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慢性荨麻疹荨麻疹的中药方
血热症荨麻疹的症状表现为皮疹红色,遇热加剧,得冷减轻,多在夏季发病,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治疗血热症荨麻疹的方法是疏风解表,清热止痒。使用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黄芩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的中药方。
用法为水煎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禁忌辛辣、发物。
此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荆芥、防风能散表之风邪;薄荷、蝉衣能解风热之邪,疏表透疹解毒;牛蒡子、僵蚕能协助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金银花、黄芩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气虚血热荨麻疹的症状为皮肤瘙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大如豆粒,为扁平硬节,高出皮肤,一旦搔破,则连结成片,舌暗苔白,脉象弦。
治疗气虚血热荨麻疹的方法是益气滋阴,祛风泻火。使用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炒枳壳15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炒白芍10克、牛蒡子10克、玉竹10克、荆芥3克的中药方。
用法为水煎,分三次温服,以五剂为一个疗程。初愈后复发,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此方以黄芪益气固表,使邪不易入。当归、生地、白芍、玉竹滋阴养血,使营阴内守;防风、桑叶、牛蒡子、荆芥疏散风邪,透热于外;以白藓皮、地肤子清热除湿;配枳壳理气除湿止痒;更以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1)得了荨麻疹应该吃什么中药扩展阅读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时地在身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疹块,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发作次数从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
2. 有没有彻底根治慢性荨麻疹的中药方
目前没有一种能够彻底根治所有慢性荨麻疹的中药方。不过,以下中药方对于治疗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的疗效:
药方: 主要成分: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乌梢蛇9克,川芎、甘草、全蝎各6克,蜈蚣2条。 加减用药: 风寒胜加麻黄、桂枝、透骨草,去丹参、赤芍; 风热胜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当归; 湿热胜加黄芩、苦参、地肤子,去黄芪; 热毒甚加金银花、大青叶、黄连,去川芎; 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泽兰,偏血热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术; 气血两虚加党参、白芍、熟地、大枣,去全蝎、蜈蚣; 瘙痒剧烈加白蒺藜、浮萍、荆芥、苍耳子; 疹块难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 病程冗长加三棱、莪术; 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水蛭; 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鳖虫。
服用方法: 每天1剂,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温服。 药渣加水浓煎,滤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钟,早晚各1次。 3周为1个疗程,直至疹消痒除。
注意事项: 避风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鲜、蛋品、牛奶、饮料、酒类、辛辣之品。 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性疾病禁服。
疗效: 轻者1个疗程即风团消、瘙痒止; 重者2~3个疗程疹块及瘙痒消失,皮肤划痕试验阴性,血常规复查嗜酸性粒细胞降为正常。
虽然该药方有一定的疗效,但慢性荨麻疹的成因复杂,不同患者可能有不同的病因和症状。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医师,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同时,结合西医治疗,如口服抗组胺药物等,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 荨麻疹吃什么中药
荨麻疹可服用防风通圣散、玉屏风颗粒等药物。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药治疗荨麻疹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服用中药来调理身体,改善体质,进而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针对荨麻疹的中药有很多种,下面详细介绍两种常用的中药。
1.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对于治疗荨麻疹有一定的疗效。它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风、祛湿止痒的作用。荨麻疹患者服用后,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帮助患者恢复皮肤健康。
2. 玉屏风颗粒:
玉屏风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它主要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过敏体质,从而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玉屏风颗粒对于缓解荨麻疹症状、预防复发都有很好的效果。
除了上述两种中药,还有消风止痒颗粒等药物也可用于荨麻疹的治疗。这些中药一般需要长期服用才能见到明显效果,因此患者在服用过程中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同时,中药治疗荨麻疹的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疗荨麻疹。
以上内容为对荨麻疹可服用的中药的详细介绍,仅供参考。如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