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湿疹从中医角度看是什么原因
湿 疹(中医解释):
【概述】:键敏
湿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分急性、慢性两种,任何性别,年龄均可发生,也可能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其特征常对称发作,有剧烈瘙痒的感觉。由于患病部位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特点与病名。
湿疹(eczema)是近代的病名,虽古代文献中未见此名,但依据部分的“癣”、“疮”、“风”等说状,如婴儿发生于面部的奶癣(胎癣疮),发生于鼻部的鼻 疮,发生于耳部的旋耳疮,发生于阴囊部的肾囊风,发生于四肢弯曲处的四弯风等,皆属本病范围。
【病因病机】:
一般由于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但急性湿疹以湿热为主,慢性者多伴有血虚所致。
【辩 证】:
一急性湿疹:初期在局部皮肤上焮红作痒,很快的出现丘疹和水泡,搔抓破之后,变成糜烂,滋水淋漓,以后焮红渐退,滋水减少,结痂脱屑而愈。
二慢性湿疹:大多由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但也有初起时就为慢性。症状和急性的相似,病程可能延续几个月到几年,或者更久。由于病程缓慢,皮肤可变厚粗糙,呈暗红或带灰色,皮纹加深,呈席状,一般无滋水,间或因骚抓后亦可引起红肿糜烂出水,但范围是比较局限的。
湿疹因发生部位的不同,故具有一下的特点:
1、奶癣(婴儿湿疹):见于1个月至2个月的小儿,好于面颊及前额。初期皮肤发红,干燥脱屑,奇痒,夜间更甚,吵闹不安,骚抓后或衣领枕头摩擦后,则在原先干燥处发生丘疹和水泡,破后糜烂;滋水淋漓,滋水干后,渐渐结痂,甚至可蔓延之颈项,胸腋条处。每当肥皂或热水洗脸后,病变增剧,虽经治愈,可以反复发作,往往拖延一、二年自行消失。
2、鼻 疮(鼻孔口湿疹):好发于儿童。因经常流涕,刺鼻孔皮肤,一致发生糜烂结痂现象。亦可继发于热疮。
3、旋耳疮(耳部湿疹):好发于耳后。容易糜烂,滋水甚多,致耳后折系逢如刀割之状。
4、肾囊风(阴囊湿疹):急性者皮色潮红,水泡糜烂,滋水浸淫,慢性者皮肤肥厚,皮纹加深,颜色变白或变黑,均有剧痒。
5、肝门圈癣(肝门湿疹):起初时在肛门周有铜元大小的损害,皮色潮红,流滋作痒,日后往往转变为慢性,皮肤色褐,亦可蔓近会阴部,多凯亮拍继发于痔疮、蛲虫病之后。
6、四弯风(四肢湿疹):好发于四肢两侧,往往对称发作,皮肤变厚粗糙,干燥瘙痒。如用热水烫洗或抓后,亦有出水现象。
【治 疗】:
一、急性湿疹一般宜清热利湿为主。
二、慢性湿疹一般于清热利湿发中佐以养血祛风,营血不足、 湿热逗留,以致血虚伤阴,化燥生风,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祛风】是利用药物疏散风邪的作用,以疏散经络,肌肉、关节间留盯羡滞的风邪的方法。风有外风、内风的区别。内风应平熄,外风应祛散。祛风法适宜于外风。分为“祛风除湿”、“疏风泄热”、“祛风养血”、“搜风逐寒”等法)
【护 理】:
急性者忌水洗,不论急性,慢性,均忌食辣酒鸡鸭海鲜等都火发物。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针:
中医医治湿疹的方针,是把体内积聚的热毒引发出来而予以排除,同时要改善体质,令机能回复正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健脾、化湿、活血、清泻等,视乎病者的体质而定。中药医治湿疹是可以根治的,但由于医治的重点不是把表面的皮肤病病徵消除,而是要彻底改变体质,因此医治需时,并非一两个星期便能见效。此外,病者需有心理准备,因为用药初期可能因要引发热毒排出以致病情更为严重。不过,这只是复原过渡期的短暂反应,无须过虑。
另一方面,要根治湿疹,最重要的是病者必须和医师配合,从日常饮食入手,因为若一面吃药排毒,一面又吃进带毒食物,试问又怎能痊愈。湿疹病患者应戒吃能加剧疾病及引致敏感的刺激性食品,如酒、辛辣煎炸的食物、虾、蟹、牛肉等。有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令人体难以分解,如牛奶、豆类等,应少吃为佳。病者亦应避免各种刺激皮肤的因素,例如搔抓、用碱性强的肥皂或过热的水洗浴、不要让阳光直晒着患湿疹的地方等。
湿疹之类的皮肤病,即使根治后若饮食不当或身体状态欠佳可能又会复发。因此,最重要的是把身体调理好,以及进食与体质相配合的食物,避免发病,而非到病发后才求医治。
根据清热、化湿和活血的原则以中医中药治疗湿疹,临床疗效非常显著。
中医对湿疹的命名:
中医对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 如 “ 痼疮 ” 相当于急性湿疹, “ 燥痼疮 ” 相当于慢性湿疹, “ 浸淫疮 ” 相当于泛发性湿疹, “ 面游风 ” 相当于面部湿疹, “ 旋耳疮 ” 相当于耳部湿疹, “ 乳头风 ” 相当于乳头湿疹, “ 脐疮 ” 相当于脐部湿疹, “ 绣球风 ” 、 “ 四弯风 ” 相当于肘窝与膝窝湿疹, “ 鹅掌风 ” 相当于掌部湿疹, “ 湿臁疮 ” 相当于小腿湿疹, “ 肛门圈癣 ” 相当于肛门湿疹。 祖国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禀性不耐,风热内蕴, 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 浸淫肌肤而成。其中 “ 湿 ” 是主要因素。由于湿邪粘腻、重浊、易变,故病多迁延,形态不定。而慢性湿疹是由于营血不足、 湿热逗留,以致血虚伤阴,化燥生风,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
参考资料:www.pifu120.net
Ⅱ 中医对于湿疹是怎么定义的
中医对湿疹的定义如下:
1、中医认为,湿邪是湿疹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患者因饮食失节,嗜酒或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导致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之邪,内外两博,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病,或素体虚弱 脾为湿困,肌肤饲养而导致发病。
2、湿热蕴久,耗伤阴血 化气生风,导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即为慢性湿疹。
Ⅲ 湿疹可以拔罐治疗吗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出现过湿疹的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都不会太重视,但是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严重的时候瘙痒难耐,人体的免疫力也会下降,湿疹需要治疗,当然治疗的方法很多,那湿疹可以拔罐治疗吗?湿疹拔罐拔哪里?
1、湿疹可以拔罐治疗吗
湿疹可以用拔罐方式治疗。
中医论证认为,湿疹主要是由于机体脾胃虚弱,湿热内蕴,加之外感风邪相博于皮肤所致。因此,湿疹的治疗主要以排除湿毒为主。采用拔罐的方法能直接作用于病变皮损部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湿毒,迅速止痒,消退红疹,缓解病情。
2、湿疹病因病机
湿疹多因饮食伤脾,外受湿热之邪,或脾虚失运,素体蕴湿,郁久化热,湿热壅遏,而成湿热相搏,或夹风邪,湿热客于肌肤所致,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失治迁延转化而成,或因血虚,风骤,脾湿所致。
3、湿疹常见症状表现
周身或胸背,腰腹四肢,阴囊,肛门处出现红色疙瘩,或皮肤潮红而有集簇或散发性粟米大小之红色丘疹,或丘疹水疱,瘙痒,或皮损溃烂,渗出液较多,常伴有便干溺赤,口渴,心烦等症;慢性湿疹多经常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且多出现鳞屑,苔藓化等损害,皮损处有融合及渗出液的倾向。
4、湿疹拔罐拔哪里
定穴:脾俞,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取穴:阴陵泉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为足三里;三阴交在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的后缘;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足三里;三阴交在内踝高点上4横指,胫骨内侧面的后缘;阴陵泉在胫骨内侧高点髁下缘凹陷中。
5、湿疹拔罐操作方法
(1)湿热型湿疹
1.双侧穴位交替使用,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治疗一次。
2.对皮损部位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在该部位拔罐,拔出一定的血液,以每穴出血量约0.5-1毫升为度,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或纱布擦净血迹,隔日治疗一次。
这两种方法主要适宜于湿热型湿疹,表现为皮损局部糜烂,渗液较多,瘙痒剧烈,伴随身热,疲乏,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
(2)血虚风燥型湿疹
双侧膈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交替使用,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分钟,每日治疗1次。本法适宜于血虚风燥型,表现为并且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皮肤增厚粗糙,干燥脱屑,肤色暗,部分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舌淡苔白。
6、小贴士
1.皮损部位忌用热水洗烫和肥皂清洗,尽量避免搔抓。
2.湿疹发病期间不应进行各种疫苗的接种,注射,以免诱发全身反应。
3.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食物中禁忌辣椒,鱼虾,蟹或浓茶,咖啡,酒类。
4.所穿衣物,使用的被子铺盖不宜用丝,毛及化纤质量产品。
5.平时保持大便充足,冬季注意皮肤清洁及润泽。
7、皮肤湿疹的护理
湿疹来袭,其痒难耐,这是很多曾经患过湿疹朋友们的真实体验。其实湿疹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通常也不会被患者所重视,以为过几天就会好了,或者干脆买一些外用药自行涂抹。有的患者以为湿疹是由于皮肤不够清洁造成的,所以通常会用洗热水澡的方式来缓解瘙痒。
很多朋友们都认为热水洗澡热敷患处,痒的部位会马上觉得舒服许多。但是,这种舒适的感觉是指暂时性的,之后患处反而会越来越痒。这是因为用皂液和热水洗澡时间太久,身体表层具有保护作用的皮脂会消失,造成皮肤干燥,而末梢神经敏感与兴奋,连带出现瘙痒的现象。因此,越用热水洗澡,皮肤就越干燥,湿疹的情况就会更严重。
有些急性炎症皮肤病,如急性湿疹的皮肤损害本身就有表皮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水肿等病理变化,如再用热水反复烫洗,更容易加重皮肤损害。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水肿,可能造成皮肤糜烂、流水。继发感染,甚至还会因热水烫洗而造成更严重的红皮病。
湿疹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湿疹自身也不会痊愈,一般的外用药物只是暂时的控制症状,一旦条件达到还是会复发的,有些湿疹比较顽固经常反复发作。
Ⅳ 针灸几次能治好湿疹
针灸可以治疗365种以上疾病。湿疹从病因病机属于本虚标实,所谓本虚可能有脾虚运化水谷精微差,标实可能有肺热,针灸可进行扶正祛邪。针灸合谷、曲池穴位可以帮助祛湿,针灸关元可以帮助健脾。所以针灸治疗湿疹不是按疗程计算。首先需判断湿疹严重程度,其次是治疗湿疹的目的。止痒还是使湿疹范围减少,还是固本健脾。如果为健脾、祛湿治疗湿疹,可能针灸较长的时间,针刺8-10天或者针刺5-6次。为缓解湿疹引起皮肤瘙痒或者皮肤红、肿、热、胀,可针灸较短的时间或次数。
Ⅳ 湿疹到底能不能根治专家:需要细心寻找病因,用“组合疗法”
专家简介:朴鸿飞,东城中医医院掘蚂悉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皮肤科医疗工作40余年,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带状疱疹、各类顽固性湿疹、皮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皮肤瘙痒、银屑病、白癜风、痤疮、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等疑难皮肤病。
春夏两季,是湿疹的高发季节。湿疹,看似是一种不要命的“小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顽固的瘙痒困扰着患者,日夜难耐,永无宁日。朴鸿飞说,湿疹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现有研究表明,我国成年人湿疹发病率大约为3%至5%,儿童湿疹发病率超过10%。湿疹虽然病因复杂,但比较明确的是,湿疹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特别是家族中有罹患其他过敏性疾病,家族成员发生湿疹等变态反应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
临床中,很多湿疹患者的症状往往迁延不愈,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朴鸿飞说,湿疹的发生既有遗传因素,也受到精神紧张、失眠、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的影响,气候变化、日光照晒、接触化学品等外因也会影响患者的疾病进程。正因为如此,湿疹的治疗难度很大。
湿疹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中医认为,不同年龄段发生湿疹病因病机是有所区别的。以中老年人为例,中老年人群湿疹发生率比较高,中医认为以脾虚湿热型和血虚风燥型最为常见。治疗中,中医会根据患者的体质辨证施治,比如以湿热为主的患者,治疗重在清热利湿;如果是血虚风燥型湿疹,治疗则以养阴润燥为主。
夏季是很多判乎湿疹患者疾病出现复发或加重的季节。朴鸿飞说,这与夏天的天气特点关系密切。每年夏季是一年中最为湿热的季节,湿热交加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外因夹杂着物渗内因,湿疹患者往往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传统西医治疗时,多单纯采用外用激素制剂。朴鸿飞说,中医治疗湿疹打出了“组合拳”:首先通过内服汤剂来调整患者的体质,同时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外敷常用的方剂有三黄汤,起到清热解毒化瘀的作用;如果湿疹病变部位时间比较长,出现皮肤增厚的情况,则选择苦参汤,通过在苦参汤处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起到润肤润燥的作用。此外,中医还会采用温针灸或局部放血排毒祛瘀的方法来治疗湿疹。
湿疹到底能不能根治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朴鸿飞说,湿疹的治疗需要细心寻找病因,耐心细致进行生活管理。湿疹最常见的诱因包括过敏反应、外邪侵入、机体代谢能力下降等。每次湿疹发生后,患者要仔细回忆此次复发的诱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此外,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增加机体的抵抗力,适当锻炼,避免用过热的水清洗患处,避免过度抓挠患处,避免过度清洗。
(原标题:朴鸿飞:治湿疹要用“组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