、人参、黄芪、灵芝、大枣、女贞子、菟丝子、五味子、黄精、淮山药、党参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多种功能,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有过敏体质的人不妨从中选一二味熬汤当茶饮。

❸ 得了荨麻疹如何调理

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荨麻疹又俗称“风疹块”,是皮肤黏膜由于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限性水肿。荨麻疹发作,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很大,所以在过敏性荨麻疹患者患病过程中都会感觉害怕,茫然和无助,其实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患者对治疗方法不了解,对疾病本身没有认识和概念。下面我们来了解下。

荨麻疹为何盯上你?

荨麻疹极为高发。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荨麻疹患者越来越多,在6年里有一亿的人患上了荨麻疹。每到冬季,能够有将近45%左右的人群会受到荨麻疹的伤害,让患者的工作和休息都不能如常,苦不堪言。

荨麻疹为何就是盯上你?为何就会发作?其实有三个条件促使其发生,一是具有过敏体质的人;二是过敏原;三是过敏体质者恰好碰到过敏原。看看自己的父母或亲戚有没有过敏史,如果他们有,你过敏的几率就相当之高了,这与遗传因素相关。

那么,在冬季高发荨麻疹的季节应该怎么做呢?

荨麻疹反反复复,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唯有办法就是调理身体才能根治。

1、外治——避开过敏原

荨麻疹是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起的,并可以引起一系列过敏性症状出现。目前,荨麻疹患者通常只接受了缓解症状的治疗,大多数人没有确定过敏原,导致病情反复加重、迁延不愈。专家提醒,荨麻疹患者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过敏原筛查检测确定过敏原,避免接触。

对于季节性荨麻疹患者,在过敏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出门时佩戴口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其他没有过敏原的城市或地区。

而对于许多常年荨麻疹患者,其生活中有一个看不到却无处不在的过敏原,那就是尘螨。所以,常年荨麻疹的患者日常要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环境中尘螨浓度。

事实上,生活中常见的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达上千种,加上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过敏原频频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人们出差、旅行、聚餐等机会也增多,活动地域在不断扩大,所以过敏原的接触范围也增大,因此这就给预防、躲避过敏原带来极大的困难,防不胜防。

2、内调——微生物益生菌调理过敏体质

荨麻疹发生时,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会使Th1细胞数量下降,连续产生多种细胞激素促使免疫反应朝向Th2途径,形成体液免疫反应,例如IgE的产生及嗜酸红细胞过多等。

荨麻疹治疗一般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和治疗,如激素、抗组胺类,消炎类药物治疗,一时见轻,但过一段病情又会加重,对患者身体影响也很大,长期服用对肝肾造成更大损伤。外用一般会选用激素类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肤轻松等,虽然能很快控制皮肤过敏症状,但是一停用,过敏症状就会复发,长期使用激素类软膏会使皮肤失去正常防御和自我保护能力,最终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目前的治疗荨麻疹主要包括去除诱发因素、调整自身过敏体质,补充抗过敏益生菌欣敏康改善过敏症状,调整过敏体质,缩短荨麻疹治疗周期。

最新科学新发现抗过敏益生菌对治疗各类荨麻疹有奇效。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参与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通过测定人类树突状细胞与抗过敏益生菌共同培养后,对白介素(IL-12)的分泌调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从而筛选出具有抗过敏能力的抗过敏益生菌菌株组成的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杆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连续补充三个月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减少发生过敏的系列生化反应。

3、日常护理预防荨麻疹

1、保证一定的睡眠和休息,发作期不要参加体育活动;在缓解期可参加适当的户外活动,以增强机制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2、要减少外部刺激。气温过冷和过热或者紫外线过强等因素都会刺激到患处皮肤,就会导致病情加重。荨麻疹患者在平时一定要注意防晒,天冷时注意适当增加衣物,防止感冒和荨麻疹的病情恶化。在平时尽量少接触化学物质,如洗洁精、洗衣粉等等,洗碗做家务时戴上手套为好,而且要避免抓挠患处,以免增加皮损面积。

3、要防止皮肤干燥。一旦皮肤过于干燥,患处皮肤瘙痒的症状就会加重。同时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等都会引起皮肤变得干燥和粗糙,皮肤的血液循环功能会减弱,那么病情就会加重。荨麻疹患者洗澡时,不要使用水温过高的水,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用品,洗完澡可以适量使用温和的润肤用品。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给皮肤补充足够的水分。

4、要饮食保持清淡。在平时应该多喝开水,而且还可以适量的喝一些水果汁和蜂蜜,能够起到滋润和保养皮肤的作用,可以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

❹ 一感冒就发荨麻疹...

您好很高兴解答您的问题,您现在的情况是荨麻疹的慢性期,建议您最好是采用纯中药的方法治疗好。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块、风疹团或风疙瘩。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的常见皮肤病。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其基本特征为全身起苍白色或红色风团,发生消退都较快,消退后无任何痕迹,起疹时伴搔痒
中医在荨麻疹治疗方面有以下特点:1、荨麻疹治疗彻底,纯中药治疗,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安全高效,治愈后不在复发。2、荨麻疹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一般要患者坚持使用1-2个月时间。
中药具有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祛风止痒、补益肾气的功效、纠正免疫反应、消除神经血管水肿、从根本上彻底治愈荨麻疹。
在生活中荨麻疹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性疾病,常见的有婴幼儿患者,那么在生活中荨麻疹常见的禁忌有哪些呢?

一 、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引发体内的热性反应的食物少吃。

荨麻疹因为是体质性的问题,根治不易,过去也有许多人因为对 饕物治疗的反应不好,持续的复发,只好放任它,不管如何,有荨麻疹体质的人都应该学习如何与它共处,才是根本之道,除了避免接触过敏原之外,日常的调养也要注意几个原则: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 C与 B群,或是 B群中的 B 6。多吃碱性食物如: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葡萄、绿茶、海带、香蕉、苹果、橘子、绿豆、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

二 、不要热敷:有些人痒到会想用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可能引发荨麻疹。

三、不要去抓: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在生活中荨麻疹常见的的禁忌,主要是饮食上禁忌和外因素引起的,患者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合理的搭配饮食上的习惯,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多锻炼身体。

祝您早日康复

❺ 孩子得了荨麻疹怎么办

小儿荨麻疹是婴儿常见疾病的一种,一般是因为接触到过敏原而引起的,会在身体不特定的部位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并会感觉发痒。 孩子得了荨麻疹怎么办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孩子得了荨麻疹怎么办

1、孩子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隔离时间为5天,有并发症者需延长至10天。由于麻疹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很快就会丧失致病力,因此,只要居室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就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家长接触病儿后,只需在户外逗留20分钟,即可不传染他人。病儿的衣服。被褥、玩具等在室外晒1~2小时就可达到消毒目的。

2、卧床休息至疹子消退、症状消失。为了使病儿休息好,应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居室要安静、空气要新鲜湿润,经常要开窗通风,但要避免穿堂风,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要避免强烈光线刺激病儿的眼睛,窗户拉上窗帘,灯泡用灯罩罩住。给病儿穿衣盖被要适当,穿盖过多,捂得全身是汗,见风反而容易感冒着凉,而引起肺炎。

3、食物给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喝水或热汤,这样不但有利于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利于退热,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皮疹容易发透。疹子消退,进入恢复期,及时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除生冷油腻的食物外,不需“忌口”。

4、注意病儿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但使皮肤出疹子,同时还使眼结膜、口腔、鼻腔粘膜产生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时清洗,分泌物长时间地刺激皮肤粘膜,使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继续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做好病儿皮肤粘膜的清洁卫生是十分重要的。

5、高热的护理。麻疹病儿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热不超过39℃,不必采用退热措施,发热在39℃以上的,需采取一些退热措施,如按医生的指导吃少量阿斯匹林,忌冷敷及酒精浴。

6、注意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麻疹的并发症多而且比较严重。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脑炎等。肺炎表现为咳嗽加重、气喘、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炎表现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像狗叫声的哮吼性咳嗽。心肌炎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气短。乏力多汗。脑炎表现为嗜睡或烦躁、头痛、剧烈呕吐甚至惊厥昏迷,如果发现上述表现,应立即请医生诊治,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小儿荨麻疹治疗偏方

1、急性荨麻疹的中药治疗以祛风、清热、祛湿为主:

偏方一:荆芥10克,防风10克,紫草30克,黄芪30克,苦参20克,地肤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偏方二:麻黄10克,蝉蜕10克,连翘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藓皮20克,水煎服。

以上两方可任选一方内服。

2、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可导致血虚,血虚生风,形成恶性循环,中医理论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治疗应加用养血滋阴的中药。

偏方一:生地20克,首乌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防风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荆芥10克,大枣30克,人参叶30克,水煎服。荨麻疹的中药治疗主要采用内服法,如皮肤瘙痒难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苍耳草、荆芥、紫苏叶、百部等中草药任选1—2种,各120克煎汤外洗。黑芝麻30克,黄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加入黄酒,加盖。放锅中隔水蒸15分钟。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1剂, 连食1周。

偏方二:当归15克、丹皮9克、赤芍9克、生地20克、荆芥6克、防风6克、薄荷3克、蝉衣4.5克、红花9克、麻仁15克、生甘草3克。

偏方三:药用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后下)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鸟梢蛇(研冲)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冲)各6克。蜈蚣(研冲)2条。儿童用药酌减。

精彩推荐:

牙齿黄怎么办

麻疹

龋齿

增高

腮腺炎

❻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荨麻疹是一种伴有剧痒的暂时性皮肤病。民间有很多治愈荨麻疹的方法,如拔罐疗法,拔罐1天,有效率达96.1%。药酒疗法,用药3天,治愈率92%。中成药疗法,服用云南白药,服药1-4天,有效率90.62%。熏洗疗法,熏洗3-6次,疗效很好。还有内服药物,常用抗过敏药物,近年来应用的新药息斯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外用药物常用1%酚炉甘石洗剂或1%博荷酊外涂。
荨麻疹患者的日常保健须重视,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畅。床单被褥要清洁,室内保持安静。尽量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损增加,瘙痒加剧。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不要热敷。患者要保持健康心态,提高身体抵抗力。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和加重,与患者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有一定的关系。

❼ 寒性荨麻疹的救星——“仲景群方之魁”桂枝汤!——罗大伦

经常有朋友问我,患了荨麻疹怎么办?这个荨麻疹,又叫“风团”,有时候被风一吹,就会感觉浑身发痒,用手一挠,立刻皮肤上会出现很多红色的疙瘩,越挠越大,有的在瞬间会变得极大,甚至连成片,整个皮肤都发红凸起,很是骇人。然后,有的人若干时间后会自动退去,有的会反复出现,整天发痒,严重地影响工作和生活。

有的时候,这东西也不是风吹引起的,有的人吃了鱼虾,或者什么特殊的东西,也会出现荨麻疹。总之,这是一个比较普遍,也很烦人的疾病。

患了荨麻疹会有危险吗?

有的朋友会说,这个病就是痒,挺着不就可以了吗?这个会有什么大的危险吗?

其实还真有的,荨麻疹如果起在肢体上,一般没有大的问题,可是有个别情况,有那种巨大型的,起在咽喉部位,起在喉头,坏了,因为这里皮肤薄弱,是呼吸的必经之路,不断的刺激会导致水肿,会让局部瞬间突然肿大,严重堵塞呼吸通道,这种情况会出现危急的后果,如果治疗不及时,导致窒息,人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出现生命危险,有时候急救来不及,周围有医务工作者的,甚至需要做喉头切开插管处理,让患者可以呼吸,这样保证生命的安全。虽然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但是也需要大家了解。

荨麻疹该怎样调理呢?

西医会用抗过敏的药物治疗,中医则会将其分型,然后对症处理。

首先要分的是寒热, 有的荨麻疹是一见到热的就严重,越热越厉害,这可能多是热证,中医会用凉血解毒等方法调理。

还有一种,是遇到冷的就严重,比如冷水洗会严重,风稍微凉一点,一吹就严重,这多是寒证,我所见到的,寒证的多,热证的少,基本上这几年见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寒证,所以给大家聊聊寒证的荨麻疹。

这种荨麻疹的患者,往往正气不足,容易气虚,这是基本体质。如果从症状来看,往往是脉弱,舌质淡嫩,舌苔薄白。很容易累,稍微动作就气喘,面色往往是白的,不够红润,稍一运动就容易出汗,平时怕风怕冷,容易感冒,精力往往不够充沛,容易疲倦。

此时,如果遇到冷风,或者冷水,或者正在出汗的时候被冷风吹到,则容易出现荨麻疹,一挠,一身疙瘩,红红的一片,瘙痒不止。

那么该怎么调理呢?

我的经验是用 桂枝汤

要说起这个桂枝汤,来历可了不起,它是医圣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里面的第一个方子,被古代称为 “仲景群方之魁” ,这个方子的妙处,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只就着荨麻疹来谈谈它的用处。

这方子现在的份量大致是:

桂枝九克、白芍九克、炙甘草六克、生姜三片、大枣六枚(掰开)。

其实其中的药物只有三味,分别是桂枝、白芍、炙甘草,剩下的生姜和大枣是自己去市场买就可以了。

这个方子在《伤寒论》里面的份量是很大的,但是今天我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大,所以我给出的是《方剂学》教材里面的大致份量,生姜和大枣是我的经验用量。

那么,这个方子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

它的功用是: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这个方子历代主要应用,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也就是明显的正气不足的人,患了风寒感冒的时候,这个方子是最恰当的。这种表虚证的症状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此时古书记载还会出现一个症状,叫“鼻鸣干呕”,这“干呕”好理解,可是这个“鼻鸣”是什么情况呢?原来,在我们患外感的时候,鼻腔里面会堵塞,有时又有浓鼻涕凝结在里面,此时呼吸,有时会气流堵塞,然后用力,又突然通开,此时会出现鼻鸣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此方会被张仲景选用放在《伤寒论》这部巨著的第一个方子的位置呢?这方子是怎么构成的呢?

原来,当风寒伤人肌表的时候,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这是正气尚足,对寒邪侵袭的正常反应,此时防线还算坚固,所以没有汗。

可是有的人,正气虚弱,外寒来袭后,正邪斗争,结果自己的防线出问题了,总是出汗,这个出汗是“桂枝汤证”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此时这种表虚之人,容易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这是腠理不固,卫气松弛,营阴无法内守,于是泄出腠理,成为汗液出来了。中医管这种情况,叫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

那么,荨麻疹的寒证,也是有着同样的机理的。往往是营卫不和,所谓“营”,中医叫营气,指的是循行于脉中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一些营养物质,《素问·痹论》云:“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而所谓的“卫”,顾名思义,指的是保卫身体的“卫气”,是一种防护的功能的描述,《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所以一般人多认为卫气主要分布于体表。但是,《素问·痹论》则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膛”,可见卫气也循行于身体内部,在各个脏腑之间,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其实,卫气和营气是不可分开的,营是营养物质,而卫气就是运送它的力量,卫气将营气运送往全身,在体表的,就是去防卫外邪入侵了,在体内的,就是为身体脏腑输送营养了,而仲景所描述的“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的意思,是卫气出了问题,推动输送营气的功能有问题了。

那么,为什么此时叫做“卫强营弱”呢?其实,“卫强营弱”的实质是营卫皆弱,看不到这一点,就没法真正懂得桂枝汤的道理,而“卫强营弱”只是相对的,“卫强”是外邪来袭,正气不足的人,卫气是不足的,是紊乱的,此时不足的卫气忙于在体表组织抵抗,被外邪所遏制,壅滞于局部,显得“卫强”,可是力量还是不够,所以无法正常运送营气,营气无法正常通行,成为没有押送官的粮草,所以会四散,所以会散出体外“汗出”,这种状况,在局部就显得“营弱”。

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张仲景的办法是,补足正气,所以他用桂枝汤, 桂枝汤的核心,是补足脾胃之气,增加脾胃之气向身体运送营卫之气的力量的。

很多人问,我们的营卫之气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你总是说,孩子总是感冒,是因为脾胃虚弱呢? 其实,我们身体的正气,都与脾胃有关,尤其是保护身体的营卫之气,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所以我们营卫之气的来源,都是中焦脾胃。

我们再来看看桂枝汤,桂枝汤的组成是桂枝、芍药、炙甘草,和生姜大枣。可是同样的药物组成,只是芍药增加一倍的药量,在加上饴糖,张仲景就管它叫小建中汤了,这个建中汤就是补脾胃建中焦的经典方子,而桂枝汤服用后要喝热粥,这个热粥和饴糖的区别,其实只是浓缩与否的问题,起作用是方向一致的。可见,桂枝汤的一个我们不大熟悉的作用,是补脾胃,建中焦。而与小建中汤的不同,是桂枝汤的芍药量少一点,也就是收敛之性少些,所以我一直认为桂枝汤是补足中焦,同时增强向身体运送营卫之气的功能的,也就是说它有增加输送管道的功能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里面谈桂枝:“辛温无毒。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补中益气”的作用,除了补中,它的作用还有通行气分的功能;而芍药则是:“苦平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其中也有“益气”的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补益阴气,而除此之外,它更善于通行血分的通道。所以桂枝与芍药都有补正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行营卫之通道的功能。

当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补足正气之外,通行经络,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除了补足正气,一治卫强,通行卫气的运行,一治营弱,通行营气的运行,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助桂枝解肌,温卫气之通道。大枣甘平,熬药的时候要掰开,不用去核,熬好后益气补中,养营气之基础。更重要的是姜、枣相合,可以升发脾胃之气,是谓补中,这是营卫之气的来源。炙甘草则是典型的守中之药,坐镇中焦。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

其实,仲景将此方放在《伤寒论》的第一方的位置,我猜测他是想突出补足正气的重要性,这是治疗一切外感病的基础,所以这样安排,不知这样想,是否理解了医圣之心。

应该如何煎服桂枝汤呢?

而这个方子的服用方法,也是非常讲究的。 水煎好以后,首先是,“适寒温”服,“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就是喝完了药,要加喝一碗热粥下去, 这是要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服这碗粥,确实疗效要差很多,有时候根本就出不来汗,这是我的亲身体会。所以我在之前的博客里写过,甚至我们泡脚发汗,都要让肚子里有食物,不要空腹,因为营卫之气是从脾胃而来。

然后,要“温覆令一时许,”就是 披上衣服,让身体温暖, 这也是避风助汗之意,此时注意千万不要外出,让冷风吹到,如果那样,则前功尽弃了。

然后,等到“遍身漐漐(zhí),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和,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但是 流汗千万不可如水流漓,如果是大汗淋漓,则“病必不除”。

此时,大家会奇怪,这个桂枝汤证不是在出汗吗?为什么还用汗法来发汗呢?可是为什么又不能大汗淋漓呢?

我在之前的博文里面讲过来,此时,并不是为了发汗而发汗,此时微微汗出,只是经络通畅、气血运行顺利的一个标志而已,很多人认为外邪会随着汗排出体外,在这里不是的,如果是邪气随着汗出去,那么该是汗越多越好了,可是张仲景说不可大汗淋漓,显然不是这个道理,而是:桂枝汤是增加脾胃之气,通畅营卫运行的通道的,一旦营卫之气充足通畅,则会微微汗出,这是一个标志而已,中医以此来判断,是否方药到达有效剂量。

然后, 如果服用一次后,汗出,病好了,停后服,后面的药物就可以不喝了;如果不效,就接着再服,“乃服至二、三剂”。 所以总是有人问我,张仲景书中的原方,药量怎么那么大啊,现在我们的剂量是不是用小了啊?其实当时的药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很多时候,张仲景并没有让您都喝了,比如这个桂枝汤,量也比较大,但是您稍微喝了一小杯,如果已经微微汗出了,这就是到达标准量了,如果身体痊愈,后面的就可以不喝了。所以我说中医是以人体的反应为标准剂量的,这是更科学的方法,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耐受不同,如果都是一个死的标准“一片,二片”的,往往不能适应每个人。

需要注意的是,此药必须注意口渴与不渴,或喜冷性饮食与否。如果有口渴,或喜冷现象,可以马上把药停止,或配合石膏一类的寒性药品,以免误犯阳盛之戒。如病情没有变化,可以继续服用,虽二三剂也可。同时,方子后面提出了禁忌,要忌食生冷、油腻、酒肉、五辛、臭恶等不易消化或带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桂枝汤这个方子,对寒性荨麻疹,效果极好。 前几天我的一位中学同学,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他妻子患了这个病,很难受,于是我告诉他,服用桂枝汤,结果三副痊愈,昨天发微信告诉我了。这样的情况,我遇到很多,不给大家多讲例子了,因为在生活中随处可以遇到这种证型的荨麻疹,总之基本全是桂枝汤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现在正气不足的人很多,被风邪伤到,风寒郁于体表,导致营卫不和,所以用桂枝汤会效果很好。

对于体虚之人的感冒,只要有感冒后容易出汗的(这是最重要的诊断标准),我都会用桂枝汤,初起的基本就是单纯的只用桂枝汤,如果时间长了有其他问题,药物会有所增减,但是都是桂枝汤打底。对于这种证型的感冒,桂枝汤往往都是一剂见效,甚至有的是一剂痊愈,可以说,这是一个治疗体虚感冒非常有效的方子。

❽ 简年3:荨麻疹的一些治疗方法(2)

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说过一些荨麻疹的基本知识,那么这篇就不再罗嗦。

在方法一中提到的桂枝汤加麻黄黄连连翘赤小豆苦参白癣皮蝉蜕丹参。

后来,我看到很多文章在说寒症引起的荨麻疹仍可用桂枝汤。处方为: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剧痒难忍者加枳壳,风团暗红加当归。桂枝祛风,白芍具有凉血活血的作用,意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 生姜之辛助桂枝之效。炙甘草、大枣调和诸药,相得宜彰,不愧是群方之首。

记得未曾学正式中医之时,先看了《名老中医之路》,名医施今墨之高徒祝谌予(1914—1999)原首都医院中医科主任,副研究员。祝老在书中说他在临床上常用 验方过敏煎(银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甘草) 治疗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因为此方经药理研究抗过敏反应作用较可靠,具有御卫固表、抗过敏的功效。其中防风辛温解表,散风胜湿;银柴胡甘寒益阴,清热凉血;乌梅酸涩收敛,化阴生津;五味子酸甘而温,益气敛肺,补肾养阴。该方药味虽平淡,但立方精巧,诸药组合,有敛有散,有补有泻,有升有降,阴阳并调。

一看到玉屏风散我就记起朋友的孩子由于常常感冒,医生诊断为免疫力低下,给她开了玉屏风散。当时我还说这西医在学中医方面不错,后来才知道,这个玉屏风散已经被用烂了,就是看到小孩子感冒都不辨症随手开出几盒玉屏风散。

蒋洁尘(1918—1982年),湖北汉阳县(今武汉市蔡甸区)人。副教授,知名老中医。**蒋师说他多年以来屡以此方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均能取得一定效果。**_但凡是风邪久留不散的疾病,均可应用此方。_

郝万山老师在讲到湿热发黄证时,说湿热发黄证是阳明之热和太阴之湿相合而形成的证候,湿热互结,热不得越,所以见到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如果在治疗湿热发黄的过程中,兼有表证,就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清热利湿退黄,兼以解表。

以上几种都是内服汤剂的方法,有时痒得太厉害,但是无法找到煮药的地方,那么可以用荆芥穗粉末放在风团瘙痒的地方反复地搓,直搓到发热,热过后皮肤会觉得舒服不再痒得难受。

但拿荆芥穗粉末擦身只是治标之法,要想治本还需要服用汤剂。

如果你连中药店都找不到,那么可以用针法治疗。

肺主皮毛,所以皮肤痒要从肺经入手。又因大肠与肺相表里,所以可以针曲池,合谷为气穴,所以上半身的皮肤痒的治疗方法是合谷和曲池同时下针,一般二十分钟痒就能去掉了,下半身痒用筑宾,三阴交,血海。 合谷、曲池、筑宾、三阴交、血海这五个穴位下针,针法厉害的医生针一下去痒同时就能去掉了。

如果身上起了很多皮肤癣等,要在 委中放血 ,把黑色的血放出来后再进行治疗。

能坚持看到这里的人,都是真爱。

以上是这段时间以来了解到的几种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

❾ 荨麻疹可以涂青草膏吗 青草膏的正确用法须知

5

青草膏的正确用法须知

1、涂人中:缓解鼻塞

感冒的人如果感觉到鼻塞,可以将青草膏涂抹在人中山和部位,青草膏的味道可以刺激到鼻子,鼻子很快就通气了。

2、涂太阳穴:缓解头疼

如果因为感冒出现了头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将青草膏涂抹在两边太阳穴处,然后轻轻按揉,直至青草膏被吸收,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疼。

3、涂眉心:缓解鼻塞头痛

感冒发烧的朋友可以将青草膏涂抹在眉心位置,轻轻按摩,这样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也可以缓解头痛,对治疗感冒有一定的作用。

4、涂耳后:缓解感冒

耳后涂抹青草膏也可以缓解感冒症状,青草膏有点象我们平时用的风油精,只是比风油精的作用更好一些,涂在耳后可以减轻因感冒引起的头痛。

5、涂颈部:缓解头疼

人感冒后全身各片都会不舒服,颈部也是一样的,会有酸涨的感觉,我们可以把青草膏涂到颈部进行按摩,能起到通经活络的功效,同时可以打通通往头部的血脉,缓解头疼。

6、涂脊柱两侧:缓解感冒

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开背吧,人在感冒发烧的时候,让家里的人用青草膏来开开背,涂抹在脊柱的两侧,可以按摩,可以刮痧,对缓解感冒的症状非常有效。

7、涂受伤患处:缓解以下病症

胸腹不舒、风湿肿痛、麻痹疼痛、蚊叮虫咬、跌打扭伤数唯滑、轻度烫伤等只需涂在患处,即可缓解病症。

6

荨麻疹涂青草膏的注意事项

1、涂青草膏并不能治愈病情,只能达到缓解红肿和止痒的目的,关键时刻还需就医治疗。

2、使用青草膏时切勿触及眼睛、口腔等黏膜,皮肤破损处忌用。

3、孕妇及2岁以下的宝宝不能用。

4、此药只能外用,不能口服,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

5、涂抹部位如有明显灼热感或瘙痒、局部红肿等情况,薯腊应停止用药,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