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荨麻疹的中医分型有哪些
专家指出,中医通常将荨麻疹分为六种类型,包括风热型、风寒型、风湿型、脾胃型、血热型和血瘀型。
风热型荨麻疹通常出现在急性或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症状包括风疹发红、大片焮红、瘙痒不断,严重时面唇肿胀。患者在出汗后受热易引发荨麻疹,伴有咽干心烦。脉象表现为弦滑带数,舌质呈现红色,舌苔薄白或薄黄。
风寒型荨麻疹多见于寒冷荨麻疹患者。症状表现为风疹块色淡红或苍白,受风着凉后在暴露部位发病。脉象表现为紧或缓,舌质淡,舌苔薄白。
风湿型荨麻疹属于丘疹性荨麻疹的一种,常见于儿童。由于脾运失健,外受风湿之邪,全身散发丘疹水疱或大疱,焮起红块,晚上痒感加重。
脾胃型荨麻疹类似于肠胃型荨麻疹。症状表现为身体出现风块,食欲不振,腹痛腹胀或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脉象表现为弦缓,舌质白或腻。
血热型荨麻疹常见于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征),中医称之为风隐疹。症状表现为风疹块较少,晚间皮肤先感灼热刺痒,搔后随手起红紫条块,越搔越多,发时心中烦躁不安。脉象表现为弦滑带数,舌质呈现红色,舌苔薄黄。
血瘀型荨麻疹表现为风疹块暗红,面色晦暗,口唇色紫,或风疹块出现在腰围、表带压迫等部位。脉象表现为细涩,舌质呈现紫黯。
『贰』 荨麻疹不能见风么
荨麻疹用中医的辨证分型来讲,并不是所有的证型都是受风容易起,比如风热型的荨麻疹,就容易在温度升高受热的时候出现风团,而且风团的颜色非常鲜红,伴有发热。还有一种是受到冷空气,比如寒冷、凉、吹空调,这个时候起的风团属于风寒型的。如果受风吹容易反复起,而且病程又比较长,迁延日久,风团的颜色也不算太红,多出现在午后或者是夜间加重。除了皮肤上的风团,还有容易乏力、疲倦,总觉得睡不醒,脸上的也没有血色,伸舌头,舌头的颜色比较淡红,这个时候叫卫表不固、气血不足,所以这种证型就容易在吹风的时候出现皮肤上的风团。
『叁』 风热型荨麻疹该怎么治疗
风热型荨麻疹是荨麻疹中的一种,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风热型荨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风热型荨麻疹发病急骤,风团红色剧痒,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或者呕吐、腹痛、遇热皮疹加重等症状。风热型荨麻疹的治疗主要是辛凉透表,宣肺清热、清淤去湿、排毒清肝养肾为主。在遵循医嘱的情况下,可服用荨麻疹丸、除湿止痒丸、湿毒清、肤痒颗粒、氯雷他定、盐酸西替等药品。也可采用风热型荨麻疹食疗的方法。白色多汁食物类:萝卜、梨、葡萄、丝瓜、新鲜芦荟、西瓜、猕猴桃等; 瓜果类:薏仁、芡实、山药、山楂、大枣、绿叶蔬菜尽量生吃(特别注意少吃黄豆类)以上内容介绍的是关于风热型荨麻疹治疗方法,患者可以根据以上症状进行自诊,再到皮肤病医院找相关皮肤病专家进行皮肤病治疗。生活中禁忌: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辛辣鱼腥。推荐文章:得了急性荨麻疹怎么办?
『肆』 人工性荨麻疹也分风寒型和风热型吗
没有这种说法
风寒型和风热型是中医额一种叫法。
风热型多见于急性等麻疹。发病急,风团色红,灼热剧痒,兼见发热、恶寒、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胸闷腹痛、恶心欲吐,脉浮数,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辨证属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皮疹色淡红粉白,遇冷加重。症状不多或有无汗头身痛,口不渴。舌体胖舌质淡苔白,脉浮紧。证属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疏风止痒。
而皮肤划痕症 又称人工荨麻疹,往往先有皮肤瘙痒或灼热,搔抓或轻划后局部皮肤出现线状风团,即皮肤划痕征阳性。
『伍』 天热起荨麻疹怎么办
天气炎热起荨麻疹可以出现两种类型:
第一、日光性荨麻疹,是由于照射日光紫外线产生过敏反应,同时患者平日喜欢吃光敏性蔬菜,如香菜、芹菜等等。
第二、风热型荨麻疹,可以遇热加重、遇冷缓解,出现口干、口微渴等风热表现。
上述荨麻疹均可以选择具有清火解毒的中成药进行口服,如银翘散或者百癣夏塔热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抗过敏治疗,外用药物可以涂抹薄荷酚洗液。
『陆』 起荨麻疹的地方发热怎么回事
起荨麻疹的地方发热考虑出现风热性荨麻疹,本型荨麻疹可以引起口干、口微渴,皮疹遇热加重、遇冷缓解伴有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的表现。在临床治疗方面可以选择皮肤康洗液或者复方黄柏涂剂进行外敷或者涂擦,起到解毒、凉血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二丁胶囊或者比拜克胶囊,既可以起到抗过敏治疗作用,又可以起到解毒、降火的治疗目的,并且在治疗的期间要保持室内环境的通风、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