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脐窝湿疹是怎么得的
扩展阅读
生殖器根部起了个小疙瘩 2024-05-08 14:05:38
幸福国际美容理疗养生馆 2024-05-08 13:55:31
晋城女王美容店 2024-05-08 13:40:54

脐窝湿疹是怎么得的

发布时间: 2024-04-21 18:38:43

A. 湿疹从中医角度看是什么原因

湿 疹(中医解释):

【概述】:键敏

湿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分急性、慢性两种,任何性别,年龄均可发生,也可能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其特征常对称发作,有剧烈瘙痒的感觉。由于患病部位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特点与病名。

湿疹(eczema)是近代的病名,虽古代文献中未见此名,但依据部分的“癣”、“疮”、“风”等说状,如婴儿发生于面部的奶癣(胎癣疮),发生于鼻部的鼻 疮,发生于耳部的旋耳疮,发生于阴囊部的肾囊风,发生于四肢弯曲处的四弯风等,皆属本病范围。

【病因病机】:

一般由于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但急性湿疹以湿热为主,慢性者多伴有血虚所致。

【辩 证】:

一急性湿疹:初期在局部皮肤上焮红作痒,很快的出现丘疹和水泡,搔抓破之后,变成糜烂,滋水淋漓,以后焮红渐退,滋水减少,结痂脱屑而愈。

二慢性湿疹:大多由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但也有初起时就为慢性。症状和急性的相似,病程可能延续几个月到几年,或者更久。由于病程缓慢,皮肤可变厚粗糙,呈暗红或带灰色,皮纹加深,呈席状,一般无滋水,间或因骚抓后亦可引起红肿糜烂出水,但范围是比较局限的。

湿疹因发生部位的不同,故具有一下的特点:

1、奶癣(婴儿湿疹):见于1个月至2个月的小儿,好于面颊及前额。初期皮肤发红,干燥脱屑,奇痒,夜间更甚,吵闹不安,骚抓后或衣领枕头摩擦后,则在原先干燥处发生丘疹和水泡,破后糜烂;滋水淋漓,滋水干后,渐渐结痂,甚至可蔓延之颈项,胸腋条处。每当肥皂或热水洗脸后,病变增剧,虽经治愈,可以反复发作,往往拖延一、二年自行消失。

2、鼻 疮(鼻孔口湿疹):好发于儿童。因经常流涕,刺鼻孔皮肤,一致发生糜烂结痂现象。亦可继发于热疮。

3、旋耳疮(耳部湿疹):好发于耳后。容易糜烂,滋水甚多,致耳后折系逢如刀割之状。

4、肾囊风(阴囊湿疹):急性者皮色潮红,水泡糜烂,滋水浸淫,慢性者皮肤肥厚,皮纹加深,颜色变白或变黑,均有剧痒。

5、肝门圈癣(肝门湿疹):起初时在肛门周有铜元大小的损害,皮色潮红,流滋作痒,日后往往转变为慢性,皮肤色褐,亦可蔓近会阴部,多凯亮拍继发于痔疮、蛲虫病之后。

6、四弯风(四肢湿疹):好发于四肢两侧,往往对称发作,皮肤变厚粗糙,干燥瘙痒。如用热水烫洗或抓后,亦有出水现象。

【治 疗】:

一、急性湿疹一般宜清热利湿为主。

二、慢性湿疹一般于清热利湿发中佐以养血祛风,营血不足、 湿热逗留,以致血虚伤阴,化燥生风,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祛风】是利用药物疏散风邪的作用,以疏散经络,肌肉、关节间留盯羡滞的风邪的方法。风有外风、内风的区别。内风应平熄,外风应祛散。祛风法适宜于外风。分为“祛风除湿”、“疏风泄热”、“祛风养血”、“搜风逐寒”等法)

【护 理】:

急性者忌水洗,不论急性,慢性,均忌食辣酒鸡鸭海鲜等都火发物。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针:

中医医治湿疹的方针,是把体内积聚的热毒引发出来而予以排除,同时要改善体质,令机能回复正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健脾、化湿、活血、清泻等,视乎病者的体质而定。中药医治湿疹是可以根治的,但由于医治的重点不是把表面的皮肤病病徵消除,而是要彻底改变体质,因此医治需时,并非一两个星期便能见效。此外,病者需有心理准备,因为用药初期可能因要引发热毒排出以致病情更为严重。不过,这只是复原过渡期的短暂反应,无须过虑。
另一方面,要根治湿疹,最重要的是病者必须和医师配合,从日常饮食入手,因为若一面吃药排毒,一面又吃进带毒食物,试问又怎能痊愈。湿疹病患者应戒吃能加剧疾病及引致敏感的刺激性食品,如酒、辛辣煎炸的食物、虾、蟹、牛肉等。有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令人体难以分解,如牛奶、豆类等,应少吃为佳。病者亦应避免各种刺激皮肤的因素,例如搔抓、用碱性强的肥皂或过热的水洗浴、不要让阳光直晒着患湿疹的地方等。
湿疹之类的皮肤病,即使根治后若饮食不当或身体状态欠佳可能又会复发。因此,最重要的是把身体调理好,以及进食与体质相配合的食物,避免发病,而非到病发后才求医治。
根据清热、化湿和活血的原则以中医中药治疗湿疹,临床疗效非常显著。

中医对湿疹的命名:

中医对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 如 “ 痼疮 ” 相当于急性湿疹, “ 燥痼疮 ” 相当于慢性湿疹, “ 浸淫疮 ” 相当于泛发性湿疹, “ 面游风 ” 相当于面部湿疹, “ 旋耳疮 ” 相当于耳部湿疹, “ 乳头风 ” 相当于乳头湿疹, “ 脐疮 ” 相当于脐部湿疹, “ 绣球风 ” 、 “ 四弯风 ” 相当于肘窝与膝窝湿疹, “ 鹅掌风 ” 相当于掌部湿疹, “ 湿臁疮 ” 相当于小腿湿疹, “ 肛门圈癣 ” 相当于肛门湿疹。 祖国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禀性不耐,风热内蕴, 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 浸淫肌肤而成。其中 “ 湿 ” 是主要因素。由于湿邪粘腻、重浊、易变,故病多迁延,形态不定。而慢性湿疹是由于营血不足、 湿热逗留,以致血虚伤阴,化燥生风,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

参考资料:www.pifu120.net

B. 换季的时候身上长红疙瘩如何防止

根据您的大概描述,应该是湿疹。

湿疹(eczema)是以皮疹特征命名的一种最常见的皮肤病,小儿尤为多见,占皮肤科初诊病例的10%-30%。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多形性皮疹,渗出倾向,对称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自觉剧烈瘙痒。

病因及流行病学:

病因较复杂,目前多认为系过敏性疾病,属第Ⅳ型变态反应。过敏原可来自外界,亦可来自机体内部。外界过敏原如化学药品、化妆品、染料、某些动物的毒素,蛋、鱼、虾、牛奶等异性蛋白以及某些花粉、尘埃等。内部过敏原如体内病灶,肠寄生虫病,某些代谢、内分泌或消化道功能失调以及人体本身某些组织在某些因子的影响下,其成份发生改变而形成自身抗体等。
小儿尤为多见。

现代医学病理:

湿疹患者多具有过敏性体质,有人发现过敏体质与遗传性IgA缺乏有一定关系。此外,当机体处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发生一系列的相应变化,通过神经反射或内分泌影响使皮肤对各种刺激因子的易感性增高,有助于湿疹的发生。

中医学病因病机分析:

本病常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

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与分型
湿疹可分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
(一)急性湿疹
1.皮损呈多形性,常循一定规序发生,开始为弥漫潮红,以后发展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常数种皮损同时并存。
2.病变常为片状或弥漫性、无明显境界。可发于身体各部,而以头、面、四肢远端、阴囊多见。常对称发病,严重者可泛发全身。
3.经过急剧,炎症明显,倾向湿润糜烂,如不发展为慢性,约2~3周可以痊愈,但常易反复发作。
4.自觉灼热及剧烈瘙痒。
(二)亚急性湿疹
1.为介于急性与慢性湿疹间的阶段,常由于急性湿疹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使病程迁延所致。
2.皮损较急性湿疹轻,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仅有少量水疱及轻度糜烂。
(三)慢性湿疹
1.常由于急性和亚急性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窝、阴囊、女阴等处,境界明显,炎症不著。
2.患处皮肤肥厚粗糙,嵴沟明显,呈苔藓样变。颜色为褐红或褐色,表面常附有糠皮状鳞屑,伴有抓痕,结痂及色素沉着。部分皮损上似可出现新的丘疹或水疱,抓破后有少量浆液渗出。发生于手足及关节部位者,常呈破裂或疣状,自觉疼痛影响活动。
3.慢性病程,时轻时重,常反复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尤以精神紧张时为甚。
4.平时自觉症状不著,每当就寝前或精神紧张时出现剧烈瘙痒。

二、几种特殊类型湿疹

(一)钱币状湿疹
1.好发于背及四肢伸侧。
2.皮损呈散在约5分硬币大小,圆形红斑水疱,轻度糜烂和结痂等,边界较清楚,在进行期损害可稍扩大。
3.大多呈慢经过,自觉剧烈瘙痒。
(二)自体过敏性湿疹
1.发病前某些部位皮肤如下肢、阴股部等处常患有湿疹。
2.原发部位湿疹恶化后不久在身体其他部位即出现湿疹样损害。开始为炎性小丘疹,迅速变为群集的丘疱疹,以后融合成小的片状湿疹样损害。
3.病变分布以四肢为主,其次为躯干及面部。
4.瘙痒较剧,有烧灼感,可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和低热。
5.一般发作较急,可于1~2周内泛发全身原发病灶好转后,继发性皮疹可逐渐消退。病程迁延数周以上。

三、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1.常发于破溃的脓肿、窦道、溃疡、瘘管周围或女阴附近等常受分泌物刺激的部位。
2.初起仅限于化脓性病灶周围,皮损潮红,边界清楚。有多数小疱、脓疱或毛囊炎,表面覆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或痂皮。皮损可向周围扩大蔓延,有时周围出现1周即将剥脱的皮屑,其下常有积脓。附近淋巴结往往增大。
3.具有自体接种传染的特点,搔抓可使皮损呈线状分布。
4.自觉瘙痒但较一般湿疹为轻。

诊断:

湿疹诊断标准:
1.急性湿疹
(1)急性发病,皮损由红斑、丘疹、水疱组成。集簇成片状,因搔抓常引起糜烂、渗出、结痂和化脓等改变,边缘不清,常呈对称分布。
(2)剧痒。
2.亚急性湿疹:急性病变炎症减轻、渗液减少后,病程迁延,皮损以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和糜烂或有轻度浸润。
3.慢性湿疹
(1)可从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致或开始即呈慢性。
(2)好发于面部、耳后、肘、腘窝、小腿、外阴和肛门等部位,伴剧痒。
(3)皮损较局限,肥厚浸润显著,境界清楚,多有色素沉着。
(4)病程慢性,常有急性发作。
4.自家敏感性湿疹
(1)发病前,在皮肤某部常有湿疹存在。
(2)经7~10天后,全身突然发生多数散在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对称分布,并有同型反应。
(3)原发病灶好转后,全身皮损也自然减轻、消退。
(4)瘙痒剧烈
5.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1)在发病部位附近有原发性化脓病灶。
(2)皮损以化脓病灶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表现为红斑、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进展快,不对称,常沿搔抓方向成带状分布。

[附]按湿疹发生部位分型,湿疹常发生于某一部位,临床表现也有一定的特异性,兹分述如下。
1.耳部湿疹:多发生在耳后皱襞处,表现为红斑、渗液、有皲裂及结痂。有时带脂溢性。常两侧对称。
2.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的妇女。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呈棕红色皮损,边界清楚,糜烂,结痂,在乳头部皲裂、疼痛。肥胖妇女或垂乳者,常于乳房下皱褶处发生潮红或糜烂渗出。
3.脐窝湿疹:脐窝处呈现鲜红或暗红色斑,表面湿润,有渗液及结痂,边界清楚,很少波及脐周皮肤。
4.阴囊湿疹:急性发作时,阴囊皮肤水肿,潮湿或有糜烂,渗出,结痂。多数呈慢性,阴囊皮肤皱纹深阔,浸润肥厚,呈橘皮或核桃壳状,干燥,覆有鳞屑,色素加深,间或有部分色素脱失。自觉瘙痒剧烈。病程较长,常数月、数年不愈。
5.女阴湿疹:大小阴唇及其附近皮肤浸润肥厚,境界清楚。较少发生红斑、糜烂、渗出。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大阴唇皮肤可呈苔藓样变,有时可见部分色素脱失斑。
6.肛门湿疹:肛周皮肤湿润潮红、糜烂,亦可散在少量丘疹,或肛门粘膜皱襞肥厚皲裂。奇痒难忍。
7.手部湿疹:好发于掌面、手背,可侵及腕部和手指。常对称发生。掌面皮损为局限性浅红,黄褐色斑,上有较厚硬皮屑,易干燥皲裂。手背多为钱币状浸润肥厚的暗红斑,或为苔藓状斑片,覆有少量鳞屑。手指见少量丘疹、水疱。甲周皮肤肿胀潮红,甲板有上现象,甲板变厚不规则。自觉不同程度瘙痒。
8.小腿湿疹:多发生于胫前或侧面,常对称分布。皮损多为局限性棕红色斑,有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破后有糜烂,渗出,结痂,日久则皮损变厚,色素沉着。自觉瘙痒。

鉴别诊断:

一、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疹鉴别
1、接触性皮炎:病因主要为外界接触物,病因易追查。主要限于接触部位、暴露部位多见。皮疹多为单一形态,境态清楚,可有大疱,局部灼痒、疼痛、不适。病程短,去除原因后多易治愈。除非再接触,一般不复发。
2、急性湿疹:主要为内因,病因复杂,常不易追查。无一定部位,常对称分布。皮疹为多形性,边界不清,无大疱,多为小疱,伴剧烈瘙痒。病程较长,易转为慢性。易于复发。

二、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鉴别
1、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皮损为圆形及多角形扁平丘疹形成苔癣样变,边缘常有散在扁平发亮的正常皮色丘疹,无小疱。颈、肘、膝、伸面及腹内侧多见。病程为慢性经过。
2、慢性湿疹:常由急性转变而来。浸润肥厚,色素沉着,周围可有丘疱疹,破裂后糜烂渗出。多发于头面、四肢屈侧及外阴部。急性及慢性反复交替发作。

三、手癣
易与手湿疹相混淆,手癣多发生在手掌,常单侧发病,真菌检查阳性。

四、脂溢性皮炎
经过中可有湿疹样改变,但本病主要发生于头部、胸前、背部中央、腋窝、阴部等皮脂分泌较多的部位,常先自头部开始发病,向下蔓延,损害主要表现为黄红色或鲜红色斑,上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现代医学疗法:

只有急性泛发性湿疹经多种治疗疗效不明显时才考虑短期选用皮质激素内服。外用药物主要为对症处理,根据不同病期表现选用溶液、洗剂、霜脂、糊剂或软膏等湿敷或外涂,常用的有硼酸、薄荷、樟脑、糠馏油、煤焦油、皮质激素等有收敛、止痒、消炎作用。除非有继发性感染,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治疗。
一、治疗原则
要使病人了解湿疹的发生原因,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去除一切可疑的致病因素,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洗烫、用力搔抓、过多的使用肥皂、不适当的外用药等。应避免过劳及精神紧张,避免辛、辣、腥、酸等食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对于慢性泛发湿疹患者,必要时清除病灶,治疗全身性疾病。
二、全身治疗
1.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4mg,3次/日,口服。赛庚啶2~4mg,3次/日,口服。息斯敏10mg,1次/日,口服等。
2.镇静止痒剂:对有精神障碍或睡眠不佳者,可酌用氯丙嗪12.5~50mg,3次/日,口服。奋乃静8mg/日,分1~2次口服。眠尔通0.2~0.6g,3次/日,口服。10%水合氯醛5~10ml,用水稀释1~2倍,睡前半小时口服等。但应注意,上述药物本身亦偶有致敏作用,故用前应详细询问病史。
3.钙剂:如10%葡萄糖酸钙针剂10ml,用等量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
4.静脉封闭:0.25%普鲁卡因10~20m1加入维生素C1~2g,静脉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5.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C0.2g,1日3次。维生素B120mg,1日3次。维生素B620mg,1日3次等口服。
6.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若皮损广泛,炎症急剧,按上述方法未能奏效者,方可考虑应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20mg/次,3~4次/日。
7.组织胺球蛋白:是由盐酸组织胺和丙种球蛋白混合后制成的注射剂。每2ml内含盐酸组织胺0.15~0.2mg,丙种球蛋白12mg。成人每3~4天皮下注射2ml,5岁以下儿童1ml,3~6次为1疗程。

三、局部治疗
1.急性期
(1)在疾病初期仅有潮红、丘疹或少数小疱而无渗液,治宜缓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选用湿敷或具有止痒作用的洗剂,常用2%~3%硼酸水湿敷,炉甘石洗剂或2%冰片,5%明矾炉甘石洗剂等。如仅有潮红者可酌用硼酸滑石粉1日多次频频撒扑。
(2)水疱糜烂渗出明显者,宜收敛、消炎,以促进表皮恢复,可选用防腐收敛性药液作湿敷或罨包,常用的如复方硫酸酮溶液,2%~3%硼酸水,0.5%醋酸铅或醋酸铝溶液。轻度渗出者,可用氧化锌油外涂或氧化锌糊包扎。
2.亚急性期: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痒、干燥、收敛,多选用氯化锌油剂,泥膏或乳剂为宜。可根据渗出糜烂的轻重,皮损浸润肥厚,瘙痒的程度而加入适当的收敛剂、角质促成剂及止痒剂,如3%黑豆馏油,2%冰片,5%黑豆馏油泥膏。
3.慢性期:治疗原则为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可根据皮损肥厚,干燥程度而采用不同的浓度的焦油类(煤焦油、松馏油、糠馏油、黑豆馏油)软膏或糊剂。损害较薄或轻度糜烂渗出者,可用焦油糊剂,干燥肥厚者可用焦油软膏、焦油酊,常用浓度为5~10%,亦可在焦油制剂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其它角质溶解剂,如水杨酸或硫黄。对慢性肥厚性湿疹,可在焦油制剂中加入适当浓度的皮质激素,疗效更好。

四、物理及放射疗法
对慢性湿疹可采用浅层X线照射或用放射性同位素磷32和锶90治疗。一般放射量为80~100拉德,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总量一般不超过1000拉德,但非常肥厚的病损可用至1500拉德。亚急性湿疹有少量渗出者亦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其开始量以30拉德左右为好,待渗出消退后可逐渐增加,但最大量不应超过800拉德,一般总量为500~800拉德。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病初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湿热内蕴,外越肌肤则疹色鲜红,浸淫流液,病久反复发作,阴血被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肌肤失养,粗糙肥厚,缠绵难愈。总之,该病属湿热,血热,湿阻,血燥所引起。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体质、脉证,选方用药,不可拘泥成方。
本病的治疗,辨别皮疹的湿、热、风对于立法非常重要。皮损分布、颜色、性质的不同是湿疹辨证的依据,如皮疹分布在四肢伸面、背部的属阳;屈面、腹部属阴;头面、上肢及躯干上部的多属风;下肢及阴部的多属湿。同时结合脉、舌的变化加以全面分析,舌红为血分有热;苔黄腻为热在肝胆;苔白腻为湿阻脾胃;脉沉细则为血虚等等。
1.湿热
证候:本型相当于急性湿疹,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流液,边界弥漫,剧烈瘙痒,伴胸闷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萆??渗湿汤合二妙丸加减。龙胆草10g,黄芩10g,丹皮15g,银花30g,连翘15g,苦参10g,苍术10g,萆??10g,黄柏10g,茵陈10g,生甘草6g。热盛加生石膏30g,白茅根30g;毒热盛时加大青叶30g;大便燥结加生大黄10g(后下)。

2.血热
证候:本型亦相当于急性湿疹,但渗液较少,皮损以红斑、丘疹、抓痕、血痂为主,瘙痒剧烈,常伴有口干舌红,脉细数。
治法:清热凉血,佐以利湿。
方药:鲜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白茅根30g,黄连6g,山栀子10g,地肤子10g,茜草15g,苦参10g,海桐皮15g,生甘草10g,车前草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湿阻
证候:多为亚急性湿疹,皮损色暗、淡红或不红,水疱不多,但液水浸淫,常伴有胃纳不香,面色萎黄,便溏溲少,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除湿,养血润肤。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15g,白术15g,猪苓15g,茯苓20g,山药15g,生苡仁30g,车前草1Og,泽泻15g,徐长卿30g,陈皮10g,茵陈10g,生甘草6g。胃纳不香者加藿香、佩兰;渗出多时加萆薢、苦参;有热象苔黄者去苍术加黄柏、滑石。

4.血燥
证候:本型相当于慢性湿疹,皮损肥厚角化破裂,或有抓痕血痂,反复发作,数年不愈,常有人体消瘦,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缓。
治法:养血疏风,除湿润燥。
方药:消风散或四物消风散加减。生地30g,白芍15g,当归10g,丹参20g,鸡血藤15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萆藓10g,茯苓皮30g,蛇床子10g,生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验方:

1.除湿止痒药粉:炉甘石、赤石脂、熟石膏、滑石粉、枯矾各30g,冰片5g。将上药共研粉末装瓶备用。可直接扑撒患处,适用于湿疹急性期有糜烂渗出者。
2.湿疹散:黄柏30g,冰片20g,青黛粉20g,苍术5g,白矾10g,石膏10Og。将黄柏、苍术洗净泥土及杂质,烤干后共细粉,白矾、石膏用火烧透后研成粉末。将青黛、冰片制成粉未,各药混后均匀过筛后装瓶备用。
3.湿疹洗方:败酱草50g,苦参15g,蛇床子30g,川柏10g,明矾6g,马尾连10g,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约剩药液500~1000ml,即可用之熏洗患处,每日2次。对外阴湿疹效果尤佳。
4.湿疹外敷方:马齿苋60g,黄柏20g,地榆15g,苦参10g,苍术15g,上药共加水1200ml,煎3遍混合备用,用4~8层的沙布或口罩垫于患处湿敷每日2次,每次15分钟。适用于急性湿疹。
5.肛门湿疹方:牡蛎60g,苦参60g,黄柏60g,川椒30g,冰片15g,炉甘石1OOg。上药共研细粉,取适量撒布在伤湿止痛膏上,贴于肛门周围,每日1次,用后每晚去掉并用清水洗浴肛周。本方对肛门湿疹有良效。

外治法:

1.急性期
(1)在疾病初期,仅有皮疹潮红、丘疱疹而无渗液,可用祛湿散或滑石粉30g,寒水石粉10g,冰片2g,混匀一日多次频频撒扑。若有渗液不多者,用三黄洗剂外擦,每日5~6次。
(2)糜烂、水疱、渗出较多者可用马齿苋60g加水2000~3000ml,煮沸15~20分钟,冷却后湿敷。或用黄柏,生地榆各30g加水2000ml,煮沸15~20分钟,冷却后湿敷。亦可用蒲公英、龙胆草、野菊花等各20g煎水待冷后湿敷。
(3)糜烂、水疱、结痂时,用黄连袖或青黛散麻油调搽,1日3次。或祛湿散或三妙散用植物油或甘草油适量调匀处用,1日2~3次。
2.亚急性期:
一般用三黄洗剂或青黛散麻油调搽均可,或用祛湿散、新三妙散油调外用,每日3次。
3.慢性期:
①青黛膏或皮脂膏外涂,每日2~3次。②青黛膏加热烘疗法,每日1次。③20%猫眼草膏合80%青黛膏,调匀外擦,每日2次。④烟熏法熏疗患部,每日1~2次。

针灸治疗推拿治疗:

可针刺曲池、足三里、血海、委中等穴。耳针可取肺、肾上腺、神门、内分泌等穴。

疗效及预后:

1.治愈:皮疹消退,仅遗留色素改变,不痒,随访观察2年未再复发。
2.好转:皮疹和炎症明显消退,痒减轻。

预防:

去除一切可疑的致病因素,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洗烫、用力搔抓、过多的使用肥皂、不适当的外用药等。应避免过劳及精神紧张,避免辛、辣、腥、酸等食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C. 肚脐眼湿疹会是什么原因

肚脐眼湿疹会是什么原因

肚差春脐眼湿疹会是什么原因,现在常常都会看见搜型许多得湿疹的人,有一些是世庆猜在肚脐眼肚脐眼周围,其实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情况,如果是肚脐眼湿疹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现在来看看肚脐眼湿疹会是什么原因。

肚脐眼湿疹会是什么原因1

肚脐眼湿疹会是什么原因

1、遗传因素。湿疹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家族是否有湿疹的遗传史,那么孩子得湿疹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有确切的过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

2、外界刺激。外界环境对皮肤的刺激、婴儿消化不良以及先天性的过敏体质都可能诱发此病。肚脐眼处毛细血管网丰富,皮内含有的水及氯化物多,对各种刺激因素非常敏感,因而容易发生变态反应。

3、过敏。化妆品、护肤品、光照、温度等都可能是过敏原。

肚脐眼湿疹怎么办

1、穿衣需要注意。衣服选择柔软舒适的'面料,尽量选择裁剪宽松一些的衣服。避免选择容易引起过敏或刺激皮肤的面料。新衣服一般含有化学物质如甲醛,因此,穿之前一定要先清洗。清洗衣服的时候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洗衣粉或洗衣液,而且需要多清洗几次,以清洗掉衣服上肥皂或洗衣液的残留物。

2、控制压力。压力会加重湿疹。因此减轻压力有助于减轻湿疹症状。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采取运动、冥想等方法让自己放松下来。深呼吸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3、皮肤保持清洁。肚脐眼周围有湿疹的时候,特别是洗澡的时候要注意肚脐眼的清洗。

4、避免用指甲挠抓。肚脐周围的皮肤娇嫩,容易被指甲抓破,抓破了就很容易引起皮肤的感染,所以有湿疹的时候要修剪自己的指甲,保持自己的手不清洁,不要经常的搔抓。保持肚脐周围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湿疹是一种皮肤病,有些时候发的比较急,如果得到正确的治疗会比较容易恢复,但是有些一旦转换为慢性皮肤病,可见及时、正确的治疗是多么重要,平时除了正确的护理皮肤外,注意肚脐眼处的卫生护理,同时更要避免受刺激。

肚脐眼湿疹会是什么原因2

干性湿疹和湿疹的区别

1、一般湿疹的皮损为多形性,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湿疹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的皮损自觉剧烈瘙痒,且具有渗出倾向;亚急性期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

2、干性湿疹则主要表现为洗澡后出现瘙痒症状,皮肤干燥、表皮及角质层有裂纹,皮肤呈淡红色,裂纹处红色更明显,可发生于身体多处,但多见于四肢部位,特别是老年人的胫前部。

干性湿疹和湿疹注意事项

1、避免做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清洗及接触可能过敏的物质如皮毛制剂等。

2、少接触化学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精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酒类等。

关于干性湿疹和湿疹的区别我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这回应该不懂的人都能够明白了,我还为大家说了一下,干性湿疹和湿疹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希望得了这样的湿疹的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够大意了。

D. 我家宝宝脐带掉了,可肚脐眼里老湿湿的干不了怎么办

保护新生儿脐带的2个阶段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 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以前曾经有人主张局部涂1%的甲紫(紫药水),因甲紫有杀菌、收敛作用,但由于甲紫的穿透力弱,有时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却窝芷着脓肿,故现在多数主张采用蘸了75%酒精的棉签消毒。 但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新生儿脐带保健小常识 Go Top 医护人员会很细心的进行消毒等措施,并且会细致的教会宝宝的家人如何护理好脐带。当回家了以后,父母就可以正确的护理照顾,直至脐带干燥脱落为止。 经过医生的检查,健康状况良好的宝贝就可以很快的送到妈妈的身边了。在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后3-7天脱落。但在脐带脱落前,脐部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脐带结扎后留有脐血管断口,如果脐部感染,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脐血管的断口处并进入血循环,就会引起菌血症。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菌血症会很快发展为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因此,脐带断端的护理是很重要的。在美中宜和医院,医护人员会很细心的进行消毒等措施,并且会细致的教会宝宝的家人如何护理好脐带。当回家了以后,父母就可以正确的护理照顾,直至脐带干燥脱落为止。 1.每天清洁小肚脐 刚出生的小宝宝,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不容易清洁,脐窝里可能会出现脓液。所以,要彻底清洁小脐窝。 方法是:每天用棉签蘸上75%的酒精,一只手轻轻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在脐窝和脐带根部细细擦拭,使脐带不再与脐窝粘连。随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清洁后别忘记把提过的结扎线也用酒精消消毒。 2.保持肚脐干爽 宝宝的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一定要保证脐带和脐窝的干燥,因为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很容易感染上细菌。所以,脐带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脐带脱落之前,不能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3.不要让纸尿裤或衣服摩擦脐带残端 脐带未脱或刚脱落时,要避免衣服和纸尿裤对宝宝脐部的刺激。可以将尿布前面的上端往下翻一些,以减少纸尿裤对脐带残端的摩擦。 4.如果脐带不脱落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1~ 2周脱落。 如果宝宝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另外,可以用酒精给宝宝擦拭脐窝,使脐带残端保持干燥,加速脐带残端脱落和肚脐愈合。 5.如果脐带有分泌物 愈合中的脐带残端经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这是愈合中的脐带残端渗出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脐带自然脱落后,脐窝会有些潮湿,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是由于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没有完全长好,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用75%的酒精轻轻擦干净即可。 一般一天1~2 次即可,2 ~3天后脐窝就会干燥。用干纱布轻轻擦拭脐带残端,也能加速肚脐的愈合。如果肚脐的渗出液像脓液或有恶臭味,说明脐部可能出现了感染,要带宝宝去医院。 6.如果脐带发红 脐带残端一经脱落,肚脐就形成了。在脐带残端脱落的过程中,肚脐周围常常会出现轻微的发红,这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但是,如果肚脐和周围皮肤变得很红,而且用手摸起来感觉皮肤发热,那很可能是肚脐出现了感染,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脐带护理三大原则 Go Top 脐带脱落的时间,会依宝宝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生后1~2周会脱落。妈妈们要遵循脐带护理的三大原则,您就可以轻松照顾宝宝了。 第 一,要保持干燥。在宝宝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尤其洗澡时不慎将脐带根部弄湿,应先以干净小棉棒擦拭干净,再执行脐带护理。 第 二,要避免摩擦。纸尿裤大小要适当,千万不要使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这样在宝宝活动时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 第 三,要避免闷热。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新宝宝肚脐哪些问题需就医 Go Top 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脐带会在出生两周内脱落。但是,宝宝的脐也会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诊治。 1. 脐疝。 脐部有一圆形或半圆形肿物,哭时增大,安静时恢复,手指探入可触到根茎部的边缘。这是脐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拢,腹压增高时,腹膜、肠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小的脐疝在1岁以后会自愈,或用胶布加压法固定,大的脐疝需2~4岁后进行手术治疗。 2.脐湿疹。 因过敏因素引起肚脐及周围皮肤的皮疹,表现为丘疹、糜烂、渗出及脱屑等。可以用1%~4%硼酸液外洗、涂氧化锌油等方式治疗。 3.脐茸。 脐带脱落后,创面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像黏膜样的肿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称脐茸。脐茸与肉芽肿不同,它是肠黏膜组织,为胚胎时期卵黄管的残留物。脐茸的治疗方法与肉芽肿相同。 4.脐瘘。 脐带脱落后,脐正中有黏膜样物,中心有孔,有肠内物流出,并带有臭味,周围皮肤发生糜烂。此为胚胎时卵黄管与脐部相通,卵黄管未闭合残留所致,需住院切除治疗。 5.脐炎。 脐部流水或有脓性分泌物。脐轮皮肤红肿或去除脐窝痂后有脓性分泌物。脐部分泌物有臭味,除局部消毒、清洗外可能还需用抗生素治疗,应去医院检查。若有发热泪盈眶、精神弱、吃奶差者,还应警惕有无败血症,需紧急求医,绝不能耽误。 6. 脐肉芽肿。 脐带脱落后,如果脐根部的创面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会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组织:直径~厘米,表面湿润,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日久不愈。此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用硝酸银烧灼或搔刮局部或电灼,均可以治愈。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应手术切除。

E. 儿子三岁半了,耳朵和脸上出满了湿疹,有啥

耳湿疹指发生于耳轮,外耳道、耳后皱褶部位的湿疹。多见于婴幼儿。脂溢性皮炎和异位性皮炎均可表现为耳湿疹,外耳道湿疹可由中耳炎或耳挖伤引起,感染的细菌多为葡萄球菌或链球菌。
发病部位:皮肤,耳患病比例:1-2%
发病季节:春季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易感人群:多见于婴幼儿可引起耳湿疹。
耳湿疹的症状:斑疹脓疱疱疹斑丘疹红斑样皮疹剧痒慢性湿疹样变丹毒样外观皮肤湿毒鳞屑样痂皮耳漏湿疹。
有一些小朋友如果对食物或是环境中的某样东西过敏,有时也会加重耳湿疹的症状。故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如果有粘膜破损应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F. 胎儿肚脐红肿有脓的治疗和原因

脐疮。原因是由于断脐后护理不当感受外邪所致。如1洗浴时,脐部为水湿所侵,或为尿液浸渍。2脐带未干,脱落过早。3衣服摩擦损伤。造成脐部久而不干,湿郁化热或污秽化毒,出现以上症状。用小儿化毒散于脐。或红霉素软膏擦于脐。乳母忌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