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带状疱疹皮节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带状疱疹皮节

发布时间: 2023-04-07 06:36:39

① 什么是带状疱疹

这几天洗澡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后背起了好几处红疹子,很大一片,有点痒痒的,就很想用手去挠,而且我发现越来越多了,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这是带状疱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什么是带状疱疹。
1. 第一: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2. 第二:带状疱疹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


3. 第三: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愈后极少复发。


注意事项
带状疱疹一般一周左右可愈合,这个病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给人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可用阿昔洛韦软膏外用抗病毒治疗,疱疹注意不要抓破,以免感染。

② 腹部鼓胀如河豚,原来是带状疱疹作祟

吃生菜减重当心子宫、摄护腺都受害关节痛、尿酸高不见得是痛风肾性贫血樱乎症状不易分辨切勿轻忽快治疗结婚五年不孕原来是巧克力囊肿惹祸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感觉神经节,首次受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时,皮肤上会出现许多散在性小水泡,痊愈后,每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时,病毒就可能再度活化及繁殖,大量复制的病毒会从感觉神经节沿着神经跑出来,造成神经发炎也让神经所支配的皮节产生群聚性水疱。

一名69岁女性,因左侧腹部麻感及鼓胀就诊。经询问发现,该病患就诊前两、三周左侧腹部皮肤产生水泡合并疼痛,之后同侧腹部不明原因鼓胀,因曾被告知可能是腹部出血所以十分惊慌,于是就医做检查但未发现特殊异状。

病患此次就医时,左侧腹部水泡已痊愈,除了麻感及腹部明显鼓胀并无便秘等胃肠不适症状。经诊视后确认是罹患带状疱疹,影响范围为左侧腹部(左侧胸椎第10至12皮节),合并感觉神经炎产生的神经麻脊迹悉痛,及运动神经麻痹引起的腹肌松弛及腹部鼓胀。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皮肤科主任潘企岳指出,带状疱疹俗称皮蛇或飞蛇,成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从潜伏处的感觉神经节内跑出来。人体首次受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时,皮肤上会出现许多散在性小水泡,这就是水痘。

水痘痊愈后,病毒便进入感觉神经节内,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时,病毒就可能再度活化及繁殖,这些大量复制的病毒会从感觉神经节沿着神经跑出来,除了造成神经发炎,也让这些神经所支配的皮节产生群聚性水疱。因皮疹沿着神经呈带状分布,因此称为带状疱疹。

潘企岳表示,带状疱疹都出现在身体的一侧,最常发生在胸腹部和头颈部。水泡产生前的不明疼痛常被州穗误以为是其他病症,水泡产生后常会被误以为是蚊虫叮咬,或是使用贴布引起的疹子。带状疱疹因感觉神经炎常伴随感觉神经症状,通常是抽痛甚至剧痛,也有可能产生痒、麻、虫爬感等,这些症状有可能发疹前数日开始至皮疹痊愈后数周甚至更久。

带状疱疹伴随运动神经麻痹的案例较少见,整体来讲约占1%-5%,躯干更少约占0.7%。头部的带状疱疹可能会引起半侧脸部肌肉麻痹,譬如Ramsay Hunt氏症候群就是外耳的带状疱疹,症状除了水泡、耳痛、耳鸣、听力丧失、头晕,还会合并同侧颜面神经麻痹。腹部的带状疱疹若伴随运动神经麻痹则有可能引起同侧的腹部鼓胀,如同此案例。这样的肌肉麻痹经过3个月至半年大多会自行复元,毋须过度担心。此案例即提醒民众辨识此一状况免得引起无谓的惊慌及免去不必要的检查。

话题: 带状疱疹, 水痘, 皮蛇

③ 水痘治疗和预防:潜伏带状疱疹病根!打过疫苗还会得水痘

编按:水痘是一种高传染力疾病,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简称水痘病毒)所引起,可藉咳嗽飞沫及接触传染。不是只有小孩子会长水痘,大人一旦得水痘,情况更严重。以下为微生物感染症学教授详细介绍水痘病毒。 【岩田健太郎(微生物感染症学教授)著、石川雅之 绘】

唯一空气传染的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会在人类身上引发疾病的疱疹病毒有8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是其中一种。这是唯一以空气传染的疱疹,因此十分容易造成流行。 疱疹病毒有几项共通特征。其一,发病者分为初次感染和再度活化(reactivation);其二,感染过一次后,(恐怕)就不可能从身上完全去除,所以才说「Once herpes, always herpes」。 顺带一提,herpes在英文中音近「哈皮斯」。这个字原本在希腊文中是「爬行」之意,到了近代拉丁文中,转为「皮肤发疹」之意。

诊断时要「仔细检查皮肤」

初次感染V Z V时,皮肤会起水痘(varicella),也就是会在全身起水疱。 这种多半不用治疗就会自然痊愈。然后,它们会赖在三叉神经节、背根神经节的地方不走,而且一赖就是几十年。 然后,因年龄增长、使用类固醇等,而产生免疫抑制状态时,它们就会沿着皮肤的感觉神经起疹子。这就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在日本,有些地方称之为「胴卷」,其日文原意是指一种包裹在腹部的带状袋子。带状疱疹可是相当痛的。 只要看到水疱伴随会痛的疹子,沿着皮节(dermatome)生长,就能立即诊断出这是带状疱疹。甚至不需要接受任何检查。 荷兰的一般医疗医师,在临床诊断出带状疱疹的正确率高达90%以上。不过,仍有1成左右的错误机率,所以还是不能轻忽大意。医师若没有仔细观察皮肤,就会出错。重点在于,只要病人有感受到任何疼痛,就必须想到带状疱疹,并仔细检查皮肤。

要注意无皮疹性带状疱疹

事实上,还有一种是无皮疹性带状疱疹(herpes sine zoster),这种只能透过疼痛的症状来大略判断是否为带状疱疹。不少以头痛、胸痛、腹痛为主诉的病人,因为医师没有想到是带状疱疹,而只拿到医师开的头痛药或Buscopan®(补斯可胖®),就被打发回家。 如果太晚诊断出来,就会演变成药石罔效。一般来说,必须在发病72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早期治疗具有改善皮疹、减轻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在日本,现有的抗病毒药为Valaciclovir(袪疹易®)和Famciclovir(抗滤儿®),两者的效果被认为势均力敌「注3」。医师经常会使用类固醇来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但在综合分析上,其预防效果是遭到否定的「注4」。 此外,因为病毒有可能透过三叉神经而使眼角膜受损,甚至造成失明,因此一定要进行眼科会诊。尤其,鼻头上起疹子时,就要小心眼睛的并发症(Hutchinson's sign)。 水痘疫苗的效果已在临床实验上得到验证,因此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定期接种之疫苗「注5」。带状疱疹也有疫苗(Zostavax,日本未承认),在美国他们倡导50~59岁的民众施打此疫苗。研究显示,相较于使用安慰剂,施打疫苗可使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从6.6/1000人/年减至2/1000人/年「注6」。像日本这样每年都在托儿所中引发水痘的流行……是非常愚蠢的,我说真的。 本文摘自《超图解菌种图鉴》/岩田健太郎(微生物感染症学教授)著、石川雅之 绘/台湾东贩 ※以下看为您整理的水痘知识小网络!

水痘(Varicella)症状

水痘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所引起之高传染性疾病,初期(红疹出现前1-2天)包含轻微发烧(37.5-39℃)、疲倦、食欲不振、头痛及肌肉或关节酸痛等症状,之后皮肤开始出现红疹,逐渐发展成红丘疹、水泡疹、脓泡疹而后结痂,由脸、头皮往躯干四肢延伸,全身性皮疹逐渐快速显现随后变成水疱,最后留下粒状痂皮(通常约于2~4星期内痊愈)。

打过疫苗还会得水痘?

曾施打过疫苗的人仍可能得水痘,接种疫苗42天后仍感染野生株水痘称之为「疫苗失败的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 )」,其病程较短(4–6天)、水泡数约50颗以下且症状表现温和,突破感染患者的传染力约为未曾接种疫苗患者的1/3。 而曾接种过水痘疫苗者仍有25%至30%可能出现较严重的水痘症状,若水泡多于50处,则传染力与未曾接种疫苗患者相似,罹病期间应与他人区隔,不宜忽视。

  1. 小于1岁之婴儿、孕妇、成人及免疫缺陷者(例:患有严重疾病如癌症、免疫缺陷与不全者、正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者)若罹患水痘为水痘并发症之高危险群。
  2. 水痘并发症包含继发性细菌感染(例如蜂窝组织炎、坏死性筋膜炎、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征候群)、肺炎、脑炎、小脑性共济失调、雷氏综合症候群(Reye’s Syndrome)及死亡等。
  3. 水痘并发症的致死原因,在成人以原发性肺炎,小孩以败血症和脑炎最常见。对于某些特殊的患者,如白血病孩童和新生儿,则致死率高达5%至10%。(资料来源:疾管署网站)
参考资料:

④ 疱疹的结构疱疹的结构是什么

疱疹的结构是:疱(半包围结构)疹(半包围结构)。
疱疹的结构是:疱(半包围结构)疹(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ㄆㄠ_ㄓㄣˇ。词性是:名词。拼音是:pàozhěn。
疱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疱疹pàozhěn。1. 常常成片出现在皮肤表面的黄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疱,如天花、水痘。2. 多发生在上唇或面部的皮肤病,局部先发痒,然后出现水泡状的隆起,微痛,一两周后结痂自愈。
二、引证解释
⒈皮肤表面出现的黄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疱,常成片出现,大小不定,里面充满液体。天花、水痘等都有这种症状。⒉皮肤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多发生在上唇部或颜面部,症状租腔野是局部先发痒,然后出现水泡状的隆起,内含透明的液体,有微痛,一两周后结痂自愈。
三、国语词典
病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皮肤病。症状是在皮肤上出现水泡。可分为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如:「口唇疱疹」、「阴部疱疹」。词语翻译德语Herpes(S,Med)_
四、网络解释
疱疹科普中国疱疹是指疱疹病毒科病毒所致疾病。目前已知在疱疹病毒科中有八种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弊喊,EB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6、7、8型)可造成人类疾病,这类病毒被统称为人类疱疹病毒(HHV)。HHV是一组中等大小的有囊膜的DNA病毒,能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并能长期潜伏在体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再发感染。临床上常见的有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等疾病。可侵犯人体多个器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关于疱疹的单词
zoster
关于疱疹的成语
独步当时促膝谈心电光朝露越殂代疱担惊受怕东拉西扯点金乏术惮赫千里斗粟尺布词不达意
关于疱疹的词语
词不达意点金乏术堤溃蚁孔担惊受怕岛瘦郊寒东拉西扯大公无私大含细入电光朝露促膝谈心
关于疱疹的造句
1、目的:观察复方徐长卿合剂外治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
2、儿童牙病诊室拥有牙片机、超声洁牙机、光敏固化机等设备,吴迪可以开展儿童各种龋齿、牙髓炎症、根尖周病,及鹅口疮、疱疹性龈口炎等儿童口腔粘膜病。
3、避孕套提供了一些保护以防止疱疹、梅毒和软下疳,但是生殖器溃疡的性病也能通过与受感染的皮肤接触而传染到。
4、避孕套也提供了一些保护以防止疱疹、梅毒和软下疳,但是生殖器溃疡的性病也能通过与受感染的皮肤接触而传染到。
5、带状疱疹感染侵犯荐椎皮节时,会引起膀胱功能异常,甚至急性尿液滞留。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疱疹的圆缓详细信息

⑤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在发病前阶段,常有低热、乏力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版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权。皮肤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数小时后在红斑上发生水疱,逐渐增多并能合为大疱—严重者可为血疱,有继发感染则为脓疱。

⑥ 带状疱疹是怎么回事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患者在儿童期感染后病毒回长期潜伏答在神经根或神经节内,当劳累、熬夜、生气、肿瘤患者放化疗等引起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可迅速生长繁殖,并沿神经分布下行,破坏神经支配区皮肤,导致皮肤出现水疱、皮疹、红斑等表现,同时伴有神经疼痛。应及时去医院诊治,避免引起后遗神经痛。

⑦ 带状疱疹的初期症状有哪些呢

水痘-带状疱疹抄病毒是带状疱疹的直接袭致病病毒,病情与多种因素有关联,人体免疫力处于低水平、外伤等外在因素均可诱发、加重带状疱疹症状。一些人们对带状疱疹危害认识不清,出现的时候往往采取一些偏方或者自行用药进行治疗,不仅为有效治愈症状,反而加重了病情。 鉴于带状疱疹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建议您如若发现带状疱疹症状,请尽早科学诊疗。带状疱疹的初期症状主要为: 1、初期症状相对隐蔽,但发疹前往往会伴随有轻度发热、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患部皮肤出现灼热感或神经痛等,但也有少数病人不会出现这些症状而直接发病。 2、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但主要以老年人群为主,年龄愈大疼痛愈剧烈,甚至疼痛难忍,令患者身心疲惫不堪。 3、皮疹基本损害为成群的水疱,疱内容物清亮,严重时呈血性,水疱间融合,可发生坏死溃疡。皮疹多呈单侧分布,有时可见数堆水疱沿周围神经支配的皮肤节段呈带状分布。

⑧ 带状疱疹的症状有哪些

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是发热、乏力、局部淋巴结肿痛、患处皮肤灼热、感觉过敏、神经痛以及沿神经走行分布的红斑上出现成簇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
一、典型症状
1、疱疹情况:在出现前驱症状的1~5天后,在一定的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皮疹。皮疹初起为一个小红斑点,继而红斑点形成小红丘疹,迅速变成水疱,疱液清亮,周围有红晕。数群疱疹呈带状沿某一支神经走行分布,一般不超过正中线。3天左右,水疱内水液可混浊化脓或呈血性,水疱壁较薄,破溃或不破溃。至5~10天,疱疹干燥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暂时性淡红色斑迹或色素沉着,若无继发感染,色素沉着或斑迹逐渐消失,愈后不留瘢痕。若继发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血疱、糜烂,形成溃疡,愈后则可能留下瘢痕。
2、疱疹部位:带状疱疹多发于身体一侧的腋下、胁肋、胸、背、腰及头面部,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区排列,一般不超过中线。以胸段最多见,其次为腰段、颈段及三叉神经分布区,四肢等其他部位亦可发生,但相对少见。
3、疼痛症状:带状疱疹多以疼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未见疱疹,而先见腋下、胁肋、胸背腰部的疼痛,疼痛剧烈难忍,多伴有烦躁不安等症状,这种剧烈的疼痛多见于老年患者。随着疱疹消退、病情的好转,其疼痛大多数可以逐渐缓陆缓解。但仍有一部分带状疱疹患者在疱疹全部消退后,仍留有皮肤的疼痛,久久不消失。若疱疹消退4周后,仍遗留顽固的剧烈疼痛,则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二、伴随症状
可伴有发热、乏力、烦躁易怒、局部淋巴结肿痛等全身症状。
三、其他症状
由于机体免疫状态的不同,本病在临床上常有不典型的表现。
1、无疹型带状疱疹:免疫功能较强的患者,仅有典型的节段性神经痛,而不出现皮疹,称“无疹型带状疱疹”。
2、顿挫型带状疱疹:又称不全型带状疱疹,指仅出现红斑、丘疹而扰简顷不发生典型水疱即消退者。
3、大疱性带状疱疹:免疫功能低下,如年老、患恶性肿瘤或长期使用抗癌药物者可发生大疱,称大疱性带状疱疹。
4、出血型带状疱疹:疱液内容呈出血性或形成血痂者。
5、坏疽型带状疱疹:老年人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皮疹中心可坏死,结成黑褐色痂皮不易剥离,愈后可留有瘢痕,称坏疽型带状疱疹。
6、双侧性带状疱疹:病毒可同时累及两个以上不相邻神经节,产生咐历对称性或一侧同时有数个神经节分布区的损害。双侧性带状疱疹较少见,常见部位为胸段脊神经分布区,其次为颈神经。
7、泛发性或全身性带状疱疹: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毒可以通过血行播散遍及身体各处,在局部发疹后数日内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皮疹,常伴有高热,甚至可引起带状疱疹性腮腺炎、肺炎和脑脊髓炎,病情严重,可致死亡。

⑨ 带状泡疹症状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一种病毒性感染,又称腰缠火丹、串疮、蜘蛛疮等。

本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目前认为带状疱疹和水系同一病引起的不同临床表现。初次感染VZV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儿童多见)或呈隐性感染,此后病毒侵入感觉末端,再经过移动并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全身红斑狼疮、外伤、放射治疗、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免疫抑制剂等),尤其是神经系统障碍时,均可导致病毒的再活动,激发本病。

临床表现

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发疹前往往有发热、倦怠、食不振等前驱症状,经1-3天后,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内容透明澄清,互不融合。皮疹沿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排列。常见于肋间神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支配区,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口腔及阴部粘膜、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于发疹前或伴随发疹出现。疼痛沿受累神经去配区域放射。老年患者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病程约需1-2周,愈后可后遗暂时性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水疱破溃破形成糜烂或继发感染。少数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见的有:
1、不全型带状疱疹(顿挫型),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泡。
2、大疱型带状疱疹,可形成豌豆至樱桃大的水疱。
3、出血性带状疱疹,疱内容为血性。
4、坏疽型带状疱疹,皮疹中心发生坏疽,结成黑色痂不易剥离,愈后遗留疤痕。
5、播散型带状疱疹,在恶性肿瘤或年老弱的患者,在局部发疹数日内,全身出现类似水痘样发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性严重,可致死亡。
(1)眼带状疱疹
眼带状疱疹为散发,以9-11月分发口香糖多见。临床所见眼带状疱疹伴有同侧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可见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疱及痂皮,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后因疤痕形成失明。严重者可发生全眼球炎、脑炎、甚至死亡。
(2)耳带状疱疹
又称Remsay-Hunt综合症,是由于VZV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临床特点为耳部急剧疼痛和同侧面瘫,间伴重听、眩晕等。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胀和肋腺炎。
(3)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系病毒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逆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大多见于颅神经颈、或上胸脊髓神经节段受侵的患者。表现有头痛呕吐、惊厥或其它进行性感觉障碍,尚可有共济失调及其它小脑症状等。
(4)内脏带状疱疹

病毒由脊髓后根侵及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胃肠或泌尿症状,当侵犯胸膜、腹膜时,则发生刺激症状甚或出现积液。

应要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鉴别

单纯疱疹
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不沿神经分布,常有反复发作,多见于发热性疾病、胃肠功紊乱及月经不调等患者。

疱疹性湿疹
皮疹多形性,无一定好发部位,多对称分布,自觉剧痒。

⑩ 守住免疫防线,拒绝带状疱疹

文/郭岳潭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发作时,病患的身上会冒出一串长条带状、群聚性的红疹、水泡,令人感到疼痛难耐、非常困扰,病灶的外观看起来,就像是一条蛇缠绕在皮肤表面,所以,又俗称为「皮蛇」,台语称为「生蛇」、「飞蛇」,客语称为「发蛇」,均有类似的意涵。

国泰综合医院暨台大医院竹东分院皮肤科主治医师郑煜彬表示,带状疱疹可说是水痘病毒的「余孽」,由于小时候得到的水痘病毒与后来的带状疱疹病毒,都是属于同一株病毒;两者不同的是,水痘是由体外首次进入人体的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而带状疱疹则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复发所导致。

水痘病毒的「余孽」

水痘属于「第四类法定传染病」,好发于12岁以下的儿童,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主要是经由飞沫或空气传染呼吸道上皮、皮肤直接接触,或是接触患者水泡及黏膜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进而发生间接传染。患者的全身皮肤会长满水泡,并且伴随着发烧、疲倦、食欲不振、头痛、肌肉或关租稿节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一般情形下,只要得过一次水痘,就具有一定的免疫力,通常不容易再次感染。虽然得到水痘可以痊愈,但是,水痘病毒却会潜伏在神经节的里面,免疫力正常的时候,身体没有任何异状,完全不会察觉病毒的存在;一旦等到免疫力变差时,水痘病毒就可能再度活化跑出来作乱,沿着神经来到皮肤上,形成具有危险性的「带状疱疹」。

局限型带状疱疹占多数

带状疱疹分为「局限型带状疱疹」及「弥散型带状疱疹」。局限型带状疱疹只会在某几条神经分布的范围发作,也就是称为「皮节」(dermatomes)的范围,出现成群红疹或水泡的病灶,除非没得过水痘的人直接接触,否则不具有传染性。

而「弥散型带状疱疹」的病患,皮肤上同样会有大面积的红疹、水泡,而且特征是远离主要发病的神经皮节之处,会有超过20颗以上的水泡,代表带状疱疹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并且在血液中流窜而散布全身,形成「病毒血症」,就可能具有较强的空气与飞沫传染性。但是,发生机率比较低,目前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而且被感染者通常没有水痘的免疫力,感染后会发生水痘,而不是出现带状疱疹。

4大高风险族群

曾经感染过水痘病毒的人,无论水痘有无发病,只要免疫力低下时,带状疱疹就可能会冒出来。根据研究显示,人的一生当中,罹患带状疱疹的机率为32%。郑煜彬临床观察发现,有4大族群比较容易发生带状疱疹。

第1类:免疫力低下的人

许多民众经常熬夜、晚睡,或是工作、精神压力大,睡眠时间不足够,造成免疫力下降,还有糖尿病、白血病、癌症等疾病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统机能较差,很容易诱发带状疱疹发作。

第2类:局部皮肤外伤的人

根据研究显示,局部皮肤外伤,例如湿疹、手术伤口,都容易诱发带状疱疹。临床上,也有不少民众到海边玩枣咐水、日晒过后,局部皮肤发生晒伤、脱皮,或是鼻窦炎患者神经受损,也会增加发生带状疱疹的机会。

第3类:使用特定治疗药物病患

接受化学治疗的癌症病患,以及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癣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B细胞淋巴瘤患者等,也都是容易增加发生带状疱疹机会的族群。

第4类:60岁以上年长者

随着年纪越大,带状疱疹的发生机率也越高,超过60岁以上的年长者,是最容易发生带状疱疹的高风险族群。根据研究统计,一般人发生率为千分之1~1.5,超过60岁以上的话,凳型纯发生率则增加至千分之7~11。

胸部、腰部是好发部位

人体全身上下都有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荐神经、1对尾神经,总共有43对神经,各条神经在皮肤表面的神经支配的范围中分布,根据统计显示,胸部、腰部等部位,是带状疱疹最容易好发的部位。

带状疱疹发病前期,大部分的病患会感觉皮肤有抽痛、刺痛的典型症状,有些患者可能只有搔痒的异常感觉;经过3~7天之后,带状疱疹沿着被侵犯的神经皮节部位,首先会出现群聚性的红色丘疹,接着快速进展为水泡或脓泡,这些水泡或脓泡的大小大约是0.1~1公分,并且伴随着灼烧般的神经性疼痛症状。而群聚性的水泡就是带状疱疹最典型的症状,水泡收敛形成痂皮后脱落,至少需要1~2星期的时间,整个疾病发展过程大约2~4星期。

留意非典型症状,以免过度诊断

郑煜彬提醒,有些病患的带状疱疹发生在腹部,虽然有产生疼痛感,但是皮疹、水泡病灶尚未发生,可能会被当作是肾结石等肠胃道疾病;也有患者的带状疱疹长在胸部上,同样会有疼痛、刺痛等感觉,而误以为是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

除此以外,发生在腹部肚脐附近的带状疱疹,由于神经受伤,导致患处肌肉无力,皮肤可能垂出一块,外观就像是疝气一般,称为「假性疝气」。另外,带状疱疹病患也可能发生单侧肢体无力的后遗症,通常经过数星期至数个月,就能自然恢复。

这些非典型症状对身体并无大碍,但是如果病患就医时,未告知医师曾经发生带状疱疹,而被当成其他疾病过度诊断,例如接受电脑断层扫描检查,承受不必要的辐射暴露,反而对健康有害,甚至发生过度治疗,都不正确。

抗病毒药物才有效,把握黄金治疗期

治疗带状疱疹时间点非常重要,发疹3~4天之内,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最好,也能预防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若是超过4天以上才治疗,治疗效果会比较差。使用外用药膏并不适合,不但没有治疗效果,更会延误治疗时机。

标准治疗药物有口服抗病毒药物acyclovir,valacyclovir及famciclovir,或是针剂型抗病毒药物Acyclovir,视病人发病时间使用约3~7天,水泡就不会再增加,并且进一步结痂脱落。医师会根据病人的严重程度,来选择口服或是针剂抗病毒药物,大部分的患者可自行在家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果带状疱疹发生在脸部的第一对三叉神经、第二对荐神经,可能影响视力或大小便功能,甚至需要插尿管,则可考虑住院治疗,并使用针剂型抗病毒药物。

无法完全根治,施打疫苗降低发生机率

郑煜彬强调,目前带状疱疹无法完全根治,当免疫力低下时,就有可能再次复发,因此,建议60岁以上年长者,可以施打带状疱疹疫苗。根据研究统计,带状疱疹疫苗能够提供长达10年的保护力,可以降低带状疱疹发生机率51%,并且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机率达66%。

施打带状疱疹疫苗时,可以与流感疫苗一同施打,但不能跟肺炎链球菌疫苗一起,以免效用减弱。若是曾经发生带状疱疹,3年内再次复发的机率较低,建议间隔3年之后,再施打带状疱疹疫苗,比较符合经济效益。

皮蛇绕一圈会死?

老一辈的人说皮蛇绕身一圈会死掉,真的会如此吗?郑煜彬认为,这是民间谣传,完全没有根据可言,也不曾发生过皮蛇绕一圈而致死的案例,民众不必过度恐慌。

事实上,带状疱疹造成生命危险的机率很低,绝大部分的患者只有单一神经皮节会长带状疱疹,即使免疫力非常低,带状疱疹侵犯多条神经皮节,要长在同处双侧神经皮节的情形,也就是绕过脊椎形成一圈,在临床上相当少见。国内有史以来,也仅有报告过一例双侧神经皮节长带状疱疹(绕一圈)的个案,而这名患者经过治疗之后,顺利康复,并未死亡。

不过,长在脸部三叉神经的带状疱疹,危险性会比较高,除了影响皮肤外观之外,还可能影响视力、听力,甚至造成脑栓塞、脑出血。由于三叉神经从脑部发展,沿着血管发散到皮肤表面,如果带状疱疹严重侵犯整个三叉神经,不只影响神经功能,也可能造成血管受伤发炎引起脑栓塞,或是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

免疫力低下是诱发关键

郑煜彬强调,免疫力低下是诱发带状疱疹的关键,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为B细胞、T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其中带状疱疹与负责细胞免疫的T细胞与负责抗体免疫的B细胞较有密切关系。当这两种细胞数目减少、免疫力下降时,就没有办法压制住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病毒再度活化,并且大量增生,最终带状疱疹沿着神经分布的皮肤冒出来,在各个部位都可能发生。

带状疱疹抗病毒特效药即将纳入健保

根据健保署统计,台湾每年大约有20万多人罹患带状疱疹,不过,治疗带状疱疹最有效的抗病毒特效药物,却不是每位患者都能使用,是有条件给付的,能够透过健保给付的患者,只占了整体患者约1/3,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患者得自费购买抗病毒特效药。

自费药物的额度,依据不同种类的药物,每个疗程大约需要数百元到千元不等,因此,皮肤科医学会向健保署提案,建议放宽抗病毒特效药的给付条件,以便缩短病程,避免错过黄金治疗期。健保署即将开会讨论,若是能够顺利通过本案,最快可在6月开放给付。

6招预防带状疱疹

1施打带状疱疹疫苗。

2早睡早起。

3均衡饮食。

4养成规律运动习惯

5避免压力过大。

6避免皮肤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