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宝宝长湿疹怎么办
婴儿湿疹,通常被称为“奶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影响1到2个月大的婴儿。湿疹常常出现在较为肥胖的婴儿身上。对于这种状况,可以通过给患儿服用非那根糖浆来缓解症状,同时也可以与复方维生素B糖浆和维生素C等药物一同使用。
如果皮肤损害表现为化脓发炎,建议使用红霉素眼膏或其他抗生素软膏进行治疗。每日涂抹三次最为适宜。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但如果无法实现,可以选择一些配方奶粉,如圣元、美赞臣等,这些奶粉较为接近母乳成分,有助于缓解婴儿湿疹。
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和干燥也很重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用品。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洗完澡后轻轻拍干皮肤,再涂抹适合婴儿使用的保湿霜。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让宝宝直接暴露在干燥或过热的环境中,也是预防和缓解婴儿湿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家长在护理宝宝湿疹时,应耐心细致,避免因急躁而导致宝宝皮肤受损加重。同时,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确保宝宝健康。
⑵ 婴儿三个月大,湿疹化脓,流脓水,急求治疗方法!!
血热化腐为脓,治疗上以清热解毒的
中药制剂
外用加上内服,二者双管齐下,如果患儿有消化不良的症状,酌情在内服的药物里面添加健脾的配合,治疗期间和愈后患儿的护理以及乳母饮食上注意即可,
⑶ 宝宝湿疹洗了中药,洗后没有给他用清水洗掉满脸红红的还化脓了怎么办
病情分析: 药店给宝宝买一支治湿疹的药膏擦一擦,暂时帮宝宝暂时缓解一下,所有治湿疹的药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湿疹都是由于宝宝还小, 肠胃功能不是完善, 很多动物类蛋白是小分子蛋白, 很容易透过肠壁直接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过敏, 宝宝大一点自然就会好了, 意见建议:所以亲要注意以下事项: ...1.饮食上要特别注意, 如果是母乳喂养, 要注意妈妈的饮食, 这段时间暂时不要吃动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 比如鸡蛋, 鱼类, 虾类, 海产品都不要吃, 多吃清淡的, 蔬菜水果.宝宝也不能吃蛋白和其它含蛋白质过高的辅食; 2. 衣服不要穿贴身的, 要是全棉的, 洗衣的时候最好不要用什么洗衣液, 直接用开水烫烫就可以了, 因为碱性的东西接触皮肤也会让湿诊更严重; 3. 要注意帮宝宝保持皮肤的干爽, 出了汗要及时用温水擦洗干净, 如果湿疹有擦破皮的话要尽量少用水洗, 可以适当用干净毛巾拈点纯天然的植物油帮宝宝擦一擦, 4 .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 要尽量让宝宝的皮肤温度保持比较低, 湿疹最怕高温, 所以也不能到外面晒太阳; 5. 另外还要注意一下外界的刺激, 比如粉尘, 花粉之类的, 这些也容易引起湿疹的加重. 亲只要注意了这几点, 宝宝的湿疹基本上会好转的. 但愿对你会有帮助.
⑷ 宝宝脸上有湿疹,给他用“宝宝湿疹膏”,用了又会起,请问用什么药膏比较好
对于宝宝脸上出现湿疹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非那根糖浆或苯海拉明糖浆进行口服,这些药物有助于缓解过敏反应。同时,可以结合使用复方维生素B糖浆和维生素C,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在局部处理方面,可以使用2.5%地塞米松冷霜或氧化锌糊剂,尤其是在冬季,建议配合使用10%鱼肝软膏或50%甘油,以保持皮肤的湿润和舒适。
如果宝宝的皮肤损害表现为化脓发炎,则需要使用红霉素眼膏或其他抗生素软膏来控制感染。在使用这些药膏时,要注意涂抹的厚度,不宜过厚,每天使用3次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上述药膏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确保所选药物适合宝宝的具体情况。
在日常护理方面,建议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与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同时,要定期为宝宝洗澡,并在洗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帮助皮肤锁住水分,减少湿疹的发生。此外,注意观察宝宝的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以减少湿疹的发生几率。
在选择和使用任何药膏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确保所选药物适合宝宝的具体情况。同时,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宝宝的体质,也有助于减少湿疹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到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尘螨、宠物毛发等,同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宝宝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⑸ 顽固化脓性皮肤感染伴湿疹怎么治疗
有一部分家长在照顾孩子时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孩子的湿疹怎么也不好,有时候还伴有脓疱形成,看过多家医院,各种各样的中药、西药、药膏都用遍了,湿疹还是没有任何好转,并且孩子还常得支气管炎、肺炎、鹅口疮等各种感染。最后只能感叹:为什么别的孩子的湿疹那么好控制,我们孩子的湿疹就这么顽固呢?带个孩子真难!
带个孩子为什么这么难?有没有其它原因?
作为一个专业医生,我们给出的建议就是:
一定要区分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你孩子真的是湿疹吗?还是其它疾病引起的湿疹样的表现?
如果你的孩子生后不久即出现反复的湿疹样皮炎,并且伴有脓肿形成;如果你的孩子乳牙迟迟不脱落;如果你的孩子常常反复的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时,这时就要引起家长的警惕,心里一定要打个问号,我的孩子是怎么了?因为这可能不是单纯的湿疹,而有可能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高IgE血症。
高IgE血症: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以慢性皮炎、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导致的脓肿和肺炎为特征。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IgE水平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以及其它非特异性表现。
半数以上病例发生于未满1岁的婴儿,男女均可发病。皮肤初发症状类似异位性皮炎或慢性湿疹,伴剧烈瘙痒。搔破处易发生葡萄球菌化脓性感染,表现为疖、痈及所谓复发性“寒性”葡萄球菌脓疡。头部可有毛囊炎,耳、头、口腔周围及腹股沟可有脓疱、结痂、脱屑。眼部发生睑缘炎等。易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严重者可发生脓胸或肺脓疡。此外,常见关节过度伸展及指甲营养不良(如灰指甲)等,在年长儿还容易发生骨折。
1.皮肤表现:慢性湿疹样皮炎,但分布和性质不像异位性湿疹,系生后不久即出现的首发症状(约80左右的患者皮疹发生于生后35天之内),呈丘疹或丘疹水疱性皮疹,边界清楚,有瘙痒。皮损多分布于头面部、耳后及躯体伸侧面,其严重程度与季节无关,其皮疹尤其是耳周围的皮疹可终生不退。皮肤活检可见表皮有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伴表皮白疱疹。
2.感染特征:所有患儿均有反复严重感染史,常发生在生后3个月以内。生后第1天即可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致病菌的反复感染是高IgE血症最常见的症状。常表现为皮肤冷脓肿(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轻微而得名)、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肺炎。可导致肺大疱、肺脓肿、脓胸和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其它常见的感染有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也可见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粘膜部位感染如鹅口疮、指趾甲念珠菌感染所导致的指趾甲萎缩或灰指趾甲。其它非细菌性感染有卡氏肺囊虫感染、带状疱疹、皮肤疱疹和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等。
3.肌肉骨骼表现:患者常有特殊面容。颅缝早闭、乳牙脱落延迟或不脱落为本症特点。据统计约72的高IgE血症于8岁时仍有乳牙不脱落、恒牙未萌出或乳牙与恒牙同时存在,从而形成双排牙。70~90患者有粗陋面容、宽鼻梁、突鼻及颊部与下颌比例不称(半侧肥大)。在较大患者骨折也较为常见,比较少见于1岁以内的患者,可能与承重有关。骨折常由无意识或者轻微外伤引起,常累及长骨、肋骨和骨盆,高IgE患者比较显著的特点是骨折后不易愈合。脊柱侧凸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小患儿基本看不出有脊柱侧凸。
4.其他表现:可有生长发育迟缓、骨质疏松、关节过度伸展和毛孔增大等表现。
凡有上述临床表现如慢性湿疹、反复葡萄球菌感染,并且婴儿期发病,血清中IgE持续高值、白细胞趋化功能低下等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血清IgE水平增高和嗜酸性细胞增多为高IgE血症最有力的实验室依据。当然血清IgE增高也可见于其它疾病,如异位性皮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等。
实验室检查:
绝大部分患者伴有血清IgE升高,一般2000u/mL,个别患者可高达50000u/mL。但IgG、IgA、IgM水平含量大多正常。
患者血沉长期增加,可能与慢性炎症有关。
其它可见贫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多等非特异性表现。
中性粒细胞功能常表现为各种障碍,特别是趋化功能差。对抗原刺激的反应能力低下,迟发型皮肤试验多呈阴性反应。
治疗
目前本病的治疗仍处于经验治疗水平。由于高IgE血症患者易发生反复的细菌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因此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IFN-γ能减少B细胞产生IgE,使IgE水平降低,而其它免疫球蛋白水平不受影响,并且IFN-γ还能改善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功能,目前应用较多,但是有的患者应用IFN-γ后发生了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所以应用时还是要谨慎。
严重感染时,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或进行血浆置换也可使感染得到较好的控制,这两种方法对于严重的湿疹也有一定的疗效。
目前也有应用骨髓移植治疗高IgE的报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骨髓移植可以使患者的免疫系统恢复正常,从而改善患者的感染症状,但是并不能阻止骨折的发生。
预后
本病征的远期预后尚不清楚。对能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者感染机会少,预后相对较好,否则可因严重感染而死亡。本病还有发展为淋巴样恶性肿瘤的可能。
⑹ 阴囊湿疹流脓了怎么办求助各位了
阴囊湿疹,是一种严重影响性欲的疾病。
表现为阴囊表皮发红,长出密集分布的小丘疹,奇痒难耐。
如果受细菌感染化脓,则引起局部炎症,发炎肿痛,阴囊皮肤增厚,观之不雅。
一旦得病,不仅男性身体不适,还会令双方性欲全无,也可能将疾病传染给女性。
建议用“洁苯草青”涂抹,效果很明显。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
⑺ 脓包性湿疹的治疗和预防~
脓疱疮(impetigo)是由金葡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多发生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夏秋季节。易在儿童中造成流行。
脓疱疮治疗
1.全身疗法根据患者的皮损情况及有无全身症状,酌情给予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如青霉素G(80万一240万U/d,肌注,小儿每日2.5万一5万U/kg,分2一4次给)、新青霉素II、氨苄西林钠(氨苄青霉素钠)、头孢氨苄等。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给红霉素口服(0.25~0.5g,3~4次/日,小儿每日25~50my/kg分3~4次)或林可霉素肌注(0.6g,每8小时一次,小儿每日20一40mg/kg,分2次),或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给予相应的抗生素。对重症新生儿脓疱疮,应给予大剂量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浆(或全血)或肌注丙种球蛋白。
2.局部疗法以杀菌、消炎、收敛、干燥为原则。如脓疱完整时,可外搽5%硫磺1%樟脑炉甘石洗剂,一日多次。若脓疱较大,可先用消毒注射器抽出脓汁,用消毒棉花吸干后再搽上述洗剂。如脓疱已破溃、结痂,则宜用0.1%乳酸依沙吖啶液或0.5%新霉素液或1:5000~10000高锰酸钾液清洗或湿敷。清除痂皮,而后再外搽0.5%新霉素3%糠馏油糊剂或0.5%新霉素软膏等。新近用于脓疱疮的莫匹罗星(mupirocin)软膏具有起效快、疗效高的特点。
3.对新生儿脓疱疮,可采用暴露干燥疗法。对深脓疱疮,可先除去痂皮,再涂抗生素软膏,以促进溃疡愈合。
4.隔离消毒婴儿室、托儿所、幼儿园如发现患病儿童,应立即隔离,患儿衣被用具等应及时清洗消毒,以防止接触传播,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5.平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并及时治疗痱子、虫咬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及各种皮肤损伤。
⑻ 婴儿外耳道湿疹怎么办
婴儿外耳道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主要症状包括耳朵瘙痒,宝宝因此会频繁抓挠耳朵,表现出烦躁不安,难以入睡。局部皮肤会出现红斑,并伴有小丘疹,这些丘疹可能会融合成小水泡,破裂后流出黄色液体,若继发感染,则可能会形成脓疮。如果湿疹伴随感染,宝宝可能会出现发烧,耳朵部位肿胀,甚至邻近淋巴结也可能会肿大。
对于患外耳道湿疹的宝宝,可以采用4%硼酸水清洗耳朵,之后涂抹雷锌软膏或40%氧化锌油,或者使用倍氯美松进行治疗。如果已经出现了继发感染,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保持耳朵干燥清洁非常重要,对于化脓性中耳炎,应当及早治疗,以减少脓液和药物对耳道皮肤的刺激。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应该适当减少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摄入,例如鱼、虾、蛋类和奶制品。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外耳道湿疹的发生。实际上,外耳道湿疹并非严重疾病,对全身健康影响不大,通常情况下,宝宝在两到三岁时,外耳道湿疹会自行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