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
扩展阅读
唇疱疹结疤了 2024-07-27 16:50:53
先天性雀斑痣 2024-07-27 16:48:52
怀孕晚期皮肤痒出水泡 2024-07-27 16:45:51

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

发布时间: 2024-04-03 07:43:23

❶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爆发,那么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呢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同时也提醒各位家长朋友,疱疹性咽峡炎感染性强、传播很快,一定要做好预防和各项防范措施。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用中医小儿推拿方退烧,防止高热惊厥。

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 ,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中医角度分析:今年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特点是湿热毒较甚,所以容易伤及津液,咽喉充血非常明显,唇红,舌红苔少,发热相对较高,也可出现精神疲倦等中医所说的壮火食气的表现。

1、清胃经  500次

具体操作:大鱼际和拇指外侧赤白肉际处,从腕横纹推至拇指第一指节侧缘。

2、清肺经  500次

具体操作:无名指掌面,由指根推至指尖。

3、清天河水  500次

具体操作:操作者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手食、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为清天河水。

4、退六腑  300次

具体操作:沿前臂后侧,由肘部推至腕横纹为退六腑。

5、推天柱骨  300次

具体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并拢自上而下直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

1、疱疹性的咽峡炎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所以不能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无效的 ;

2、控制体温是首要,而病毒(也就是疱疹)必须让它发出来(需要3-5天)。

3、同时加强肠胃护理。 饮食清淡,多喝水!

喝三豆饮

目前是疱疹性咽颊炎以及手足口病发病高发期,随着天气转热可能会逐渐增多,推荐大家饮用三豆饮来预防和辅助调理。

一岁,黄豆20粒、黑豆15粒、绿豆15粒

2—3岁,黄豆30粒、黑豆20粒、绿豆20粒

3—5岁,黄豆50粒、黑豆40粒、绿豆40粒

5岁以上再略增加一些……

三碗水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最后煮成一碗水,可以选择适量加白糖或冰糖,方便孩子入口。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❷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实效推荐方案:内服及外用中成药及食疗方

疱疹性咽峡炎在中医上的病因病机简单来说就是体内湿热阻滞加上外感引起,它属于时行温病。#中医# #0-6岁 育儿 经# # 育儿 经# # 育儿 事务所# #中医有效方案#

疱疹性咽峡炎特点与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如果是比较小的孩子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疱疹性咽峡炎常见病因:

临床门诊上,好多小儿本身存在脾胃虚弱,积食内热,湿重等加上不良的饮食(好辛辣油腻,寒凉之品等)导致小儿有湿热体质环境(各种病毒最喜欢的体质环境),同时体虚免疫力,抵抗力不足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发病。好多医生在治疗这方面的问题时就一味地清热解毒,消炎等,这样是不好解决根本问题,有积食内热要消积食清内热,有湿热有祛湿清热,有脾胃虚弱要注意健运脾胃等。

推荐中成药:

第一个推荐的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主要成分包含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导滞功效,通常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这药看起来和疱疹性咽峡炎没啥关系,但是中医认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起病的内在因素多为饮食伤胃,脾胃积食内热,同时饮食不节贪寒凉之品形成体内湿热环境,而该药含有槟榔、厚朴和大黄,在解表退热的基础上,兼具行气通便消滞去湿热作用,所以对于发热伴有便秘、腹胀等胃肠积滞表现的幼童尤为适合。

第二个是金莲清热颗粒/泡腾片。

主要成分包含金莲花、大青叶,石膏、知母、地黄、玄参,苦杏仁(炒)。可以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止咳祛痰,主治外感热证。

因该药含有石膏庆简,除解毒利咽以外,解肌退热效果也比较好。该药有颗粒和泡腾片不同剂型,颗粒可冲服,泡腾片需要溶解于水后方可服用。

除以上两个中成药,还有这几个中成药也不错,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鱼腥草合剂,银翘解毒丸,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等。有积食内热,脾虚等可配合中成药有保和丸,鸡内金散,王氏保赤丸,参苓白术颗粒等。

外用中成药:

一、开喉剑喷雾剂,成份:八爪金龙、山豆根、滑拿蝉蜕、薄荷脑。苗医抬蒙蒙宋宫症。蒙嘎宫昂,来罗拉米。中医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肺胃蕴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干口苦,牙龈肿痛以及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见以上证候者。

二、双料喉风散,主要成分:珍珠、人工牛黄、冰片、黄连、山豆根、甘草、青誉让裤黛、人中白(煅)、寒水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肺胃热毒炽盛所致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三、冰硼散,主要成分:冰片、硼砂(煅)、朱砂、玄明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比较寒凉,一定要确定体内是有湿热的情况再用,且不可长期使用。

食疗方:推荐三豆香菜根饮,四豆饮等。

三豆香菜根饮:

食疗材料:两把黄豆80克、一把绿豆50克、一把黑豆克、香菜根(带头)3 5个

煎煮法:取上面三种豆加水1200-1500ml左右,大火煮开小火煮一个半小时以后,放入香菜根(带头)3 5个(菜刀拍碎),再煮10分钟即可,过滤豆渣等倒入碗中有400-500ml这样,分上、下午各一半,温服或当水温温服用即可。

功效:绿豆清热,黄豆补脾和中,黑豆补肾祛湿,香菜可发汗透疹,消食下气,醒脾和中,整方可以清热祛湿,补益脾肾,透表祛邪。

四豆饮:三豆饮基础上加赤小豆50克,煎服法同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子必须当日煮当日喝,不能隔夜,隔夜以后效果会差很多。至于喝的方法,不必像喝中药那样一天三次,这个汤可多次喝,不限次数及量,其实这也就是豆沙饮料,可以当做饮料喝,以孩子可以承受量次为准。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注意:

1、加强隔离: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所以患儿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要去上学。

2、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3、多通风:定期打开门窗通风,让居室内空气流通,以保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4、减少聚集:疾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到人员聚集场所,除了患病幼儿不要串门外,患病幼儿的家长也尽量少串门。

5、加强消毒:肠道病毒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应彻底消毒。消毒方式有水煮沸、热水浸泡、消毒剂消毒、紫外线灯消毒、漂白粉消毒等。

6、可以每周饮用2-3天的三豆香菜饮或四豆饮等,同时保持不积食,不贪凉,注意忌口辛辣味重等食物。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供学习及同道参考等,如有需要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操作使用。本平台及个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海口中医儿科符齐敬 符医生中医科学 育儿 ,学习更多正确中医智慧 育儿 知识和 育儿 小妙招,用中医智慧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小儿常见病及疑难病等。欢迎大家点赞,分享,收藏。

❸ 小儿扁桃体疱疹病因和治疗方法

1、小儿扁桃体疱疹传染吗

疱疹是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

宝宝嗓子起疱疹,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

而宝宝喉咙长疱疹要考虑疱疹性咽炎,疱疹性咽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好发于1~5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可反复发作。

2、什么是疱疹

疱疹,一是指皮肤表面出现的黄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疱,常成片出现,里面充满液体。天花、水痘等都有这种症状;二是指一种皮肤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多发生在上唇或面部,症状是局部先发痒,然后出现水泡状的隆起,内含透明的液体,有微痛,一两周后结痂自愈。疱疹分为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3、疱疹的症状体征

皮肤表面出现的黄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疱,常成片出现,里面充满液体,天花、水痘等都有这种症状;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多发生在上唇或面部,症状是局部先发痒,然后出现水泡状的隆起,内含透明的液体,有微痛,一两周后结痂自愈。

小儿扁桃体疱疹的病因

七、八、九三个月婴幼儿疾病高发期,其中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最易得的疾病,它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且起病非常急,头天玩得挺好,第二天就高烧不退,咽部出现疱疹。一般的儿童患病后,常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咽部充血,并出现数个至数十个2~4毫米的.灰白色疱疹,周围伴有红晕。一般一两天后疱疹就开始破溃成小溃疡,孩子非常难受。

医生提醒: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罕见疾病,一般用药一周后就可以痊愈,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但家长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病起病急,孩子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如果孩子抽搐,在迅速送往医院的同时,家长可以掐住患儿的人中穴,不断呼喊患儿名字,同时要防止孩子在抽搐时咬伤舌头。抱孩子的姿势一定要正确:首先要松开孩子的衣领,让头偏向一侧,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呼吸顺畅,千万别仰头抱孩子,影响孩子呼吸。

小儿扁桃体疱疹的治疗

春天是扁桃体炎高发季节,一般有发热、咽痛等表现,可分为充血性和化脓性二类。充血性的以病毒感染为主,化脓性的以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为主。儿童免疫功能较弱,扁桃体炎每次急性发作后,往往有2周左右的间歇期,所以4-6岁的孩子一年可有几次扁桃体炎,还可引起邻近器官的感染而致鼻炎及鼻窦炎、中耳炎、喉炎、支气管炎等,而且容易反复、迁延发作。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日趋完善,扁桃体炎发病次数会越来越少。

现在对扁桃体炎有中医辨证用中药及乳蛾合剂、利咽合剂、参龙丸,扁桃体局部可用金喉健、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等吹撒于局部,还有针灸推拿,抗生素等多种治疗方法,都有良好效果。扁桃体是免疫器官,是“有用”的,因此,即使孩子经常有扁桃体炎,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要手术切除。

❹ 疱疹性咽颊炎多久可以上幼儿园

患病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亦有说法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2患病原因编辑
口腔结构图

疱疹性咽峡炎
1、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例如小的孩子没有鼻毛,阻挡不住空气中的粗糙异物。

2、呼吸道粘膜柔嫩,容易受到各种刺激(寒冷、刺激性气体等)而发生充血、肿胀甚至炎症反应。

3、呼吸道分泌出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不能充分杀灭入侵的病原体。

4、呼吸道表面有一种带无数纤毛的细胞,这些纤毛好像一把大扫除的刷子一样,不断将吸入并粘附在呼吸道上的小颗粒如粉尘、病菌等向外清扫,排到喉头咳出,但小儿呼吸道上的这种纤毛活动比较微弱,因此“自洁”功能也就相对地差。

3病症及诊断编辑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鉴别诊断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复发性口疮和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已一般无全身症状)。柯萨奇A组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4治疗方法编辑
治疗中的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
本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 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西药抗病毒;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可辨证选用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合并心肌损害者,应适当卧床休息,使用护心药。还可以利用加压或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类药物、含化参龙丸、含漱利咽合剂、撒入锡类散、喷入金喉健等进行咽峡局部治疗;发热时可用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呕吐、惊厥、影响饮食睡眠时可以配合输液支持疗法及对症中枢性降温措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否则不宜使用抗细菌类药物。

5注意事项编辑

疱疹性咽峡炎
生了病的孩子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这种病尚未研制出疫苗。因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此病。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

食疗方法:香蕉、佩兰、厚朴各3克,银花、连翘各5克,生大黄2克(另包),扁豆6克。将上药共研为粗末备用。

使用方法:将药末倒入保温杯中,加开水200毫升左右,浸泡30分钟以上,首次服药20~30毫升,然后可小量频服,服药中可加白糖以调味,每天1剂。年长儿中药的剂量可按以上比例酌加;当发热症状减轻或大便次数超过4次时,可停用生大黄;体温持续不降者,可增加服药次数或酌加大黄的药量;呕吐者可加藿香5克、生姜3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薷、银花、连翘均有较强的抑制病毒的作用,并能延缓病毒所致细胞的病变,可抗炎症的渗出和增生,而且还有广谱抗菌作用。生大黄通腑泻热,具有良好的通便排毒作用。以上药物能使热毒表里双解,清上与泻热并行,使疱疹性咽炎患儿在短期内症状消失痊愈

❺ 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夏秋季节较多见。在托儿所、幼儿园小有流行,婴幼儿患此病比较多,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庄玲伶介绍,造成“疱疹性咽峡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最近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这些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和埃可病毒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等引起的急性咽部炎疾病。这几种病毒所导致的疾病传染性强、流行快,主要侵犯1岁—7岁儿童,严重的可以引起心肌的损伤。由于其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患儿可伴恶心、呕吐与咳嗽等症状。患儿一般为起病急、突然高热,早期可伴有流鼻涕,大一点的孩子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小一点的孩子则表现为拒乳、哭闹、不能睡眠,流口水等,重者影响吞咽功能,但多数不影响发声。进行体格检查时,可见咽部出血,有数个灰白色约小米粒大小的疱疹,直径约为1-2cm,周围有红晕。疱疹多分散存在,主要分布于咽腭弓边沿、口腔黏膜、扁桃体、咽后壁等处,疱疹可破溃,破溃后形成黄色溃疡。诊断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十分困难,难在疱疹未显现之前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咽炎,对此,家长要加强观察。

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主要以中药治疗为主。可选择一些清热、解毒、利咽的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汤药常用银花、连翘、蒲公英、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清热解毒的药物。较重一些的孩子可静脉点滴炎琥宁、清开灵注射液。同时,还可以用雾化超声吸入中药双黄连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西医一般多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于病情比较重、高热的孩子,应根据病情化验后再进行静点。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等抗病毒药物及退热药。

庄副主任建议家长,当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应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另外,给孩子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尤其是不能吃过热的食物。另外,为防止继发感染,在治疗期间要避免淋雨、过度疲劳,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可选用淡盐水漱口。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约一周就能痊愈。值得一提的是,好多家长因为孩子诊断疱疹性咽峡炎后,都怀疑孩子患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比手足口病小,家长不要太担心。而且孩子手、脚心没有疱疹,一般不会是手足口病,家长不要过分恐慌。家长要做好护理,尽量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接触。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及时就诊。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本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西药抗病毒;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可辨证选用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合并心肌损害者,应适当卧床休息,使用护心药。还可以利用加压或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类药物、含化参龙丸、含漱利咽合剂、撒入锡类散、喷入金喉健等进行咽峡局部治疗;发热时可用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呕吐、惊厥、影响饮食睡眠时可以配合输液支持疗法及对症中枢性降温措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否则不宜使用抗细菌类药物。

生了病的孩子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目前对这种病尚未研制出疫苗。因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此病。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