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痘有哪些临床特点
水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影响儿童,但也可能在任何年龄段出现。临床表现包括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瘙痒的水泡疹,通常全身症状较轻。该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这种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3型,具有双链DNA结构,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水痘的流行高峰期在冬末和初春,90%的病例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尤其是6到9岁的儿童。从水痘出现到结痂,患者具有传染性,通常持续7到8天。潜伏期大约为10到21天,平均两周左右。
水痘病毒感染后,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增殖,然后进入血液,产生病毒血症,导致皮肤和粘膜受损。病毒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中可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水痘水泡局限于表皮层,基底有嗜酸性包涵体,周围有晕圈。粘膜受累时,可能出现浅溃疡。
水痘的临床表现多样。典型水痘包括分批出现的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透明的水泡,周围有红晕,之后水泡变浑浊,结痂。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躯干,随后扩散至面部、头皮和四肢远端。重症水痘常发生在恶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中,症状包括高热、四肢多处水泡疹、出血性变化等。
先天性水痘较为罕见,孕妇患水痘时可累及胎儿,导致多发性先天性畸形,包括肢体萎缩、皮层萎缩、头小畸形、眼异常等。病儿常在1岁内死亡,存活者可能留下严重神经系统损伤。
水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皮肤继发感染、血小板减少、水痘肺炎、心肌炎、肝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炎、小脑症状等,预后较差。治疗方面,无合并症的水痘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严重病例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无环鸟苷。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进行被动免疫,以及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于高风险人群,如使用激素或恶性病患儿,在接触水痘后应注射VZIG。易感孕妇在接触水痘后也应给予VZIG。控制传染源,隔离病儿至皮疹全部结痂,托幼机构中接触者应检疫3周。
⑵ 水痘是种可怕的病吗
1.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是一种出疹性疾病,有较强的传染性,冬春季节多发,呈流行性。
2.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哪些人群会患病?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水痘患者自发病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疱疹液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近距离接触水痘患者或者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都容易得病。
任何年龄都可以患病,尤其在未患过水痘和未接种水痘疫苗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所以对适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很有必要。
感染过水痘的患者病后免疫力持久,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人体神经根内,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被激活引起带状疱疹。
3.主要症状表现是什么?
①从接触到发病可间隔14天左右;②起病时症状轻微,可有低热、畏寒、乏力、头痛、咽痛等,或无明显症状;③起病1-2天后出皮疹。先于躯干、头部出现皮疹,后波及面部和四肢。皮疹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成丘疹和小疱疹。可见疱内清亮,呈珠状,后变浑浊,疱疹周边有红晕。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周左右结痂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部为主,其次头面部,四肢少。皮疹呈分批出现,故可见“老中青三代”,即丘疹、疱疹、结痂疹同时存在。
4.会引起并发症吗?严重后果是什么?
水痘常见的并发症是皮疹继发细菌感染,如皮肤脓肿、蜂窝织炎等,皮疹处出现颜色发红、皮肤肿胀、局部皮肤温度高伴疼痛等情况,其他并发症不常见。有高热、咳嗽、咳痰等应警惕水痘肺炎;有嗜睡、头痛、喷射性呕吐、惊厥等神经性系统表现者应注意水痘脑炎;少数病例可发生心肌炎等脏器功能损伤;极少见疱疹内出血型水痘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弥漫性血管内出血等急症。
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
5.如何治疗?
水痘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治疗上应严密隔离,卧床休息,轻者给予易消化食物,多饮水,重者需静脉补液。加强皮肤护理,保持清洁,水痘皮疹很痒,避免搔抓,如皮疹破溃可外用抗生素软膏;有高热者可退热药物治疗。如有精神食欲差、高热不易退、嗜睡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抗病毒治疗可用阿昔洛韦。此外,也可用无环鸟苷、α-干扰素等。
继发细菌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
6.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如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诊断水痘后,应及时告知老师,自觉在家隔离,不去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避免传染他人,也能保护好孩子降低出现并发症风险。
饮食清淡,多饮水,多休息,皮肤护理很重要,保持皮肤清洁,衣物应宽松,勤换洗,勤剪指甲,避免搔抓皮疹导致疱疹破裂。
因疱液有传染性,未患过水痘的家长在护理孩子的过程中应注意自我防护,佩戴口罩,接触后勤洗手,开窗通风。患儿应隔离至全部水痘疱疹结痂干燥脱落后方等返校(一般不少于2周)。
7.就诊科室
儿科、皮肤科或感染专科医院就诊。
注:图片源于网络
⑶ 水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病,多见于幼儿和学前儿童,但成年人感染可能症状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胸、腹、背部的红色疱疹。冬季和春季为水痘高发期,且传染力极强。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水痘呢?
首先,需严格管理传染源,实施呼吸道隔离,从出疹开始到全部疱疹结痂为止。所有用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均应消毒处理,防止易感儿及孕妇接触病人。其次,保护易感人群,可接种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减毒活疫苗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此外,注射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医生通常建议1周岁以上婴幼儿接种,尽管疫苗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且部分儿童可能无法完全免疫,但接种过的孩子即使感染水痘,症状通常也较为轻微。因此,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接种水痘疫苗。
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如勤洗手,避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学校教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在疾病流行期间,健康儿童应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娱乐场所,以防接触传染。
同时,学校、幼儿园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休息,并采取隔离措施。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接触病人的易感者需观察3周。对于已与患儿有过接触的孩子,可服用板蓝根冲剂进行预防。
总之,水痘的避免是可以实现的,关键在于做好预防工作。与水痘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处理以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并避免瘙痒。
⑷ 水痘是怎样引起的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下是关于水痘引起原因的详细解释:
病原体: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这是引起水痘的病原体,它是一种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
传播途径:
- 呼吸道飞沫传播:病毒可以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释放到空气中,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感染。
- 直接接触传播:与感染者的疱疹液或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触,如握手、拥抱或触摸被污染的物体后触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易感人群:
- 儿童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
- 成人也可感染:虽然成人感染水痘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在免疫力低下时,成人同样有感染的可能。
潜伏期与发病:
- 潜伏期: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2到3周,平均约为2周。
- 起病急:水痘起病通常很急,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的疱疹,并可能伴随头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
因此,预防水痘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免疫力,并在必要时接种水痘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