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疱疹并发嗝逆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疱疹并发嗝逆

发布时间: 2023-03-16 09:38:03

❶ 胸部病毒性带状泡诊,会入浸腹内引超胃部打逆嗝吗

带状疱疹不会侵入腹内,放心好了,逆嗝是因为胃本身的问题,多数由胃炎引起。
带状疱疹的并发症:
1.并发细菌感染
若带状疱疹病损发生于特殊部位,迹枯燃例如眼部,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倘若继发细菌性感染后,可引起全眼球炎,甚至脑膜炎,病后出现视力下降、失明、面瘫等后遗症。
2.疱疹后后遗神经痛
头部带状疱疹多在头前部即三叉神经第败巧一支分布区,可造成脱发及永久性瘢痕。带状疱疹皮姿虚肤损害愈合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部分老年患者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年余,可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导致精神焦虑、抑郁等表现。
3.可能诱发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
带状疱疹可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节段,三叉神经中有一条神经纤维,即眼神经纤维,部分神经纤维分布在人体眼球的角膜、结膜以至于整个眼球,该部位的神经纤维如果受到疱疹病毒感染,可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患者可发生怕光、流泪、眼睛疼痛,以致视力减退,重者发生全眼球炎而导致失明。疱疹病毒感染到面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时,就会产生面瘫,出现患侧眼睛不能闭合,患侧面部表情呆板,口角向健侧歪斜,不能做吹气动作等。

❷ 带状疱疹会引发哪些并发症呢以目前的医疗手段能彻底治愈带状疱疹吗

带状疱疹会引发哪些并发症呢?以目前的医疗手段能彻底治愈带状疱疹吗?带状疱疹又称蛇盘疮、蛇箍腰,可治愈,但要及早治疗。如果疱疹从背部扩散到胸部,它就会折叠,难以治愈。大多数疱疹患者可以治愈,早期干预效果较好,早期主要是携带病毒,预防神经性疼痛,修复神经,晚期主要是止痛,如果药物不能控制疼痛,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如射频热凝或脊髓电刺激治疗!

病毒通过神经活动,进入受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并广泛复制,产生疱疹。引起神经痛。在部队回来的时候我也遇到了带状疱疹和亲戚,也看到了他们吃的土方,国家有土方是涂抹药物,闻到的是加冰片等药物,大多到医院治疗,医院一般是打抗生素,吃抗病毒药物,大约1周出院。为了确定病情应尽快治疗,不要延误病情,老年人和儿童出现背部疼痛是为了脱衣检查,不要延误病情。

❸ 带状疱疹会带来哪些后遗症

带状疱疹患者较轻情况时不痛好胡,但有痒感,或只见红斑而没有明显疱疹;重者没袜贺疼痛明显,坐卧不安,皮肤可以出现大疱、血疱甚至坏死。带状疱疹有时还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但往往症状较重、甚至引起严重的后遗症。 1、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病毒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所至,表现为头痛、呕吐、惊厥,感觉或运动障碍 2、带状疱疹脊髓根运动性麻痹:病毒侵犯脊髓前根及前角运动神经元,而引起的相应部位肌肉无力或麻痹 3、眼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所至,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多见。 4、耳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所至,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患侧面瘫,耳痛、耳鸣、耳聋、眩晕、呕吐,眼球震颤,舌前1/3处味觉消失,鼻腭部水疱等。 5、神经痛:带状疱疹病毒与神经有很强的亲和性枯派,初次感染后,病毒侵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并沿神经纤维向心移动、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中。使神经节发炎、坏死而出现神经痛。神经痛贯穿带状疱疹整个病程之中,疼痛时间长短不一,年龄越大疼痛越剧烈、疼痛时间越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越高。

❹ 耳朵里得了待状疱疹 现在疱疹下去了为什么人还晕 恶心 吐 吃不下去一翻身

带状疱疹常常伴有并发症,有并发细菌感染、疱疹后后遗神经痛、可能诱发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引发内耳功能障碍和引发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所以在早期就要积极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期。建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药物治疗。外涂阿昔洛韦软膏,口服消炎止痛药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

❺ 单纯性疱疹的危害有什么

?单纯性疱疹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在日常生活当中也经常见到。他常常发生在人体的四肢、脸部等等部位,洞衡发病时会在皮肤上出现一些水疱等行启现象,尤其是晚上极其的瘙痒。给患者的心理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让患者的睡眠质量严重下降。若患了这种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和治疗,以免出现严重的后果。下面专家为大家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专家就此问题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单纯性疱疹极易诱发并发症,主要危害是在第一次感染时。如果你去触碰溃疡,然后又去触碰你的眼睛,它就可能会造成那些被触碰过的眼睛发生疱疹性角膜炎。当单纯性疱疹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胚胎时,会影响胚胎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发生先天畸形。还会引起宫内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小头、小眼、心脏异常、肢体畸形或痉挛性瘫痪、脑发育不良、脑积水等。如果新生儿在分娩时被感染单纯疱疹,严重者可并发发热、呼吸困难、黄疸、肝脾肿大、意识障碍等。 同时专家提示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单纯性疱疹对于患有艾滋病或免疫系统因其他疾病或药物受抑制时,这种感染可能是致命的。疱疹由于病情反复发作,加之难以忍受连药物亦无法制止的烧灼样局部疼痛,常常使患者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1、型单纯性疱疹不但影响容貌,还对日常生活的吃饭说话都有很大麻烦; 2、影响泌尿系统的功能,都让人忐忑不安; 所以一旦发现有单纯性疱疹症状的出现时,一定要立即去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千万不要拖延时间,不管不顾,以免病情加重恶化,后果不堪设纳带做想,同时生活中也要对此病积极预防,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上就是我院专家为您介绍的“”在线咨询,一分钟预约挂号,医务人员将会与您一对一进行沟通。

❻ 带状疱疹能引起打嗝吗

带状泡疹症状表现在皮肤,并伴有疼痛,我得过,没有打嗝现象,应该没厅芹有关系。我是用一个偏方治好的,旱烟油,外用的,宽谈几天就好了,慎伏碰陶宝有,你可以试试。

❼ 带状疱疹及并发症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的并发症就是神经性的疼痛。患者可以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类消炎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神经根封闭治疗。

❽ 疱疹引起的后遗症怎么处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在原发感染时引起水痘,也可以形成潜伏感染,病毒随神经进入脊神经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长期潜伏并不引起症状,多年后在某种诱发因素的激发后病毒活跃增殖,引起神经节炎症,导致神经痛,并且在相应神经节段分布部位皮肤上形成水疱。带状疱疹并发臂丛神经损伤并不多见。据报道1%~5%带状疱疹患者可并发运动瘫痪,系带状疱疹病毒由感觉神经节直接累及邻近的神经系统所致。这与患者年龄大,全身抵抗力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机体中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密切相关,年龄越大,滴度越小。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病是带状疱疹发病后虽局部皮损修复,而局部神经痛仍迁延不愈或发展成为顽固性神经病,其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常令病人寝食不安,生活质量极为低下。除此之外,大多数病人常伴较明显的持续性的烧灼病、发活障碍以及情绪异常,如焦虑和抑郁等,严重时可有自杀倾向。 一、发病机制 PHN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也是推测性的,并未得到证实。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损伤可能导致正常传入抑制的减弱和兴奋状态的异常升高;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在PHN的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与炎症反应中的疼痛有关。在难治性PHN患者的脑脊液中,有较高浓度的IL-8,而且淋巴细胞增多。尸解研究证明病程长度的PHN患者脊髓周围炎症反应明显,可见有较多的淋巴细胞聚集,脊髓背角及脊髓后根神经节有变性改变;而在PHN完全恢复的患者中,未发现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Rowbotham等[4]通过免疫荧光对PHN患者的皮损及其对侧正常皮肤对照检测发现,有异常神经痛者,其末梢神经密度增加,而感觉缺失者末梢神经密度减低。 几个倾向性危险因素: 1、年龄 PHN的发病率与年龄有直接的关系,老年人比年轻人更易患PHN。据统计,年龄为65岁的带状疱疹发病率是年龄为40岁的4倍,而6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有50%将发展为PHN,70岁以上的将有75%发展为PHN。近几年来,带状疱疹和PHN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可能与人口老龄化、病毒性疾病的流行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增加有关。 在带状疱疹患者中,老年患者的PHN发病率较高,这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将出现免疫衰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降低,从而导致病毒感染的扩散,神经受损严重;同时老年人的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能力较年轻人差,因此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更易并发PHN。 2、糖尿病 Baron等研究发现带状疱疹患者皮损以外的皮肤兴奋阈升高,并发PHN的可能性增大。统计资料显示,伴有糖尿病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是无糖尿病患者的2倍,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多发性神经损害使之更易患PHN。因此可以推论,老年患者易患PHN与全身神经纤维的退行性变有关。 3、免疫力低下 据统计,一般非肿瘤住院患者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0.22%,而恶性淋巴瘤的住院患者中,其发病率为9%,白血病患者为2%,在其他肿瘤中为0.46%,接受大剂量放疗和化疗的骨髓移植者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约1/3发生播散。据国外报道[8],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AIDS)、结缔组织病以及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类患者器带状疱疹发生后,易导致病毒感染的扩散,神经损伤严重,常有较高的PHN发病率。 4、其他 急性期疼痛以及皮疹的严重程度均与PHN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若带状疱疹急性期伴有高热,尤其体温高于38℃,常常是PHN的危险因素。 体内用药: (一)抗病毒药物 1、鸟苷类:带状疱疹是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活化而引发,在急性期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使PHN的发生率减少50%[11]。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yclovir)、泛昔洛韦(famci-clovir)及万乃洛韦(valacyclovir)均能够有效地限制病毒的复制,加速痊愈,减轻早期疼痛。周萍英等用常规剂量(1000mg/d)与大剂量(4000mg/d)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对照研究表明,大剂量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且服药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并能显著降低PHN的发病率。但是也有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的方法对PHN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检测未发现有带状疱疹病毒DNA或RNA的复制。因此,他认为对PHN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无治疗意义。 2、干扰素:干扰素(Interferon)是细胞对病毒感染或一些非病毒诱导剂反应而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可干扰病毒复制所需的各种酶类如RNA复制酶、DNA多聚酶等,致使新的病毒不能合成,早期应用可作为高危患者活动性感染的辅助治疗。 (二)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 1、抗抑郁药 1982年有学者通过对照研究证明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治疗PHN是有效的。从那时起去甲肾上腺素能抗郁药去甲替林(ntriptyline)、去甲丙咪嗪(desipram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也证明用于治疗PHN有效。这些药物的止痛作用与其抗郁作用无关。动物实验证明5-羟色胺(5-HT)也是重要的止痛介质,它在脊髓和脑干能抑制疼痛信息的传递。阿米替林能影响神经元对5-HT的摄入,故其能起到止痛作用。有人观察的带状疱疹患者中,有35例在皮疹出现72hr内应用阿昔洛韦治疗;29例在皮疹出现24hr内给予低剂量阿米替林。6个月后,前组中的31.4%(11/35人),后组中的17.25%(5/29)发生神经痛,结果显示,在预防PHN中阿米替林比阿昔洛韦更有效。应用阿米替林宜从小剂量开始,即25mg/d,以后每周增加25mg,直到最大剂量75mg/d;体弱者,开始剂量为10mg/d,以后每周增加10mg,直到最大剂量50mg/d,一般需服用几周后,症状才能缓解,疼痛消失至少2个月后才可减量,甚至有些患者需终生服用低剂量的阿米替林。在增加剂量的过程中,如出现副作用,应给予相应针对性处理。用药前,须向患者交代此药不是用于抗抑郁作用,而是使用其独特的止痛作用。阿米替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口唇发干,在用药的过程中应用时局部给予润唇膏或多饮水。其它副作用尚有镇静、便秘和体重增加等,应用时给予对症处理。 2、抗癫痫药 用于PHN治疗的主要有苯妥英钠(sodiumphenytoin)和酰胺咪嗪(又名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以及加巴喷丁(gabapentin)。加巴喷丁已在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出售。其治疗作用可能与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有关,也可能是其抑制脑干以上有关疼痛的结构如网状强构的突触传递,特别是多突触末梢的冲动传递有关。 苯妥英钠的常用剂量为100~200mg/次,3次/日。最大量300mg/次,600mg/日。主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长期使用可发生骨质疏松、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毒性周围神经痛。用药时应用时补充维生素D、B6、B12以减少副作用。卡马西平的常用剂量为100~300mg/次,3次/日,极量1200mg/次,副作用有眩晕、恶心、锥体外系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偶见尿潴留、过敏性皮炎、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三)糖皮质激素 合理应用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过程并减轻背根神经节的炎症后纤维化。在急性期给药可减少PHN的发病率,但有可能使病毒播散。对老年体健的患者以及严重带状疱疹患者如出血型、泛发型及坏疽型带状疱疹,为预防PHN,应及早用药,尽可能在起病7天之内应用。口服强的松40~60mg/d,疗程10日。但在使用激素期间,必须同时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药。在免疫反应差的患者不宜使用皮质激素。 (四)免疫制剂 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阳性的人群是带状疱疹和PHN的高危人群,对该类人群接种疫苗可提高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五)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PHN的神经病变在受累区的外周神经及中枢神经的多个部位,且脑脊液中IL-8浓度较高,尸解发现受累区的脊髓周围炎症反应明显,因此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抗炎治疗。通过随机双盲研究发现[18],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利多卡因(3%利多卡因3ML,醋酸6—甲基强的松龙60MG),每周1次,共4周,能有交地降低脑脊液中的IL—8水平、减轻炎症及炎症造成的水肿和毒性反应,而且皮质激素能稳定神经细胞膜,抑制C神经纤维的异常放电。甲基强的松龙是迄今发现的神经毒性最小的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并不将其直接注射神经,且使用的浓度只是实验浓度的1/30,因此临床上并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对于一些疼痛较重、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且应用常规止痛治疗无效的顽固病例,均可考虑应用此法进行治疗。 (六)紫外线负氧离子喷雾紫外线照射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情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患处皮肤与神经末梢修复,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对预防和治疗PHN效果明显。方法是使用紫外线负氧离子喷雾仪(常州武进医疗用品厂生产),喷雾开始后,同时开启负离子和紫外线,喷头对准疼痛部位,距离30~50cm,温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宜,每日1次,每次20分钟,疗程2周。 (七)止痛药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该类药物对PHN或任何其它的神经痛均无明显疗效,应尽量避免应用该类药物。 2、阿片类药物在美国[24],许多研究者对应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mphine)、二乙酰吗啡(diamphine)治疗PHN有争议。欧洲人一致认为,阿片类药治疗PHN无效,即使是硬膜外给药。但是,北美一些人[26]认为,麻醉性镇痛药对治疗PHN有帮助,至少对于那些其它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给予合理的剂量可以减轻疼痛数小时,尤其是口服盐酸羟氢可待酮(oxycodone)5~10mg/4hr是有效的。 (八)营养神经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机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许多B族水溶性维生素如B1、B12等,以及某些脂溶性维生素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神经组织的代谢产生影响。PHN患者给予该类药物,可作为其它治疗的辅助治疗。维生素B1100mg肌注,1日1次;维生素B12500μg肌注1日1次。 体外用药 1、辣椒辣素(capsaicin)霜即使是最顽固的病例使用辣椒辣素霜外涂,在连续使用8周后也有效;如果外周神经被破坏,用药时间须延长。郑燕岚等[28]采用0.025%辣椒素霜直接涂抹于疼痛处,每日4次,治疗PHN取得了较好疗效,其辣椒辣素原药由厦门大学化学系提供,以基质霜配制成0.025%浓度霜剂。 2、利多卡因霜局部涂抹利多卡因霜能有效减轻PHN的疼痛症状。Iseki[29]局部使用10%利多卡因霜治疗23例亚急性带状疱疹和23例PHN患者,治愈率为21.6%,未发现有毒、副反应。 3、1%扶他林(diclofenac)乳剂该药局部外用治疗PHN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30],方法是:用1%扶他林乳剂按摩疼痛处,每日4次。局部按摩可使其中的活性成分双氯芬酸渗透皮肤,聚集于皮下组织,减轻急慢性炎症反应。 其他 1、精神心理治疗PHN的疼痛常与精神及情绪有关,所以积极的休息,如播放优美的音乐,将会使患者从身心上得到全面的放松,在治疗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神心理治疗可作为其它治疗的补充。 2、音频电疗及激光照射具有镇痛、消炎、消肿的作用,促进疤痕粘连松解、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小功率He—Ne激光能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防御机能,促进组织再生,包括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的再生,促进上皮细胞合成代谢,同时有止痛作用,细胞破坏所释放的化学介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均可引起疼痛,小功率He—Ne激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致痛物质浓度降低,渗透压改善,水肿减轻,直接减弱神经末梢的化学性及机械性的刺激作用,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治疗带状疱疹及PHN时,可结合患者的病情及体质情况给予具体处理。对于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首先应给予抗病毒治疗,若患者年龄超过60岁,一开始就应同时给予阿米替林10mg/日,观察6周。若疼痛消失,1月后停用阿米替林;若疼痛持续存在,应增加阿米替林的用量,每周增加25mg(体弱者10mg),直到最大剂量为75mg(体弱者为50mg)。待疼痛减轻,1月后可逐渐减少阿米替林的用量;如果疼痛无改善,应维持应用足量抗抑郁药8周。若治疗失败,可加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若疼痛持续不减,可使用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或神经阻滞或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使患者彻底放松、休息,并同时给予利多卡因或辣椒辣素霜或扶他林乳剂,也可辅助其他治疗如音频电疗或小功率He—Ne激光治疗或紫外线负氧离子喷雾或TENS治疗等。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的控制,因糖尿病本身就能加重病情,降低疼痛的治疗效果。因此不能忽视其治疗,否则不能取得预期疗效。 三、中医治疗 中医尚未将PHN列为一个独立的病种来论治,一般是根据发病部位及其疼痛所属经络走向,进行辨证或辨病组方,总以疗效为出发点,究其病因乃病后体虚、正气不足,肝胆气滞、湿热、瘀血阻络或挟风邪上扰,痛是有所不通之处,宜扶正以祛邪,疏肝利胆顺其气。调气治血行其瘀,祛风通络定其痹,发于头面部者,川芎茶调散,通窍活血汤之类;发于胸背腰腹者,四逆、金铃子散、逐瘀汤等化裁;发于下体者,龙胆泻肝肠,止痛如神汤等加减出入。外用药酌情运用青黛散、墨龙散涂敷之。 另有学者按疼痛部位,头部用川芎茶调散加黄芪、蔓荆子、延胡索、僵蚕;胸背部用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肢痛以身痛逐瘀汤加减。 四、针刺快速止痛法 (一)针刺治疗: 1、带状疱疹周边划痕,距带状疱疹的皮损边缘1cm处,用磺酒、酒精常规消毒皮肤后,用毫针或者注射针头针尖沿着皮损划痕,痛轻者划痕呈微红,痛重者以皮略出血为度。 2、带状疱疹周边围刺;沿着划痕进行围刺,手法要轻,行针要快。进行的深度为0.3~0.5寸,针距0.2~0.3寸,痛甚者或大面积的可再重复围刺一次,给予(略粗一点的针)强刺激。带状疱疹的皮损在疏松的组织及重要器官(如眼、口、胸部、乳房、阴囊)较近时,围刺要接近皮损的边缘,以免针刺过痛及过深(气胸)损伤重要器官。围刺后根据带状疱疹所在脊神经根部(同侧华佗夹脊穴)进行针刺。皮损面积较大的剧痛者留针,接上针灸仪,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维持30分钟。 (二)皮损部位注射 1、皮损局部封闭,划痕及围刺后。一般患者都能够迅速止痛痊愈,对皮损面积较大剧痛者,可进行封闭治疗。常规消毒皮肤后用10ml注射器,7号针头将药物(维生素B12500μg,维生素B1200mg、病毒唑100mg、氟美松10mg、2%利多卡因5~10ml)呈放射状注射在疼痛部位。 2、脊神经根部注射:对年龄较高,皮损面积较大的出血型或坏疽型患者可进行治疗,在皮损相应的脊神经根部(脊神经节)常规消毒皮肤,用2ml注射器,5号针头将复方奎宁(上海产)2ml注入1~2cm深,勿过浅以防局部组织坏死。 3、水疱内减压:水疱内张力过大刺激神经末稍是疼痛的一个原因,及时解除张力而缓解疼痛。用消毒针头刺破水疱壁放出浆液,表面涂炉甘石合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水疱的吸收,每日红外线理疗1~2次,每次半小时或皮损局部在太阳下照射,每日1~2次,每次半小时。 (三)阿是穴位注 药物:丹参注射液10ml、1%利多卡因4ml,VitB121ml治疗首日加用醋酸泼尼松1ml。 取穴:疼痛局部取阿是穴,沿皮肤呈30°角进针,刺入皮下,回抽无血,注入药液成皮丘状 疗程:每日1次,7次1疗程,一般3个疗程。 五、护理 (一)疼痛的观察 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并存,在观察疼痛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注意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及有无伴随症状。特别要注意和其它疾病相鉴别,如心绞痛、急性胆囊炎、偏头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要十分熟悉有关病的疼痛特点,如心绞痛是胸前区压榨、憋闷或紧缩痛。急性胆囊炎是右上腹部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在进行评估时,不仅要认真听取病人对疼痛程度的叙述,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身心反应,如面色、表情、有无出汁,生命体征的变化,还要注意了解辅助检查的变化,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例如,有资料载在护理1例男性患者,门依拟“左季肋部带状疱疹”收住。入院时疼痛难忍,医嘱给安定1支、颅痛定1支肌注。经处理后入睡,D2早上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疼痛减轻,但主诉疼痛性质有所改变,立即汇报医生,经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确实伴有心绞痛,即加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而缓解。该患者25d后治愈出院。临床护理实践也发现,门诊以心绞痛、急性胆囊炎住院,通过观察检查,最后确诊为带状疱诊。一定要勤巡视、细观察、多询问、多思考、勤汇报,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出现的问题,达到提高护理质量。 (二)疼痛的护理 单纯性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如不明显者,可采取放松疗法,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给予舒适的体位。如疼痛难以忍受者,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药,如安定、卡马西平、颅痛定等。在给镇痛药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反应,防止成瘾和意外 (三)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学会同情、理解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带来的痛苦,允许他们发泄,甚至吟伸,向家属讲明带状疱疹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体,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使受侵犯的神经发炎及坏死,产生的神经痛。使家属理解,从而配合我们共同护理好病人。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文化修养,用和善的语言安慰、疏导鼓励他们,做好安全护理,经常和他们谈有趣的事情,分散其注意力,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带状疱疹引起疼痛的原因、病程及愈合,帮助树立信心,取得配合。 (四)饮食护理 机体抵抗力下降是本病发病的主要诱因,食欲不振,可引起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可使皮肤坏死,愈合时留下疤痕。所以我们要宣教加强营养的重要性,鼓励进食,避免刺激性饮食,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鸡蛋、鱼肉、豆制品及新鲜蔬菜。烹调时注意色、香、味及营养成分,对于牙齿脱落的老人要嘱家属把食物切碎、煮烂,并劝老人细嚼慢咽,少量多餐,经常更换饮食品种,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必要时给助消化药,促进食欲,如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者,应嘱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饱餐,胆囊炎病史者给低脂易消化的饮食,有糖尿病病史者按糖尿病的饮食原则,适当增加蛋白质的饮食。 (五)一般护理 热情接待,注意首因效应,为病员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的环境,室温不宜过高,光线稍暗,空气新鲜,帮助病人修剪指甲毛发,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❾ 蛇盘苍的带状疱疹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带状疱疹又称急性带状疱疹(AHZ),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此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为:本病在无或低免疫力的人体(如儿童)中引起原发感染,病原体VZV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即水痘。水痘症状消失后,感染的病毒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神经细胞中,被某些因素激活后,病毒从一个或数个神经节沿相应的周围感觉神经到达皮肤,在神经末梢迅速繁殖并破坏组织、细胞,使之发炎、出血、死亡而发病,引起复发感染,即带状疱疹原发感染患水痘后,少部分人能复发感染即患带状疱疹;大多数人携带病毒终身不复发感染。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产生抗体,终身免疫,会有部分患者转为后遗神经痛。如泛发则应警惕潜在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我们接诊中发现两例连续出现带状疱疹患者,建议检查后发现患有胰腺癌。患病后要尽早就医,正确治疗,越早越易治愈;反之,则病情加重,疼痛加剧,轻者遗留神经痛,重者会发生意外。
本病原发感染后,病毒就躲进了神经节中,尚无办法清除,也无法预测复发时间,所以无从预防。但已发现复发感染为带状疱疹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如老年人、局部创伤后、系统红斑狼疮、淋巴瘤、白血病、艾滋病以及长期接受皮肤激素、放射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最易感染,且病程长,病情重,后遗神经痛更突出。 1、年幼年长都会发病,以成人多见且症状较重;
2、四季皆能发病,以春秋季和潮湿天居多;
3、人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疱疹,以躯干及面部最常见;
4、发病就伴有疼痛,疱疹结痂后部分患者还会延续疼痛;
5、水疱和皮损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一侧,不超过躯体中线。 带状疱疹在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如婴幼儿中引起原发感染,即为水痘。
病毒感染后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神经节细胞中,被某些因素激活后,病毒从一个或数个神经节沿相应的周围神经到达皮肤,引起复发感染,即带状疱疹。
患原发水痘后能再发带状疱疹,但带状疱疹发生后很少复发,这与前者发病后产生不完全免疫(IgM反应)及后者发病后产生完全持久性免疫(IgM反应)有关。
带状疱疹常呈散发性,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在老年人,局部创伤后,系统性红斑狼疱、淋巴瘤、白血病以及较长期接受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的病人,较正常人明显易感,且病程迁延,病情较重,后遗神经痛也较突出。

❿ 疱疹性咽峡炎并发症有哪些

这个季节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它主要表现为各种咽部不适。与手足口病一样,疱疹性咽峡炎并发症很复杂,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生命,所以疱疹性咽峡炎一定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并发症有哪些

疱疹性咽峡炎并发症有哪些

疱疹性咽峡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

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咽部疼痛,影响吞咽。婴幼儿患病,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有时伴有发热.检查咽部疱疹多发生。

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可能会使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恶化,是不良的反应,要是由于我们的身体表现出一些症状就需要我们及时的采取措施,防止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还要尽量的做好护理的工作。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有哪些

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急性淋巴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A10型引起的一种变异的疱疹性咽峡炎,有如典型咽峡炎同样的损害,但不进展到水疱和溃疡,仅存留有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灰白色丘疹,周围绕以红晕。

精彩推荐:

儿童营养食谱 中耳炎的症状与治疗 矫正视力 喉咙痒咳嗽怎么办 宝宝口腔溃疡怎么办 宝宝11个月断奶后食谱 宝宝咳嗽能吃甜食吗 宝宝便秘用开塞露好吗 宝宝玩扭扭车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