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慢性荨麻疹吃中药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慢性荨麻疹吃中药

发布时间: 2023-04-12 06:02:22

A. 得了慢性荨麻疹,莫要愁,中医药来帮忙

荨麻疹,主要表现为此起彼伏的风团伴轻重不一的瘙痒,是常见过敏性皮肤病。大多数病人发作常有规律性,或夜间发作,或清晨骤起。病情轻者,对生活、学习与工作并无大碍;病情重粗察者,会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一般把病程超过6周的荨麻疹称为慢性荨麻疹。本病易诊难治,西药只能控制症状,不能根治,而中医在治疗慢性荨麻疹确有高招。

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又称“风疹块”和“鬼饭疙瘩”。其发病机理在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瘙瘾疹候》认为是“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就有记载。目前中医学者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理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外感风寒、风热之邪,或进食鱼虾海味,脾胃湿热,气血虚弱等诸多因素而致人体腠理疏松,营卫失调所致。也有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机壅滞不畅、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致阴血不足复感风邪而发。在临床施治中应结合患者的体质,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或诱因,皮疹颜色,舌脉象等因素辨证施治,做到有的放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种证型。

一、风寒型 风团淡红或淡白伴瘙痒,遇风寒加剧,得温则减,舌淡苔薄白,脉迟缓。治宜散寒和营,祛风止痒。方用桂麻各半汤和荆防败毒散化裁:麻黄,桂枝,白芍,防风,荆芥,蝉蜕,白鲜皮,生姜,大枣,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二、风热型 风团鲜红、皮肤自觉灼热,瘙痒,遇热加重、得冷则缓,口渴,烦燥不安、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辛凉清热,祛风止痒。方用银翘散和消风散化裁:银花,连翘岩做茄,牛蒡子,蝉蜕,荆芥,胡纳防风,丹皮,白鲜皮,桑白皮,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三、肠胃湿热型 风团或红或紫,神疲纳呆,脘腹痞满胀痛、口臭、大便秘结或泄泻,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通腑泻热。方用茵陈蒿汤和除湿胃苓汤化裁:茵陈,大黄、栀子,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防风,当,苦参,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四、冲任不调型 皮损周期发作,多于经前发作,经后消退,伴痛经,乳房胀痛。治宜舒肝理气,调摄冲任。方用丹栀逍遥丸化裁:丹皮,栀子, 当归,白术,茯苓,柴胡,黄芩,防风,蝉蜕,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五、气血两虚型 风团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劳累加重、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治宜补气养血,调和营卫。方用四物汤和玉屏风散化裁: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桂枝,黄芪,白术,防风

六、阳虚型 风团遇冷诱发或加重,平素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口淡无味,小便清长,腰腹畏寒,着衣较多。舌淡暗,苔白润,脉沉细。治宜温阳散寒。方用阳和汤和当归四逆汤化裁:炙麻黄,炮姜,白芥子,熟地,制附子,干姜, 肉桂,鹿角霜,当归,黄芪,蝉蜕,大枣,炙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B. 荨麻疹中医治疗

荨麻疹 是一种过敏性 疾病 ,它的 治疗方法 有很多种, 中医 就是其中的一种。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荨麻疹中医治疗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荨麻疹中医治疗

一、风热型

相当于急性荨麻疹。皮疹色泽红赤,受风加剧。治宜疏风 清热 。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散加减:荆芥15、防风12、牛蒡子10、苦参30、蝉衣10、石膏10、知母15、木通10、银花25、连翘15等。

二、风寒型

相当于寒冷性荨麻疹。治宜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麻黄15、桂枝12、白芍10、羌活10、赤芍10、独活9、防风5、荆芥9、浮萍10、炙草6、生姜15、白藓皮10等。

三、脾胃 湿热 型

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汤加减:茯苓20、苍术10、白术15、厚朴10、山栀9、茵陈20、防风10、荆芥10、香附15、乌药10、枳壳9、泽泻10、大黄6、砂仁9等。

四、阴虚火旺型

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皮疹多在午后或夜间发作,皮疹时隐时现,来去无常,经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黄, 头晕 目眩,口干颊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光,脉数无力。治宜养血、 滋阴 、 降火 。药用四物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当归、生地、首乌、玄参、地骨皮、白芍、青蒿、龟板、鳖甲、勾藤、五加皮、白藓皮、桑白皮等。

五、冲任不调型

多见于女性,因月经紊乱而引起荨麻疹。发疹有周期性,与月经有关,常有 月经不调 ,经期超前或推后。经来 腹痛 ,经色紫红或有瘀块。经来疹多,症状加重;经清疹退,症状消失。苔薄,舌有紫气,脉弦数。治宜调理冲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防风、荆芥、甘草等。

六、热毒燔营型

多为感染或药物引起的急性荨麻疹或血清病型荨麻疹。发病突然,皮疹广泛,全身大块状,色绛红,灼热感,奇痒。伴有发热、恶心、心烦不安,口渴喜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 便秘 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热、凉血、 解毒 。方用清温败毒饮加减;黄连、黄芩、生石膏、知母、银花、玄参、人中黄、芦根、土茯苓、滑石、生草等。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 偏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一

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本方清热散风,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二

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三

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本方辛凉解毒,疏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四

玉米须15克,已发酵好的酒酿l00克。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五

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败酱草、核桃叶各30-创克,紫苏120克。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六

熟地9克,当归、白芍各20克,首乌、黄芪各30克,防风、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蝉蜕10克,荆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本方出自《山东中医杂志》1989.8期,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七

黄芪10克,白术、防风、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9克,浮萍6克,白藓皮10克,荆芥穗9克,陈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本方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对荨麻疹有效。

治疗荨麻疹常用的 中药 方剂

疏风散寒

调和营卫,可用桂枝汤加减,药用桂枝、芍药、荆芥、防风、生姜、甘草、大枣,或麻黄蝉蜕汤,药用麻黄、槐花、蝉蜕、浮萍、黄连、甘草;疏风清热,方用消风散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用荆芥、防风、桑叶、杭菊、蝉衣、金银花、苦参、生地、生甘草,或麻黄、连翘根、杏仁、赤小豆、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炙甘草。

肠胃湿热

解表疏风化湿,通腑解毒,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药用防风、荆芥、连翘、薄荷叶、川贝、当归、芍药、白术、山栀、大黄、芒硝、生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茵陈、苦参。

血热

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用犀角地黄汤合化斑汤加减.药用犀角、地黄、丹皮、赤芍、知母、生石膏、元参、黄连、黄芩、鲜茅根、芦根。

血瘀

活血化瘀,活血祛风,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或当归饮子、八珍汤加减,药用桃红、红花、赤芍、当归、熟地、白鲜皮、防风、地肤子、生甘草,或黄芪、党参、炒白术、全当归、大生地、何首乌、白蒺藜、荆芥、珍珠母、茯苓、白芍。

虫积伤脾

消食合胃,化湿散结,用保和丸,药用炒山楂、半夏、茯苓、陈皮、莱菔子、连翘、元曲;健脾驱虫,用乌梅丸,药用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柏、黄连、人参。

卫表不固

固表御风,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药用黄芪、白术、防风、荆芥、党参、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气血两虚

调补血气,益气养血,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八珍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炒白术、赤芍、防风、全当归、大生地、何首乌、川贝、白蒺藜、珍珠母、茯苓、白芍。

冲任不调

调理冲任,养血活血,方用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减.药用全当归、白芍、大生地、肉苁蓉、仙茅、菟丝子、炙甘草、夜交藤、珍珠母、丹参、黄柏、大枣。

C. 多年慢性荨麻疹用什么中药

一般最难治的属于慢性荨麻疹较多,发作就是瞬间遍布全身,呈风团装,如果不依靠抗过敏的要物也是瘙痒很难挺住的。

荨麻疹的主要因素是人体肺气不足导致皮肤表层功能紊乱。肺主肌表。

可采“荨麻疹组合”巩固治愈,平时忌酒。辛辣食物,保持愉快的心情。

D. 慢性荨麻疹能通过吃中药好转吗

恩,可以先到医院查下,看看病情严重不,医生都会开些药。如果不严内重,吃点药应该容就会好。如果病情严重的话,只吃中药怕是不行,好了也会再复发。此外,药毕竟有副作用,大人还不要紧,尤其是孩子不能多吃。建议可以一边少吃点药,多喝点抗过敏益生菌敏亦康,叠加起来,效果会好很多。

E.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

中医治疗【荨麻疹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版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权9克,薄荷5克,黄苓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忌辛辣、发物。
最好不要相信偏方,到医院进行治疗。

F. 中药治疗荨麻疹

首先要知道得的是什么类型的荨麻疹,才好下药。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辨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方以“荆防方”加减。

荆防方

【药物组成】荆芥穗2钱,防风2钱,僵蚕2钱,金银花4钱,牛蒡子3钱,丹皮3钱,紫背浮萍2钱,干地黄3钱,薄荷1钱半,黄芩3钱,蝉蜕1钱半,生甘草2钱

【方剂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黄方”加减。

麻黄方

【处方】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功能主治】辛开腠理,和血止痒。主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3)阴血不足,血虚受风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方以玉屏风散合多皮饮加减。

再有:

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名】多皮饮。

【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治法】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方名】麻黄方。

【组成】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三)

【辨证】脾虚兼风。

【治法】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方名】荨麻疹汤。

【组成】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屈舒信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阴血不足,风淫湿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气诱发。

【治法】养阴益血,以清理血分为主,佐以疏风利湿。

【方名】加减当归饮。

【组成】当归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乌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龙9克,路路通15克,地肤子12克,乌药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俞长荣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沐浴当风,邪客经络,气血阻痹,而致风疹缠绵。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经。

【方名】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

【组成】麻黄3克,连翘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乌9克,苦参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何任方<荨麻疹>

G. 小儿慢性荨麻疹能吃中药吗

荨麻疹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瘙痒,一痒起来,常人都很难忍受。但是现在,很多孩子由于护理不当或接触到过敏原,也常会得小儿慢性荨麻疹。因为听说中药对于治疗荨麻疹很有帮助,但是 小儿慢性荨麻疹能吃中药吗

小儿慢性荨麻疹能吃中药吗

荨麻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过敏引起的。宝宝较小不提倡使用中药治疗,建议积极抗过敏进行治疗较好,可使用西替利嗪滴剂进行治疗较好。要远离过敏原,例如虾蟹等食物、药物、花粉、油漆等,更不要使用刺激性食物较好。小孩不宜用药太多,尤其是口服药,此病不能完全根除,但不少人随着年龄增长有逐渐消退甚至痊愈的现象。不要刻意偏食,正常饮食,如有特殊食品多次食用后每每发生过敏则喊哪弯就是过敏原,可以停止食用,如又想吃,可以渐次增加用量以使机体产生耐受而达到不过敏的程度。

小儿荨麻疹多数很难找到过敏原因,故在发病期间,暂时禁食鱼、虾、蟹、鸡蛋、牛奶等过敏性食物,可喝猪肝汤、排骨汤等易消化和有营养的食物,钙片和含有维生素C较多的酸性水果,会有助于脱敏。也没有必要去做过敏试验检查。治疗及时得当,一般一周后即可恢复正常。

小儿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主要是找到过敏原,应用中医治疗,临床上有不少至于病例,副作缓芦用少,可以采用。但是如果宝宝较小,不宜用药过多。

如何护理小儿荨麻疹患儿

1、孩子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郑闷隔离时间为5天,有并发症者需延长至10天。由于麻疹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很快就会丧失致病力,因此,只要居室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就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家长接触病儿后,只需在户外逗留20分钟,即可不传染他人。病儿的衣服。被褥、玩具等在室外晒1~2小时就可达到消毒目的。

2、室内要保持通风、整洁、干燥,不要放置可能引起过敏的花卉,也不要喷洒杀虫剂、清香剂等化学药物,以免致敏。宝宝要加强锻炼,参加各项有利于健康的运动,如游泳、跳绳、跑步、打球等。夏季用冷毛巾擦身,逐渐过渡到冷水冲澡,增强皮肤的抗病能力。夏季还可用食疗调补,如用红枣10个、芦根30克,藿香10克,茯苓10克、乌梅5克、甘草3克,煎汤服用,有清暑化湿防过敏的作用。

3、注重营养均衡,患儿不宜食用过多高蛋白质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及海鲜类的食物。不让孩子用手抓挠患处以免越抓越痒,可用冷敷减轻瘙痒感,也可用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清洗皮肤。注意卫生,家庭防螨很重要。避免孩子接触花粉类物质,避免在树底、草丛等处活动。

精彩推荐:

牙齿黄怎么办

麻疹

龋齿

增高

腮腺炎

H. 中药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初期,在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的基础上出现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等,泡破后出现糜烂、渗水、结痂、脱屑等。觉瘙痒,搔抓可以引起糜烂、脓泡、出血、苔癣样变等,另外可以从原发部位向周围扩散,泛发全身,形成红皮玻患病后瘙痒难忍。

【荨麻疹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荨麻疹方药】多皮饮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干姜皮6克,大腹皮9克,白藓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两服,忌辛辣油腻腥滋腻之品。

【荨麻疹按语】方中赤e68a847a6431333335333164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湿,涤清肠胃之积滞;干姜皮取其幸温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藓皮、川槿皮驱风止痒;丹皮凉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泻肺而清皮毛。

血热症【荨麻疹症状】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荨麻疹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荨麻疹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黄苓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忌辛辣、发物。

【荨麻疹按语】此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宣散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诱发。以上四味药,表散作用较强。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金银花、黄苓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温馨提示:中医治疗荨麻疹固原很好,但是见效比较慢。目前,经国内外皮肤病专家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针对荨麻疹发病机理入手,精心研制的欧淇贝康抗菌乳膏,具有清毒化湿、清血除风、化瘀解毒的良好治疗效果,对久治不愈的慢性顽固性荨麻疹以及急性荨麻疹都有很明显的疗效,此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荨麻疹患者的病痛和烦恼

I. 慢性荨麻疹最佳中药治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荨麻疹,因其病势缠绵,历内久不愈,反复发作,故有时容又称为顽固性荨麻疹。80年代以后,临床上对此病颇为重视,其病机多责之于虚、湿、风、瘀;治疗方面,主张益气固表、清理湿热、祛风止痒、养血和营、活血祛瘀等,尤其是久病风邪人络,认为宜选用内服中药调理过敏体质。
治疗慢性荨麻疹除了采取治疗措施外还需做好生活调理、防护措施。
【生活调理

(1)对麻疹患儿应早发现、及时隔离、及早治疗。隔离患儿不要出门,易感小儿不串门。
(2)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本病的恢复,并可减少并发症。有的护理得当,可不治而愈。假如护理不当,就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此时要及时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3)室内温度要适宜,不可忽冷忽热。保持空气新鲜。灯光要柔和,避免强光刺激眼睛。
(4)勤擦洗皮肤,注意清洁口鼻,假如眼眵过多者,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擦洗。
(5)足够饮水,在出疹期给于清淡易消化食物,进入恢复期应及时适量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