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疱疹性咽喉炎的症状是什么
疱疹性咽喉炎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发,在低龄孩子当中多见。其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喉咙疼痛,在口腔、软腭、扁桃体和悬雍垂上出现小疱疹。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小丘疹,周围有红晕,之后可变成发亮疱疹,破溃以后形成局部的小溃疡,多数可看到丘疹、疱疹以及溃疡同时存在。孩子往往因喉咙疼痛而出现流口水、食欲减退以及拒绝吃饭等现象。婴幼儿因不能诉说疼痛,哭闹较为明显,不能安静睡觉。一般病程在7天左右,患病的孩子会出现突然呕吐以及体温急剧升高,达到39℃左右,不想吃任何东西,也不愿意喝水。
B. 疱疹性咽峡炎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疾病分类
- 4 疾病概述
- 5 疾病描述
- 6 症状体征
- 7 疾病病因
- 8 诊断检查
- 9 治疗方案
- 10 相关出处
- 附:
- 1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穴位
1 拼音
pào zhěn xìng yān xiá yán
2 英文参考
herpangina
3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疱疹性咽峡炎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5 疾病描述
疱疹性咽峡炎系好发于儿童的特殊发热性疾病。其特点为在咽部出现细小的丘疹性水疱及溃疡。
6 症状体征
主要发生于1~7岁的儿童,但亦可见于成人。多在夏季及早秋发病,经2~14 d潜伏期后突然发病,表现发热(38.5~40℃)、头痛、咽痛、吞咽困难、厌食,有时颈部强直,持续4~5d后在口腔前颚、软颚、扁桃体、咽、颊等部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1~2mm大小的丘疹或水疱,四周绕有明显的红晕,此种损害常呈一小簇,以后互相融合,多数边缘充血,水疱扩大破裂,可成2~4mm大小淡灰黄色浅表性溃疡,但有些损害可以不形成溃疡。经5~10 d痊愈,由柯萨奇A组9、21型引起者,可并发肺炎,出现高热、紫绀、呼吸深快、昏迷,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以婴幼儿死亡率最高。
7 疾病病因
本症系由数型柯萨奇及埃可病毒所引起,最常见的为9型柯萨奇A组病毒(1、2、3、4、5、6、8、10及22),其它柯萨奇A组病毒、某些型柯萨奇B组病毒以及9、16、17型埃可病毒也偶有发现。
8 诊断检查
根据急性发热起病,口腔有丘疹水疱性损害及培养出柯萨奇或埃可病毒,即可诊断。它与一些口腔有水疱的病毒性疾病鉴别。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取咽部疱液或大便,经组织培养或接种于乳鼠可得致病病毒,同时可取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进行特殊的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或血凝抑制试验,以助确诊。
9 治疗方案
主要是对症治疗。
10 相关出处
现代皮肤病学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穴位
- 手十指头
,热病,小儿惊厥,手指麻木,指端麻木,癫狂,急性扁桃体炎,乳蛾等。拼音:shíxuān代号:EXU...
- 鬼城
,热病,小儿惊厥,手指麻木,指端麻木,癫狂,急性扁桃体炎,乳蛾等。代号:EXUE11十宣穴的别名:...
- 关冲
“冲”,而曰“关冲”,意其与内关、外关通也。特异性:关冲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五输穴之井穴,五行属金。所...
- 十宣
,热病,小儿惊厥,手指麻木,指端麻木,癫狂,急性扁桃体炎,乳蛾等。拼音:shíxuān代号:EXU...
- 指端
C. 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主要影响喉咙和喉咽部位。它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分为HSV-1和HSV-2两种类型。HSV-1主要引起口唇疱疹,而HSV-2则与生殖器疱疹相关。然而,这两种病毒都可以引起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主要影响喉咙和喉咽部位。它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分为HSV-1和HSV-2两种类型。HSV-1主要引起口唇疱疹,而HSV-2则与生殖器疱疹相关。然而,这两种病毒都可以引起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出现症状:
1、唾液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或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传播。疱疹病毒可以在身体休眠并随时复发,因此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反复发作。
2、出现时长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2至12天内出现。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喉咙痛、咽喉部肿胀、发热、全身不适以及食欲不振。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口腔溃疡、疱疹样疱疹、淋巴结肿大和口腔干燥等症状。
3、特征
诊断疱疹性咽峡炎通常基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医生可能会进行喉咽部检查,观察口腔和喉咙的病变。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病毒培养或PCR检测,以确认病毒的存在。
4、治疗方法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主要包括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抗病毒药物和止痛药。此外,患者还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喉咙不适。在疱疹性咽峡炎期间,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分享食物、饮水杯和餐具,以防止传播病毒。
5、后续状况
大多数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在感染后1至2周内痊愈,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复发。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最佳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并定期洗手。
D. 疱疹性咽喉炎的症状
疱疹性咽喉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在小儿群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是小儿感冒的一种特殊表现。其中疱疹性咽喉炎的症状是比较明显的,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
1.症状
“疱疹性咽炎”是小儿感冒的一种特殊表现,夏秋季节多见。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有小流行,婴幼儿多一些。是由一种称为“柯萨基病毒A组”引起的,因此多数孩子血液中白血球不升高或下降(细菌感染时白血球常常升高,病毒感染白血球正常或降低)。疱疹性咽炎临床症状有发热、咽痛,在口腔里、软腭上和扁桃腺、悬雍垂上出现小疱疹。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孩子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婴幼儿因为不能诉说咽痛,所以日夜哭闹,不能睡眠。一般病程在7天左右。
2.治疗
对疱疹性咽炎的治疗,应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果病情比较重孩子高烧,不能进食,可以静脉点滴病毒唑之类的药,对病毒有效。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或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并且应对症治疗,如用一些退热药。中药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药、板蓝根冲剂、静脉点滴双黄连注射液。高热可以用紫雪散、羚羊角粉等。汤药常用银花、连翘、板蓝根、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清热解毒的药。
3.预后
孩子患疱疹性咽炎时,应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居室空气干燥及过冷、过热、过湿都可影响咽部粘膜的防御机能,造成功能障碍,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变。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洁。同时,防治口鼻疾病,消除炎性病灶,对预防咽喉炎也有帮助。
E. 喉咙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喉咙疱疹由不同原因造成,未成年人常见于麻疹感染,成年人常见于疱疹病毒或柯萨奇病毒,具体如下:
1、未成年人:婴幼儿以及儿童一般是由于麻疹病变引起,咽部,特别是颊黏膜上的疱疹,主要是由于麻疹感染所致,同时包括全身的症状,发热等;
2、成年人:喉咙疱疹主要由疱疹性咽峡炎所致,病因主要为疱疹病毒或肠道柯萨奇病毒感染,主要症状为咽部疼痛。检查的时候可以看到在软腭、颊黏膜、硬腭前后弓、扁桃体表面、咽喉壁黏膜上,可以看到红色、泡状丘疹分布。疱疹破裂以后,会引起点状、片状的溃疡,主要症状为咽部疼痛、吞咽疼痛,以及吞咽烧灼感等不适感。同时还会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倦怠等,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包括口服中成抗病毒药物,局部的喷雾剂、雾化剂、口含片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