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疱疹型图片
扩展阅读
耳朵湿疹涂什么药好 2025-05-03 05:29:42
深圳水痘流感 2025-05-03 05:28:51
荨麻疹吃什么钙片 2025-05-03 05:26:49

疱疹型图片

发布时间: 2025-05-02 18:02:46

疱疹是怎么回事

疱疹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主要分为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两大类

1. 带状疱疹病因: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症状:在皮肤上出现水疱和红斑的基础上,再出现水疱和疱疹,且这些疱疹呈带状分布。

2. 单纯疱疹分类:分为Ⅰ型疱疹和Ⅱ型疱疹。 Ⅰ型疱疹:一般发生在口周、鼻周或眼周部位,表现为簇集性红斑基础上的水疱。 Ⅱ型疱疹:一般发生在生殖器和肛周部位,因此又称生殖器疱疹,属于性传播疾病的一种,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疱疹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以及预防继发感染等措施。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⑵ 【科普】水疱型手癣和汗疱疹

老粉都知道,这段时间比较忙碌,已经很久没有更新过文章了。

随着最近天气越发炎热,来咨询辨别手部疱疹样感染的朋友越来越多,这两者也确实难以分辨,索性也就总结一期,专门用以区分水疱型手癣和汗疱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汗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湿疹样反应,呈季节性发作,好发于春末夏初,症状往往会随气温升高而加重。

发作时手掌、指端、指侧常对称出现米粒或针尖大小的丘状疱疹,无传染性,略突出皮肤表面,疱液透明、清亮,皮损较深,周围皮肤基本不会出现红色晕染等明显炎症反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灼痛。

水疱型手癣由皮肤癣菌引起,属于手足癣病其中的一种感染类型。

喜湿热环境,多为单侧感染起病,起病时掌心、食指或拇指的曲面和侧缘出现针头大小的水疱,呈分散或积聚分布,痒觉明显。

水疱溃破后干涸脱屑,皮损部位炎症反应明显并向四周蔓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其他部位健康皮肤。

二者常因表面皮损症状相似、好发季节雷同而使人混淆不清,但其实二者之间有较大区别,应对方式也多有不同。

为了避免判断失误导致的处理方向偏差,以下就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汗疱疹和水疱型手癣二者之间的显著差别:

【病理性质】

水疱型手癣-- 皮肤浅部真菌感染 真菌镜检:阳性

汗疱-- 特应性皮肤炎症与过敏反应(湿疹) 真菌镜检:阴性

【自愈性】

水疱型手癣-- 感染后不可自愈

汗疱-- 发作性疾病,可自愈

【好发部位】

水疱型手癣-- 起病时掌心、食指或拇指的曲面和侧缘,也可蔓延至手背及手臂,因其具有传染性,亦可根据感染部位随机生长,生长位置具有一定偶然性。

汗疱-- 好发在手指、指间,常常对称分布。

【致病因素】

水疱型手癣:西医研究认为,水疱型首选多为皮肤癣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感染所致;中医认为,手足癣主要由“外感湿热之毒,蕴积皮肤,毒邪相染成病或病久湿热化燥伤血,皮肤失于荣养而发病。”

汗疱:其致病因素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汗疱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接触性刺激(镍合金及部分香料)、真菌感染、过敏体质、日照、多汗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真菌感染只是包含在其中的一项诱发因素。

【治疗方式】

水疱型手癣:西医治疗:外用类(克霉唑、咪康唑、联苯苄唑等);口服药类(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角质剥脱(水杨酸、冰醋酸等)。

中药治疗:多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为治则,多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抗菌消炎效用的中药类型,如:百部、蛇床子、土茯苓、地榆等。

汗疱:西医治疗:糖皮质激素类(米松类、可松类);口服类(免疫抑制剂、抗组胺剂);光疗类(氦氖激光照射、UVA照射、窄谱紫光照射等);皮内注射(注射A型肉毒素)。

中药治疗:多以消除湿邪阻滞、血虚风燥为治则,多选用具有健脾、除湿、养血、润燥、杀虫止痒效用的中药类型,如:白术、乌蛇、蝉衣、参苓、土茯苓、侧柏叶、蛇床子、三仁汤、硫矾散等。

【注意要点】

水疱型手癣:1.清除致病真菌、2.避免自体感染扩散和交叉感染、3.提高个人免疫力、4.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汗疱:1.避免接触致敏物、2.缓解紧张及焦虑情绪、3.保持局部卫生干燥、4.季节交替时少碰水和清洁剂。

大家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汗疱不具有传染性,但疱疹性手癣属于真菌感染,是极具传染性的,癣类皮肤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所以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清菌效果越好,越能够彻底根除!

对于癣类的传染性皮损,应当选择效用温和、有效的方法进行清菌处理,尽量避免对感染部位的皮损造成进一步的刺激和伤害,从而加大感染面积、加重感染程度。

在清菌介质的选择上,也最好使用高渗透性、高覆盖型和能够保证持续作用的清菌类型,如此才能保障清菌的彻底性,有效避免遗漏导致的复发问题!

⑶ 什么是带状疱疹多久可以痊愈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神经引起的皮肤和神经的炎症。如果是早期、轻症的患者用药干预7到15天左右,皮疹就会完全消退。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以疼痛 、水泡为主要表现 。病情早期部分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此病如果治疗不及时 ,容易遗留后遗神经痛,尤其是年龄越大、耽误的治疗时间越长、留下后遗神经痛的可能性越大。

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⑷ 疱疹有几种类型

人类疱疹病毒、HHV感染分八大类,疱疹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层来源的组织、皮肤、黏膜、神经组织。1、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感染可以反复感染,得了之后还可以得。2、疱疹病毒2型,也就是生殖器疱疹,长在生殖器上的疱疹,叫生殖器疱疹。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一般的人终生只感染一次,叫水痘带状疱疹,老百姓叫蛇盘疮。4、EB病毒感染,95%的人感染过EB病毒,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巨细胞病毒感染。6、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后,得幼儿急疹、脑膜炎、玫瑰糠疹等等。7、唾液腺传播,普遍存在。8、人类疱疹病毒8型,病毒感染之后得卡波氏肉瘤,艾滋病病毒都是人类疱疹病毒第8型感染。

⑸ 【科普】水疱型手癣和汗疱疹


久违的粉丝们,感谢你们的耐心等待!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关于手部疱疹的咨询日益增多,今天就为大家揭秘一个常见的皮肤困扰——如何区分水疱型手癣和汗疱疹,让这些困扰迎刃而解!


水疱之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汗疱疹,它是一种季节性皮肤病,春末夏初尤为常见。手掌和指端会出现米粒或针尖大小的丘状疱疹,无传染性,疱液清澈,疱疹略高出皮肤表面,周围皮肤仅有轻微的瘙痒或灼痛感,炎症反应不明显。而水疱型手癣,是由皮肤癣菌引发的,通常单侧起病,疱疹主要在掌心、食指或拇指的曲面和侧缘,瘙痒感强烈,疱液干涸后会脱屑并引发炎症扩散。


病理差异


关键的区别在于病理性质:水疱型手癣是浅部真菌感染,通过真菌镜检可确认;而汗疱疹则属于特应性皮肤炎症,非真菌性,镜检结果为阴性。在自愈性上,水疱型手癣不可自愈,而汗疱疹则会随季节变化而自行缓解。


生长地带


水疱型手癣可能在手背、手臂蔓延,位置不定,有传染性;而汗疱疹主要集中在手指和指间,呈对称分布,无传染性。


致病因素


水疱型手癣多由皮肤癣菌引发,中医认为与湿热毒素和久病湿热有关;而汗疱疹的致病因素复杂,包括遗传、接触性过敏、真菌感染等,真菌仅是诱发因素之一。


治疗策略


水疱型手癣采用西医治疗,如外用抗真菌药、口服抗真菌药,中药则以清热燥湿为主;汗疱疹则倾向于使用糖皮质激素、光疗和免疫调节药物,中药则以除湿养血为主。


护理要点


对于两者,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是基本要求。水疱型手癣要防止感染扩散,而汗疱疹则需避免接触过敏源,减轻情绪压力。


最后提醒大家,尽管汗疱疹非传染,但手癣具有高度传染性,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防止扩散至关重要。选择温和、高效的清菌方法,确保感染部位得到全面清理,是避免复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