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疱疹性咽颊炎严重吗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疱疹性咽颊炎严重吗

发布时间: 2023-04-04 01:52:56

Ⅰ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

每年夏秋季节,朋友圈、家长群经常会流传一些“疱疹性咽峡炎在幼儿园爆发流行”的相关消息,引得人心惶惶。这个疱疹性咽峡炎,究竟是什么鬼?

一、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病?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中最常见的病毒是柯萨奇A组病毒(一种肠道病毒),另外埃可病毒、EB病毒等也可引起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的感染途径主要为粪-口,常发生于夏季和秋季,5岁以下的孩子是高发人群,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幼儿园如果有一个孩子得疱疹性咽峡炎,就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小孩,造成群体感染流行。因此,如果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要注意居家隔离,不要上学,避免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小朋友,一般要从生病开始隔离2周。

二、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急性发热(体温38.9 ℃-40 ℃,甚至更高),一般会持续 3-5 天。

咽喉部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

咽喉疼痛,孩子也会因此而不愿意吃东西或喝奶,可能会出现脱水表现。

三、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愈性疾病,没有特效药,多数在一周内好转,少数会持续10-14天。

家长可以采取一些家庭护理措施,来减轻孩子的不适。

饮食

饮食要保持清淡,以容易吞咽的流食为主,同时食物的温度不宜太高;

当孩子因咽部疼痛不愿意吃东西时,可以给ta喝点冰水,或者吃点冰镇水果、冰棒等,以补充水分和能量,缓解疼痛。

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进食后给孩子喝点水,或直接用温水、淡盐水漱口;

饭前、便后、玩耍后,提醒或帮助孩子认真洗手;

孩子的餐具、玩具,要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用药

当孩子高热难受时,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退热;

休息

减少强度大的运动,让孩子多休息,以保持体力,提升机体的抗病能力。

四、什么情况下,该带孩子看医生?

通常来说,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良好,爱玩能睡,食欲尚可,那就不用太担心。如果孩子有以下表现,那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就诊了——

孩子持续高热,即使吃了退烧药也很难退烧;

孩子精神状态不好,长时间不愿意喝水或吃东西;

有明显的头痛、频繁呕吐、呼吸急促或抽搐等表现;

出现中度或重度脱水,表现为口唇干、小便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

五、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有什么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有部分症状相似,常常容易被混淆。那么,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长疱疹的位置不一样。

手足口病主要在手心、脚心、肛周和咽喉部长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则主要长在咽喉后壁。

2、发病的风险不一样。

因为疱疹性咽峡炎通常是突发高热再发现疱疹,而手足口病则是先发现疱疹再出现中低热,因此可能会让人感觉疱疹性咽峡炎比较凶猛,但从并发症的角度来说,其实手足口病的风险更大一些。

疱疹性咽峡炎极少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而部分手足口病可能会转成重症,如脑炎、肺炎、肺水肿、心肌炎等。

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口腔长有疱疹时,不要大意,要留心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情况严重或比较担心,就要及时就医检查。

六、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

让孩子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在疾病流行时期,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Ⅱ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其症状表现咽部充血,口腔内有灰白色的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一周可自愈。

疱疹性咽峡炎病因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1-6、8、10、22亚型,也可有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引起。通过接触传染、粪口传播、呼吸道传染,潜伏期一般为1-2天。多发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发于夏秋季节。

疱疹性咽峡炎的诱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发疾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愈性疾病,也就是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动停止,并且逐渐恢复痊愈,病程为7-10天,大部分孩子在症状出现5天后,病情好转。但是由于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急,有些孩子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这个时候要迅速送往医院。

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全身不适,于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发病两天内患儿口腔黏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接下来两三天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症状差别较大,轻的仅有1-2天的轻中度发热;重的起病急,表现为骤起高热,体温可达39℃-40℃,约2-5天后体温下降,体温过高时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患儿烦躁哭闹,部分还带有呕吐和腹泻。

婴儿患疱疹性咽峡炎时,比较典型的症状是口水明显增多,拒绝喝水吃东西,这是因为咽颊疱疹溃疡后造成咽部疼痛。年长的孩童常会自诉咽喉痛。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初期症状相似,两者一般都伴有发热,均在口腔内看到疱疹、溃疡。那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怎么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最大区别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轻些,感染性没那么强,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么护理?疱疹性咽峡炎早期表现为发烧,但刚发烧的时候还不知道就是疱疹性咽峡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口腔里面看到疱疹了才能确诊。所以家长在小孩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体温超过38.5℃要服用退烧药,以防出现高热惊厥。如果小孩2-3天高烧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病毒感染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帮助小孩缓解不适。孩子出现中低烧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为了防止溃疡继发感染,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可以用淡盐水漱口,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对症的药物。

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咽喉部疼痛明显,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喝白开水,白开水对发生溃疡的咽喉部刺激最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吃一些营养又容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粥、面条汤等,饭菜要清淡,不要吃鱼虾或者太热、辛辣、味重的食物,以免刺激咽喉,加重咽痛。如果孩子进食勉强,也可以少食多餐。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具体措施如下:

1、要注意小孩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小孩玩具、衣服要及时清洗;

2、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鼻,避免交叉病毒感染;

3、居家环境要注意通风;

4、小孩加强身体锻炼,饮食营养要全面,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抵抗力;

5、在疾病流行季节,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另外,小孩患病时要对症治疗,家长不要自作主张给小孩吃药,如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药物都不要胡乱吃。特别不建议通过预防性的吃一些药,来防止某种病毒传染疾病。

Ⅲ 什么原因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究竟该如何治疗

大家都很清楚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危害很大。我们都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患有疱疹性咽峡炎。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知道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这样才能做好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工作。

疱疹性咽峡炎由病毒感染引起,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的最初症状是发烧、喉咙痛、头痛、厌食和四肢酸痛。病程一周左右,发病初期应尽早服药,避免病情扩大和并发症。如果症状严重,应联合其他抗病毒药物。服药数日后,上颚、扁桃体等口腔黏膜出现针尖大小的疱疹,会形成溃疡并自愈。严重者,应继续用药两周。服药时要注意多喝温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尽量少吃油炸油腻、难嚼的食物,防止二次感染。注意口腔卫生。早上最好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祝你早日康复。

Ⅳ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 HA)是一种主要由人类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引起的以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性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好发于学龄前幼儿,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较强。临床上以咽部、口腔和牙龈黏膜上出现疱疹或溃疡为特征,咽炎、发热、头痛等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可自愈,但重症患儿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需要引起重视。《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强调,治疗应遵循早期发现、早期对症治疗、局部抗病毒用药的原则。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柯萨奇病毒(CV)A组及B组、肠道病毒EV71型、埃可病毒最为常见。疱疹性咽峡炎早期病毒的主要复制部位是口咽和肠粘膜的上皮细胞:一部分病毒复制发生在鼻咽部,并扩散到上呼吸道淋巴管;另一部分病毒被吞噬转移到胃和下消化道,从而引起后续的感染发生。所以,在疾病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关键。
利巴韦林气雾剂(信韦林)是抗病毒药物。与全身给药模式相比,利巴韦林气雾剂按给药途径分类为非吸入式气雾剂,小颗粒与抛射剂形成稳定性的气溶胶,随抛射剂挥发过程中,药物随抛射剂的挥发快速的扩散到腔道内,促使药物均匀的分散在口腔、咽喉和鼻腔深处。利巴韦林气雾剂可以直接作用于疱疹性咽峡炎病灶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时间短,对于疱疹性咽峡炎的抗病毒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Ⅳ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小孩稍不注意很容易患上疱疹性咽峡炎,患有疱疹性咽峡炎严重危害小孩的身体健康,影响小孩的饮食与作息。所以很多家长担心小孩患上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有哪些治疗方法,其实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
1、用淡盐水漱口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淡盐水又称生理盐水,淡盐水利用的原理是渗透性杀菌,用具有一定浓度的淡盐水漱口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在小孩清洁牙齿的时候用0.9%的淡盐水进行漱口,但要注意的是用淡盐水漱口而不是清洗牙齿,用淡盐水漱口可以对疱疹性咽峡炎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小孩要在家长的监督下使用。
2、发热时用物理降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之一就是体温升高,发热。在小孩发热期间,注意是中低温的时候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法,使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脖子和额头,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但一旦体温过高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和治疗,服用退烧药等,不要盲目给孩子降温。物理降温只适用于中低温的情况下。
3、中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中药治疗也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之一,中药治疗主要分内服和外用,主要服用一些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中药药剂,根据孩子的病情对症下药,需要注意的是小孩服用中药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和专业的医师开药,不要到不正规的小诊所医治,孩子在服用中药的时候,家长需要在旁边监督。
疱疹性咽峡炎困扰着很多小孩,一旦患上就会严重危害小孩的身体健康,所以一定要多加防范,多吃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良好的作息规律也是必要的,避免小孩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如果小孩患有疱疹性咽峡炎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治疗,到正规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诊治,不要拖延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Ⅵ 来势汹汹的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么防治

天气逐渐炎热,病毒细菌们也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宝宝如果出现突发高烧,哭闹,抗拒吃东西等情况,家长大大们可要当心了:宝宝也许是感染上了疱疹性咽峡炎!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

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外出回家或进食前,一定要先洗手;

•环境

少带孩子去人多、卫生环境较差的地方,家里也要经常开窗通风;

•隔离

如果孩子的病后,最好是在家休息,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家长在照顾完生病的孩子后,也一定要洗手;

Ⅶ 疱疹性咽颊炎的症状及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那么疱疹性咽颊炎的症状及治疗大家知道多少呢?

疱疹性咽颊炎的症状

疱疹性咽颊炎一般起病比较急,出现急剧的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的发热,也可以有少数的高热,达到40℃以上,甚至会引起惊厥,2-4天可以逐渐减轻。小儿可以见到拒食、哭闹,烦躁不安、流涎这些症状,也可以出现恶心、呕吐。疱疹性咽颊炎的咽喉部的典型症状可以出现咽部充血,起病两日之内有口腔黏膜数个小的灰白色的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天后红晕加剧扩大,可以出现溃破,形成黄色的溃疡面。

疱疹性咽颊炎的治疗

1.运动治疗

大多数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身体抵抗力都比较差,所以在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以后,必须要积极的运动。而运动不但能够提高免疫力,对于疱疹性咽峡炎和其他疾病也有着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2.病因治疗

干扰素a,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可抑制病毒复制时蛋白质的合成、增强未感染宿主细胞抗感染能力和激活宿主免疫细胞。可以通过喷雾或雾化给药,局部用药使用便捷,儿童容易接受且胺全有效。

3.药物治疗

患儿体温达到38.5°C以上,伴有明显不适时需降温治疗,除进行物理降温外,也可给予退热药物进行降温。常用退热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患儿发生高热惊厥时,需要及时进行止惊治疗,常用药物为咪达唑仑、水合氯醛。

4.一般治疗

注意做好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发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如退热贴、温水浴等。

Ⅷ 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应该怎样治疗、严不严重

病情分析:你好,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内也有其他容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 意见建议:减轻不适的方法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需要应用抗病毒的药物。注意保持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Ⅸ 疱疹性咽峡炎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疾病分类
  • 4 疾病概述
  • 5 疾病描述
  • 6 症状体征
  • 7 疾病病因
  • 8 诊断检查
  • 9 治疗方案
  • 10 相关出处
  • 附:
    • 1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穴位

1 拼音

pào zhěn xìng yān xiá yán

2 英文参考

herpangina

3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疱疹性咽峡炎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5 疾病描述

疱疹性咽峡炎系好发于儿童的特殊发热性疾病。其特点为在咽部出现细小的丘疹性水疱及溃疡。

6 症状体征

主要发生于1~7岁的儿童,但亦可见于成人。多在夏季及早秋发病,经2~14 d潜伏期后突然发病,表现发热(38.5~40℃)、头痛、咽痛、吞咽困难、厌食,有时颈部强直,持续4~5d后在口腔前颚、软颚、扁桃体、咽、颊等部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1~2mm大小的丘疹或水疱,四周绕有明显的红晕,此种损害常呈一小簇,以后互相融合,多数边缘充血,水疱扩大破裂,可成2~4mm大小淡灰黄色浅表性溃疡,但有些损害可以不形成溃疡。经5~10 d痊愈,由柯萨奇A组9、21型引起者,可并发肺炎,出现高热、紫绀、呼吸深快、昏迷,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以婴幼儿死亡率最高。

7 疾病病因

本症系由数型柯萨奇及埃可病毒所引起,最常见的为9型柯萨奇A组病毒(1、2、3、4、5、6、8、10及22),其它柯萨奇A组病毒、某些型柯萨奇B组病毒以及9、16、17型埃可病毒也偶有发现。

8 诊断检查

根据急性发热起病,口腔有丘疹水疱性损害及培养出柯萨奇或埃可病毒,即可诊断。它与一些口腔有水疱的病毒性疾病鉴别。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取咽部疱液或大便,经组织培养或接种于乳鼠可得致病病毒,同时可取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进行特殊的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或血凝抑制试验,以助确诊。

9 治疗方案

主要是对症治疗。

10 相关出处

现代皮肤病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穴位

  • 手十指头

    ,热病,小儿惊厥,手指麻木,指端麻木,癫狂,急性扁桃体炎,乳蛾等。拼音:shíxuān代号:EXU...

  • 鬼城

    ,热病,小儿惊厥,手指麻木,指端麻木,癫狂,急性扁桃体炎,乳蛾等。代号:EXUE11十宣穴的别名:...

  • 关冲

    “冲”,而曰“关冲”,意其与内关、外关通也。特异性:关冲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五输穴之井穴,五行属金。所...

  • 十宣

    ,热病,小儿惊厥,手指麻木,指端麻木,癫狂,急性扁桃体炎,乳蛾等。拼音:shíxuān代号:EXU...

  • 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