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手痒抓了之后就会起白泡这是怎么回事
汗疱疹。汗疱疹症状多表现为皮肤出现水疱,发生于双手以及足部,伴有瘙痒以及疼痛感,专如果出现感染可属能会引起全身症状,比如恶性高热等等。患者日常要注意饮食要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苹果,香蕉,葡萄,橘子等,不要使用热水以及强碱性的肥皂洗手,保护患处的皮肤。
㈡ 天一热,手上就容易长小水泡,还很痒,是咋回事怎么做才能好
手上起小水泡,是一件非常令人烦恼的事情。透明的小水泡长在手上这种明显的位置,看着十分碍眼,并且还特别痒,有时候还会疼。而且几乎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起,甚至有些人脚上也会起。虽然等到天气冷的时候会自动消退,但它存在的这段时间,着实会给人带来不小的困扰。
洗澡的时候,不要天天都涂沐浴露或肥皂,两天涂一次即可。天天用容易伤害皮肤,降低皮肤的免疫力。但要勤洗手,洗手时少用肥皂、洗手液等,洗完手后要及时的擦干,及时涂抹维生素E或护手霜。
在做家务的时候,要带上手套,不要长时间把手泡在水里。不能熬夜,十点左右要睡觉。不能生气,不能焦虑,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适量的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还要给手部做好防晒,过度的暴晒会破坏皮肤屏障。这样汗疱疹会慢慢消退。
㈢ 手脚长出很多小水泡一抓很痒是什么原因,有科学依据吗
手脚长出很多小水泡一抓很痒是什么原因,有科学依据吗?
有一些人,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现自己手上或是脚上总是会长一些“小水泡”,并且还会感到很痒,忍不住就想去抓,一抓还会发现会有点液体渗出来,尤其是天气热了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会更频繁些,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在平时的情况下可以用小红豆和薏仁米来熬粥,如果我们常饮红豆薏米粥得话现在可以协助大家祛除湿气。由于薏仁米去湿气的实际效果特别好,而小红豆可以和薏仁米紧密联系,因此假如你湿气大,一直出汗疱疹得话多喝一点红豆薏米粥吧。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㈣ 手痒 起小水泡,越挠越痒,
有可能是手部的湿疹,初起为皮色小水疱,针尖扎破后可有渗出,伴瘙内痒。严重者可有容红斑、丘疹、干裂、脱皮,渗出较多,瘙痒严重。多对称分布,双手足部易发。遇热水、餐洗剂或其它刺激物易加重。治疗上,渗出较多的话,可以外用硼酸溶液湿敷或硝矾散外洗。渗出减少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外涂。也可加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平时注意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
㈤ 小孩子手上长小水泡,会很痒,这是什么病吗
小孩子手上长小水泡,会很痒,这是什么病吗?手上起了小水泡且瘙痒,可能是“汗疱疹”,汗疱疹是炎热的夏季皮肤代谢性皮肤病。汗疱疹任何年龄都会起病,但是,最多的还是孩子发病。
何谓汗疱疹?有哪些典型表现?
汗疱疹如何护理?
温水洗手,不要用碱性皂液洗手。洗手后要用干手纸蘸干水分,用炉甘石洗剂涂抹。
水泡较大或瘙痒,家长要及时剪指甲,避免抓挠,可以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内的液体抽干,减少疼痛刺激,预防感染。避免吃酸性食物,如柠檬、橘子、柚子和橙子。
㈥ 手痒起水泡怎么办
你好,你的症状,考虑是汗疱疹的症状,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汗疱疹不仅影响美观,瘙痒起来更让人忍无可忍。由于本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西医尚无满意的疗法根除之。 中医治疗本病有很久的历史,早在明代就称之为“蚂蚁窝”。由于表现为深在水疱为主,所以应属湿邪偏盛。中医的治疗是多方面进行的。综合内外治疗,加以饮食、情绪调理: (1)内治法 ①湿热内盛证 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药用:黄芩10g,黄连10g,苍术 15g,陈皮 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脾虚湿盛证 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2)外治法 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3)饮食疗法 ①多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水果,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 ②少吃辛辣厚味,肥甘酒酪。 (4)其他 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情怀畅达,避免七情不遂;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