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叫蜘蛛疱疹
扩展阅读
带状疱疹挂什么水 2025-05-01 20:57:00
新生儿湿疹不能打疫苗 2025-05-01 20:55:30
婴儿湿疹头皮上怎么办 2025-05-01 20:49:18

叫蜘蛛疱疹

发布时间: 2025-05-01 17:29:03

① 带状疱疹早期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老百姓俗称蜘蛛疮、蛇串疮,是皮肤科很常见的病毒感染类疾病。感染的病毒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主要表现为沿着人体躯干或者肢体单侧分布的带状红斑,其上出现簇集性水疱,伴有针扎样或者烧灼样疼痛感。由于本病是病毒感染类疾病并且会影响表皮神经,所以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对症治疗为主。在早期及时、足量使用抗病毒药物,比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者泛昔洛韦,配合维生素B1、甲钴胺片等治疗,也可以配合红外光、半导体激光等进行理疗,综合治疗。越早期治疗,带状疱疹的治愈率也越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也越低。

② 带状疱疹的快速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作“缠腰火龙”或“缠腰火丹”,俗称为“蜘蛛疮”。该病主要特点为簇集的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初次感染时表现为水痘,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在免疫功能减弱时,病毒可再度活跃并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引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通常能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治疗带状疱疹的原则是止痛、消炎。保护局部,防止感染,避免病毒扩散。常用的止痛药物包括息斯的明和维生素E300毫克/日。抗病毒治疗可使用无环鸟苷,每次0.2克,每日三次。局部治疗采用1-2%的龙胆紫外涂。预后通常具有自限性,愈后可能会留有色素沉着,但一般不会留下疤痕,有时可能会有后遗神经痛。

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也需特别注意。例如,三叉神经眼支支配区域的带状疱疹,可导致单侧面的额部、头皮红斑水疱,眼周明显肿胀,结膜潮红充血,甚至出现溃疡性角膜炎,严重时可致失明。耳带状疱疹由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引起,表现为患侧面瘫,耳鸣、耳聋,外耳道及鼓膜上有疱疹。胃肠道、泌尿道带状疱疹则需结合营养神经和抗病毒治疗。

预防和治疗方面,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B族维生素和抗生素如B1、B12等。抗病毒治疗可选择万乃洛韦30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无环鸟苷200毫克,口服每日五次;聚肌胞2毫克,肌注每日两次;干扰素300万单位,肌注每日一次。止痛可采用口服去痛片、布洛芬300毫克,每日两次;吗啡控释片30毫克,必要时口服;脊柱旁神经节封闭治疗。

激素治疗建议谨慎使用,早期口服强的松可减轻炎症及疼痛,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9966331方案(强的松45毫克,连续2天;30毫克,连续2天;15毫克,连续2天;5毫克,1天)可供参考。外用治疗早期红斑水疱,可使用收敛性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糜烂、坏死时,可使用0.1%利凡诺尔液作湿敷,外用抗菌素软膏。利福平涂膜剂有保护和抗菌作用。眼局部滴疱疹净眼药水,外涂抗生素眼药膏。

物理治疗方面,紫外线照射可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后期神经痛可用红外线、音频电疗法等进行治疗。

③ 一种皮肤病 俗称"蜘蛛丹",谁能给我一个科学的说法

家在湖南有种说法,人的皮肤被有毒的蜘蛛爬过以后会长“蜘蛛丹”,其实“蜘蛛丹”就是医学上的“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病因〗
系由水疱-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对此病毒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活动繁殖而激发带状疱疹。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 中老年居多。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多见。
病程 一般为半个月左右。
好发部位 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
皮疹特点 潮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丘疹、水疱,粟粒至绿豆大小,疱液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或坏死溃疡。皮疹单侧分布呈带状为该病的特点。
自觉症状 自觉疼痛,剧烈难忍。疼痛可发生在皮疹出现前,表现为感觉过敏,轻触诱发疼痛。疼痛常持续至皮疹完全消退后,有时可持续数月之久。
皮疹初起为皮肤发红,随之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大小丘疹,1-2天后迅速演变成为水泡,水泡沿神经近端发展排列呈带状,数天后,疱壁松弛,疱液混浊,而后逐渐吸收,干痼。愈后遗留暂时性的红斑或色素沉着。

〖诊断〗
1、簇集成群水疱,延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2、在明显的神经痛,伴局布淋巴结肿大。
3、中间皮肤正常。
4、很少复发。

带状疱疹的特点是,沿神经的走向分布,皮肤上的疱呈一长串,所以中医称之为“蛇丹”。由于它常发生于胸背部,沿着肋间神经的走向分布,所以民间也称它为“缠腰龙”。这种病毒能长期潜伏于人体内,当人的抵抗力下降时即会发病。因此,外伤、手术、感染、肿瘤等都能诱发此病。
病变部位的皮肤,有灼热、刺痛感,数天后,会出现密集的小水泡,周围皮肤发红、病变部位如火烧灼一般疼痛。病情较严重的可见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带状疱疹通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偶尔也有两侧同时发生的。一般发生于胸部,也有发生于面部沿着三叉神经分布的。发生面部的,有时会连累到眼睛,影响视力。一般2~3周后自愈。且不留疤痕,但少数病人仍常有神经痛。
带状疱疹多见于40 岁以上的成年人,疼痛剧烈。二者的皮疹形态及分布特点也不相同。然而这是同一种病毒感染人体后先后引起的两种致病过程。带状疱疹的发生不是由体外的病毒引起,而只能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复发所致。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后在体内大量增殖,形成病毒血症,散布全身,导致人体发生水痘。水痘愈后病毒可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至成年后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及理化因素刺激,潜伏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可沿神经轴突至支配的皮肤细胞增殖,于是此神经节支配的皮区出现一串带状的疱疹,故称带状疱疹。
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①大多数人在儿童时期会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但只有一部分出现水痘的临床表现,还有很多人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微而被忽视;②初次感染后人体产生持久免疫力,很少再患水痘,但特异免疫力不能清除神经节中潜伏的病毒,故不能阻止带状疱疹的发生;③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其诱因有很多,如感冒、过劳、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放射治疗、烧伤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锑剂、砷剂等)。可见,在人的一生中可先后患水痘或带状疱疹,也可只发生其中一种,或虽感染病毒而无任何表现。
理论上讲,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中有病毒,如果对本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接触了疱液会被感染发生水痘,但这种机会比较少。成年人则大多具有免疫力,故即使接触也不会发病。所以,带状疱疹不会在人群中引起流行。带状疱疹患者也不需要特殊隔离,但应避免与儿童密切接触。
从医学角度讲,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本病常突然发生,表现为成群的密集性的小水疱、血疱或脓疱,常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所以称为“带状疱疹”。当带状疱疹发生时或发生前,患者往往会觉得有不同程度的痛感。这里,我们需要强调,带状疱疹一般只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即使皮疹泛发至身体的另一侧,只要及时治疗,通常无须担心会有生命危险。这种疾病大多数人一生只得一次,因此正确的认知与及时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
一、主要是一般和对症治疗。原则:抗病毒、减少疼痛、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
二、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或无环鸟苷。口服高效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万乃洛韦等(临床提示:阿昔洛韦对治疗后遗神经痛无效)外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涂患处。可口服抗菌药或外用红霉素软膏涂患处。如果水泡破裂,可用2.5%龙胆紫溶液涂患处。皮质类固醇激素:短期应用,千万要慎重!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

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还应穿清洁柔软的棉制内衣,以减轻摩擦。如疼痛影响睡眠,可适当服些镇静止痛药。春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季节,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应尽量少去空气不洁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