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去水痘
一、芦荟汁液
芦荟是一种非常好的美容产品,在诸多的美容护肤品当中都有芦荟的提取液,芦荟对于祛痘就有着非常好的功效,它能够帮助肌肤排出毒素。将新鲜的芦荟放入冰箱内冰镇一段时间,而后取出,再取出其汁液,直接涂抹在干净的肌肤上,20分钟后,清洗干净,便能够起到的祛痘效果。
二、鱼腥草水
将大约25g鱼腥草冲洗一次后,放在水中完全浸泡4小时。再用大火煮沸1-2分钟。凉后即可喝。间隔6小时就喝一碗,药渣可以用来洗脸。祛痘效果很快,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脾胃虚弱者忌食。
三、多吃β-胡萝卜素
地瓜是极具营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可以强化皮肤的再生能力,更新老旧的细胞角质。近年又有实验发现,地瓜中的胰蛋白抑制剂的成分,具有消炎抗痘的功效。所以,如果最近压力大、熬夜多的你,脸上又有长痘的苗头时,多吃地瓜说不定可以抑制脸上痘痘哦!
四、蒲公英绿豆敷脸
材料:蒲公英100克、绿豆50克、蜂蜜10克。
将100克(干品30克)蒲公英全草煎水取汁500毫升;在蒲公英汁中加入50克绿豆,煮至绿豆开花,再调入蜂蜜10克即可。一天分多次吃完,同时将余汤涂脸,30分钟后洗去。连续内吃外用1周以上。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效果显著。
不过偏方效果因人而异,需要长时间坚持使用,对于一些上班族来讲,可能没有时间祛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快速祛痘呢?小编给你推荐祛痘最新科技,相信一定可以帮你快速祛痘!
多年痘痘反复去不了?祛痘失败的真相,这点你必须先知道
JEHOE法国医学实验室研究发现,多数痘痘患者都是油性肌。祛痘之所以屡战屡败,形成难看痘印痘痕,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
1、油脂旺盛,清洁做的不彻底,毛孔堵塞
2、恶化成痘痘,发炎痘毒排不净,痘痘反复发作
3、挤破痘导致皮损,留下痘印痘痕
Ⅱ 宝宝长水痘可以吃维生素d吗
维生素d是一种常见的维生素,这种维生素的存在,可以维持体内的钙质和磷质,所以,对于宝宝而言,维生素d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宝宝需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以免因为缺乏维生素d而出现不适症状。那么,宝宝维生素d怎么吃呢?
维生素d是维持身体钙质和磷质的主要因素,如果小儿血液中钙质不够,可使骨骼组织变软而患软骨病,尤其是儿童在发育期,如果骨骼不能充分钙化,加上自身的负担,骨骼就会变形。给小儿补充适当的维生素d,可以使食物中的钙进入血液,加强骨骼的钙化,使骨骼变硬,所以能够防治软骨病。如果缺少维生素d,即使吃了含钙食物,身体也无法吸收利用。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中。另外像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添加维他命d的营养强化食品。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
除了从食物中和鱼肝油中获得维生素d以外,人体皮肤里有一种称为17———脱氢胆固醇的物质,经阳光照射可以转变成维生素d,故多晒太阳也可以预防软骨病。
新生儿满月后,应当到户外适当晒太阳,并且给予服用维生素d制剂,每日400-800单位,并适当服用钙片;也可以肌肉注射维生素d注射液,每次15万单位,可以供给4个月的需要,每隔4-6个月再注射1次。口服与注射均有防治软骨病的作用。
两岁以后的小儿已能吃多种食物,而且户外活动较多,一般不易缺乏维生素d,可以停用维生素d制剂。
综上所述,宝宝需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如果宝宝体内的维生素d不足,会影响钙质的吸收,一般建议吃一些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效果不错。也可以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制剂,快速又有效。对于两岁以上的宝宝而言,一般就不需要补充维生素d制剂了。
Ⅲ 脸上长水痘可不可以用洗面奶洗脸
绝对不能用洗面奶。阴道在洗澡时不宜抹太多的沐浴露
水痘只在胸背部多见,脸部较少见,脸上只在发髻部,有个别的在眉间,不会很多。你只要不弄破不会影响面容,若弄破了只会留下少许浅的疤,过些时候就会消失。(面部多形成的麻子是患了天花引起的)
最近我外阴十分瘙痒,我就用妇科药物冲剂每天进行清洗,洗过以后症状就明显减轻。但是我检查阴部发现阴部皮肤上起了许多皮,就像头皮屑,一片一片的。请问这是长癣吗 ?我该怎样做呢?需要去医院诊治吗?
如果外阴皮肤真是如你描述的症状则属于股癣的范围。股癣是指发生于人体阴股部位的皮肤癣疾,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可以用达克宁、特比萘芬溶液等抗真菌外用药物。用药前宜先将局部清洗干净,用药后可用滑石粉扑于患部。中医认为本病与肝经湿热下注有关,治宜清热利湿,可选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内服。
另外,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经常洗涤,勤换内裤。每日清洗阴股部,保持局部洁净,有利痊愈。
2. 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疾,如手足癣、甲癣和体癣等,以利根治,防止复发。
3。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戒烟酒,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如果久治不愈,建议你尽快去医院检查,不要因为病症的部位而害羞不去医院,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Ⅳ 我脸上有青春痘现在又有水痘怎么办啊
水痘还未结疤先不要洗,避免感染,要注意局部卫生,水痘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可使用抗病毒口服液、利巴韦林等,有继发感染可加服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水痘饮食饮食注意事项:
(1)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2)忌油腻、姜、辣椒,香菇等刺激性食物及发物。
(3)宜多饮开水。
Ⅳ 冬天是水痘的高发期,如果孩子得了水痘,该怎么办呢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特别是在婴儿和儿童中。如果平时不注意防护,很容易感染引起水痘。因此,在水痘高发季节,家长应注意保护,以便更好地预防儿童水痘,避免水痘引起的一些并发症,危害儿童健康。水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在婴儿和儿童中发病率最高。因此,家长应重视预防工作,尤其是在水痘高发季节。

患有水痘的儿童可能会发烧,大部分是低烧。必要时可使用醋氨酚退烧。但家长们应该提醒水痘患儿不能使用布洛芬退烧,因为它可能导致严重的皮肤感染。此外,儿童不应服用阿司匹林来退烧,因为退烧可能导致严重的雷诺综合征。你可以在水痘期间洗澡,但不要揉搓或擦干,以免打破水痘。用干毛巾把它擦干。温和的婴儿沐浴产品可能不会刺激皮疹,但也可以在不使用沐浴产品的情况下使用。如果孩子有水痘,他需要在家隔离,直到所有水痘结痂,没有新的水痘。
Ⅵ 长水痘吃什么好得快
我也在长水痘~我妈就只给我吃抗病毒口服液和板蓝根·····
长水痘注意以下几点:
1、多补充水分,多排毒;
2、多卧床休息,尽量不要到外面活动;
3、不要到外面去瞎逛,人多的地方细菌多,伤口容易感染;
4、不要被太阳照到,而且在大太阳、刮风的时候不要出家门;
以下是不要吃的食物
1、不能吃海鲜产品;
2、豆制食品可少量吃;
3、忌油腻、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及发物。忌吃燥热和滋补性的食物。
4、千万万不要吃酱油,否则会有疤痕,而且此处会有一些泛黑;
5、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6、不能吃牛、羊、鸡肉;
再一下是如何护理:
1.皮肤的护理 室内温度适宜,衣服宽大柔软、被褥整洁不宜过厚、勤换洗,以免造成患儿不适增加痒感。保持手的清洁,剪短指甲,婴幼儿可戴并指手套,以免抓伤皮肤,继发感染或留下疤痕。一般无合并症的水痘皮疹,不需做特殊处理,仅对症治疗。皮肤瘙痒吵闹时,设法分散其注意力,或用温水洗浴、局部涂0.25%冰片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或口服抗组胺药物。疱疹破溃时涂1%甲紫,继发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有报道用麻疹减毒活疫苗0.3~lml皮下注射1次,48小时内疱疹全部结痴,不再出现新疹,疗效明显。皮疹处用治疗仪照射有止痒、防止继发感染、加速疱疹干涸及结痂脱落的效果。
2.降低体温 患儿多仅有中、低度发热,不必用降温药物,可控制室温、多饮水、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止。同时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做好口腔护理。
3.病情观察水痘临床过程一般顺利,偶可发生播散性水痘、并发肺炎及脑炎,应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并予以相应的治疗及护理。
4.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激素类软膏) 因可使病毒在体内增殖和扩散,使病情恶化。应用激素治疗其他疾病的患儿一旦接触了水痘病人,应立即肌注较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0.4~0.6ml/kg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0.lml/kg,以期减轻病情。如已发生水痘,应争取在短期内递减,逐渐停药。
5.预防感染的传播 采取呼吸道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托幼机构直采用紫外线消毒。避免与易感儿接触。对高危人群的接触者可用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注。近年来国外试用水痘-带状疮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来免疫易感者。
6.家庭护理 一般无并发症者可在家治疗护理。护士应上门做好隔离消毒、皮肤护理、防止继发感染以及病情观察的指导,并提醒家属,病程中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再在一下就是水痘的食疗方:
胡萝卜芫荽羹:胡萝卜、芫荽各60克、洗净切碎,加水煮烂,加冰糖服,每日1剂,分3次服完。连服一星期,婴儿只服汤汁。
Ⅶ 十岁孩子长水痘,用哪种药合适
宝宝长水痘是有病毒感染引起的,是可以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或是板蓝根颗粒治疗的,饮食不要吃海产品食物。
Ⅷ 出水痘要注意什么
;;;;;;您好,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病儿一旦确诊应立即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病儿发热时卧床休息,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白开水;避免手抓破痘疹,以免发生局部继发细菌感染。病变损伤较深时,有可能留下疤痕。为了防止这个情况发生,要把孩子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可缝制一副毛边向外的手套,戴在手上。如果疱疹破了,可涂1%的紫药水,如有化脓感染时可涂抗生素软膏。病儿被褥要勤晒,衣服清洁宽大,防止因穿衣过紧或盖被过厚,而造成过热的环境引起疹子发痒;此外还要注意观察病情,发现并发症及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