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资深小雀斑
扩展阅读
去美容院挑粉刺 2024-04-30 09:26:57
黄褐斑越打越 2024-04-30 09:19:00
中韩美容微整形医院 2024-04-30 09:18:46

资深小雀斑

发布时间: 2024-04-17 07:01:52

A. 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概况

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于北京时间2015年2月23日上午揭晓,之前以9项提名领跑的《鸟人》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原创剧本4项重要大奖。而它的竞争者《少年时代》,在6项提名中仅拿到最佳女配角一个奖项。本届奥斯卡的结果虽有意外,但着实有些乏善可陈,倒是影帝影后的归属成就一段佳话:出演《万物理论》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尼,成为影史上第一位80后影帝;而朱莉安·摩尔凭借《依然爱丽丝》中的表演顺利封后,这也使得她成为影史上第一位兼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影后和奥斯卡影后4项的女演员,成为首位实现欧洲三大电影节加奥斯卡影后四大满贯的女演员。 。
(* 首位实现欧洲三大电影节加奥斯卡影帝四大满贯的男演员是杰克·莱蒙)
在艺术、主流、商业之间摇摆不定
本届奥斯卡有多乏味,看看大家对获奖名单的预测有多相似、命中率又有多高便能明白。每一年的颁奖前后,影评人和资深影迷都免不了要对保守又温情的奥斯卡小金人吐槽一番。导演倾向“苦行僧”多过“顽童”,大卫·芬奇哪怕部部叫好,也难获小金人的青睐,而林克莱特以12年的努力,却足以凭“新人”身份在奥斯卡露脸;演员要不计形象为艺术“牺牲”,埃迪·雷德梅尼因扮演身患卢伽雷氏症的霍金摘得影帝,朱莉安·摩尔则出演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展现了从意气风发到憔悴颓废的心路历程。
有好事者列出奥斯卡五大潜规则七大定律,证明了这些评审的口味有多么好摸清,难怪影评人约翰·格林批评:“乡村俱乐部都比它多元化。”
《消失的爱人》在奥斯卡的“遇冷”,着实让不少人叫屈。这部影片对美国中产阶级婚姻、生活,以及传媒大众皆有所反思,有着大卫·芬奇一贯的冷峻风格,IMDB用户评分高达8.5,却仅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诺兰执导的《星际穿越》虽然票房高达5.5亿美元,引发了一场科学大讨论,但也只拿到最佳视觉效果奖。
体现对好莱坞娱乐工业的深度反思
此次成为大赢家的《鸟人》中,长达2个多小时的“伪长镜头”和戏里戏外主演相似的人生经历,早就成为影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除此以外,它还有一个更打动人的精神内核,那就是对好莱坞和百老汇娱乐工业的深度反思。电影中,昔日的超级英雄扮演者遭遇中年危机,企图以一部“文艺”戏剧来咸鱼翻身,却未能如愿,事业陷入绝境之时,却凭赤裸上身迷失街头的视频意外走红。如今,当艺术水准不再成为电影和戏剧决定性因素,越来越多的花边新闻和商业炒作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奥斯卡把“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统统给了《鸟人》,可谓用心良苦——在对于艺术的定义和当今电影工业的反思中,《鸟人》和奥斯卡评审有着相同的见解。
尽管奖项落空,耗时12年拍摄的《少年时代》的6项提名也足以证明奥斯卡对其的尊重。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爱在”三部曲之后,以更长的跨度,展现美国普通家庭的生活琐碎,惹人唏嘘: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这个技术能够实现一切的年代,仍然有这样一批电影人,坚持最原始的电影梦。而85后导演的作品《爆裂鼓手》尽管场面“爆裂”,让人心惊肉跳,仔细追究,用的却是非常正统的手法。所以,相比于影片的“创新”之举,莫若说评审更看重的是对“传统电影”尊严的维护。
同样的审美旨趣也体现在最佳外语片的获得者《修女伊达》之上,片中修女伊达在寻找亲人的旅途中,逐渐揭开了家族的悲剧,作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波兰电影,影片继承了欧洲电影的传统美学,将“优雅”发挥到了极致。而讲述“棱镜门”主角斯诺登真实故事的《第四公民》夺得最佳纪录片奖,影片高度还原事件始末。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更像是亲历一个历史性的事件,难免遭受争议,但奥斯卡还是用专业肯定了女导演罗拉·柏翠丝的勇敢——《第四公民》的诞生,本就是一种宣言。

B. 去斑,有懂行的人么

果蔬美容是一种很古老的美容术,也是一种吸取天然植物之精华的美容术。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维生素、微量元素,食用和外敷对增加皮肤弹性和滋润光泽都大有裨益。特别是利用果蔬原料中的天然汁液进行祛斑美白护理。既安全有效又方便简捷,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美容方法。

采取果蔬美容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果汁涂抹于面部或用于面部清洁。一种是直接用果蔬敷于面部做果蔬面膜。

青菜是我们平常见得最多的一种蔬菜,对于皮肤黑的人可以用青菜汁洗面。皮肤黝黑,一般是由于皮肤偏于酸性之故,所以洗脸后,可用一些青菜汁拍面部,菜汁中所含叶绿素被皮肤吸收,使之呈中性。西瓜中含有黄、绿、红三元素成分,是“完整”的营养品。

用西瓜汁洗面,会使黝黑的皮肤转白。

新鲜的萝卜,也有祛斑增白,补水润肤的功能,我们可以把萝卜洗净后榨汁,早晚洗脸后,用汁液拍在脸上即可。

如果脸部有雀斑,我们还可以选择新鲜的茄子,用刀将茄子切成小片,擦面部有雀斑的位置,直到擦红为止。

用果汁洗脸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一定要每日坚持,持之以恒,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自己用果蔬做面膜,可能有点麻烦,但却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创造中获得乐趣,在快乐中得到收获。

最简单的就是把吃剩的西瓜皮切成薄片,贴于面部有斑处,最后再用瓜皮轻轻按摩即可。

杏仁,热水泡后去皮、捣碎,用鸡蛋清调和成面膜,每晚临睡前做一次面膜,过夜,第二天早晨再以温水洗去。可以祛除面部黑斑,减少皱纹,滋润皮肤。如果没有杏仁,用李子仁也可有同样的效果。
方案一:补充大量水分。日晒后的肌肤水分已经大量流失,因此时刻保持肌肤的水分充足是美白肌肤的首要条件,因此,你需要买一瓶肌水(雾化特制保湿化妆水,分子量极小,可直接透过皮肤渗入皮下),经常喷在脸上,既镇静皮肤又保湿。进入室内,请即卸妆,可随时喷在无妆的脸上。高保湿的海洋矿物喷雾水效果也非常好。

方案二:美白化妆水的双重呵护。含有植物美白成分的化妆水不仅可以起到二次清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水分的迅速渗透而达到收敛和美白的作用,如果你以往用的只是普通的爽肤水,不如把它换成特殊的美白化妆水吧!

方案三:24小时不间断美白。白天紫外线较为强烈,因此使用美白产品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并抵御紫外线的侵害非常重要。但如果想让肌肤达到真正的完美白皙,夜晚的美白修护同样必不可少。夜间,空气中仍会持续散射出微量的紫外线,而且在晚间细胞的再生速度比日间快两倍,因而黑色素也会继续产生,因此晚间是进一步美白修护肌肤、提升净白效果的最佳时间,能更有效地修护细胞,让肌肤做好充分准备,加强白天防御紫外线的能力。

方案四:专业的美白修复。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每周或十天到美容院作一次常规皮护,在美容师指导下选择适合年轻肤质的疗程,进行美白和保湿特别护理。或者使用周护理产品和美白精华素及精油修护系列,请美容师为你操作并按摩,效果可能胜过平时在家里一个月的成绩!

方案五:持续使用美白面膜。为摆脱晒后的色素沉积,并在短时间内给肌肤净白改观,就需要让日常护理与加强护理双管齐下。不妨每天使用美白面膜为肌肤进行加强护理,运用医学上的冲击疗法,利用面膜中大量的美白精华乳液,令深层肌肤得到强力吸收与渗透,使肌肤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改观,回复水嫩透白,达到理想肤色。

方案六:饮食调节。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可抑制氧化,阻止色素沉积;维生素B6具有褪除黑色素斑痕的作用,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鸡肉、瘦猪肉、蛋黄、鱼、虾、花生、大豆及其制品等。

肤色因遗传而来,肤质却因人而异。选用美白产品,必须要根据自己的肤质选择适当,才能有效。

当代的美白产品已很少采用化学物质,用的最多的是一些软化肌肤角质层、清除污垢及补充养分的防晒天然植物合成物。

如在洗面奶中添加西洋参、草和野生三色紫罗兰;在营养乳(霜)中加入芦荟、珍珠粉、维他命A、E、C复合剂和氨基酸等物质;山金车、金益草则多用于按摩膏内。还有用各种草本直接制成面膜以达到美白作用的,如海藻膜、果蔬膜等。也有用草本提取液根据顾客的不同肤质现场进行调配的。不过这些系列产品要求美容掌握所有种类的功能,掌握恰当的配比,加多加少完全依靠美容师对产品和顾客肤质的了解程度,相对来讲难度较大。

一般来说,油性皮肤的人应昼选用含芦荟的美白产品,因芦荟具有强烈的杀菌、收敛功效,对于除油脂、收缩毛孔有很大帮助。干性、中性肌肤需要补充水分,海藻、骨胶原、珍珠、野生三色紫罗兰等都有很好的美白保湿功效。混和性皮肤就要分开护理,我们常常看到有些美容师一次只给客人使用一种面膜,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问题性皮肤要先治疗,不适宜直接选用美白产品,尤其是暗疮性皮肤和微丝血管破裂性皮肤。

美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依靠长期的护理,那种认为几次、几星期就可以去除黑色素,显现美白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C. 男神出没!抖森、卷福、小雀斑,英国绅士怎么穿

一直以来,英国绅士都是讲究的代表,无论老幼,穿衣都是超有品味、注重细节和场合。

毕竟,整个国家的传统和氛围摆在那里,去教堂、婚礼、赛马会等许多场合,都有着成文或不成文的着装要求。

以前有温莎公爵,现在有卷福、小雀斑、抖森。

镜头中,各位英伦男神更是将会穿的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儒雅风流。

1、抖森(Tom Hiddleston)

作为当下的一线明星,抖森在《复仇者联盟》里的表演,让洛基几乎抢了雷神的风头。

作为剑桥大学的高材生,抖森被誉为演艺圈内最具贵族气质的人,在穿着和举止上,他走的基本都是英国贵族的典型路径,相对讲究、保守。

但无论是休闲装还是西服,他总是能巧妙地找到展示自己个性的方式,即使低调,却依然引人注目。

2、卷福(Benedict Cumberbatch)

喜欢英剧《神探夏洛克》的朋友们,对于卷福应该也非常熟悉。作为实力派,从探长到霍金、梵高、图灵,厉害的卷福演谁像谁。

卷福的长相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帅,用他也曾自嘲因为脑袋的尺寸和形状,被人吐槽说像《冰川时代》里的树懒Sid。

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整体造型上的随和、优雅。尤其是在红毯上,他的造型,稳妥得体,还常常与太太的礼服来个呼应,从不出错。

3、小雀斑(Eddie Redmayne)

这位高智商的英伦学霸,在电影《悲惨世界》、《万物理论》、《木星上行》都有不俗表现,在《丹麦女孩》中,他的出色表演更是差点让小李子的小金人易手。

不过,他的官方身份是“演员+模特”。早在2008年,他就为巴巴里拍摄广告。

作为公认“最会穿衣的男演员”,相对于以上两位,小雀斑着装的风格更前卫,从最时髦的西装到休闲的便装,他总是能展现出完美无缺的卓越品味。

二、穿搭要点

三位帅得并不过份的男神,为什么在各种场合都能让人感受他们浓浓的绅士气息?

当然是因为会穿!

盘点了他们的造型,秧秧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个共通点。

1、板型上利落

在英国绅士的穿搭中,我们看不见oversize。

利落修身的版型裁剪,在西装、大衣、西裤中都是如此。

贴身裁剪+收紧裤腿+稍稍缩短的西装上衣长度 ,让男神们在穿上西装后,上下身比例更好、更挺拔。

合体的西装,是每位英国绅士衣橱里的必备单品。

对比一下,即使抖森有114cm的大长腿和迷人的眼神,但在换上休闲装之后,气场也减弱了不少。

合身的肩线和修身的剪裁是西装、西裤是否能为你加分的关键,所以, 如果不是度身定制,那么,找个好裁缝来为你度身修改也是很必要的。

2、颜色上和谐

绅士们很注意全身着装颜色的和谐感,通常,不会选择颜色太跳跃的单品。

冬天,绅士们多选择深色系服装, 比如黑色、棕色、橄榄色、深蓝色。

在搭配时,常常以同色系为主,有时,会在同色系中加入一个低调的基础色,或者用白衬衫的领子来局部提亮,打破沉闷。

或者,会把某件单品颜色换成经典的格纹或者条纹样式,来点小改变。

夏天时,绅士们会更倾向于白色、奶油色、浅蓝色等较清新的颜色。

譬如用深浅不一的蓝色和牛仔色、浅卡其色搭配,再用鞋子做一个顺色。

小雀斑算是几位绅士中,颜色使用最大胆的一个,但他在穿着彩色西装时,也会遵循顺色原则。

譬如内外顺色、上下顺色或是鞋与外套顺色,或者干脆和身边人的衣服花色做呼应。

3、层次上丰富

英国绅士的穿搭,简约而不简单。

这一点在秋冬装中更为明显。

在出席正式场合时,他们倾向于选择的就是最不容易出错的经典搭配,西装+马甲+白色衬衫+深色皮鞋。

为了不让着装过于正式保守,他们常选择休闲的一粒扣款式,内搭西装马甲,让视觉上更立体。

气温更低时,绅士们也会把马甲换成毛衣。

下雨的时候,在西装外披上风衣,挡风挡雨又潇洒,十足的老电影范儿。

更冷的时候,在西装外直接加上大衣,保暖又有气场。即使进入室内,脱掉大衣后,也不影响整体形象的精致。

即使是在春天,老牌绅士们很花心思在着装的层次感上。

作为资深绅士,《王牌特工》中的科林叔穿白衬衫时,也不忘记加上两个背带,让白衬衣看起来干净而不寡淡。

4、细节上讲究

所谓“魔鬼都在细节中”。

作为正统的英伦绅士,尤其是在与西装互相搭配的小件配饰,都非常忽视。

譬如袖扣,他们通常会精心挑选,用刻有姓名字母的定制款或其他特别的设计款,来替换掉原有的普通袖扣。

譬如手表,除了运动时,极少看到他们佩戴电子手表,通常,他们会选择金属或皮质表带,配上干净大气的表盘。

当然,想要更与众不同,选择简单又有辨识度的编织带大表盘,即使只是一身黑西装,你也可以和最潮大叔Nick Wooster一样有型。

在细节上的用心,譬如手表、戒子的选择,会让你即使是在朋友圈洒狗粮、晒随手拍的风景,看起来都特别有格调。

利落精致的单品、低调沉稳的气质、干净合体的着装,让英国男神们形成了独有的绅士风。

所以,不要说“关键看脸”,也许你的脸并没有卷福长;也不要说“关键看气质”,没有西装的抖森,看起来和跑步机上的你一样平常。

想要学好英伦风、气场爆棚,先从他们的高分着装中吸取最精华之处。

毕竟,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End

D. 神奇动物在哪里 观后感的最新相关信息

电影将故事背景设定于了《哈利波特》70年前的美国纽约,不同于《哈利波特》以围绕主人公成长为主的展开,《神奇动物在哪里》以多线齐驱并将,有寻找神奇动物的冒险,有主人公间的爱情故事,当然还少不了黑暗势力的反派,希望借此来形成剧情上的充沛,但却忽视了多线叙事对逻辑与节奏掌控的苛求,当剧情过半,在这个尚还未能建立一个能引人入胜的魔法世界观的时候,叙事过于凌乱的问题已然暴露无遗。

《神奇动物在哪里》并没有去套路前者《哈利波特》电影模式的成功,而是以一个新的构思希望将观众带入那个昔日的魔法世界,但这种新并不意味着电影的出色,散漫的剧情与薄弱的人物,都使电影看起来只是一个略显乏味的冒险故事。
当叙事掌控不力,对于一部有着众多人物角色的电影来说,必然会导致人物的薄弱,《神奇动物在哪里》中所塑造的角色几乎都是脸谱化的,演员只是按照设计的人物“演”出了自己的角色,而没有令人看到性格使然或是情感自然的转变,这使得这部电影所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人物,已然并非是男女主角或是反派,而就是一个插科打诨作为电影润滑剂发挥幽默效应的麻瓜配角。
回想昔日JK罗琳在现实世界中所构筑的那个真正为人着迷的魔法世界,在反看这部仅只是新奇的动物形象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作,更为出色的特效制作虽能为人夺目,但并没有带来一个能如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般为人沉浸其中的展开,如果说最早的《哈利波特》是一场尤为出色为孩子大开魔法世界大门的钥匙,那么《神奇动物在哪里》仅只是一场以贩卖旧有情怀为主的成人童话。
《哈利波特》已然挥手长别,《神奇动物在哪里》虽然有着种种的诟病,但总还是令人重温着那个昔日的魔法世界,一张情怀的底牌,其实在很多哈迷的眼中已然能粉饰新不如旧的瑕疵。
哈利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二
《神奇动物在哪里》绝对不是单纯的粉丝电影。即使是对哈利波特的背景故事不是那么熟悉的大众影迷,也能很容易地通过这一部电影走近这个令人入迷的“魔法世界”。不过,在作者罗琳近二十年的苦心塑造之下,这个“魔法世界”早已经连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整体。某种程度上,只有当我们将《神奇动物在哪里》这部电影置入“魔法世界”的整体之中,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观看《神奇动物在哪里》的乐趣。
1. 回收《哈利波特》七部正传中的“遗珠”
曾经的罗琳讲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她爱在不起眼的细节处留伏笔,这些细节在读者不经意间彼此相连,最终织成一张密致的网。有趣的是,因为在写《哈利波特》七部正传时她并没有构思过要写《神奇动物在哪里》这个系列的故事,所以这一次,罗琳也不再能当从前那个拥有“上帝视角”的作者了。她仿佛开始扮演起了自己的“读者”,来了一次逆向思维:像个同人文作者一样,罗琳在《哈利波特》七部正传中搜罗有趣的细节,并对这些细节进行重新解读,发散和延展,从而创造出新的“设定”。
比如,虽然女配角昆妮会读心的设定被众人吐槽像是抄袭了隔壁漫威的X教授,但其实“读心术”在《哈利波特》正传里就已经存在了。纽特跟昆妮刚一见面,说她是一个“读心者” (legilimens)。这个奇怪的,看似新创的词汇实际上来源于咒语“摄神取念”(legilimency spell)。“摄神取念”咒曾在第五部《凤凰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一环。正是因为哈利没有好好跟斯内普学习“大脑封闭术”来抵御“摄神取念”咒的魔力,伏地魔才趁虚而入给了他虚假的信息,引他进入了神秘事物司的陷阱,最终造成了小天狼星的死亡。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摄神取念”咒语被进一步延伸,擅长这个咒语的“读心者”成为了一种巫师的类型。
有趣的是,邓布利多自己也曾在第五部第37章中说过,他是个出色的“读心者” (an accomplished legilimens),虽然正传描写邓布利多“读心”的情节并不多。介于邓布利多迟早会在《神奇动物》系列的后面几部中出场,“读心咒”的设定也许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伏笔。
在这部电影中大出风头,爱“金”如命的萌宠“嗅嗅”,也是罗琳从《哈利波特》的七部正传里回收的。在第四部《火焰杯》中,“嗅嗅”第一次出现在“神奇动物保护课”里,是哈利和他同在四年级的同学继炸尾螺之后需要学习的另一种“神奇动物”。“神奇动物保护课”的老师海格当时刚被无良记者丽塔斯基特揭露是一名混血巨人,因此遭到各种媒体轰炸,家长状告。深受打击的海格这才终于放弃了他一贯钟爱的凶残系神奇动物(如炸尾螺),搞了个萌物来给学生们玩儿,这个萌物就是“嗅嗅”。他当时在地底下埋了100枚爱尔兰妖精的金币,让学生一人认领一只嗅嗅来挖金币。
这个时候的“嗅嗅”与出现在《神奇动物在哪里》这部电影中的“嗅嗅”有非常大的差异,书中描写道:
“这是他们上过的最好玩的一节保护神奇生物课。嗅嗅在那片地里钻进钻出,就像在水里一样,每一只都急匆匆地赶到放开它们的那个同学身边,把金币吐进他们手里。罗恩的收获特别多,大腿上很快就堆满了金币。” 《火焰杯 第二十八章 克劳奇先生疯了》
然而在《神奇动物在哪里》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的“嗅嗅”极其调皮,四处窜逃,根本不听纽特使唤,抓都抓不住,更别提乖乖找好金币奔回主人身边倒金币了。不过正传中的“嗅嗅”与《神奇动物》这部电影中的“嗅嗅”有着如此的差异,看似是个情节漏洞,其实细想却非常巧妙合理:因为《神奇动物在哪里》的故事,要早《哈利波特》正传半个多世纪。这半个多世纪中,嗅嗅完全可能从“调皮捣蛋鬼”被驯化为了“主人淘金小帮手”。这样的变化,甚至还能从侧面体现出,纽特这个“神奇生物学家”对认识和驯化神奇动物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不过,在《火焰杯》的故事中,嗅嗅这个生物并没有太明显的个性。它的出现是功能性的,为情节服务:通过嗅嗅挖金币的情节,罗琳自然又隐蔽地让读者第一次从海格口中得知了爱尔兰妖精的金币是会消失,而“金币的消失”在《火焰杯》中曾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线索。
第五部《凤凰社》中,嗅嗅也有出场,这一次就已经带有它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的个性了:高年级学生李乔丹把嗅嗅扔进了魔法部官员兼教师乌姆里奇的办公室里,把这位老巫婆金灿灿的奢华办公室一顿好毁。《神奇动物》开场的“嗅嗅”大闹银行戏,其实就微妙地照应了大闹乌姆里奇办公室的戏码。在这两处情节中,"嗅嗅"的形象都既是对贪欲财富的戏谑讽刺,也是对"资本家"权威的快意毁灭与捣坏。
然而,《神奇动物在哪里》在哈利波特七部正传故事的基础上最精彩的再创作,无疑是obscurial/obscurus这个设定。这个悲哀的设定是从邓布利多的妹妹阿莉安娜那儿延伸而来的。在第七部第二十八章中,邓布利多的弟弟阿不福思讲述了母亲和妹妹阿丽安娜的故事:
阿莉安娜小时候一个人在后院玩耍,还没办法控制住自己的魔法。邻居家的麻瓜男孩儿们看到了,强迫她重新变出刚才的戏法,阿莉安娜做不到,麻瓜男孩们就残忍地折磨她。阿莉安娜因此对魔法产生了巨大的恐惧,而永久的压抑了自己的魔法。然而被压抑的魔法并没有离开她,而是成为了一个痛苦的梦魇。她时常会失控爆发,甚至因此不小心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正是因为母亲的过世,邓布利多才在毕业的夏天被迫留在了老家戈德里克山谷,结识了后来成为黑巫师的格林德沃。最终在他,格林德沃还有阿不福思三个人的一次争执中,三人中不知是谁过失杀死了因为受刺激而再次爆发的阿莉安娜。《神奇动物在哪里》中的格林德沃开始疯狂地寻找obscurial,很大程度也许就是因为他见识到了暴走中的阿莉安娜所具有的魔法力量。
虽然“压抑魔法的天性会造成更强烈的爆发”这个概念显然来自于阿莉安娜,但阿莉安娜的故事只是一个雏形。《神奇动物》中的obscurial/obscurus这个设定要复杂,有深意得多:
首先,在《神奇动物》对obscurial的设定中,所有成为这种黑暗魔法力量寄居体的少男少女正常情况下都活不过十岁。阿莉安娜死的时候活到了十四岁,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她体内的黑暗力量并没有发展成真正强大的“obscurus”,而只是一个雏形,毕竟她只在小时候受过一次迫害。当然,《神奇动物》中也有另一个例外,那就是明显已经活了不止十岁的黑少年Credence Barebone(电影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他的魔法力量异常强大才免于丧命,而他真实的身世,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魔法能力,仍然是个吊足人胃口的谜。这个谜的谜底也许会是后续作品中的重头戏。)
其次,如果阿莉安娜的悲剧看起来仍只是一个意外,且主要局限于阿莉安娜的个体和她的家庭,《神奇动物》中obscurial的设定将这种悲剧提升到了一个更广泛的层面:这是一个黑暗的历史时代,一个黑暗的社会所具有的人性悲剧。纽特向胖麻瓜雅各布解释obscurial时说:“在巫师转为地下之前,麻瓜仍然四处追捕巫师,许多年幼的巫师为了免于迫害,开始压抑自己的魔法天性。”毫无疑问,obscurial这个设定背后的核心内涵,其实就是“巫师”与“麻瓜”两个族群之间长久的矛盾与仇恨。换句话说,obscurial映射的是人类于“异己”从未停息过的迫害与排挤,以及这种迫害必然带来的“仇恨”的反弹。
那么单从obscurial这个设定,我们就已经能看出来罗琳对进一步挖掘“魔法世界”中历史社会问题的野心。
2. “哈利波特”附录?
实际上,除了《哈利波特》的七部正传,罗琳从好几年前就开始在官方粉丝网站pottermore.com上发表小文章,对魔法世界进行修修补补。这些小文章都非常有趣,除了补全一些配角的背景故事(最精彩的要数卢平被狼人咬的原因,德拉科的童年,还有麦格教授与麻瓜的失败婚史),罗琳还一直在小文章中补全“魔法世界历史”与“魔法世界地理”。除英国之外其他国家的魔法学校与魔法社会都得到了逐一的介绍。
某种程度上,虽然这些小文章发表在网络上,算不上是“正式”的出版物,但这些“补丁文章”就像是托尔金写在“魔戒”系列后面的附录,是作者对一个虚构世界在历史纵深和地理范围上的完善。这样的“补丁”使这个虚构世界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同时延展。
当然,罗琳的“魔法世界”和托尔金的“中土世界”存在最本质的差异。如果“中土世界”是一个远离现世社会,带有中世纪古韵的寓言式世界,“魔法世界”最迷人之处恰恰在于它离我们很近,它根植于我们已知的历史和社会中。“魔法世界”从来不是一个世外桃源。“魔法世界”就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之中,与现实世界一样琐碎,秽杂,充满人事的模棱两可甚至像是一面镜子一般,对照着现实世界中的正邪善恶。
无论如何,托尔金的“魔戒”附录早已经成为了我们研究中土世界最珍贵的宝藏。可惜的是,除了狂热的哈迷,很少有人在关注罗琳发在pottermore上的文章。现在市面上也少有这些文章优秀的中译版。
从《神奇动物在哪里》拍摄的消息传出开始,罗琳就陆续在pottermore上传了一系列关于北美魔法社会的小文章,介绍北美巫师的历史和政府构造。其中与《神奇动物在哪里》这部电影最相关的信息,无疑是在北美魔法社会中,“巫师”和“麻瓜”之间一直以来都有着比其他大多数国家都更深切的隔膜和仇恨。
根据“美国魔法议会(Magical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MACUSA)”这篇文章所说,美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巫师政府与麻瓜政府没有任何合作的国家(正传第六部《混血王子》第一章“另一位部长”曾揭露英国的巫师政府与麻瓜政府是有合作的)。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也得知,《神奇动物在哪里》所在的历史背景,也就是20年代的纽约,北美的巫师社会尚存在一种“族群隔离法案”,即禁止巫师与麻瓜(无魔法人士)交友,通婚,甚至连日常交流也必须保持在最少,违者将被视为触犯了巫师法律。罗琳还特别强调,北美巫师政府对触犯巫师法律的人惩罚格外严厉。英国的巫师罪犯通常都会被送去阿兹卡班坐牢,而在北美的法律中,犯罪的巫师将被直接判处死刑。
为什么在北美,巫师与麻瓜之间会存在如此深厚的隔膜?在“北美魔法历史(History of Magic in North America)” 一文中,罗琳把北美魔法世界的历史追溯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692年,尚在殖民清教徒统治下的美国马塞诸瑟州的“塞勒姆审巫案”(Salem Witch Trials)。可能大多数人对这个历史事件并不熟悉,但一定会对由它改编的诸多文艺作品有所耳闻,比如亚瑟米勒大名鼎鼎的话剧《熔炉》。总之,这是美国历史上一次臭名昭著的宗教迫害案,共有25人被害,其中19处以绞刑,另有2名婴儿死于狱中。
罗琳将这个真实历史事件编织进了她(虚构)的北美魔法历史里,并将其作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她在文章中说,彼时全世界的巫师都在提议转为地下,签订《国际巫师保密协定》(这个协议在哈利波特正传中可以算是最重要的设定),其中美国是最积极的提议签订《国际巫师保密协定》的国家,正因为美国巫师刚刚遭受了“塞勒姆审巫案”的严重冲击。
根据罗琳在“北美魔法历史”中的叙述,另一个巫师与麻瓜仇恨的根源在于一个叫“scourer"(译为 擦洗者?)的组织。因为北美的殖民背景,最初北美的巫师社会十分混乱,没有政府也没有法律,因此许多欧洲的黑巫师都窜逃于此,黑魔法横行。此时美国民间基督教迫害巫师风气很盛,一些投机取巧的黑巫师便组成了一个叫"scourer"的流氓组织,专门追捕无辜巫师上交给麻瓜教会以换取钱财,到后期,甚至抓捕无辜的麻瓜冒充巫师上交教会以获取暴利。然而在北美巫师政府成立以后,scourer组织的诸多黑巫师成员并没有被绳之以法,而是融入了麻瓜社会繁衍生息,再难捕获。scourer组织的黑巫师遗留在麻瓜社会中的后人,就此便成为了北美巫师社会最大的隐患。这也使得北美巫师与麻瓜之间仇恨的伤口久久不能痊愈。
在罗琳的设定中,又恰恰是这个黑巫师组织的“后人”催生了北美的巫师/麻瓜族群隔离法案。罗琳给这个法案取名为Rappaport's Law。故事是这样:在1790年(也就是1789年美国联邦宪法通过建国一年以后),在一名姓Rappaport的巫师政府总统治下,有一名很受信任的财政部长。这名财政部长自己政途得意,但疏于照顾自己的女儿。他女儿魔法天资不高,更爱穿衣打扮,梦想着成为交际花。有一次,Rappaport的女儿去小镇上的一个派对,遇到一个帅气的神秘男子,被迷晕了头,就将她父亲掌握的所有国际巫师社会机密,包括每个国家巫师政府所在地,如何进入,以及各国普通巫师聚居地一五一十地全告诉了帅气的神秘男子。
然而这个神秘男子的真实身份,正是黑巫师组织scourer成员在麻瓜社会中遗留的后人。男子一直对整个巫师社会充满了恨意,得到这些机密后,就一股脑全部报给了当时的美国政府。这次差点暴露了整个国际巫师社会巨大的危机之后,美国巫师社会便开始严厉地执行起族群隔离法案(Rapparport's Law),尤其开始严厉地禁止巫师与麻瓜之间的恋爱与通婚。
这个法案(Rappaport's Law)的背景对于《神奇动物在哪里》电影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它让这部电影中一条十分重要的爱情线变得更加动人。在不了解这个背景的时候,我们可能很容易就觉得昆妮与胖麻瓜雅各布之间的情愫有一些莫名其妙。为什么他们的感情看起来那么小心翼翼?为什么他们必须分离?为什么电影不在纽特与缇娜告别时结束,而偏偏要以他们二人的对视作为最后的镜头?
其实,只因为在那个年代的北美社会中,巫师与麻瓜之间的爱意从存在开始就已是禁忌。他们越过人群的对视,正是暗示了突破禁忌的希望。
其次,在Rappaport's法案中还有一个极为有趣的伏笔:那个差点以一己之力倾覆了整个国际巫师社会的黑巫师后裔,他的名字叫作Bartholomew Barebone。Barebone这个姓,恰好也是《神奇动物》中宣扬处决巫师的“新塞勒姆慈善会”(从这个慈善会的名字就明显可以看出其对“塞勒姆审巫案”的狂热推崇)组织者Mary Lou Barebone的姓。作为Scourer组织的后人,尤其是Bartholomew Barebone这个人的后人,她如此仇恨巫师社会,并笃信巫师需要被赶尽杀绝并不足为奇。但有趣的是,她对巫师社会的“仇恨”这一次被包装成为了一个伪善的“慈善会”:表面上看,她收养孤儿,向贫苦的孩子们发放食物;但实际上,打着“慈善”的幌子,她是在将她对巫师的“仇恨”,连带着Barebone这个承载着血雨腥风历史的姓,一起强加给了她收养的儿女们。
罗琳一直很关注这种体制化的“伪善”。在哈利波特正传完结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罗琳都在苦心经营她的慈善机构“lumos"(在魔法世界,Lumos其实是一个召唤光亮的咒语,中译为“荧光闪烁”),这个慈善机构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反对腐败的体制化孤儿院对儿童的迫害。
作为这位“慈善家”母亲的养子,因受到虐待而长成了Obscurial的Credence也姓Barebone。这显然是一种讽刺:正如受到孤儿院虐待的孩子们仍被要求感谢孤儿院的抚养,当麻瓜与巫师之间积淀了几个世纪的“仇恨”逼得Credence走投无路孤立无援,他仍必须背负着Barebone这个象征着仇恨与矛盾的姓。
不过,罗琳的用心良苦也许在于,只有当这样的历史仇恨被加之于Credence这个少年身上时,我们才终于得以看到这仇恨让人无限悲悯的另一面。Credence的悲剧,让我们不想去分辨巫师与麻瓜究竟谁对谁错,更不愿意进一步强化这种隔阂的不可跨越。我们被迫直面一个血淋淋的事实:这样灭顶的仇恨最终竟然需要由一个无辜的少年来承担,是何等的不公?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范文三
哈利波特完结的时候从没想过这部作品还能出衍生作品,读过原作小说的人一定对“神奇的动物”这个名字印象深刻,从第五部开始,每当书中出现一个奇怪的魔法生物的时候,就会有注释:“详见作者的《神奇的动物在哪里》”,遗憾的是这部原作者出品的衍生作品(当然原先的神奇动物这本书只是解说了一下动物,跟这次的电影剧情并无很大联系)虽然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有引进,但是很快就绝版了。
再回到这部作品,上映前我就好激动地订了首映日的三张票,一张real 3D两张IMAX 3D,并各种重温原作。
今天总算看到了,第一遍先看了D-box real 3D,乡下人第一次看不知道椅子竟然还会随着剧情震动和摇晃......
作品背景在上世纪的美国,不管是刚刚起步的工业气息,还是跟英国有些相似又千差万别的背景,都让我觉得别有一番风味。此外不管是配乐还是演员、剧情编排,给我感觉跟《哈利波特》千差万别。比起更像是青春历险的正传,本作从一个已经学成的主角视角出发,讲述了一场结合魔法世界与现实相互交织相融的神奇动物冒险。
不再像本传那样充满年少的激情或是直白的爱恨情仇,也由于男主是个一根筋的直肠子动物狂,就算有萌芽的感情也是那么的含蓄。
此外作品的包袱虽然也不算多么厉害但是由于叙事线和作品误导的缘故,揭开谜底的时候还是很惊喜的。
总之是一部感觉跟哈利波特味儿并不那么重的衍生作,虽然可以原作的关联(仔细研究应该有很多彩蛋可惜英语差有些没听懂),整体氛围和风格却迥然不同。能看到这部作品真的很高兴。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范文四
电影将故事背景设定于了《哈利·波特》70年前的美国纽约,不同于《哈利·波特》以围绕主人公成长为主的展开,《神奇动物在哪里》以多线齐驱并将,有寻找神奇动物的冒险,有主人公间的爱情故事,当然还少不了黑暗势力的反派,希望借此来形成剧情上的充沛,但却忽视了多线叙事对逻辑与节奏掌控的苛求,当剧情过半,在这个尚还未能建立一个能引人入胜的魔法世界观的时候,叙事过于凌乱的问题已然暴露无遗。
《神奇动物在哪里》并没有去套路前者《哈利·波特》电影模式的成功,而是以一个新的构思希望将观众带入那个昔日的魔法世界,但这种新并不意味着电影的出色,散漫的剧情与薄弱的人物,都使电影看起来只是一个略显乏味的冒险故事。
当叙事掌控不力,对于一部有着众多人物角色的电影来说,必然会导致人物的薄弱,《神奇动物在哪里》中所塑造的角色几乎都是脸谱化的,演员只是按照设计的人物“演”出了自己的角色,而没有令人看到性格使然或是情感自然的转变,这使得这部电影所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人物,已然并非是男女主角或是反派,而就是一个插科打诨作为电影润滑剂发挥幽默效应的麻瓜配角。
回想昔日JK罗琳在现实世界中所构筑的那个真正为人着迷的魔法世界,在反看这部仅只是新奇的动物形象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作,更为出色的特效制作虽能为人夺目,但并没有带来一个能如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般为人沉浸其中的展开,如果说最早的《哈利·波特》是一场尤为出色为孩子大开魔法世界大门的钥匙,那么《神奇动物在哪里》仅只是一场以贩卖旧有情怀为主的成人童话。
《哈利·波特》已然挥手长别,《神奇动物在哪里》虽然有着种种的诟病,但总还是令人重温着那个昔日的魔法世界,一张情怀的底牌,其实在很多哈迷的眼中已然能粉饰新不如旧的瑕疵。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范文五
哈迷们万众期待的《神奇动物在哪里》在无奈延期后终于上映了,时隔六年后,一场全新的魔法之旅正式启程。
短短的77页书里,蕴含了无数神奇的魔法生活,当这些可爱的生物来到纽约时,一场神奇的美洲魔法之旅在欢乐和惊呼声中正式开始了。
《神奇动物在哪里》的时间点在《哈利波特》之前,地点也从英国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这本曾在《哈利波特》中出现的奇兽饲养学教学书,却隐含了一段冒险故事。
魔法之风早已被大家所熟悉,但电影能够同样吸引人,却不是吃老本的魔法风,而是那群萌萌哒的神奇动物。
无论是预告片,还是在正片里,全片最抢戏的奇兽莫过于那只喜欢“blingbling”的大财迷嗅嗅了,这只长着一张鸭嘴的小顽皮,一到纽约就开始它的“敛财大计”,差点“洗劫”了银行。那如同无底洞的小肚子,是能有多少财宝就往里塞多少,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后面更是在夜间“打劫”珠宝店,这“洗劫”功夫真心没谁了!
除了萌萌哒的嗅嗅,还有绝美霸气的雷鸟、胆小粘人的护树罗锅、可大可小的鸟蛇、善解人意的隐形兽等等,在这个大家都爱萌宠的时代,一群各具性格的神奇萌宠们大闹纽约,可谓是引得观众们爆笑连连。
从欧洲到北美,从伦敦到纽约,魔法之风的基础依旧,开场那段熟悉的旋律仿佛开启了昔日的回忆。可随着镜头的推进,浓厚的美式味道开始散发,穿梭在街头的汽车、架在空中的轨道,还有极具美式特色的“魔法国会”,都给哈迷和影迷开启了一段新旅程。
所以,《神奇动物在哪里》并没有一味的吃《哈利波特》的老本,带着很浓厚的美式风格,一口一个讲着“法律”的魔法官员是最能体现美式风格的所在,而不是仅仅在“subway”和“underground”上做区别。难怪烂番茄和IMDb分别给出了新鲜度77%和7.9的高分,看来这次真的是吹到了北美人民的心坎里。
从“续集”的层面上来,《神奇动物在哪里》能够在原有框架上再做出创新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彼得大帝将同样没几页的《霍比特人》拍出来也没有超越《魔戒》的高度。另外,为了不重蹈《魔兽》大电影那样仅仅是一部粉丝的狂欢,《神奇动物在哪里》很明显地缩减许多魔法用语,巫师们说出的咒语时间明显变少了,这让更多原来没看过《哈利波特》的人更容易接受。
告别了《哈利波特》,意味着《神奇动物在哪里》将以全新的角色来讲述故事。
影帝“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饰演的“纽特斯卡曼德”动物学家还真颇有几分怪咖的味道,时常低歪着脖子、拎着箱子有些奇怪的走姿非常贴切一个“资深技术宅男”的形象。虽然看着有点跟其他男主角那种帅气的形象有些偏离,但是在公园里绘声绘色地跳独角兽求爱舞那段简直堪称一绝。
麻瓜“雅各布”绝对是本片的笑点担当,各种表情包层出不穷,搭配上胖胖、憨憨的样子,绝对有不亚于嗅嗅的萌,难怪能够博得美女巫师奎妮的芳心。让人大呼:原来胖纸也有春天。
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曾在此前的新闻里说加盟该片,这里就不多剧透了,只告诉大家一定要看完片尾的彩蛋哦!
在此也推荐大家看IMAX版本,跃屏效果确实好玩。
“哈妈”JK罗琳携手四部《哈利波特》导演大卫叶茨,不仅仅是给哈迷们带来一场久违的盛宴,更给不是哈迷的观众带来了一次欢快爆笑的魔法旅程。
《神奇动物在哪里》的寻找之旅才刚刚开始,却早已让人期待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