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带状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带状疱疹症状与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感染,通常在春秋季发作。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初次感染VZV后,病毒会潜伏在感觉神经末梢,并在免疫系统减弱时激活,引发带状疱疹。如患有某些疾病、接受放射治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病毒可能重新活跃,导致疾病发作。
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包括在患处皮肤出现灼热感和神经痛,随后出现簇集的丘疹和水疱,沿神经分布区域排列。病程一般为2-3周,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特殊类型包括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疱疹病毒可能引发角膜炎、结膜炎等眼部问题,或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带状疱疹的鉴别诊断需注意与单纯疱疹和接触性皮炎的区分。单纯疱疹通常在同一部位复发,而带状疱疹则可能在未受损的皮肤上出现。从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确诊的关键。
带状疱疹可能导致并发症,包括细菌感染、疱疹后神经痛、角膜炎、听力障碍,甚至脑炎和脑膜炎。治疗方面,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可有效控制病情。神经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镇痛药可用于缓解疼痛。神经阻滞和神经毁损也是治疗选项之一。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包括内用药物治疗、对症处理和局部治疗。内用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剂、皮质类固醇激素、营养神经剂和免疫增强剂。局部治疗则根据疱疹状态使用不同的外用药物或物理疗法。
Ⅱ 耳朵里长疱疹怎么办
所谓耳朵里长疱疹,也就是耳鼻喉科临床所称耳疱疹病毒感染。多见于以下两种情况:一、耳带状疱疹,又称Hunt综合征,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多是单侧发病。由于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侵袭特点,除了耳痛、疱疹外,多有面神经麻痹、眩晕、头痛等表现。通常是抗病毒、抗炎、营养神经等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昔洛韦口服、静滴;糖皮质激素减轻炎性水肿反应,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二、大疱性鼓膜炎,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鼓膜表面有散布的突起疱疹。通常是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有阿昔洛韦、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板蓝根等。
Ⅲ 带状疱疹的快速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作“缠腰火龙”或“缠腰火丹”,俗称为“蜘蛛疮”。该病主要特点为簇集的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初次感染时表现为水痘,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在免疫功能减弱时,病毒可再度活跃并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引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通常能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治疗带状疱疹的原则是止痛、消炎。保护局部,防止感染,避免病毒扩散。常用的止痛药物包括息斯的明和维生素E300毫克/日。抗病毒治疗可使用无环鸟苷,每次0.2克,每日三次。局部治疗采用1-2%的龙胆紫外涂。预后通常具有自限性,愈后可能会留有色素沉着,但一般不会留下疤痕,有时可能会有后遗神经痛。
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也需特别注意。例如,三叉神经眼支支配区域的带状疱疹,可导致单侧面的额部、头皮红斑水疱,眼周明显肿胀,结膜潮红充血,甚至出现溃疡性角膜炎,严重时可致失明。耳带状疱疹由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引起,表现为患侧面瘫,耳鸣、耳聋,外耳道及鼓膜上有疱疹。胃肠道、泌尿道带状疱疹则需结合营养神经和抗病毒治疗。
预防和治疗方面,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B族维生素和抗生素如B1、B12等。抗病毒治疗可选择万乃洛韦30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无环鸟苷200毫克,口服每日五次;聚肌胞2毫克,肌注每日两次;干扰素300万单位,肌注每日一次。止痛可采用口服去痛片、布洛芬300毫克,每日两次;吗啡控释片30毫克,必要时口服;脊柱旁神经节封闭治疗。
激素治疗建议谨慎使用,早期口服强的松可减轻炎症及疼痛,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9966331方案(强的松45毫克,连续2天;30毫克,连续2天;15毫克,连续2天;5毫克,1天)可供参考。外用治疗早期红斑水疱,可使用收敛性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糜烂、坏死时,可使用0.1%利凡诺尔液作湿敷,外用抗菌素软膏。利福平涂膜剂有保护和抗菌作用。眼局部滴疱疹净眼药水,外涂抗生素眼药膏。
物理治疗方面,紫外线照射可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后期神经痛可用红外线、音频电疗法等进行治疗。
Ⅳ 带状疱疹,耳朵老跟被东西包着似的,怎么回事
耳带状疱疹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耳部的严重病毒感染,通常病人会出现耳痛、耳部的带状疱疹,还会出现面瘫、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对于病人的治疗,包括用抗病毒的软膏进行局部涂抹,防止疱疹的破裂、感染。
如果耳朵疼痛明显可以用止痛的药物,通常会给予激素的治疗包括静脉给药或者口服,同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像阿昔洛韦,还有给予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伴有眩晕需给予抗晕的治疗,经过综合的治疗,病人可在十天到一个月之间慢慢进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