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单纯性疱疹是否传染
亲,单纯性疱疹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疱疹性皮肤疾病,人是单纯疱疹病毒唯一的宿主,很多人在患有单纯性疱疹的时候都是非常担心这种疾病会传染,那么单纯性疱疹会传染吗?
单纯疱疹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疱疹性皮肤疾病,这种疾病的病毒存在于患者、恢复者以及健康带菌者的水泡液、唾液和粪便当中,传播的方式也主要以直接接触传染,也能够通过被唾液污染过的餐具而引起间接传染,引起单纯性疱疹的单纯疱疹病毒经过呼吸道、口腔或是皮肤破损部位而进入到人体当中,在人体粘膜部位生长和繁殖,然后会经过血液或是神经播散,单纯性疱疹好发在皮肤粘膜的交接部位,例如牙龈、口腔外侧、颜面和手指。
单纯性疱疹也被称之为是发热性水疱,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导致的疼痛性感染,也能够出现在全身部位,不过最为常见的就是牙龈,口腔外侧、鼻子、脸颊或是手指上,水疱形成之后,破损会产生渗出液,然后产生的黄白色痂壳会逐渐的脱落,在痂壳下面会出现新的皮肤,溃疡通常情况下能够持续7~10天左右,几乎九成的患者在医生当中至少会出现一次溃疡,首次发作的时候通常也是病情最重的。一些感染的儿童病情也很严重。
当患者首次感染之后,很多的病人都会产生抗体,不会再次出现单纯性疱疹,不过也有四成的成年人会重复发作,通常单纯疱疹并不严重,不过对于患有艾滋病或是免疫系统因其他疾病或是药物受到限制的时候,这种感染就有可能是致命的,对于通常在分娩时接触病毒的婴儿来说,感染可能传播到其他器官,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单纯性疱疹是能够传染的,因为单纯疱疹是因为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能够通过和感染病人接吻或是共用食用器皿、毛巾、剃须刀等接触而进行传播。
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的话,还是应该及早的发现、及早的就医,患者应该选择大型的正规的医院来进行治疗,以免延误患者的病情,相信患者通过合理、科学的治疗,病情还是能够得到恢复的。
有什么问题欢迎您咨询小迪哦,小迪愿意为您排忧解难!
『贰』 什么是疱疹
带状疱疹:
[编辑本段]
〖概述〗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病因〗
系由水疱-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对此病毒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活动繁殖而激发带状疱疹。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中老年居多。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多见。
病程一般为半个月左右。
好发部位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
皮疹特点潮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丘疹、水疱,粟粒至绿豆大小,疱液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或坏死溃疡。皮疹单侧分布呈带状为该病的特点。
自觉症状自觉疼痛,剧烈难忍。疼痛可发生在皮疹出现前,表现为感觉过敏,轻触诱发疼痛。疼痛常持续至皮疹完全消退后,有时可持续数月之久。
皮疹初起为皮肤发红,随之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大小丘疹,1-2天后迅速演变成为水泡,水泡沿神经近端发展排列呈带状,数天后,疱壁松弛,疱液混浊,而后逐渐吸收,干痼。愈后遗留暂时性的红斑或色素沉着。
〖诊断〗
簇集成群水疱,延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在明显的神经痛,伴局布淋巴结肿大。
中间皮肤正常。
很少复发。
〖治疗〗
原则止痛,消炎。保护局部,防止感染
止痛,息斯的明,VitE300 mg/日
抗病毒,无环鸟苷,0.2/次,3/日
局部:1-2 %龙胆紫外涂。
预后有自限性,愈后可留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疤痕。可留后遗神经痛。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纯中药治疗生殖器疱疹:2004年至今疱康已经为5300多名疱疹(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患者解除了痛苦。2005年曾荣获“国家质量合格评定信得过好产品”证书!
疱疹专用产品“疱康”——专业治疗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 “疱康”由多位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技术指导,是专门针对疱疹病毒研究的配方,本品选用优质原料,经多次科研成功,在特定工艺环境下生产的皮肤外用产品,见效快,不复发,是非常难得的疱疹专用产品。
“疱康”内含抗炎、抗病毒及高效渗透成分。可确保产品安全有效的抵达病灶,清除病因,并可迅速止痛止痒缓解症状。短期使用可形成皮肤保护膜,有利于皮损修复。对引起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水痘、生殖器疱疹的致病菌有很好的抑杀作用。
“疣疱康”——“疱康” 的良好伙伴。两者联合使用共同治疗疱疹病毒。
“疱康+疣疱康治疗疱疹病毒的承诺”———3分钟止痛,24小时。
持续抗病毒,2周消除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
七、几个发生的在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
(一)三叉神经眼支支配区域的带状疱疹单侧面的额部、头皮红斑水疱,眼周可明显肿胀,结膜潮红充血,在结膜乃至角膜上出现水疱,可发生溃疡性角膜炎,愈后形成角膜云翳而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致失明。疼痛剧烈(Fig2)。
(二)耳带状疱疹由于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患侧面瘫,耳鸣、耳聋听觉症状,在外耳道及鼓膜上有疱疹(Fig3)。
(三)胃肠道、泌尿道带状疱疹
〖鉴别诊断〗单纯疱疹
〖预防治疗〗
一、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B放抗生素,如B1、B12等。
二、抗病毒
万乃洛韦300 mg,口服,2次/日;无环鸟苷200 mg,口服、5次/日;聚肌胞2 mg,肌注,1次/2日;干扰素,300万U,肌注,1次/日。
三、止痛
口服去痛片等镇痛药片。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日。
吗啡控释片30 mg,必要时口服,脊柱旁神经节封闭治疗。
四、激素
早期口服强的松对减轻炎症及疼痛,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9966331方案(强的松45 mg 2天,30 mg 2天,15 mg 2天,5 mg 1天)。
五、外用治疗早期红斑水疱,可外用收敛性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
有糜烂、坏死,可以0.1%利凡诺尔液作湿敷,外用抗菌素软膏。
利福平涂膜剂有保护,抗菌作用。
眼局部滴疱疹净眼药水,外涂抗生素眼药膏。
六、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有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的作用。后期神经痛可作红外线,音频电疗法等。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多发于成人。病毒潜伏于神经细胞中,平时不致病,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病毒沿相应的神经纤维播散至相应的皮肤区域而发病。皮损常沿一侧肋间神经从后上方向产下方伸展或头面部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表现为皮肤疼痛及附近淋巴结肿痛。治疗方法有镇痛,抗病毒,抗炎,激光照射,对眼部带状疱疹患者还应选用散瞳剂。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患肿瘤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由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治疗以消炎抗病毒为主。如认真治疗,可以根治。
『叁』 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有什么区别
单纯疱疹也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但是它和带状疱疹,是由两种不同的病毒所导致引起来的。它的病程也比带状疱疹要短,单纯疱疹往往一周之内就可以痊愈,但是它比带状疱疹更容易复发。带状疱疹多发生在皮肤黏膜的交界处,比如我们的眼的周围、口唇的周围、外生殖器的周围和肛门周围这些地方。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来的,而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来的。
带状疱疹需要注意什么
带状疱疹如果已经发生,在日常情况下,尽量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因为带状疱疹,局部皮肤损害的情况如果比较复杂,比如形成了一定的感染,就可能会激发形成一些细菌感染,所以导致该部位的感染性的炎症,更加加重的现象。而且带状疱疹在发生以后,还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禁忌,特别是一些海鲜产品,还有一些油炸食品,辛辣刺激类的食品都尽量不要吃,比如一些辣椒,韭菜,洋葱,大蒜等等,都尽量不要吃,还有酒类的,也尽量别喝咖啡,浓茶也尽量避免喝。患者出现的带状疱疹以后,还需要及时的注意休息,因为疲劳可能会导致带状疱疹会加重的。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鉴别诊断
发生在不同部位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能要与相关部位的一些疼痛性的疾病相鉴别。比如发生在胸背部的,可能要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相鉴别。发生在下肢的,可能要与坐骨神经痛相鉴别。发生在腰腹部的,可能要与阑尾炎、胆囊炎、心绞痛、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肆』 疱疹会传染吗
生殖器疱疹这种疾病属于一种性传播疾病,一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会传染的,但是如内果有皮损部位与正容常的皮肤粘膜接触,就会导致这种传播性,所以一般建议最好在发病期间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可以选择使用一些抗病毒类的药物来综合治疗。
『伍』 单纯疱疹会传染吗
单纯疱疹是具有传染性的。单纯疱疹的泡液是主要的传染因素,因此得了单纯疱疹要避免传染给家人,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注意防护。单纯疱疹是会反复发作的,目前难以根治,通常在各种诱发因素的刺激下发作,如发热、受凉、消化不良、月经期等,单纯疱疹一般在同一个部位多次反复发作。根据疱疹的临床表现可以表现为原发性的单纯疱疹和复发性两型。
『陆』 2019-05-28
急性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症状:婴幼儿多见,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和口唇周围可出现成簇的小水疱,而后形成溃疡,口周皮肤形成痂壳。
扁平苔藓:
灰白色花纹网状型(稍高隆起皮肤表面,多见双颊、前庭沟、咽旁)。
环状型(为小丘疹组成细条纹,多见唇红、双颊、舌缘、舌腹)。
斑块型(略显淡蓝色,多见舌背)。
水疱型(透明或半透明,有斑纹或丘疹,多见颊、唇、前庭沟、翼下颌韧带)。
黏膜可发生红斑、充血、糜烂、溃疡、萎缩和水疱等。
复发性口腔溃疡常见于角化程度较差的区域,多见唇、颊舌黏膜,角化呈度较高的龈、硬腭不较少发生。
疱疹性龈口炎的常见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
Nikolsky征(尼氏征阳性):在口腔内,用舌舔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皮脱落或撕去的想象。指用手指轻轻推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或使原有的水疱在皮肤上移动。
扁平苔藓皮肤病损:微高于皮面的扁平丘疹,粟粒至绿豆大小,多角形,边界清楚。多为暗红色,还可有色素减退或正常皮色。损害区粗糙,感瘙痒,故多有抓痕。以石蜡涂在丘疹表面,在放大镜下观察可看到细白纹,称Wickham纹。
唇疱疹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常发生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又称多发性唇疱疹。发病前常有轻度发热如感冒等。称为多个成簇的疱,破裂后,糜烂结痂。
轻型阿弗他溃疡多成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鼓励散在,溃疡中央凹陷,边缘充血,表面覆有黄色假膜。
重型阿弗他溃疡大而深。
念珠菌唇炎长期存在鲜红色糜烂面或表现为肿胀、唇红皮肤交界处有散在突出的小颗粒。
慢性唇炎的病因:
空气干燥、摄入水分不足、风沙大、日照时间常、维生素缺乏、舔唇撕皮等因素有关。
唇疱疹的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和口唇周围可出现成簇的小水疱,而后形成浅溃疡,口周皮肤形成痂壳。
放射性溃疡、化学性溃疡、热损伤均能发现明显的放射线刺激、理化刺激、烫伤等病史。通过全身或局部治疗可以使其痊愈,疱疹性口炎具有自愈性,而创伤性溃疡如不去除刺激因素,会有癌变的可能。
慢性萎缩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义齿性口炎):
多见于女性义齿佩戴者,临床表现为义齿承托区黏膜广泛泛红,形成鲜红色弥散红斑。确诊可用口角湿白区涂片或硬腭黏膜和义齿承托区黏膜及培养检查念珠菌病,以明确诊断。治疗为抗真菌的局部药物治疗。
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可有上皮增生,微小脓肿形成。
白斑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慢性唇炎可分为干燥脱屑型唇炎、湿疹糜烂型唇炎(包括光化性唇炎、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腺型唇炎、肉芽肿性唇炎(包括梅—罗征)。
创伤性溃疡:由机械性刺激(残根、残冠、尖锐牙尖、修复体尖锐边缘、过长基板)或化学性刺激发病。
疱疹性口炎:多见于婴幼儿,患者首先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2—3天后发热多已消退,口腔黏膜出现大面积呈片状充血,出现成簇的、直径在1—2mm的小水疱,易破裂,临床上不易看到,所见多为密集的浅小溃疡,数目可达数十个甚至上百个。
多形性红斑呈对程性分布于手背、手掌、足背及四肢,类似“虹膜”或“靶环”,故称“虹膜状红斑”或“靶状红斑”。
口腔白斑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非均质型又可分为疣状型、溃疡型、颗粒型。
唇黏膜并的鉴别诊断
湿疹糜烂型唇炎好发于下唇,唇红部糜烂剥落,有炎性渗出物,形成黄色薄痂,或出血后凝结成血痂等,单独发生与唇部的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也好发与下唇,片状红斑、糜烂,中心凹陷呈盘状,在糜烂周围有白色的条纹呈放射状排列,病变区可向唇红缘延伸直至皮肤,此时唇红与皮肤界限消失。
氯喹的使用:
湿疹糜烂型唇炎治疗,除湿敷、强的松龙悬液局部黏膜下注射和局部涂布含激素软膏外,还可口服氯喹(0.25g/d),注意血象。氯喹还用于扁平苔藓的治疗。
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
病损多见于颊部,灰白色花纹网状型为典型病损形态,且病损多左右对称,有一些患者遇辛辣、热、酸、咸刺激时,局部敏感灼痛。皮肤病损为微高出皮面的扁平丘疹,粟粒至绿豆大小,多角形,边界清楚,多为暗红色。
球菌性口炎的临床表现:
又称假膜型口炎,临床上以形成假膜损害为特征,局部形成溃疡和糜烂,且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或黄褐色假膜,假膜较厚微突,致密光滑,擦去可见充血糜烂面,唾液增多,疼痛明显,有炎性口臭,淋巴结压痛或全身症状。涂片、菌培养可明确诊断。
地图舌临床表现:
舌背丝状乳头和呈片状剥落,微凹陷,形成光滑的红色剥落区,其边缘为白色微高起的弧形、圆形或椭圆形包饶,其范围在直径5—10mm间,白色边缘区微凸起,舌活动及味觉正常。
导致牙龈增生的药物:
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心痛定,nifeiiping)、维拉帕米。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表现:
周期性、反复性发作,溃疡数目不多,1—5个不等,较表浅。
结核性溃疡的特点:
基底暗红,桑葚样肉芽肿,边缘鼠啮状。
口腔单纯性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表现为簇集性小水疱,有自限性,易复发。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由HSV-1引起),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又称复发性唇疱疹(由HSV-2引起)。
鉴别诊断:
口炎型阿弗他溃疡(疱疹样阿弗他溃疡):散在分布小溃疡、病程反复,分布于口腔内角化呈度较差的黏膜处,儿童较少见。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婴幼儿多见,为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成簇小水疱,而后形成大片表浅溃疡,口腔黏膜各处可发生,可伴皮肤损害。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水疱大,疱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经分支排列成带状,疼痛剧烈,愈后不在复发,颜面部和口腔黏膜病损。
手—足—口病:由柯萨奇病毒A16或EV71引起,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散在水疱、丘疹与斑疹,为皮肤黏膜病。
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A4引起病损只限口腔后部,如软腭、腭垂、扁桃体处,牙龈不受损。
多形性红斑:皮损呈对称分布,如手背、足背、前臂,损害为红斑、丘疹、水疱、大疱或血疱等。
球菌性口炎(假膜性口炎):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链球菌等致病菌。发生于口腔黏膜各处,溃疡或糜烂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或黄褐色假膜。
念珠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雪口病、新生儿鹅口疮):婴幼儿多发,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病损区有散在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不久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严重可波及咽部、扁桃体。
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可有轻度发热,早期黏膜病损充血明显。
念珠菌口角炎:两侧罹患,口角区皮肤与黏膜发生皲裂,张口时疼痛或溢血。
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CMCC):有免疫调节基因缺陷引起,病变范围涉及口腔黏膜、皮肤及甲床,幼年发病。
家族性早发型CMCC:常染色体阴性遗传,新生儿或婴儿阶段,类似雪口病,逐渐变成质地较硬类似白斑的表现。
弥漫性CMCC:儿童时期,病损区扩张到咽喉、胃肠道、面部皮肤、指甲、头发、眼睑等部位,稍久可出现肥厚增值性病损。
多发性内分泌型:青春期前后,多见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慢性结膜炎。
迟发性CMCC:35岁以后中老年女性,与铁吸收、代谢异常有关。
血管神经性水肿:
可由食物、药物、感染、物理因素、动物及植物因素、遗传等因素引起。
急性发病,多见面部疏松区,唇、眼睑、舌、口底或下颌下,患处有瘙痒、灼热痛、肿胀,水肿呈淡红色或无色泽改变,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药物过敏性口炎:超敏反应是引起药物过敏的主要原因,患者有明确的药物过敏史或服药史。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或复发性口疮,临床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轻型口疮、重型口疮及口炎型口疮。
RAU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有自限性、周期性,病损面覆盖黄色假膜,周边有充血红晕带,中央凹陷,灼痛明显。
轻型口疮(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黏膜,呈粟粒状红点,灼痛明显,继而形成浅表溃疡,圆形或椭圆形,不留瘢痕,散在分布。
重型口疮(重型阿弗他溃疡):溃疡大而深,似“弹坑”,周围组织红肿微隆起,基底微硬,表面有灰黄色假膜或灰白色坏死组织,疼痛剧烈,愈合后可留瘢痕,常伴低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和腺周口疮病损局部区域的淋巴结肿痛。
白塞病(口、眼、生殖器三联症):反复发作有自限性,眼可有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脉络膜炎、结膜炎、角膜炎、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萎缩等病变,眼病由于反复发作,可造成视力逐步减退,甚至失明;生殖器病损,男女生殖器官黏膜均可出现溃疡。
恶性肿瘤溃疡:基底有细颗粒状突起,似菜花状;基底有硬结,相应的淋巴结坚硬、粘连。
天疱疮:自身免疫病,皮肤、黏膜上出现的极易破溃的水疱,不经治疗常难以愈合。
寻常型:先有口干、咽干或吞咽时感到刺痛,水疱易破、有糜烂面,破后有疱壁,向四周退缩;撕去疱壁,留下一鲜红色的创面。
增殖型:唇红缘常有显著的增殖,病损发生在口腔黏膜损害前或后,常见于腋窝、脐部和肛门周围等皱褶部位,出现蕈样及乳头瘤样增殖,其上覆以黄色厚痂以及渗出物,有腥臭味,周围绕有红晕,自觉疼痛。
落叶型:为松弛的大疱,疱破后有黄褐色鳞屑痂,边缘翘起呈叶状,类似剥脱性皮炎。
红斑型:局限型,面颊部出现对称的红斑及鳞屑。
鉴别:
类天疱疮:好发于牙龈、眼结合膜,破后可见白色或灰白色疱膜,
多形红斑(多形渗出性红斑):红斑、糜烂面,其上覆以灰黄色假膜,皮肤表现为靶形红斑,在红斑上出现水疱。
剥脱性龈炎:弥散性红斑,亮红色,上皮易剥脱,严重者全口牙龈疼痛,脱皮,表面覆以坏死的假膜,易出血。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遗传性皮肤病。
口腔白斑病:
疣状型: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较硬的斑块,质地紧密,表面呈皱纸状,或出现细小裂纹。无自觉症状,或有粗涩感。
颗粒型:颊黏膜口角区多见,呈颗粒状突起,黏膜充血,似有小片状或点状糜烂,刺激痛,多数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溃疡型:有糜烂或溃疡,可有或无局部刺激因素。患者通常因溃疡形成而发生疼痛。
鉴别:
白色水肿:无自觉症状,发生子双颊咬合线附近。呈半透明或乳白色,牵拉时变浅,扪之柔软。
迷脂症:常见于颊部及唇部,为针头至粟粒大小的淡黄色小斑点及小的丘疹,可融合成片状或不规则的黄色斑块。触之有粗糙感。
白色角化症:灰白色或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于或微高于黏膜表面,平滑,柔软。除去刺激因素后,病损逐渐变薄,最后可完全消退。
白色海绵状斑痣(白褶皱病):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除口腔黏膜外,在鼻腔、肛门与外阴。损害呈灰白色或乳白色,表现为皱襞状、海绵状、鳞片状粗厚软性组织。触诊柔性与弹性,状如海绵。
扁平苔藓(斑块型):不规则白色线状花纹,病损变化较快,常有充血、糜烂;而白斑多为独立病损,变化慢,黏膜不充血。扁平苔藓有时有皮肤病变。
黏膜下纤维化:颊、咽、软腭多见,淡白色斑纹,似云雾状,并可触及黏膜下纤维性条索,后期可出现舌运动及开口受限,吞咽困难等自觉症状。
梅毒黏膜斑:Ⅱ期梅毒患者颊部黏膜可出现“梅毒斑”,圆形或卵圆形灰白色黏膜斑,皮肤玫瑰疹的出现。
口腔扁平苔藓:
皮肤损害:浅紫红色多角形丘疹,边界清楚,质地坚硬干燥,融合后状如苔藓。损害区粗糙,丘疹间可见皮肤皱褶,由于瘙痒故多有搔痕。
口腔黏膜损害:主要特征为珠光白色丘疹或条纹左右对称性,黏膜柔软,弹性正常,但有粗糙感,轻度刺激痛。
指甲与(或)趾甲损害:呈对称性,甲体按压时有凹陷,红色针尖样小点,压诊疼痛。
鉴别:
口腔红斑:癌前损害,好发舌腹(缘)、口底、口角区颊黏膜与软腭复合体,为血红色的光亮类似“天鹅绒”样的圆或椭圆形斑块,界限非常清楚,触诊非常柔软,损害微凹或平状;无明显疼痛或不适;损害如绿豆大小,逐渐向四周扩大。
盘状红斑狼疮:多发唇部、颊黏膜、舌背、口底舌腹等部位,黏膜损害为中央萎缩,外围为白色放射状条纹,边缘不规则但界限清楚。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
慢性脱屑性唇炎:常累及上下唇红部,但以下唇为重。唇红部干燥、开裂,有黄白色或褐色脱屑、脱皮或细鳞屑,继发感染时呈轻度水肿充血,局部干胀、发痒、刺痛或灼痛。
慢性糜烂性唇炎:唇红部反复糜烂,渗出明显,结痂剥脱。有炎性渗出物时会形成黄色薄痂,出血时会形成血痂,继发感染时会结为脓痂。
真菌性唇炎:除溃疡、糜烂外,还有白色假膜或斑片,不易揭去,此白色斑片或假膜PAS染色,可见有念珠菌菌丝。
口角炎:
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单侧或双侧口角湿白色,有糜烂或溃疡,有横的沟裂,严重者可向内侧黏膜或皮肤延伸,沟裂深浅不一,长短不一,疼痛不明显。
创伤性口角炎:为单侧性口角区损害,裂口常有渗血、血痂。
接触性口角炎:有变应原或毒物接触史,口角区局部充血、水肿、糜烂、皲裂,渗出液明显增多,疼痛剧烈。通常伴有唇红部水肿、糜烂、皲裂和口腔黏膜广泛性糜烂等其他黏膜过敏反应。
地图舌:丝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微凹陷,有光滑的红色剥脱区,菌状乳头清晰可见,边缘为白色微高起的弧形、圆形或椭圆形包绕,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时有烧灼感或刺激痛。
沟纹舌:呈垂直的横形裂纹,较浅,状如叶脉,而称叶脉舌。状如脑回纹的,称脑纹舌。沟纹可布于舌缘而呈纵形沟纹。不影响舌的活动度和味觉,颜色正常,有一定的柔软度,舌乳头亦正常。较深的沟纹中常有细菌,食物残屑滞留而呈轻度炎症。
舌乳头炎:丝状乳头主要表现为萎缩。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容易受到创伤,肿胀、疼痛;轮廓乳头较少炎症,但偶有患者感到局部不适。
艾滋病的口腔表征: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毛状白斑、Kaposi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Kaposi肉瘤:腭部为最好发部位,呈深红色或紫红色的结节或斑块,指压不褪色,其周围可有黄褐色瘀斑。
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牙龈、上腭等部位,红色或紫色肿块,固定而有弹性。
梅毒:为苍白螺旋体感染性传播疾病。
后天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
『柒』 什么是疱疹
疱疹,中医称为热疮,是一种由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分为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汗疱疹、带状疱疹。肉体的痛苦加上精神的负担,往往使患者自尊心受挫,使之不愿与异性交往,影响夫妻感情及家庭的和睦,久而久之甚至发生抑郁症。
分类诊断
【汉语拼音】pàozhěn
【中文释义】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和生殖器疱疹的鉴别诊断
疱疹
【详细情况】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但以腰背部为多见。带状疱疹是由过滤性病毒、外伤、梅毒、脊髓疾病、砒霜中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初起时患部往往有瘙痒、灼热或疼痛的感觉,有时还伴有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状,带状疱疹病毒常常在初次原发感染后表现为水痘,通常出现在儿童患者中再次或继发感染病毒后即为带状疱疹,水痘发作时,会发生刀割般的疾痛(神经痛),并会在病原神经的皮肤上引发水泡似的疹子。不断有新疹出现,新旧疹群依神经行走分布,排列呈带状,疹群之间皮肤正常,带状疱疹影响到颜面神经,患者会发生颜面麻痹,如果影响到眼睛,角膜会受损。
生殖器疱疹多发生在皮肤和粘膜的交界处,先是局部皮肤轻度发红,继而发出成群的像针尖大小的小水疤,有轻度发痒和烧的感觉,几天后就变干而结成棕色的痂,痂脱落后有轻微的色素沉着,但也很快就消失,全部病程平均一星期,但常见复发。
单纯性疱疹的症状
单纯性疱疹亦称为发热性水疱,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疼痛性感染,他可以在全身出现,但最常见于牙龈上、口腔外侧、嘴舌外侧、鼻子、颊或手指上。水疱形成后,破损产生渗出液,其后产生黄白色的痂壳最终脱落。在痂壳的下面产生新的皮肤。溃疡通常持续7~10天。
症状:单纯疱疹常见龄口炎,起病时局部先呈充血,随即发生圆形小泡,破裂后成浅表溃疡,内含微量纤维性渗出物。
单纯疱疹病毒构成
单纯疱疹病毒直径约为120~150微米,由含有DNA的核于中间,向外依次由包膜、体被、衣壳三种同心结构组成,衣壳表面为162个壳微粒组成的3:3:2轴对称的20面体,体被由纤维质构成,包膜有时来自细胞核,有时来自细胞膜,细胞膜内含有脂成份,所以单纯疱疹病毒对乙醚及脂溶剂特别敏感。对高温和低PH都不稳定,在低温下可生存数月,湿热50℃及干燥90℃30分钟灭活。
『捌』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临床诊断依据:
a)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黏膜疱疹。
b)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c)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2.化验及辅助检查依据:
a)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轻度增高。
b)EEG:常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单侧或双侧颞、额区异常更明显,甚至可出现颞区的尖波与棘波。
c)头颅CT检查:大约有50%的HSE患者出现局灶性异常(一侧或两侧颞叶和额叶低密度灶),若在低密度灶中有点状高密度灶,提示有出血。在HSE症状出现后的最初4~5天内,头颅CT检查可能是正常的,此时头颅MRI对早期诊断和显示病变区域帮助较大,典型表现为在颞叶内侧、额叶眶面、岛叶皮质和扣带回出现局灶性水肿,MRI T2相上为高信号,在FLAIR相上更为明显。尽管90%的患者在1周内可以出现上述表现,但一周内MRI正常不能排除诊断。
d)CSF常规检查: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重症者可明显增高;有核细胞数增多 [(50~100)×10∧6/L],可高达10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可有红细胞数增多,除外腰椎穿刺损伤则提示出血性坏死性脑炎;蛋白质呈轻、中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e)CSF病原学检查:包括:① 检测HSV特异性IgM、IgG抗体:采用Western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测定及ELISA法,采用双份血清和双份脑脊液做HSV-1抗体的动态观察,双份脑脊液抗体有增高的趋势,滴度在1∶80以上,病程中2次及2次以上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加,血与脑脊液的抗体比值<40,均可确诊;② 检测CSF中HSV-DNA:用PCR检测病毒DNA,可早期快速诊断,标本最好在发病后2周内送检。
f)脑活检:脑活检是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金标准。可发现非特异性的炎性改变,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电镜下可发现细胞内病毒颗粒。
3.确诊依据:
a)双份血清和脑脊液检查发现HSV特异性抗体有显著变化趋势。
b)脑组织活检或病理发现组织细胞核内包涵体,或原位杂交发现HSV病毒核酸。
c)CSF的PCR检测发现该病毒DNA。
d)脑组织或CSF标本HSV分离、培养和鉴定。 1)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脊神经后根以及脑和脊髓的感觉神经节,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被激活、复制、增殖,沿感觉神经传到相应皮肤引起皮疹,另一方面沿神经上行传播,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或脑膜炎。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生脑部症状与发疹时间不尽相同,多数在疱疹后数天或数周,亦可在发病之前,也可在无任何疱疹病史。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共济失调、精神异常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征。病变程度相对较轻,预后较好。患者多有胸腰部带状疱疹的病史,头颅CT无出血性坏死的表现,血清及CSF检出该病毒抗体和病毒核酸阳性,可资鉴别。
2)肠道病毒性脑炎:该类病毒除引起病毒性脑膜炎外,也是病毒性脑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多见于夏秋季,呈流行性或散发性发病。表现为发热、意识障碍、平衡失调、癫痫发作以及肢体瘫痪等,一般恢复较快,在发病2~3周后症状即自然缓解。病程初期的胃肠道症状、CSF中PCR检出病毒核酸可帮助诊断。
3)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本病临床少见,常见于免疫缺陷如艾滋病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临床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表现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情感障碍、头痛和局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约25%患者MRI可见弥漫性或局灶性白质异常。CSF正常或有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增高。因患者有艾滋病或免疫抑制的病史,体液检查找到典型的巨细胞,PCR检测出CSF中该病毒核酸可资鉴别。
4)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急性发病,表现为脑实质、脑膜、脑干、小脑和脊髓等部位受损的症状和体征,故症状和体征表现多样,重症患者也可有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因病变主要在脑白质,癫痫发作少见。影像学显示病灶在皮质下白质多发病灶,以脑室周围多见,分布不均,大小不一,新旧并存,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病毒学和相关抗体检查阴性。而HSE为脑实质病变,精神症状突出,智能障碍较明显,少数患者可有口唇疱疹史,一般不会出现脊髓损害的体征。
『玖』 单纯疱疹能根治吗
你好,我是皮肤科医生,希望我的解惑能为你解答..另外希望你能把我的解答作为最佳,这样能激励我更努力.谢谢....
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皮疹以群集性小水疱为特征,能引起多种部位感染,但以口周、鼻腔、生殖器等处好发。本病有自限性,但可复发。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原体为DNA病毒中的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可分为HSV-I型和HSV-Ⅱ型。人是单纯疱疹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HSV经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机体,可潜伏于局部感觉神经节。原发感染中90%为隐性,约10%出现临床表现。正常人中有半数以上为HSV的携带者,可由口、鼻分泌物及粪便排出病毒而成为传染源。HSV不产生永久性免疫,故当各种原因引起机体抵抗力减低时,体内潜伏的HSV即活跃致病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患者可能存在细胞免疫缺陷。
HSV-I型主要是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和器官(如脑)的感染,HSV-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及新生儿的感染。两者之间存在交叉免疫。
【临床表现】
(一)皮肤单纯疱疹 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唇缘、口角、鼻孔周围等。初起局部皮肤发痒、灼热或刺痛,继而在红斑基础出现群集性米粒大小水疱,一般为1至2簇,疱液清,疱壁易破,约1~2周干燥结痂而愈,愈后不留瘢痕(图8-1)。原发感染者可伴发热、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大。合并细菌感染者症状加重,出现脓疱,病程延长,愈后可有浅瘢痕。
(二)口腔单纯疱疹 可发于任何年龄,但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软腭、咽等部位。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浅表溃疡,也可一开始便是红斑、浅溃疡,疼痛明显,可伴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痛。
(三)生殖器疱疹 90%生殖器疱疹是由HSV-Ⅱ型引起,约10%是由HSV-I型引起。
(四)新生儿单纯疱疹 HSV-Ⅱ型感染较HSV-Ⅰ型感染多见。
患有阴部疱疹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被感染的机会较多,感染的类型包括皮肤、眼、口腔、脑甚至播散性感染。多数在出生后4~7日出现发 热,咳嗽,口腔、皮肤出现疱疹。重者伴发呼吸困难,黄疸,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惊厥,意识障碍等。本病凶险,预后差,常在出生后9~12日死亡。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群集性小水疱、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易于复发等临床特点,一般不难诊断。刮取疱底物染色行细胞学检查若见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可初步判定为疱疹病毒感染。患者血清、脑脊液HSV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
本病应与带状疱疹、水痘、脓疱疮鉴别。
【治疗】本病有自限性。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感染和并发症,减少复发。
1.局部治疗以促进吸收、干燥、防止继发感染为主。可选用5%硫磺炉甘石洗剂,1%喷昔洛韦软膏,2%甲紫液等。
2.抗病毒药物目前以核苷类抗疱疹病毒药疗效突出。对首次临床发作病例,可用阿昔洛韦0.2g/次,5次/日,或法昔洛韦0.25g/次,3次/日或万乃洛韦0.3g/次,2次/日,疗程均为7~10日。
对一般的复发病例,疗程可缩短为5日。对频繁复发,每年在6~10次以上者,可用每日病毒抑制疗法:阿昔洛韦0.4g或泛昔洛韦0.25g,2次/日,可用至一年以上,可使复发次数减少75%以上。危重患者可用阿昔洛韦5mg/kg,每8小时静脉滴注一次。中枢神经系统的HSV感染病例可用阿昔洛韦10~ 15mg/kg,每8小时静脉滴注一次,连用10~20日。新生儿HSV感染可选用阿昔洛韦每日30~60mg/ kg或阿糖胞苷30mg/kg,静脉滴注,疗程10~21日。
3.疱疹性口炎、眼炎除选用上述方法外,尚应注意局部清洁杀菌。如用0.1%苯扎溴铵溶液漱口,0.1%阿昔洛韦滴眼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