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头血部疱疹
扩展阅读
疱疹治疗哪个好 2025-05-01 15:57:30
疱疹有印子 2025-05-01 15:56:47
雀斑王加盟 2025-05-01 15:45:05

头血部疱疹

发布时间: 2025-05-01 10:38:38

㈠ 带状疱疹长在哪里最危险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可以发生在人体各个部位,疼痛明显,最危险的部位是头面部。因为头部神经血管比较丰富,带状疱疹可以长在口腔黏膜及眼睛、耳朵处,造成比较剧烈的疼痛和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带状疱疹长在头面部比较危险。
头面部带状疱疹可以有不同类型,眼带状疱疹是从颈椎发出的病毒,沿着颈椎神经累及眼睑上侧,造成眼睑水肿,并且眼睛结膜也会出现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出现眼睛的红肿、疼痛、视物不清、畏光、流泪和大量脓性分泌物,治疗不及时会造成眼睛角膜穿孔、眼压升高,造成视力损失。其他比较危险的是耳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病毒可以侵犯耳部前庭神经,造成头晕、头疼,通常长在耳道内部及口腔部,还会引起面瘫等不良反应。

㈡ 什么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有哪些症状

带状疱疹是一种成簇状的疱疹,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急可爱染性皮肤病,感染病毒后会长期潜伏在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的时候病毒可能会再次繁殖。带状疱疹会有疼痛感,年龄越大越疼痛。那么什么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有哪些症状?我们来看一看。。
1、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春夏秋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
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本病发病率的60%以上。实际上,这种病还可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
在带状疱疹前驱期及无疹性带状疱疹,有时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或急腹症等,应予注意。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着,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着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种现象。
2、带状疱疹的症状
1、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2、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得了带状疱疹不要惊慌或者产生抑郁的心理,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就可以痊愈,生活中要保持良好习惯,以免给带状疱疹制造可乘之机。
3、带状疱疹的并发症
1、并发细菌感染
若带状疱疹病损发生于特殊部位,例如眼部,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倘若继发细菌可爱染后,可引起全眼球炎,甚至脑膜炎,病后出现视力下降、失明、面瘫等后遗症。
2、疱疹后后遗神经痛
头部带状疱疹多在头前部即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可造成脱发及永久性瘢痕。带状疱疹皮肤损害愈合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部分老年患者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年余,可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导致精神焦虑、抑郁等表现。
3、可能诱发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
带状疱疹可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节段,三叉神经中有一条神经纤维,即眼神经纤维,部分神经纤维分布在人体眼球的角膜、结膜以至于整个眼球,该部位的神经纤维如果受到疱疹病毒感染,可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患者可发生怕光、流泪、眼睛疼痛,以致视力减退,重者发生全眼球炎而导致失明。疱疹病毒感染到面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时,就会产生面瘫,出现患侧眼睛不能闭合,患侧面部表情呆板,口角向健侧歪斜,不能做吹气动作等。
4、引发内耳功能障碍
发生在耳郭、耳道的带状疱疹,会出现内耳功能障碍症状。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听力障碍、眼球震颤等。
5、引发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即人体的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就会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表现为严重的头痛、喷射样呕吐、惊厥、四肢抽搐,以及意识模糊、昏迷而有生命危险。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体内侵犯内脏神经纤维时,可引起急性胃肠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表现为腹部绞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㈢ 疱疹性脑炎简介

目录

  • 1 概述
  • 2 疾病名称
  • 3 英文名称
  • 4 疱疹性脑炎的别名
  • 5 分类
  • 6 ICD号
  • 7 流行病学
    • 7.1 传染源
    • 7.2 传播途径
    • 7.3 易感人群
  • 8 病因
  • 9 发病机制
  • 10 病理改变
  • 11 单纯疱疹性脑炎的临床表现
    • 11.1 主要表现
    • 11.2 临床分期
      • 11.2.1 前驱期
      • 11.2.2 神经精神症状期
  • 12 单纯疱疹性脑炎的并发症
  • 13 实验室检查
  • 14 辅助检查
    • 14.1 脑电图检查
    • 14.2 影像学变化
    • 14.3 脑组织病理学检查
  • 15 诊断
  • 16 鉴别诊断
    • 16.1 其他病毒性脑炎
    • 16.2 化脓性脑膜脑炎
    • 16.3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 16.4 感染中毒性脑病
  • 17 单纯疱疹性脑炎的治疗
    • 17.1 一般治疗
    • 17.2 抗病毒治疗
    • 17.3 肾上腺皮质激素
    • 17.4 干扰素及其诱生剂
    • 17.5 中医中药
  • 18 预后
  • 19 单纯疱疹性脑炎的预防
  • 20 相关药品
  • 21 相关检查
  • 附:
    • 1 治疗疱疹性脑炎的中成药
    • 2 疱疹性脑炎相关药物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单纯疱疹性脑炎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单纯疱疹性脑炎 已经自动替换为 疱疹性脑炎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概述

单纯疱疹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又称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常累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性坏死和变态反应性脑损害。既可见于初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也可见于复发性患者。本病呈散发性,在非流行性病毒脑炎中系最常见的一种,据统计约占病毒性脑炎的10%~20%,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病原单纯疱疹病毒(HSV)分为Ⅰ型和Ⅱ型。这两型病毒,在外周部位接种后,经PCR技术检测病毒DNA,证实可在体内较长期潜伏。Ⅰ型HSV潜伏在嗅球、嗅束及三叉神经感觉节等部位并易诱发脑炎;Ⅱ型HSV潜伏在骶髓后根节而易诱发生殖器反复疱疹性感染。因此,HSV常成为宿主免疫抑制状况下诱发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之一。

2 疾病名称

疱疹性脑炎

3 英文名称

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

4 疱疹性脑炎的别名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单纯疱疹脑炎;单纯性疱疹脑炎;疱疹病毒性脑炎;单纯疱疹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5 分类

感染内科 > 病毒性感染 > 疱疹病毒感染

神经内科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6 ICD号

B00.4

7 流行病学

疱疹性脑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呈散发性;在非流行性病毒脑炎中为最常见的一种,据统计约占病毒性脑炎的10%~20%;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鉴于HSV1主要与口唇感染有关,而HSV2主要是引致生殖器感染,显然HSV1更容易接近和侵入脑部,故疱疹病毒性脑炎95%以上为HSV1感染所致;而在新生儿患者则以HSV2常见。

7.1 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及慢性带毒者均为传染源。一般人群中,5%成年人为无症状携带者;单纯疱疹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疱疹液、病损部位分泌物以及唾液及粪便中;也可从外生殖器并无明显病损的患者 *** 中检出。

7.2 传播途径

单纯疱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主要通过患者病损部位直接接触健康人黏膜或皮肤微小破损处而传播;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则是HSVI型感染的另一重要途径。 *** 、接吻是传播本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导致生殖器疱疹的发病。因此,生殖器疱疹被列入性传播疾病范畴。患病孕妇也可导致胎儿宫内感染。此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还可经消化道途径传播。

7.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成年人群中有很高的HSV抗体检出率,Tischendorf报道,80%~90%欧洲居民曾遭受HSV1亚型的感染。据估计,全球人口中约1/3罹患过单纯疱疹,大多获自隐性感染;但HSV抗体的存在尚不能完全保护机体免受疱疹病毒的重复感染,患者也可先后遭受两个亚型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不过,曾遭受HSV1亚型感染者,倘再罹患HSV2亚型感染时,病情可相对较轻。

疱疹性脑炎的发生多为散发或原有潜伏病毒感染的反复发作。研究表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率在经济水平低下、居住条件拥挤地区的人群较高;儿童营养不良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者,较易于罹患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时可在儿童集中的区域内,如幼托机构出现暴发流行。多 *** 性行为者是生殖器疱疹的高危人群之一,因其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多,故易于遭受HSV感染。近年来,我国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率已明显增高。

8 病因

疱疹是一类常见,而且历史古老的传染性皮肤病;有关的记载甚至早见于古希腊。18世纪时,临床上已注意生殖器疱疹的存在。19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居住密集和人口大规模流动,通过一般接触及性接触传播疱疹的机会增加,导致疱疹类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医师逐渐认识到它的传染性和性传播途径,此后并发现疱疹病毒具有潜伏性感染的特点。

HSV属DNA病毒,Baringer及Swoveland 1973年在非选择性的人体尸检材料中,85%~90%尸体可在其三叉神经感觉节内显示Ⅰ型HSV基因组。

Baringer及Pisani 1994年采用PCR技术,在研究死于已知并非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尸检资料,发现在延髓、脑桥及嗅球等部位存在HSV基因组,但潜伏在人体内的HSV如何导致脑炎的过程尚未完全清楚。

疱疹病毒科分为α、β、γ三个亚科,包括114个成员,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分别感染人或其他的动物。目前,人疱疹病毒至少包括8个成员(表1)。

单纯疱疹的病原体为人单纯疱疹病毒,在病毒分类学上归于人疱疹病毒科α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分为HSV1、HSV2两个亚型。HSV1亚型主要侵犯腰以上部位,尤其是面部、脑组织等;而HSV2 型主要侵犯腰以下部位,尤其是生殖器等,故有生殖器疱疹之称;但这种区分并非严格。

单纯疱疹病毒呈球形,由核壳体及病毒外包膜组成。核壳体呈二十面体形状,由162个壳微粒构成;其核心内含有病毒基因组,为线性双链DNA分子,长度为15226kb,HSV1、HSV2两个亚型基因组之间的同源性仅为47%~50%。单纯疱疹病毒基因组至少编码70种不同的蛋白质。成熟的病毒核壳体至少含有七种蛋白质。核壳体表面有一层物理结构尚不完全明确的内膜,含有四种蛋白质成分,与病毒基因的转录复制有关。单纯疱疹病毒的外包膜系双层含脂糖蛋白。糖蛋白成分复杂,至少包括六种;其中,糖蛋白gG的抗原特异性是鉴别HSV1型或2型的血清学依据。单纯疱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病毒DNA进入细胞核内复制,与此同时,病毒DNA转录物进入胞质,指导病毒结构蛋白在细胞质内的合成;随后,子代病毒DNA回到胞质内装配为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在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过程中,成熟的病毒颗粒大约只占少数,其余因未能被及时加工、包装,而被迅速降解,或成为非感染性的不成熟病毒颗粒。

人单纯疱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加热30min、紫外线照射5min、乙醚等脂溶剂均可使之灭活;但可在70℃环境长期保存其生物学活性。

在体外培养环境中,单纯疱疹病毒几乎可以感染各种胚胎和新生动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并很快产生肉眼可见的病变;故在某些疑难病例,体外培养分离病毒的方法可被用于帮助临床确诊。

9 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脑病毒脑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近年研究证明,在病毒感染所致脑组织损害的机制中,部分是免疫病理反应损害的结果。

由于Ⅰ型HSV在儿童及成人多表现为脑炎,且以累及颞叶内侧,额叶下部、邻近的岛叶及扣带回为主,并可累及嗅球及嗅束,而枕叶及小脑不受累,提示脑部炎症可能和嗅黏膜感染HSV,经由嗅系统扩散而引起上述典型的损害分布。

另有学者提出HSV系从三叉神经感觉节,沿着供应硬膜的神经扩散至其下的颞叶内侧和额叶下部(Davis及Johnson,1979),但这一学说尚待肯定。

在儿童和青年,原发性HSV感染可导致脑炎;可以是病毒血症的后果,但也可能系疱疹病毒经鼻咽部沿嗅神经直接侵入脑部所致。动物实验研究表明,HSV2比HSV1对神经系统更具毒力。鉴于HSV1主要与口唇感染有关,而HSV2主要是引致生殖器感染,显然HSV1更容易接近和侵入脑部,故疱疹病毒性脑炎95%以上为HSV1感染所致;而在新生儿患者则以HSV2常见。成人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脑炎的特征是损害以颞叶最严重,患者多数曾有单纯疱疹病史,或血清HSV1抗体阳性。脑炎的发生主要来自于体内HSV1潜伏性感染的再激活。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半月节)或脊神经节的HSV沿神经轴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组织损害;或病毒长期潜伏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在某些条件下激活而发生脑炎。此类患者可并无病毒血症过程。

10 病理改变

本病病理具有高度特征性,为急性坏死性脑炎的改变,表现非对称的弥漫性全脑损害,形成大小不一的出血性坏死灶。病变可先损及一侧大脑半球,随后延及对侧。半数病例坏死仅限于一侧,大约1/3的病例仅仅限于颞叶;即使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受损,也常以一侧为重。

大体观察早期脑部广泛充血肿胀。且因一侧肿胀严重致使两侧大脑不对称,并引起中线结构移位导致颞叶钩回疝。大脑坏死区域以颞叶内侧,海马旁回前部,颞下回、梭状回、钩回及额叶眶回,特别是眶回后部最为严重,并可伸向颞中回,颞上回、岛叶、扣带回,海马及杏仁核等部位。病灶不但累及皮质并深入白质,致使灰白质界限不清。存活1~2周者,坏死组织崩解,存活数周数月以上者可见颞叶皱缩,皮质坏死区呈囊性变。

显微镜下早期神经组织为疏松性坏死伴以脑膜脑炎改变。脑组织内大量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另有大单核及浆细胞。神经细胞可呈噬节现象、坏死及消失,可见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的格子细胞。血管壁坏死,红细胞渗出血管以外,有的由炎细胞围绕形成血管套。软脑膜充血及炎性反应,也以淋巴细胞为主。蛛网膜下隙可有少量淋巴细胞及渗出的红细胞。典型的改变为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可见于神经细胞、星形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内。HE染色在高倍镜下即可发现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应用免疫组化(ABC)染色法呈黑褐色,电镜观察可发现病毒颗粒(饶明俐等,1987)。

11 疱疹性脑炎的临床表现

11.1 主要表现

疱疹性脑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50%以上在20岁以上的成人。四季均可发病。常急性起病,但亦有亚急性、慢性和复发病例。可有口唇疱疹史。儿童及成人患者起病常为急性或亚急性,首发症状为头痛、发热或仅系行为及人格改变。

历时数小时或数天出现局部性或全身性抽搐(继发性癫痫),其发作形式以单纯或复杂部分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继以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最为常见。病变累及优势侧半球者出现语言障碍及偏瘫。

少数患者在病程进展初期诉有嗅幻觉或味幻觉,其过程很短,可提示HSV感染的可能性。部分患者发病前后唇上部出现疱疹,有助于考虑疱疹性病毒感染。

严重患者可陷入高热及昏迷,甚至因脑水肿而形成脑疝。神经检查多有脑膜 *** 征及提供脑实质损害的体征。新生儿患者多因出生时经由HSV感染的产道而受染,甚至在子宫内已经感染。新生儿及婴儿患者多为系统性器官感染,常同时累及皮肤、眼及口部。宫内感染者可造成弥漫性大脑损害或畸形。

病程长短不一。一般情况下,从起病到出现昏迷平均1周,从昏迷到死亡亦为1周;但也有长达3~4个月者。未经治疗的病例,病死率高达70%以上,幸存者半数以上存在后遗症。

11.2 临床分期

病程长短不一。一般情况下,从起病到出现昏迷平均1周,从昏迷到死亡亦为1周;但也有长达3~4个月者。未经治疗的病例,病死率高达70%以上,幸存者半数以上存在后遗症。

11.2.1 前驱期

表现为头晕头痛、全身痛等,随后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可达38~40℃,仅部分病例出现皮肤疱疹。此期一般不超过2周。

11.2.2 神经精神症状期

其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常以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包括人格改变、行为异常、答非所问、定向力障碍、幻觉、妄想、失忆、失语等,可能是病毒经三叉神经及嗅球早期侵犯颞叶、额叶、边缘系统所致。

随疾病进展,脑组织坏死灶出现,患者表现意识障碍。例如嗜睡、昏睡、谵妄、昏迷等;产生惊厥、抽搐、偏瘫及脑神经功能障碍,例如眼球偏斜、瞳孔不等大、偏盲等,伴颅内高压表现。患者颈项强直、肌张力增高、有病理反射。部分病例在早期即呈去大脑强直状态。病情严重者可发生脑疝。

急性脑脊髓炎主要见于1岁以下婴儿,系因出生时经由HSV感染的产道而受染。宫内感染者可造成弥漫性大脑损害或畸形。

脑电图在本病的早期即可出现异常。典型改变为,弥漫性高波幅慢波背景上的局灶性周期性尖波;颞叶、额叶常呈周期性棘波和慢波。脑CT及MRI检查可显示颞叶、额叶低密度病灶,伴点状出血灶及脑水肿,可见脑室受压、移位。放射性核素脑扫描显示颞叶、额叶摄取增加。

12 疱疹性脑炎的并发症

疱疹性脑炎可并发症常昏迷、病情严重者可发生脑疝。

1.颅内高压症。

2.脑疝。

3.部分病例在早期即呈去皮质强直状态。

13 实验室检查

1.个别患者早期脑脊液(CSF)检查可正常。一般均为无色透明,外观清亮、压力升高,细胞数为(20~200)×106/L左右,多在0.4×109/L以下,多为淋巴及单核细胞,但早期也可多为中性粒细胞;由于脑组织病变的出血坏死性质,部分病例脑脊液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可达(50~500)×106/L甚至更多;蛋白质轻至中度增高,蛋白定量0.5~2.0g/L;糖含量正常或偏低。上述改变仅能提供感染性病变。

2.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对HSV病原诊断的敏感性极高,对早期诊断尤为重要,但在病初1~2天及发病10~14天后仍可出现假阴性。由于在CSF中HSV抗体出现较晚,一般在发病1周方易测得,但可存在数周至数月之久,故借以进行回顾性诊断仍有价值。

3.血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SV抗体同样有助病原学诊断。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中和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滴度逐渐增加到4倍以上;脑脊液的单纯疱疹病毒抗病毒抗体滴度>1∶80,早晚期双份标本抗体滴度增加4倍以上。

4.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出病毒抗原;但临床推行脑活检的难度较大。病毒学检测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不过,在脑炎发病时,多数患者体表并不出现疱疹病损,脑脊液中亦往往难以检出病毒。虽然电镜下可在脑活检组织标本查见神经细胞核内包涵体及病毒颗粒;可应用PCR技术对脑脊液标本进行HSV DNA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但应注意其特异性问题。

14 辅助检查

脑电图异常,两侧可不对称,以一侧大脑半球明显;CT及MRI显示颞叶、额叶出血性坏死灶,或呈脑组织弥漫性病变。

14.1 脑电图检查

常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单侧或双侧颞额区异常为明显,甚至可出现颞区的尖波和棘波。

14.2 影像学变化

CT扫描:可正常,也可见局部低密度区;MRI有助于发现脑实质内长T1长T2信号的病灶。

14.3 脑组织病理学检查

光镜下显示脑组织病理学重要特征为出血性坏死,电镜下为核内Cowdry A 型包涵体,可见坏死区或其附近的少突胶质细胞及神经细胞核内,一个细胞核内可有多哥包含体。病原学检查是,电镜下可发现细胞内病毒颗粒;亦可有脑组织标本做PCR、原位杂交等检查病毒核酸,或进行病毒分离与培养。

15 诊断

疱疹性脑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下各点提示单纯疱疹性脑炎的可能:

1.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先有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表现,往往起病数天之后才有发热,以头痛、发热或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

2.继而出现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脑实质受损征象;若唇上部有疱疹性损害或病史中有嗅幻觉和味幻觉更应考虑本病。

3.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质及白细胞轻至中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发现多量红细胞具有诊断价值(但须排除穿刺损伤或蛛网膜下隙出血等类疾病),蛋白含量增加而糖及氯化物正常。

4.脑电图异常,两侧可不对称,以一侧大脑半球明显;CT及MRI显示颞叶、额叶出血性坏死灶,或呈脑组织弥漫性病变。

5.确诊为HSV脑炎则应及时进行感染病原学检查。目前采用PCR技术检测CSF中的HSV抗原,对早期诊断最为重要。在发病后1~2天内检测结果若为阴性,应在24~48h后重复腰椎穿刺复查CSF的PCR试验,若仍为阴性再考虑其他病原或其他疾病。

单纯疱疹性脑炎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仅约1/4的患者同时伴有皮肤疱疹(唇疱疹)出现;倘若脑炎产生于初发性疱疹感染患者,则更无既往病史踪迹可循;尽管新生儿患者以HSV2常见,但并不一定能查见其生母存在生殖器疱疹的体征,故疱疹性病毒脑炎的临床诊断有时颇感困难。脑活检发现胞核内嗜酸性包涵体,电镜见到病毒颗粒;培养出HSV病毒有确诊意义。

16 鉴别诊断

16.1 其他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多样,主要包括疱疹病毒、虫媒病毒和肠道病毒等。但除乙型脑炎等少数几种流行性脑炎之外,其他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少有以颞叶及额叶显著损害为主的征象;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出相应病毒的特异抗体有助于鉴别。

乙型脑炎病情重,进展快,常以突发高热而起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脑实质损害表现;而且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多蚊季节,患者未接种乙脑疫疫苗,均可帮助诊断。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本病少见。主要侵犯和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或脑细胞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极少侵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局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病变的程度轻,预后较好。病人多有胸腰部的带状疱疹的病史,CT无出血性坏死的表现,血清及脑脊液检出该病毒抗原、抗体和病毒核酸阳性,可资鉴别。

肠道病毒性脑炎:多见于夏秋季,可为流行性或散发性。临床表现发热意识障碍平衡失调反复癫痫发作以及肢体瘫痪等。病程初期的胃肠道症状,脑脊液中的病毒分离或PCR检查阳性可帮助诊断。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临床少见,常见于免疫缺陷或长期使用免疫意志剂的患者。

  •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 预产期计算器
  •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 五行八字
  • 成人血压评价
  • 体温水平评价
  • 糖尿病饮食建议
  •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 基础代谢率计算
  • 补钠计算器
  • 补铁计算器
  •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网络,马上计算!

16.2 化脓性脑膜脑炎

化脓性脑膜脑炎以伴有严重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为特点,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

16.3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此病已日益受到重视,见于急性发疹性病毒传染病(如麻疹、风疹、天花、水痘等)的病程中;也可见于其他急性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感等)的恢复期,称为病毒感染后脑炎;尚有发生于百日咳、狂犬病等疫苗接种后2~3周内者,而被称为疫苗接种后脑炎;甚至可因驱虫治疗而发生,如左旋咪唑性脑炎,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表现为脑实质的、脑膜、脑干、小脑和脊髓等部的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多样,重症病人可有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

病理特点为播散性分布的脑和脊髓的脱髓鞘性变,及分布于小静脉周围的炎症细胞浸润。临床表现随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异,可有高热、头痛、呕吐、抽搐、精神错乱、昏迷、脑膜 *** 征及局灶性损害体征等;脑脊液检测蛋白及细胞数量增多。注意查明患者神经症状发生的时间,常有提示临床诊断的意义。

16.4 感染中毒性脑病

常在急性细菌感染的早期或极期,多见于败血症、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白喉、百日咳等。罹患者以2~10岁儿童为主,系因机体对感染毒素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脑充血水肿所致;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谵妄、惊厥、昏迷、脑膜 *** 征等;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质可轻度增高,细胞一般不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原发疾病好转后,脑症状则随之逐步消失,一般无后遗症。

17 疱疹性脑炎的治疗

17.1 一般治疗

应加强护理,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根据病情采取降温、抗痉、脱水等处理。颅内高压危象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必要时可作脑室引流、去骨瓣术等以紧急减压。

17.2 抗病毒治疗

由于病损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故抗病毒治疗越早越好;但由于病毒仅在细胞内复制的末期才导致典型症状的出现,故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往往偏晚,影响疗效和预后。理想的抗病毒药物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而完全不影响宿主细胞;但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尚未能做到这一点,大多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临床上较多选用下列几种。

阿昔洛韦,仅对感染病毒的细胞起作用,而不影响未感染细胞,已成为首选药物。剂量每次5~10mg/kg体重,静脉滴注1次/8h,14~21天为一疗程;少于10天常有复发。不良反应有震颤、皮疹、血尿、短暂肾功能不全、转氨酶升高等。近来发现抗阿昔洛韦毒株已有所增多,尤其见于HSV1型。

阿糖腺苷(Vidarabine),剂量为15mg/(kg·d),共10天。用时须经稀释,缓慢静脉滴注,使其浓度不超过700mg/L,滴注时间不少于12h以上。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造血功能障碍等。

利巴韦林(ribavirin)静脉滴注,剂量为0.5~1g/d,儿童20~30mg/kg体重,连用7~10天。

17.3 肾上腺皮质激素

尽管存在某些争论,鉴于免疫损害参与本病的发病机制,多数学者仍然主张应用激素治疗本病。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解毒和稳定溶酶体系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消除脑水肿,克服脱水剂所致的反跳作用。一旦确诊本病,可早期、大量、短程使用激素。以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为首选,一般用15~20mg,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10~14天后渐减量。

17.4 干扰素及其诱生剂

干扰素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常用300万~500万U,1次/d,肌内注射,约4周为一疗程。

干扰素诱生剂如聚肌胞等,促使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用于治疗本病的疗效尚不肯定。

17.5 中医中药

中医治疗病毒性脑炎以清热解毒为主,采用芳香化浊、活血通络原则。方剂有犀角地黄汤、白虎汤、清瘟败毒饮、银翘散等加减;成药有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

18 预后

疱疹病毒性脑炎病死率可高达70%,大多死于起病后2周内。凡出现深昏迷、颅内高压严重、抗病毒治疗过晚者,往往预后较差。幸存者的半数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记忆力减退或失忆、语言障碍、精神异常、劳动力丧失,甚至呈植物人。

19 疱疹性脑炎的预防

托幼机构出现单纯疱疹患者后,应嘱其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始能返回。患生殖器疱疹的孕妇应采用剖宫产分娩。近期曾有生殖器疱疹病史的孕妇应抽取羊水标本检测IgM型HSV抗体,阳性者即提示胎儿已罹患宫内感染,可与患者夫妇讨论是否考虑选择0.1%滴眼液滴眼,并与患母隔离,避免由患母哺育,直至患母痊愈;待产期及产后在院观察期间,患母及其新生儿均应与其他产妇及新生儿隔离。

坚持婚前体检制度,避免多性伴性行为,提倡安全的性生活;必要的情况下, *** 时使用安全套,有助于控制或减少生殖器疱疹的感染流行。器官移植(包括骨髓移植)术后立即使用阿昔洛韦。对疱疹频繁复发的患者,应尽量去除或避免诱发因素。以上措施均有助于预防单纯疱疹感染的发生或原有隐伏性感染的发作。目前,预防单纯疱疹的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0 相关药品

阿昔洛韦、阿糖腺苷、腺苷、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干扰素、聚肌胞、紫雪丹、安宫牛黄丸

21 相关检查

浆细胞、单纯疱疹病毒抗体、脑脊液压力、干扰素

治疗疱疹性脑炎的中成药

  • 银翘散

    螺旋体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臣...

  • 紫雪

    小芽孢癣菌及红色表皮癣菌均有抑菌作用;同时对带状疱疹、麻疹、流感有治疗作用,说明其有抗病毒作用,同时...

  • 更多治疗疱疹性脑炎的中成药

疱疹性脑炎相关药物

  • 注射用阿昔洛韦

    肤感染的治疗以及反复发作病例的预防;也用于单纯疱疹性脑炎治疗。2.带状疱疹:用于免疫缺陷者严重带状...

  • 阿昔洛韦注射液

    肤感染的治疗以及反复发作病例的预防;也用于单纯疱疹性脑炎治疗。(2)带状疱疹:用于免疫缺陷者严重带...

  •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㈣ 带状疱疹的原因找到了!免疫力下降在其中,第一位是什么

大家好,我们是红太阳健康科普,今天跟大家讨论一下,生活中常见的带状疱疹,不同的地区叫法也不一样,比如有的地方称:蛇盘疮、缠腰龙、蛇串疮、缠腰火丹等不同的名称。现代医学的规范化叫法是带状疱疹,近年来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疼痛症状重,影响病人的工作、生活和睡眠,女性患者比男性多,病因有哪些呢?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1、远离感染源

带状疱疹发病的病因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因此尽量远离已经感染的患者,感染的朋友尽量单独用自己的洗漱穿戴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2、劳逸结合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劳累过度可使抵抗力下降导致发病。要增减衣服注意保暖。天气的无常很容易让人体容易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3、加强营养

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忌饮酒、辛辣等刺激食物,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平时多做运动,多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㈤ 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面部的带状疱疹一般较为严重,建议及时给予治疗。在出现水疱后72小时之内,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效果最好,需要连续使用7-10天,可以口服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喷昔洛韦等。同时可以配合营养神经的维生素B1、B6、B12以及维生素E,疼痛明显者可以口服布洛芬等止痛,局部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喷昔洛韦凝胶、酚丁胺霜等。注意避免感染,不要接触水,颜面部的带状疱疹严重者会导致角膜炎、结膜炎、失明、面瘫、听力障碍,建议及时选择相关科室就诊配合治疗,也可以配合物理方法理疗。

㈥ 鐤辩柟濡備綍娌荤枟鏁堟灉濂戒互鍙婃敞鎰忎簨椤癸紵

銆銆鐤辩柟鏄鐨鐤圭殑涓绉嶏紝鏁e彂浜庡叏韬鐨勯潰鏉垮拰榛忚啘涓娿備綘鐭ラ亾鐤辩柟濡備綍娌荤枟鏁堟灉濂藉悧?涓嬮潰鏄鏈夌柋鐤圭殑娉ㄦ剰浜嬮」锛屾㈣繋鍙傞槄銆

銆銆鐤辩柟濡備綍娌荤枟
銆銆1銆佺柋鐤圭殑楗椋熺佸繉

銆銆1.1銆佸繉椋熻緵杈f俯鐑椋熺墿

銆銆閰掋佺儫銆佺敓濮溿佽荆妞掋佺緤鑲夈佺墰鑲夊強鐓庣偢椋熺墿绛夎緵杈f俯鐑涔嬪搧锛岄熷悗鏄撳姪鐏鐢熺儹銆備腑鍖昏や负锛屾湰鐥呬负婧肩儹鐏姣掕暣缁撹倢鑲ゆ墍鐢燂紝鏁呰ョ梾鎮h呭簲蹇岄熶笂杩拌緵杈h嚧鐑椋熷搧銆

銆銆1.2銆佹厧椋熻偉鐢樻补鑵讳箣鍝

銆銆鑲ヨ倝銆侀ゴ绯栥佺墰濂跺強鐢樼敎绛夐熺墿锛屽氬叿婊嬭吇銆佽偉鐢樺呭炰箣鎬э紝鏄撲娇鏈鐥呬箣婧肩儹姣掗偑鍐呰暣涓嶈揪锛岀梾鎯呯紶缁典笉鎰堛

銆銆1.3銆佹厧椋熼吀娑╂敹鏁涗箣鍝

銆銆閰告订鏀舵暃涔嬪搧鏈夎睂璞嗐佽姟瀹炪佺煶姒淬佽妺澶淬佽彔鑿滅瓑銆備腑鍖昏や负锛屾湰鐥呭氬睘鎯呭織涓嶇晠锛岃倽姘旈儊缁擄紝涔呴儊鍖栫伀锛屽嶆劅姣掗偑鑰岃嚧锛屾晠娌荤枟搴斾互琛屾皵娲昏绁涚榾涓轰富銆傝屼笂杩伴吀娑╂敹鏁涗箣鍝侊紝鏄撲娇姘旇涓嶉氾紝閭姣掍笉鍘伙紝鐤肩棝鍔犲墽銆

銆銆2銆佹不鐤楃柋鐤圭殑鍋忔柟

銆銆2.1銆佺敓濮滈傞噺锛屾崳鐑傚彇姹佷簬閾滈攨鍐呯啲娴擄紝娑備簬鎮e勮嚦瑙夋湁鐑杈f劅锛屾瘡鏃ユ秱鎿1锝2娆°

銆銆2.2銆佺嫭澶磋挏閫傞噺锛屾崳鐑傦紝鏁蜂簬鎮e勶紝濡傚甫鐘剁柋鐤瑰凡婧冪儌鑰呬笉鍙鐢ㄦゆ柟銆

銆銆2.3銆佷粰浜烘帉鍘诲埡鎹g儌锛屾媽鍏ュ皯閲忕朝绫崇矇澶栨暦鎮e勶紝骞插垯鏇存崲銆

銆銆2.4銆佺敓鐧惧悎銆佺櫧绯栧悇绛夐噺锛屾崳鐑傚栨暦鎮e勩

銆銆2.5銆佹棤鑺辨灉鍙舵暟鐗囷紝娲楀噣鎹g儌锛屽姞灏戣搁唻鎷屽寑锛屽栨暦鎮e勩

銆銆2.6銆佽佽尪鏍戝彾閫傞噺锛屾檼涔撅紝鐮旀垚缁嗘湯锛屼互娴撹尪姘磋皟鍜屻傛秱鎼芥偅澶勩傛瘡鏃2锝3娆°

銆銆2.7銆侀矞鐢樿柉鍙堕傞噺锛屽啺鐗囧皯璁搞傚皢鐢樿柉鍙舵礂鍑锛屽垏纰庯紝鍚岀爺缁嗙殑鍐扮墖鍏辨崳鐑傦紝鏁蜂簬鎮e勩

銆銆2.8銆侀矞鏌垮彾閫傞噺锛屾崳鐑傚彇姹侊紝娑備簬鎮e勶紝骞插悗鍐嶆秱锛屾瘡鏃3锝4娆°

銆銆2.9銆佽強鑺卞彾閫傞噺锛屾礂鍑鎹g儌鍙栨眮锛屼互鐧介厭璋冩秱鎮e勩

銆銆3銆佸叾瀹冩不鐤楃柋鐤圭殑鏂规硶

銆銆3.1銆佹偅鑰呯殑楗椋熷簲褰撲互娓呮贰涓轰富锛屽簲褰撳氬悆浜涢珮绾ら熷搧锛屾瘡澶╃敤鏌犳娉℃按鍠濓紝鏌犳姹佽繕鍙浠ョ敤鏉ユ摝闀跨柟瀛愮殑鍦版柟銆傜佹㈠悆涓浜涘彂绫荤殑鐗╄川:濡:鐗涚緤鐙楄倝绛夈

銆銆3.2銆佹偅鑰呭簲褰撳氬悆浜涙柊椴滅殑姘存灉鍜岃敩鑿滐紝搴斿綋澶氫紤鎭锛岃佸氬枬姘达紝澶氬悆浜涜眴绫荤殑鍒跺搧浠ュ強楂樿泲鐧界殑鐗╄川銆

銆銆3.3銆佷笉瑕佹懇鎿︽偅澶勶紝閬垮厤姘寸柋鐮磋傘傚栫敤涓鑽夎嵂鎴栭浄澶濂村皵婧兼暦锛屼績浣挎按鐤卞共鐕ャ佺粨鐥傘傝繖鏍峰彲浠ュ緢濂界殑棰勯槻缁у彂鎬х殑鐥呮瘨鎰熸煋銆

銆銆3.4銆佹偅鑰呯佹㈠悆涓浜涙补鑵荤殑椋熺墿锛屽繉椋熻緵杈f俯鐑椋熺墿銆傝繖绫婚熺墿寰堝规槗寮曡捣甯︾姸鐤辩柟鐥呮瘨鐨勬劅鏌撳拰鍔犻噸锛屽紩璧峰甫鐘剁柋鐤圭柧鐥呯殑鍙戠敓銆

銆銆3.5銆佽佸勾閲嶇棁鎮h咃紝灏ゅ叾鍙戠敓鍦ㄥご闈㈤儴鐨勫甫鐘剁柋鐤癸紝鏈濂戒綇闄㈡不鐤楋紝浠ラ槻骞跺彂鐥囩殑鍙戠敓銆
銆銆鐤辩柟鐨勭梾鍥
銆銆1銆佹湰鐥呮槸鐢盌NA鐥呮瘨鐨勫崟绾鐤辩柟鐥呮瘨鎵鑷淬備汉绫诲崟绾鐤辩柟鐥呮瘨鍒嗕负涓ゅ瀷锛屽嵆鍗曠函鐤辩柟鐥呮瘨鈪犲瀷***HSV-鈪***鍜屽崟绾鐤辩柟鐥呮瘨鈪″瀷***HSV-鈪***銆傗厾鍨嬩富瑕佸紩璧风敓娈栧櫒浠ュ栫殑闈㈡澘銆佺矘鑶***鍙h厰绮樿啘***鍜屽櫒瀹***鑴***鐨勬劅鏌撱傗叀鍨嬩富瑕佸紩璧风敓娈栧櫒閮ㄤ綅闈㈡澘绮樿啘鎰熸煋銆傛や袱鍨嬪彲鐢ㄨ崸鍏夊厤鐤妫鏌ュ強缁嗚優鍩瑰吇娉曠浉閴村埆銆

銆銆2銆佷汉鏄鍗曠函鐤辩柟鐥呮瘨鐨勫敮涓鑷鐒跺夸富銆傜梾姣掔粡鍛煎惛閬撱佸彛鑵斻佺敓娈栧櫒绮樿啘浠ュ強鐮存崯闈㈡澘杩涘叆浣撳唴锛屾綔灞呬簬浜轰綋姝e父绮樿啘銆佽娑层佸斁娑插強鎰熻夌炵粡鑺傜粏鑳炲唴銆傚師鍙戞ф劅鏌撳氫负闅愭э紝澶у氭棤涓村簥鐥囩姸鎴栧憟浜氫复搴婅〃鐜帮紝浠呮湁灏戞暟鍙鍑虹幇涓村簥鐥囩姸銆傚師鍙戞劅鏌撳彂鐢熷悗锛岀梾姣掑彲闀挎湡娼滀紡浜庝綋鍐呫傛e父浜虹兢涓绾︽湁50%浠ヤ笂涓烘湰鐥呮瘨鐨勬惡甯﹁呫侶SV鍦ㄤ汉浣撳唴涓嶄骇鐢熸案涔呭厤鐤鍔涳紝姣忓綋鏈轰綋鎶垫姉鍔涗笅闄嶆椂锛屽傚彂鐑銆佽儍鑲犲姛鑳界磰涔便佹湀缁忋佸婂犮佺梾鐏舵劅鏌撳拰鎯呯华鏀瑰彉鏃讹紝浣撳唴娼滀紡鐨凥SV琚鍚鐢ㄨ屽彂鐥呫

銆銆3銆佺爺绌惰瘉鏄庯紝澶嶅彂鎬у崟绾鐤辩柟鎮h呭彲鏈夌粏鑳炲厤鐤缂洪櫡銆備竴鑸璁や负HSV-鈪″瀷涓庡棰堢檶鍙戠敓鏈夊叧銆
銆銆濡備綍棰勯槻鐤辩柟
銆銆1銆佷繚鎸侀潰鏉挎竻娲侊紝姣忓ぉ娲楁尽锛岀値鐑澶╂皵鍙浠ユ瘡澶╂礂2鈥3娆°傝。鐫瑕侀傚疁锛屼笉瑕佸嚭姹楄繃澶氥

銆銆2銆佷繚鎶ら潰鏉夸笉鍙楁崯浼わ紝琛f湇銆佸拰琚瑜ヨ佹煍杞銆傚嫟鍓鎸囩敳锛屼互鍏嶆姄浼よ〃鐨銆

銆銆3銆侀伩鍏嶄笌闈㈡澘鎰熸煋鐥呯殑浜烘帴瑙︼紝瑕佸嫟娲楁墜銆

1.蹇閫熸不鐤楀甫鐘剁柋鐤圭殑鏂规硶

2.鐤辩柟鐨勬渶濂芥不鐤楁柟娉

3.鐤辩柟娌荤枟鏂规硶

4.涓轰粈涔堜細闀跨柋鐤规庝箞鍔

5.鐤辩柟鐨勭棁鐘跺強娌荤枟鏂规硶

㈦ 头上起疱疹怎么治疗

问题一:头上长疱疹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口服抗病毒的阿昔洛韦片加营养神经的维生素B12片就可以了,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涂抹,大概两周基本就会好的,不要紧,多喝水,不要劳累。

问题二:头上长病毒性泡疹,怎样才能治全愈?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创伤、劳累、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氏慎,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仔悄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火带丹”、“甑带疮”、“蛇丹”、“飞蛇丹”等,俗称“缠腰龙”,一年四季都可发病。 带状疱疹.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方法不当会遗留后遗症. 建议中医中药歼戚敬治疗.用邱医堂---活血生肌膏贴敷可治愈.膏药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托毒祛腐、清热解毒、补气活血;“生肌丹”可以托毒外出,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同时能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生长,祛腐生肌,通过膏药外敷,拔毒生肌,通经活络。可迅速阻截病毒蔓延.修复神经,把体内的病毒排除体外. 使脉络畅通,气血流畅, 从而不留任何后遗症。在具体治疗时有的需要采用内外兼治配合治疗。

问题三:头上疱疹怎么治 你好!拍照片看看,然后给你治疗方案

问题四:头上长疱疹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 [编辑本段] 〖概述〗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
疱疹
带状疱疹: [编辑本段] 〖概述〗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

㈧ 疱疹到底是什么

疱疹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单纯的水泡会在皮肤周围发红,同时会产生轻微的瘙痒和发烧。如果不处理,水泡会在数十天后破裂并形成侵蚀,然后逐渐愈合。患带状肺泡时,身体一侧会形成许多米粒大小的水泡,引起神经痛等疼痛。水泡被连在一起。1-3天后,水泡会形成脓疱,几天后,会形成黑褐色的痂,脱落并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