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实效推荐方案:内服及外用中成药及食疗方
疱疹性咽峡炎在中医上的病因病机简单来说就是体内湿热阻滞加上外感引起,它属于时行温病。#中医# #0-6岁 育儿 经# # 育儿 经# # 育儿 事务所# #中医有效方案#
疱疹性咽峡炎特点与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如果是比较小的孩子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疱疹性咽峡炎常见病因:
临床门诊上,好多小儿本身存在脾胃虚弱,积食内热,湿重等加上不良的饮食(好辛辣油腻,寒凉之品等)导致小儿有湿热体质环境(各种病毒最喜欢的体质环境),同时体虚免疫力,抵抗力不足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发病。好多医生在治疗这方面的问题时就一味地清热解毒,消炎等,这样是不好解决根本问题,有积食内热要消积食清内热,有湿热有祛湿清热,有脾胃虚弱要注意健运脾胃等。
推荐中成药:
第一个推荐的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主要成分包含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导滞功效,通常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这药看起来和疱疹性咽峡炎没啥关系,但是中医认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起病的内在因素多为饮食伤胃,脾胃积食内热,同时饮食不节贪寒凉之品形成体内湿热环境,而该药含有槟榔、厚朴和大黄,在解表退热的基础上,兼具行气通便消滞去湿热作用,所以对于发热伴有便秘、腹胀等胃肠积滞表现的幼童尤为适合。
第二个是金莲清热颗粒/泡腾片。
主要成分包含金莲花、大青叶,石膏、知母、地黄、玄参,苦杏仁(炒)。可以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止咳祛痰,主治外感热证。
因该药含有石膏庆简,除解毒利咽以外,解肌退热效果也比较好。该药有颗粒和泡腾片不同剂型,颗粒可冲服,泡腾片需要溶解于水后方可服用。
除以上两个中成药,还有这几个中成药也不错,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鱼腥草合剂,银翘解毒丸,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等。有积食内热,脾虚等可配合中成药有保和丸,鸡内金散,王氏保赤丸,参苓白术颗粒等。
外用中成药:
一、开喉剑喷雾剂,成份:八爪金龙、山豆根、滑拿蝉蜕、薄荷脑。苗医抬蒙蒙宋宫症。蒙嘎宫昂,来罗拉米。中医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肺胃蕴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干口苦,牙龈肿痛以及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见以上证候者。
二、双料喉风散,主要成分:珍珠、人工牛黄、冰片、黄连、山豆根、甘草、青誉让裤黛、人中白(煅)、寒水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肺胃热毒炽盛所致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三、冰硼散,主要成分:冰片、硼砂(煅)、朱砂、玄明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比较寒凉,一定要确定体内是有湿热的情况再用,且不可长期使用。
食疗方:推荐三豆香菜根饮,四豆饮等。
三豆香菜根饮:
食疗材料:两把黄豆80克、一把绿豆50克、一把黑豆克、香菜根(带头)3 5个
煎煮法:取上面三种豆加水1200-1500ml左右,大火煮开小火煮一个半小时以后,放入香菜根(带头)3 5个(菜刀拍碎),再煮10分钟即可,过滤豆渣等倒入碗中有400-500ml这样,分上、下午各一半,温服或当水温温服用即可。
功效:绿豆清热,黄豆补脾和中,黑豆补肾祛湿,香菜可发汗透疹,消食下气,醒脾和中,整方可以清热祛湿,补益脾肾,透表祛邪。
四豆饮:三豆饮基础上加赤小豆50克,煎服法同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子必须当日煮当日喝,不能隔夜,隔夜以后效果会差很多。至于喝的方法,不必像喝中药那样一天三次,这个汤可多次喝,不限次数及量,其实这也就是豆沙饮料,可以当做饮料喝,以孩子可以承受量次为准。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注意:
1、加强隔离: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所以患儿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要去上学。
2、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3、多通风:定期打开门窗通风,让居室内空气流通,以保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4、减少聚集:疾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到人员聚集场所,除了患病幼儿不要串门外,患病幼儿的家长也尽量少串门。
5、加强消毒:肠道病毒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应彻底消毒。消毒方式有水煮沸、热水浸泡、消毒剂消毒、紫外线灯消毒、漂白粉消毒等。
6、可以每周饮用2-3天的三豆香菜饮或四豆饮等,同时保持不积食,不贪凉,注意忌口辛辣味重等食物。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供学习及同道参考等,如有需要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操作使用。本平台及个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海口中医儿科符齐敬 符医生中医科学 育儿 ,学习更多正确中医智慧 育儿 知识和 育儿 小妙招,用中医智慧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小儿常见病及疑难病等。欢迎大家点赞,分享,收藏。
㈡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小儿推拿显奇功!
端午节那一天,儿子跟爸爸下午出去玩,5点回家就趴床上睡了,以为他只是困了没在意,5:30分喊他起来吃饭,摸到他浑身发烫,没吃两口继续躺床上睡,心想,他是不是中暑了,但是又没有其他症状,问他头晕吗?点头,问他肚子痛吗?点头,问他喉咙痛吗?也点头……呃,他的话到底可不可信呢?发烧无汗,不知道是积食还是中暑,抑或是外感……孩子的病真是不好判断,虽然他已经4周岁,会说话了,但是不能正确表达到底哪里不舒服。
爸爸准备要出门买正气丸,我拦着不让去,先推推看吧:天河水10分钟,问他舒服点没?摇头。退六腑8分钟,摸额头,温度已经降低了。之后又推了清脾胃5分钟,他抗拒说会痛。只好换八卦5分钟,平肝清肺5分钟……明显感觉小手的温度凉下来了,摸额头和脚,温度都正常了,以为这就好了,继续睡觉。
没想到一小时后又烧起来,捂着他的喉咙说痛,我以为是外感发热,按照基础方平肝清肺,天河水各10分钟,高烧退了,但时不时还是捂着喉咙说痛,人很烦燥,说怎么还没好呀?想把手抽离不推了,我轻声安慰着:“宝宝不要怕,妈妈会拯救你的,妈妈会把你推好的,相信妈妈……”
这下坚持推了一个小时,终于喉咙不痛了,之后一夜安睡,略有低烧,但不要紧,第二天早上送去幼儿园,晨检时,发现口腔有两处红色的斑疹,老师让带去医院看一看,不让上学了。吸取教训,下回发烧,首先要观察口腔和喉咙,不过估计当晚斑疹还没发出来,看不出什么。既然已经确定是疱疹性咽峡炎了,接下来就好治了。
主症:口内上腭粘膜处有2处红色斑疹,不痛,兼有低热,纳呆,一整天只喝纯牛奶,傍晚吃了两个桃子,尿黄,大便稀烂,舌苔薄黄。
诊断:脾胃湿热,上攻于口。
治则:清热泻火。
处方:清脾胃,天河水。
6月19日 上午:清脾胃30分钟,天河水10分钟。晚上:清脾胃10分钟,天河水10分钟。
十点睡着后,用了吴茱萸贴敷双脚涌泉穴,但零点就被他拔掉了,不知道有没有起到作用。
6月20日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观察口腔,心里盼望着会消失掉吧,结果娃张开嘴我一看,吓了一跳,斑疹不但没少,反而增多了,难道失败了?赶紧去买药,药买回来还没喂呢,看孩子好好的,似乎没有不适,小心翼翼喂了一碗稀饭,没有说痛,看来没事,咨询了张老师,说是正常的现象,遂继续推拿:
上午:清脾胃20分钟,天河水20分钟。
晚上:清胃10分钟,清补脾10分钟,四横纹10分钟,天河水10分钟。
中午和晚上各吃了一碗饭,和平时一样,不用上学,在家玩得很嗨。
6月21日 斑疹颜色变淡了,一切如常,正在好转,改穴,继续推拿。
上午:清胃15分钟,揉板门10分钟,清大肠10分钟,天河水10分钟,清补脾5分钟。
晚上:清胃10分钟,清大肠10分钟,天河水10分钟,清补脾10分钟。
6月22日 斑疹全部消失,送去幼儿园,晨检老师特意认真看了又看,确定是好了。傍晚大便一次,黄色,软香蕉便。
到此,疱疹性咽峡炎只用了三天就好了,而且没有形成一个溃疡,所以其实孩子真正生病难受,只有第一天,后两天其实饮食、精神状态都正常,只是斑疹的消退需要过程。下面说说为什么取这些穴,有什么道理。
方义:清脾胃——清脾胃湿热,泻火解毒;
天河水——清心火,利小便
清胃——清胃热
揉板门——清胃热,通调三焦之气
清补脾——健脾助运化湿
四横纹——调中行气,清脏腑之热
清大肠——清湿热,退肝胆之火
总结:小儿推拿辨证要准确,手法要正确,推拿时间要长。每天都超过1小时。一直没有发展成溃疡,及早干预和正确推拿功不可没。
养育两个孩子,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这类疾病,我遇到过多次了,前些年孩子小的时候得这个病,每次都长好多溃疡,疼痛拒食,迁延一周以上,打针加吃药,慢慢才好的。儿子7个月的时候得了这个病,好几天不吃奶,导致我的奶水堵住了,涨奶,疼痛不已,后来奶水量直接减少,勉强喝到9个月就断奶了。
顺便说一下,我6月11日刚从深圳学完回来,我是新手哦。回到家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冒了,包括我自己(动车上空调太冷)。儿子挂着长长的鼻涕迎接我,我给他推了三天,一窝风、阳池、平肝清肺,鼻涕的频率和量逐渐减少,痊愈。
孩子昨天白天调皮,被爸爸恐吓了,午睡一小时哭了三次,我晚上睡前给他推了小天心,天河水,昨晚只哭了一趟,并且没有中午激烈,很快就睡着了。想起女儿小时候,几乎天天梦哭,整整哭了三年,怎么哄都哄不住,直到哭醒,半夜陪她玩1-2个小时,我被折磨得30多岁就肾虚了!要是早知道有这么好的方法,我也不至于那么痛苦了!
没参加实践课之前,我只是按照宋飞老师的视频,给孩子坚持做清补脾和清大肠,孩子原来有便秘,大便初头硬,后面稀溏,睡觉流口水,眼睛每天有眼屎。推着推着,眼屎没有了,大便没有那么硬了,后面也成形了,推了2个月以后,上称一称,长了4斤。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睡觉也不流口水了。
从元旦开始,推了半年,儿子现在的身高是110CM,体重21kg,按照下面这张表,接近97分,最高分,效果不错哟!
所以还在煎熬的宝妈们,不要犹豫,赶紧学起来吧。宋飞老师说啦:如果你的孩子刚出生,就接触了小儿推拿,那么恭喜你!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大了(我的儿子就4周岁了)也还来得及。小儿推拿利国利民,应该大力推广,成为每一位家长的必备技能,妈妈少焦虑,宝宝少生病。
㈢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芳香小儿推拿如何预防和调理
近期深圳小儿疱疹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高发期,很多幼儿园因此停课了,家长和老师相当紧张,这不我的宝贝女儿妞妞昨天幼儿园回来后,不好好吃饭,说嘴巴痛,于是我让她张开嘴巴看一眼,一看上腭充血肿胀,可以少量散的白点(估计化脓了),扁桃体也是红肿,约有2度肿大,晕!该不会中招了吧?晚上又收到幼儿园老师也发信息过来,说让妞妞明天在家休息,说是非常时期,希望家长理解和配合。于是我再检数昌查一遍孩子的四肢和躯干都未见有疱疹。于是按小儿疱疹咽峡炎给妞妞处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吧。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所致,与手足口病一样属于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夏季,高发期为4—7月,5岁以下的小孩是高发人群。
一、小儿疱疹咽峡炎主要症状
1.发烧、厌食、流口水
孩子突然发烧,体温在24-48小时内一下子窜到39-41℃,有的孩子会出现高热惊厥。
孩子发烧的同时,还伴有流口水、厌食等表现,有的孩子还伴有呕吐,甚至抽搐。
2.咽喉部有疱疹、溃疡
大概在孩子发烧的1-2天内,孩子的咽喉部会出现灰白色小疱疹、溃疡、化脓性白斑。
除了咽喉部,软腭、舌头等其他口腔部位也会出现,这些小疱疹、溃疡非常疼,导致孩子咽喉痛、厌食。
虽然手足口病的症状和疱疹性咽峡炎相似,但是疱疹性咽颊炎的疱疹、溃疡只出现在咽颊部位,一旦孩裂迅子的手脚部位出现疱疹,家长就要注意,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
二、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在刚开始的3-5天是潜伏期。
然后的1~2天,孩子会突然高烧38~40℃,并开始出现咽痛等症状。
随后,孩子上腭黏膜开始出现水疱,水疱爆开后就形成溃疡。
溃疡的极度疼痛,会让孩子不想吃东西,甚至呕吐。
疱疹性咽峡炎少数患者会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呼吸道感染、腮腺炎、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者患者进展快,易危及生命。如果症状严重,一定要急时就医。
三、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的传染性很强,一些幼儿园也因此停课。其实从这病的名字来看就知道,这病主要在儿童之间传播,大人亲吻孩子导致感染的几率很小。即使如此,家长不能放松,不要随意亲吻孩子的手后或嘴,99%的成人都携带有疱疹病毒,而这种病毒就潜伏在唾液腺中。孩子免疫能力弱,一旦疱疹病毒通过亲吻进入孩子体内,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没有疫苗,主要应以预防为主。
首先应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手可以有效预防此种疾病。孩子饭前、便后、进门等都要养成洗净手的好习惯。孩子的日常用品、玩具、移库包括餐具都要及时做好清洁、消毒。
其次在疾病高发期,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动性差、儿童很多的地方。孩子越多,接触患儿的几率就越高,也就越容易交叉感染。
再次,有使用纯天然精油的宝妈,在疱疹咽峡炎高发季节可以每天坚持给家里香薰保卫复方精油或者乳香精油,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及杀菌各种病毒、细菌。同时可以给孩子双手喷保卫复方喷雾。同时每天洗澡后给宝宝使用保卫复方、乳香、雪松、百里香精油按摩脊柱和足底以提高免疫力。
四、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是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的通过对症处理可在1—2周内愈合,实际生活中我发现如果使用纯天然植物香薰、配合芳香小儿推拿后,病程一般缩短为3-5天,只是孩子在此过程中因溃疡疼痛难以喝水、进食,非常痛苦,所以很让人头疼,家长不用太过紧张。如果发现孩子得了该病,家长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要让孩子在家休息、如果发烧就对症退烧,不要再去幼儿园;如果家中不止一个孩子,则应该做好隔离。
其次是对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因为疱疹性咽颊炎的突出特征高烧,所以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比如芳香小儿推拿、温湿敷、温水澡、少穿衣服等等。一旦孩子的体温超过39℃,则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以防孩子高热惊厥。
其次是补水,高温的孩子需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但是咽喉的溃疡非常疼痛,大多数孩子会拒绝喝水、进食,所以要给孩子选择薯源扒流质食物,如牛奶、白粥等,少量多次地喂孩子喝凉白开。如果孩子持续高烧超过48小时,呼吸困难、频繁呕吐、抽搐、浑身发软或者嗜睡,还请家长们及时带孩子就医。
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我如何给我家女儿处理,因为我发现早,女儿的症状表现是食欲下降和咽痛,没有发烧;于是我马上给孩子配一支茶树精油喷雾以清洁消毒杀菌止痛(50ml的喷瓶放入2滴茶树精油,余下灌满凉开水)。少量多次给妞妞的口腔里喷,同时让妞妞多喝水,妞妞特别配合,我给她冲一杯蜂蜜水,同时给脊柱推拿,使用侧柏、罗马洋甘菊、牛至、薰衣草、麦卢卡、檀香、保卫复方精油推脊柱和足底。同时给她清大肠经,清心经、清肝经。今天女儿在家休息,上午给按摩完,我做高铁来南宁,晚上打电脑回家,女儿已经好很多了,可以吃饭的。
㈣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缓解疼痛 小儿推拿按摩缓解嗓子疼
5粥类食疗缓解嗓子疼
蒲公英粥
配方:蒲公英30g、大米50g、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蒲公英洗净,水煎取汁弃渣,加大米煮为稀粥,待如梁颂熟时加渣郑入白糖。再煮沸后服用。
功效:此食疗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对于缓解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嗓子疼有很好的疗效。
6
中药茶缓解嗓子疼
配方:板蓝根20g、金银花15g、苦桔梗15g、麦冬15g、菊花10g、茶叶3g、甘草3g
执法:将桔梗、甘草研成细末,放入麦冬、板蓝根一同煎煮。煎成浓汁后,再加入茶叶、银花、菊花花瓣,阴干共同研成细末,纳入布袋中,袋口扎紧,便于泡沏。
功效: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润肺的功效,对于缓解疱疹渣弯性咽峡炎引起的嗓子疼有一定的作用。
㈤ 疱疹性咽峡炎
链接:
里面收集了5个跟疱疹性咽峡炎相关的问题,内含疱疹性咽峡炎应对方法,疱疹性咽峡炎改 如何用药,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护理,还有何时就医,以及辨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㈥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偏方 五类偏方快速缓解疱疹性咽峡炎
5中药内服偏方
加味银翘汤
组成:金银花5-15克,连翘5-10克,桔梗、竹叶荆芥穗、牛蒡子各3-10克,薄荷3-6克,生甘草3-5克。
制法:米泔水煎煮,多次分服。3天为一个疗程。I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功效:适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表热重者加芦根10-30克,板段亏蓝根3-15克,黄芩3-5克;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3-7克,大便通畅则停服;口渴者加玄参3-10克。
绿豆解毒汤
组成:绿豆30-50克,玄参12克,金银花、板蓝根各9克,白僵蚕、薄荷蝉衣各4克,木蝴蝶3克,冰糖酌量。
制法:水煎至150克。
功效:解毒散结,凉血利咽。适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凉膈散加减方
组成:蝉衣握行神、薄荷后下)、生大黄后下)、生甘草、射千各5克,鲜芦根30克,牛蒡子、连翘、玄参、焦栀子各6克,板蓝根10克。
制法:水煎2次,取药汁合并。
功效:表里双解,清解表热,清泄里热。适用于疱疹性咽炎。
用法:每带清日1剂,分2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汗出不多者加荆芥5克;高热甚者加生石膏先煎)30克;高热惊厥者加钩藤或制僵蚕6克;大便千结而体质偏弱者去大黄,加炒枳壳5克,决明子12克。
㈦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偏方 五类偏方快速缓解疱疹性咽峡炎
1芥蓝漱口剂
配方:芥蓝菜适量
用法:将其洗干净,消水后捣烂取汁,频频漱口。
功效:芥蓝菜具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风、除带燃亏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等功效,对于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疗效。
2
穴位敷贴
将锦灯笼研成细末,加青黛、冰片,贴于天突穴,每日1次,对于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疗效。
3
小儿推拿方法
第1步清天河水5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清天河水。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第2步退六腑500次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时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第3步清肺经500次
位置: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段悔200-300次。
第4步推天柱骨300次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100-500下。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5步按揉合谷穴1-3分钟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六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大拇指指肚按揉1-3分钟。
要领:揉法操作时用力蠢神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6步揉劳宫100次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
4
外用偏方治疗
1. 冰硼散、西瓜霜,柿霜任选其一,吹咽喉,每日2-3次,用于实热。
2.吴茱萸研末,醋调,外敷患儿双足涌泉穴,临睡前固定,次日晨去除,用于余热未清,阳虚内热。
3.大黄3g,黄连3g,黄芩10g,五倍子6g,柴胡12g,金银花20g,薄荷6g。
水煎佛20分钟,取汁人瓶,灌肠备用。灌肠前排尿排便,采用注50ml.射器,将中药煎剂低压缓慢注入直肠。用于疱掺性咽峡炎发热。
㈧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怎样护理
1最重要的处理方法-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出现反复发烧,并有以下几种情况要及时就医:
1.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及时就医;
2.发烧40℃以上,持续24小时,少屎或者无尿的宝宝;
3.低烧持续4天以上的宝宝;
4.发烧引起抽搐的宝宝;
5.发烧并发剧烈呕吐或者吞咽困难的宝宝;
6.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的宝宝;
7.精神、活动差,甚至昏睡的宝宝;
8.烧退24小时后又复升高的宝宝。
2
最快的退烧方法-物理降温
敷贴疗法
1.绿豆100克,鸡蛋数个,将绿豆磨成粉,炒热,加蛋清调匀,捏成小饼,贴在胸前。不满周岁的宝宝贴10分钟即可,周岁以上可逐渐增加时间,3岁以上的宝宝可贴30分钟。
2.用头发蘸蛋清反复涂发热宝宝的足底,手心,肚脐周围及胸、背部,擦时要反复擦,以保证体表蛋清不凝固为好,15分钟为宜,涂擦完毕后,用干净毛巾擦拭干净,体温即刻降至正常。
冰块(水)降温法
1.将小冰块加少量冷水放入热水袋或双层塑料袋中,外边用布包好,将冰袋按平,放在患儿头枕部。
2.用毛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湿后拧成半干,叠成长方形,将毛巾放在患儿的头上,可用两块毛巾交替使用。高热时还可以放在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
注意:如果用冷水、冰袋冷敷,孩子会嫌太凉不可能忍受,可将每次的冷敷时间间隔几分钟再进行。在降温过程中要注意病儿的一-般状态,通常体温降到38°C即可。如出现皮肤发花等异常情况,应停止物理降温。并注意避风,不要让孩子着凉。
擦浴疗法
1.大人洗净手,用手或手裹干净纱布,蘸30%~ 50%的酒精(如果无酒精也可用60°白酒代替,一份白酒掺半份水),擦病儿的四肢和背部,一-般3~5分钟,用力要适度,使皮肤血管扩张,热量会随酒精蒸发而扩散。注意,本法适用于体温在40C以上体质较好,且无汗的患者,新生儿禁用此法。开始或擦完后都要注意测量体温、观察降温效果。
2.用35C左右的温水,用毛巾浸湿后擦浴手心、足心、肘窝、腋窝、胭窝、大腿根部、颈部、后背等处。每擦完一遍, 待皮肤上的水蒸发干后,再擦第二遍,如此反复数遍,直至体温下降,擦完后穿衣、盖被,以免受凉。
3.用风油精1毫升,加30毫升水,擦浴患儿上、下肢两侧,背部,腋下,腹股沟及四肢关节屈侧,边擦边揉,约10分钟,然后再间隔15分钟进行第二次擦浴。此法很安全,疗效优于酒精擦浴,无体温不升等副作用。但要注意在操作时避免药液接触孩子的面部(眼睛、嘴巴、鼻孔等)及会阴部,避免局部受到刺激,并且要密切观注孩子的皮肤颜色、呼吸及脉搏等,发现异常应停止此法降温,及时送往医生进行处理。
刮痧疗法
用瓷汤匙蘸水在背部上下刮,以刮出紫红痧为度。发热病人,轻轻一刮,即可刮出痧点,痧点呈紫红色,粒大,密布。而正常人刮痧出痧慢,需重刮几次才可出现浅淡、稀疏、粒小的痧点。二者截然不同。施刮者应该注意鉴别。
刮痧疗法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古老的物理疗法,刮痧疗法目的在于通过疏通俞穴,达到调和内脏气血、阴阳之功能,对于感染性发热,疗效很好,可作辅助治疗。
足浴疗法
准备两个较大的洗脸盆,其中一个盆内倒入42*C左右的温水,另一个盆内倒入15°C~ 16C的冷水,水量以能淹没脚踝为限。洗净患儿的双脚浸入温水盆内1分钟,然后再浸入冷水盆内1分钟, 如此交替进行,反复三次,以温水浴开始,以冷水浴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盆内的温水要不断的加热水, 保持在42*C~43C。结束时,要迅速擦干脚,穿上袜子,以免着凉,此法适用于小儿发热初期的治疗。
3
最常见的退烧方法-食疗退烧
荷叶饮
功效:具有解暑清热、养阴醒胃的作用。可每天当饮料喝。
制法:鲜荷叶1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后,加蜂蜜100克,稍沸即成。
冬瓜荷叶汤
功效: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渴、利尿的功效。每天可饮汤食瓜两次。
制法:冬瓜500克,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汤成去荷
叶加盐调味即可。
葛根粥
功效:具有解肌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每天早晚各喝1次。
制法:鲜葛根40克,洗净切片与水同磨,待沉淀后取粉。先用粳米100克煮粥,至半熟时加入葛根粉同煮成稀粥。
4
最安全的退烧方法-小儿推拿退烧
第1步清天河水5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清天河水。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时,不可反向操作!
第2步退六腑500次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时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第3步清肺经500次
位置:在无名指未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4步推天柱骨300次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
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100-500下。要领:用力宜柔和均
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5步按揉合谷穴1-3分钟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大拇指指肚按揉1-3分钟。
要领:揉法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6步揉劳宫100次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㈨ 如何治疗和护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常见于婴儿和儿童中与感冒病症相似的病疾。这种疾病让很多家长觉得难以区分呢,在治疗上更是不知道怎样的治疗方法才是得当的。以下是相关的治疗方法介绍。 在儿童出现了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时,就有可能是患上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采用以下的治疗用药方法。 1.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并不复杂,主要是采用一些如双黄连、板兰根、清咽冲剂等清热解毒药品即可,另外,还可以利用超声雾化吸入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确诊后治疗应以病因治疗为主常用抗病毒药物有双嘧达莫、三氮唑核苷、青霉素等。 3.治疗期间,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的油腻食品,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的食品。鱼虾肉蛋和刺激性食物不吃或者尽量少吃,尤其是各种口味较重的零食 4.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 5.注意孩子和家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卫生; 6.多喝水; 7.食物选择流质性食物,如稀饭,米汤,面条等。 以上便是对帮助治疗和护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很有帮助的常识。其实,在小编看来,及时的治疗固然重要,预防更重要。疱疹性咽峡炎为儿童夏季常见病,预防此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㈩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缓解疼痛,小儿推拿按摩缓解嗓子疼
去药店买个开喉剑,效果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