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卫生学水痘
扩展阅读
老年人湿疹吃什么药 2025-04-30 14:43:07
下面起湿疹怎么办啊 2025-04-30 14:32:12
宝宝3岁身上湿疹怎么办 2025-04-30 14:13:07

卫生学水痘

发布时间: 2025-04-30 12:02:08

⑴ 小孩长水痘的护理及预防方法

水痘在冬春季节高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感染时,患儿会出现瘙痒、发热、咽痛等症状。虽然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正确的护理和预防却至关重要。以下是针对小孩长水痘的护理及预防方法的详细介绍。

护理方法:

1. 卧床休息:水痘患儿应多在家卧床休息,多饮水,并适量食用流质食物,以控制发烧情况。对于病情严重、持续高烧的患儿,应及时就医。

2. 保持手部清洁:保持患儿手部清洁,剪短指甲,避免抓挠水疱。婴幼儿可佩戴并指手套,以防抓破疱疹

3. 消毒常用物品:患儿水痘消退后,家长应彻底清洁其接触过的玩具和家具。在水疱完全结痂5天前,应避免送患儿上学,以防传染给无免疫力的小朋友。

4. 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因瘙痒可能忍不住抓挠,家长切忌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膏涂抹,以防激活水痘病毒,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方法:

1.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经济、便捷、有效的方法。接种水痘疫苗不仅能预防儿童时期的水痘,还能间接预防成年期的带状疱疹。建议儿童在满1周岁时接种第1剂,4-6岁时接种第2剂。

2. 勤洗手,常通风:水痘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容易传播流行。家长应保持家里通风,教育小孩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以上就是关于小孩长水痘的护理及预防方法的介绍,希望能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

⑵ 中医儿科护理学:时行病症——水痘

概述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很强,多流行于冬春季节。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小儿为常见。病情有轻重不同,预后一般良好,愈后不留瘢痕。患过一次,终身不再罹患。
祖国医学对水痘早有描述,北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已观察到水痘具有特征性的水疱,及至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首次提出了水痘的病名,“其疮皮薄,如水泡,破即易干者,谓之水痘。”历代医家均强调观察和护理的重要性,如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麻疹诠》中指出:“水痘须忌发物,七八日乃愈”。陈复正的《幼幼集成》指出本病“切忌姜椒辣物,并沐浴冷水”等。

病因病机
外感时行邪毒,由口鼻而入,蕴伏肺脾。肺脾受邪,表卫调节失和,宣发失常,则见发热,咳嗽,流涕等肺卫症状。水湿运化失常,邪毒与内湿相搏,透发于肌表,则发为水痘。水痘病情一般较轻,多属风热轻证。少数受邪较重,毒热炽盛,内犯气营,则发为疹点稠密,色红赤、紫暗等重症。

临床表现
早期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在发热同时或1至2天后,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数小时后变为疱疹。部位表浅,大小不等,椭圆如豆,约3至5毫米左右,内含水液,初清彻如露水珠滴,后混浊,周围有红晕,壁薄易破,常伴瘙痒。
皮疹多先见于躯干,其次是头部发际及四肢近端皮肤,分布呈向心性,以躯干、胸背、头部较多,四肢远端稀少。疱疹在1至3日内,从中心开始枯干凹陷,红晕消退,然后结痂,再数日至1到2周痂盖完全脱落,一般不留瘢痕。临床轻重不一,轻者皮疹仅数个,重者则可达千个以上。

⑶ 水痘流行病学

水痘流行病学主要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性以及季节性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传染源为水痘患者,从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患者均具有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有空气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染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传染,传染性极强。在集体儿童机构中,若易感者接触传染源,80%~90%会发病。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水痘,但婴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感染更为常见,6个月以下婴儿感染较少见。孕妇若感染水痘,可能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发胎儿水痘综合征。对于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使用者,感染水痘后病情可能会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水痘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较为多见。水痘在易感人群中的传播主要受气候、人口密度和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卫生学水痘扩展阅读

水痘(chickenpox, varicella)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⑷ 水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幼儿和学前儿童的发病率极高。如果成年人得了水痘,会比儿童的病症更加严重,主要在胸、腹、背出现红色疱疹。冬季和春季为水痘的高发期,而且传染力极强。那么水痘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1、严格管理传染源:呼吸道隔离从出疹开始到全部疱疹结痂为止,一切用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均应消毒处理,防止易感儿及孕妇接触病人。
2、保护易感人群:可接种对易感儿童及孕妇可肌肉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减毒活疫苗也有预防作用。
3、注射水痘疫苗:医生一般推荐1周岁以上婴幼儿注射水痘疫苗。这种疫苗的缺点是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而且还有10%—30%的儿童不能完全免疫。但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孩子既使感染了水痘,症状也很轻微,有的甚至不出皮疹。所以如果健康状况允许,应该接种水痘疫苗。
4、生活中的预防: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学校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疾病流行期间健康儿童应尽量不到公共娱乐场所去玩,也不去病儿家串门,以防接触传染。
5、远离传染源:学校、幼儿园发现孩子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休息,并采取隔离措施。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对接触病人的易感者观察3周。已与患儿有过接触的孩子,可服用板蓝根冲剂,每天一包,连服3—5天,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有关水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了。总之,水痘的避免是可以实现的,做好水痘的预防工作是关键的。与水痘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该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

⑸ 水痘预防教案(集锦3篇)

水痘预防教案(1)

活动目标:教育儿童理解水痘的基本症状,学习如何配合预防和治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宣传画,表现水痘预防方法的“图夹文”。

活动过程:首先,引导儿童观察和讨论预防水痘的宣传画,了解画中的信息。之后,通过观看报道,让儿童明白水痘的主要症状,并解答皮肤瘙痒时的正确处理方式以及为何得了水痘不能去幼儿园,需要在家休息多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个人卫生,避免在传染季节去人多的地方,不接触传染源,是预防水痘的关键。

水痘预防教案(2)

活动目标:教育儿童了解水痘的症状,培养其自我保护意识,懂得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活动准备:宣传画和“图夹文”资料。

活动过程: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儿童观察和讨论预防水痘的宣传画,了解画中信息;第二部分是通过观看报道,让儿童了解水痘的主要症状,以及皮肤瘙痒的正确处理方式,为何得了水痘不能去幼儿园和需要在家休息多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个人卫生和避免接触传染源是预防水痘的关键。

水痘预防教案(3)

活动目标:教育小班儿童理解水痘,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过程:首先,通过展示图片让儿童理解水痘的症状。然后,引导儿童回忆和讨论自己或他人得水痘时的感受和预防措施。之后,教师通过讲解,使儿童了解水痘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并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最后,教师与儿童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水痘,强调要勇敢接受治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传染源。通过本次活动,儿童不仅了解了水痘,还学会了如何预防和应对,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⑹ 水痘怎么预防

预防水痘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控制传染源。水痘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水痘高发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患者,一旦发现患病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 切断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3. 保护易感人群。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应接种水痘疫苗或带状疱疹疫苗以产生免疫力。易感人群如儿童、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应避免接触水痘患者或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预防水痘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卫生。平时要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立即洗手。在学校等集体场所,要注意保持公共卫生,定期清理教室和公共区域卫生。


避免密切接触患者。水痘的传染性很强,一旦接触到患者就很容易感染病毒。因此,在流行季节或高发期,应尽量避免与疑似或确诊的水痘患者接触。如果发现周围有人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进行防控措施。如果发现患病,要立刻去医院接受治疗和隔离观察,以防扩大感染范围。此外也要定期接种疫苗。这样可以增强抵抗力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⑺ 水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病,多见于幼儿和学前儿童,但成年人感染可能症状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胸、腹、背部的红色疱疹。冬季和春季为水痘高发期,且传染力极强。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水痘呢?
首先,需严格管理传染源,实施呼吸道隔离,从出疹开始到全部疱疹结痂为止。所有用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均应消毒处理,防止易感儿及孕妇接触病人。其次,保护易感人群,可接种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减毒活疫苗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此外,注射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医生通常建议1周岁以上婴幼儿接种,尽管疫苗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且部分儿童可能无法完全免疫,但接种过的孩子即使感染水痘,症状通常也较为轻微。因此,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接种水痘疫苗。
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如勤洗手,避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学校教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在疾病流行期间,健康儿童应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娱乐场所,以防接触传染。
同时,学校、幼儿园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休息,并采取隔离措施。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接触病人的易感者需观察3周。对于已与患儿有过接触的孩子,可服用板蓝根冲剂进行预防。
总之,水痘的避免是可以实现的,关键在于做好预防工作。与水痘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处理以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并避免瘙痒。

⑻ 水痘怎样预防

预防水痘的措施


1. 控制传染源: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因此在水痘高发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避免感染病毒。


预防水痘的具体方法


隔离患者直至全部疱疹结痂。水痘的传染期从患者出疹前的一两天开始,一直到疱疹全部结痂为止。在此期间,应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患者的疱疹没有结痂之前。对于患者的衣物、被褥等也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毒的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对于容易发生水痘的学校等公共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开窗换气。学生或个人应避免进入卫生条件差的环境。对于个人用品如毛巾等要注意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另外,还可以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水痘的关键。勤洗手、洗脸,避免随地吐痰等不良卫生习惯。


保护易感人群。注射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有效方法。对于没有患过水痘的人应尽快接种疫苗,形成免疫抗体后便可有效抵抗病毒感染。对于容易感染水痘的高危人群如儿童、免疫力较低的人群等更应重视疫苗接种工作。此外,保持良好的免疫力也是预防水痘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都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途径。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降低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水痘的风险。如果接触了水痘患者后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治疗并注意消毒通风等措施避免病毒传播。平时应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以预防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发生和发展。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水痘的发病率保护个人和群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