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水痘血化验血常规结果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水痘血化验血常规结果

发布时间: 2023-03-10 07:14:53

⑴ 抽血化验单怎么看

通常在健康体检时也包括血常规化验检查,可见其重要性。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数量会发生变化,血常规检查简便、快速、易行,能够帮助医生迅速了解病人的血液基本变化,为进一步判断疾病提供有用线索。但对于平常人来说,化验单上一排排的英文缩写字母和数字就像天书一般,很难读懂。下面简明扼要地介绍血常规化验单中的主要项目和意义,当您再面对它时,可以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 血常规化验包括很多项目,但主要有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3项。看血常规化验单,重点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为(120~160) g/L,女性为(110~150) g/L。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称之为贫血,可见于多种疾病: ①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 ②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③各种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红细胞丢失过多如严重外伤失血、溃疡病出血、月经过多、痔疮或肛裂出血。 ④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各种溶血性贫血。 ⑤恶性肿瘤细胞侵犯骨髓,如各种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血红蛋白增高常见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严重烧伤,大量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某些肾脏疾病,高山地区的居民等。 如发现血红蛋白结果异常,应注意查看是否同时伴有白细胞数、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数目异常,必要时应做骨髓穿刺检查,因为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病因非常重要。同时应听从血液科医师的指导,不可自作主张乱服药,以免延误诊治。 二、 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 血液中的白细胞俗称“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白细胞计数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分类是指计算上述各类白细胞的百分比。在不同的疾病状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变化。医生会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及百分比的变化来判断病因。正常成人WBC总数为(4.0~10)×109/L;分类百分比:中性粒细胞(Gran)占50%~70%,淋巴细胞(Lym)占20%~40%,单核细胞(Mono)占3%~8%,嗜酸性粒细胞0.5%~05%,嗜碱性粒细胞0~1%。 白细胞减少常见于: ①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感冒等。 ②某些细菌、原虫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疟疾、黑热病,以及严重感染如粟粒性结核、严重败血症等。 ③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④某些药物及化学试剂及放射线影响,如磺胺药、氯霉素、抗肿瘤药、化妆品、不合格装修材料等。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 ①全身或局部感染,如大叶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丹毒、急性阑尾炎、白喉等。 ②明显的白细胞升高应警惕白血病的可能。 ③某些肿瘤可致白细胞升高。 ④外伤或组织坏死,如大面积烧伤等。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结核病、病毒感染、百日咳、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淋巴细胞比例会相对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剥脱性皮炎、肠道寄生虫病等;某些白血病也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应提醒注意,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是动态变化的,有些生理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过性波动,如餐后、剧烈运动等,另外也可能出现仪器测量误差。因此发现白细胞计数异常时不必过于惊慌,至少要复查一次,尽早到血液科就诊。 三、 血小板计数(PLT) PLT的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9/L。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止血与凝血。血小板数量过高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过低则容易发生出血如鼻衄、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等。 血小板升高常见于血液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某些感染、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脾切除后、运动后等也可有血小板增高。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某些药物所致以及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很常用的检验方法,报告单中的项目比较多,所以在看报告单时,不可孤立地看某一项,必须把各项化验结果综合分析,医生也会根据你的临床症状以及体格检查的情况做进一步的诊疗处理。

⑵ 两岁半宝宝在出水痘之前爱出汗但是出水痘后十天体温正常也爱出汗10月16号开始不爱出汗检查血常规淋巴

你好! 根据你的描述,孩子化验的是血常规数值显现淋巴细胞偏高了,提示很可能有病毒感染。而恰好孩子出水痘,会导致发烧等症状,出现淋巴细胞偏高是正常的。 建议不需要给孩子服用任何药物,只要给孩子营养均衡的食物,还有让孩子多喝水和充足的休息。孩子很快就能恢复正常。

⑶ 我儿子7周半了,今天被查出得了水痘,验血时的血常规数据请帮忙分析一下:谢谢。

楼上的你真列害来 看血常自规报告缺铁都能看出来吗?这个血常规是WBC减少 中性粒细胞下降 L上升 是病毒导致的 应该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这个没有什么问题一般没有药物能治疗 只有靠自身免疫力 一般7天就会好的 没有什么大问题
这个是血细胞分析仪做出来的结果 根本不可靠 没做骨髓铁染色你就知道缺铁真是神医

⑷ 我儿子7周半了,今天被查出得了水痘,验血时的血常规数据请帮忙分析一下:谢谢。

楼上的你真列害抄 看血常规报告缺铁都能看出来吗?这个血常规是WBC减少 中性粒细胞下降 L上升 是病毒导致的 应该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这个没有什么问题一般没有药物能治疗 只有靠自身免疫力 一般7天就会好的 没有什么大问题
这个是血细胞分析仪做出来的结果 根本不可靠 没做骨髓铁染色你就知道缺铁真是神医

⑸ 怎么判断是不是水痘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水痘

水痘,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任何人群都是可能得病的。不少人困惑,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水痘呢?关于,怎么判断是不是水痘?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水痘?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怎么判断是不是水痘

1、潜伏期:患儿被感染后,约有2周左右的潜伏期。在潜伏期,患儿是没有症状的。

2、前驱期:潜伏期过后,患儿可出现发热、头痛、倦怠等前驱症状,多数症状轻微。在这个阶段,往往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感冒。但如果孩子近期接触过其他水痘患儿,或正处在水痘的高发期,家长就要高度警惕了。

3、出疹期:前驱期过后1-2天,就会迅速进入出疹期。一般先是在头皮、面部、前胸、后背出现红色丘疹,很快变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疱液清亮透明,中央可有脐凹,周围有红晕,容易破,多有轻微的瘙痒或疼痛。皮疹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多呈向心性分布,也就是躯干部分布密集,四肢较少,手指脚趾更少。口腔外阴黏膜也可以受到累及。

疹子有一个从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痊愈。丘疹、水疱、结痂可以同时存在。在出疹期,通过皮疹的形态、分布,会比较容易判断宝宝得的是不是水痘。再一个,就是参考实验室检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简单的说就是:如果宝宝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明确的接触史,即可确诊。如果宝宝症状可疑但又不是特别的典型,但抗体阳性,也可以确诊。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水痘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也叫血象检查,一般是化验外周血中血液细胞数量和质量。当宝宝的检查结果显示细胞总数正常或者是稍稍有点增高,说明儿童有可能出水痘。

2.血清抗体检测: 检查血清抗体是为了知道儿童体液免疫功能的情况。检查血清抗体有三种方法。

(1)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这种方法是查出儿童的皮肤组织中有没有免疫球蛋白或者是补体沉积。

(2)间接免疫荧光法:可以查出儿童的血清中有没有存在某种特异抗体或者是自身抗体,是早期诊断是敏感和快速的手段。

(3)补体结合试验测定:是在间接免疫荧光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宝宝出水痘在出诊后的第1—4天里血清中就会出现补体结合抗体,到了2—6周补体结合抗达到高峰,等到6—2个月后就会逐渐下降。

3.病毒分离检查: 医生在儿童出水痘的3天内取出疱疹液做细胞培养,其病毒分离阳性率高,最后再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咐试验及放射免疫等方法鉴定。当然也可取新鲜疱疹内液直接做电镜检查。这种方法简单、快速,而且没有副作用。

4.疱疹刮片或组织活检: 具体的方法是刮取新鲜疱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检查多核巨细胞,用酸性染色检查核内包涵体。

长水痘要如何正确护养

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水痘患者应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同时还要注意以下方面:

1、避免用手抓破疱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要把指甲剪短,保持双手清洁。

2、止痒:衣被不宜过多过紧,出汗会使皮疹发痒。清洁皮肤后,在长水痘的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

3、注意消毒与清洁: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餐具等,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

4、注意病情变化,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惊厥时应及时送到医院。

5、定时开窗: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玻璃可阻挡杀灭病毒的紫外线)。

⑹ 刚出来的体检报告!血常规24项!结果是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我今年2月份得过水痘!还长得挺严重的

病情分析:
医学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代表体内有寄生虫感染。但过敏的时候嗜酸性粒细胞也会增高。
指导意见:
你的高了一点而已了,不要太担心。不排除实验室误差可能。这一点高没有什么临床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