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汗疱疹的病因与治疗
扩展阅读
遗传性雀斑可以根除吗 2025-05-04 16:30:15
校医水痘证明 2025-05-04 16:25:29
怎样预防孩子长雀斑 2025-05-04 16:21:10

汗疱疹的病因与治疗

发布时间: 2025-05-04 14:24:18

Ⅰ 汗疹,发病原因及治疗

汗疹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疱疹的病因目前不清楚,往往与精神因素、气候变化,还有局部的接触致敏有关系。
在汗疱疹的治疗方面,首先是要避免情绪波动和精神紧张,然后要去除局部一些接触性的致敏或者刺激的物质。如果伴有出汗多的情况,也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汗疱疹的早期,一般可以给予一些外用的糖皮质激素软膏,来控制炎症反应,比如外擦糠酸莫米松霜、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等。如果到了汗疱疹的后期,主要是给予一些滋润性的药物,促进皮肤的修复,比如外擦维生素E霜、尿素软膏等等。如果汗疱疹瘙痒很明显的话,可以给予口服的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如果水泡特别多,炎症严重的话,也可以给予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口服,通常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迅速的控制症状。

Ⅱ 汗疱疹是怎么回事汗疱疹有什么治疗方法

患上汗疱疹的人群有很多,大部分患者患有汗疱疹只是有一点痒没有什么其他的现象就没有在意,而且汗疱疹初期只是有一小块的地方长有水泡,一般人们就是把水泡弄破了事。那么汗疱疹是怎么回事?汗疱疹有什么治疗方法?我们来看一看。
1、汗疱疹是怎么回事
汗疱疹的人群其实有很多,大部分患者初次得了汗疱疹后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感觉有一点痒,也不去多理睬。但是更多的是不明白汗疱疹是怎么回事?专家表示,汗疱疹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其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汗疱疹的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手足出汗、精神紧张、情绪抑郁、过度疲劳、情绪抑郁等常为发病的重要因素;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等,亦可能与汗疱疹的发生有关;也可能是霉菌感染的发疹性反应;接触刺激物品,细菌、食物、药物过敏、过敏体质等也可与汗疱疹的发生有关。
中医认为,汗疱疹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烧烤油腻食物,而令湿热内蕴,损伤脾胃,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内经》所云:“二阳之病发心脾”之所谓也,脾失健运,则转输失常,湿邪内蕴,又受暑湿侵扰,内外合邪,不得透达疏泄,熏蒸肤腠,循经发于掌跖而致病。
疱疹一般比较容易在夏秋季节发病,并且往往会定期反复发作。汗疱疹的皮疹一般比较容易出现在手掌、足跖等处,可表现为皮肤出现深在的小水疱,疱壁紧张,而皮疹可表现为粟粒至米粒大小,可略高出皮肤表面。汗疱疹一般没有很明显的炎症反应,当水疱干涸后可出现脱屑的现象。汗疱疹经常会在受到精神紧张、手足多汗及变态反应等因素的影响的时候而加重病情。
2、汗疱疹的治疗方法
1、中医疗法
中医治疗汗疱疹有很久的历史,早在明代就称之为蚂蚁窝。由于表现为深在水疱为主,所以应属湿邪偏盛。汗疱疹的中医疗法是多方面进行的。综合内外治疗,加以饮食、情绪调理,以下是内治法:
(1)湿热内盛证: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
(2)脾虚湿盛证: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
2、饮食疗法
(1)多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水果,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
(2)少吃辛辣厚味,肥甘酒酪。
3、其他疗法
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情怀畅达,避免七情不遂;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
3、预防汗疱疹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2、手脚保养:在季节交替时,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多擦乳霜。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如此不但能减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3、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精神因素对汗疱疹影响非常明显,良好的情绪对汗疱疹治疗极为有效。
4、低金属饮食:做饮食日记,找出自己的汗疱疹和金属是否相关,如果有相关要尽量避免。根据统计,此种方法对于合并金属过敏体质的病人,具有高度疗效。

Ⅲ 手上汗疱疹传染吗

汗疱疹是对称发生在手掌及脚掌的水疱性皮肤病,常伴有手足多汗。汗疱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可能是发生在皮肤湿疹样的超敏反应,但明确的是没有病原体,所以是没有传染性的,治疗方法:
一、避免手足的多汗,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会导致手掌足底多汗,尽量减少这些诱发因素;
二、如果是本身遗传或者个体因素导致的手足多汗可以进行对症治疗,用收敛的药物,像明矾或醋酸纤的溶液,局部浸泡可以减少局部多汗,或者各种止汗露,伴有瘙痒的可以应用抗组胺的药物,像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
三、局部治疗以干燥、收敛、止痒为原则,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像糠酸莫米松或丁酸氢化可的松。后期脱屑为主时就用润肤霜,像含有尿素成分的润肤剂局部涂抹。

Ⅳ 汗疱疹会传染给宝宝吗

汗疱疹是不具有传染性的,所以汗疱疹也不会传染给宝宝,不用过度紧张担心。汗疱疹的病因目前并不完全清楚,考虑可能与手部潮湿多汗、情绪紧张、焦虑、接触化学制剂、过度清洗或者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去除诱因,注意手部皮肤的护理,避免过度的清洗,也不要接触碱性的或者酸性的化学制剂,洗手后及时的外用温和的霜剂进行保湿,对于脱屑较严重者也可以配合给予糖皮质激素乳膏进行治疗。如果皮疹瘙痒剧烈,还需要注意检查是否存在真菌感染,如果有真菌感染建议及时的抗真菌治疗,当合并真菌感染的时候是具有传染性的。但是如果宝宝皮肤没有破损,一般感染上的可能性也不大。

Ⅳ 汗疱疹怎么治疗汗疱疹患者要注意什么

汗疱疹是由于出汗没有出来在手掌手指之间长出来的水泡状的东西,一般是在夏季发作患处会有瘙痒的现象。所以平时要多注意出汗排毒,毒素淤积在体内会有不好的病症出现。那么汗疱疹怎么治疗?汗疱疹患者要注意什么?我们来看一看。。
汗疱疹,又称为出汗不良,为一种手掌、足跖部的水疱性疾病。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过去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而引起,现在多认为汗疱疹为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
一般于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季加剧,入冬自愈。典型损害为位于表皮深处的小水疱,粟粒至米粒大小,呈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分散或成群发生于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分布。水疱内含清澈浆液,干涸后形成领口状脱屑露出红色新生上皮,薄而嫩。有程度不等的瘙痒及烧灼感。本病好发于春秋季节,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
1、汗疱疹怎么治疗
1、全身治疗
手足多汗患者,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重症患者用皮质激素治疗,如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
2、局部治疗
在患病的不同阶段,在专家的指导下用药物溶液浸泡、湿敷。
3、中医治疗
(1)内治法
①湿热内盛证
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药用: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脾虚湿盛证
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2)外治法
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2、汗疱疹患者注意事项
1、手脚清洗:少用碱性的肥皂、香皂或沐浴液,尽量用温开水清洗患处。
2、饮食日记:时刻提醒自己少食辛辣激素性食物,尽量避免接触过敏物、诱发物;汗疱疹患者应多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水果,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等。
3、控制情绪:情绪及精神因素对汗疱疹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
4、手脚保养: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并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减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以上就是治疗汗疱疹的各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面对汗疱疹这种症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若发现这种疾病的症状时请及时治疗,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注意,汗疱疹的水泡一旦破裂,会有痂皮,这个时候一定要忍住不要去剥皮,也不要去抓,避免引发感染,加重病情,甚至会出现疼痛感,手脚都不能下水,严重影响大家的日常生活。
3、预防汗疱疹
1、清洁、与洗调剂接触时,养成戴手套的习惯。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含刺激性的用品。
2、平时的饮食,多食用一些增强免疫力、含维生素c的食物,增强皮肤自身免疫力。
3、多去空气舒适、放松心情的户外走动,适当的排解自身的压力,避免精神紧张,也是可能起到预防汗疱疹复发的。

Ⅵ 什么是汗疱疹

汗疱疹(pompholyx)又称出汗不良或出汗不良性湿疹,为掌跖部和指侧的一种复发性、瘙痒性水疱疹。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对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子的反应,包括特应性、多汗、皮肤真菌病、对镍、铬、香脂、钴接触过敏、刺激性皮炎、情绪压力和气候改变。也有在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中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引起汗疱疹以及霉酚酸酯引起汗疱疹的报道。特殊检查包括真菌镜检、细菌培养和斑贴试验等。
汗疱疹可以自行缓解,治疗主要是控制瘙痒和水疱形成。外用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润肤剂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可口服抗组胺药物止痒,继发脓疱时可口服或外用抗菌药物。也可采用局部光疗等治疗。

Ⅶ 什么是汗疱疹

汗疱疹是发生于手掌、足底、指趾侧复发性水疱性皮肤病,常伴手足多汗。

病因

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一种发生在皮肤的湿疹样变态反应(过敏反应)。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抑郁)、感染(特别是癣菌)、局部刺激(碱性的肥皂、香皂或沐浴液、清洁剂、金属等)、手足多汗、过敏性体质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部分患者有家庭史。

治疗

一般在发作后数周可自愈,少数患者会反复发作,甚至发展为慢性湿疹、合并或并发细菌、真菌感染。因此减少病人的痛苦以及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主要目的。

1、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寻找并去除接触性刺激因素,手足多汗应适当处理。忌烫洗及搔抓,保持手足皮肤干燥(有助于减轻痒感及烧灼感,避免或减少发展为慢性湿疹或发生细菌、真菌感染机率。)

2、局部药物治疗以干燥、抗炎、止痒为原则。早期可考虑使用同时有抗炎、止痒、抗菌作用的复方制剂如派瑞松、曲咪新等,水疱及炎症明显时可考虑选用有收敛、止痒、清热作用中药洗剂,亦可口服抗组胺药及清热、止痒中成药。病程后期以脱屑、皮肤干燥为主时可使用尿素霜或保湿剂等。

预防

汗疱疹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疾病困扰了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于求学、求职、求表现学生及年青人其危害不仅是感官上,还有精神上的损害,因此预防是重要的。

1、手足保养:少用碱性的肥皂、香皂、洗手液或清洁剂。平时手注意保持干燥,足部要保持通风透气,沐浴后应立即擦干,必要时可用润肤霜。少佩带金属饰品(特别是劣质的)。

2、调节情绪:情绪及精神因素对汗疱疹影响非常明显,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及作息时间。

3、饮食控制:少食辛辣激素性食物,尽量避免接触过敏物、发物。

4、及时就医:出现皮损后及时就医、不盲目用药是缩短病程关键。

Ⅷ 汗疱疹是什么原因引起

汗疱疹的病因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遗传因素。第二方面是药物及食物的过敏反应。第三方面是细菌、真菌等病原菌的感染引起的。第四方面就是患者本身的精神压力大、紧张、焦虑、恐惧以及休息、睡眠不好可引起汗疱疹。汗疱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出汗多,可以引起汗疱疹的加重,所以,夏天重,冬天轻。在治疗方面可以选择抗组胺类的药物口服,比如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枸地氯雷他定胶囊、盐酸奥洛他定片、盐酸依匹斯汀胶囊、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胶囊,以及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地奈德软膏、卤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软膏或者糠酸莫米松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