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汗疱疹和癣疱疹谁治疗起来难度更大
前者病因不明,治疗以对症为主,后者大多是真菌感染造成的变应反应,治疗有针对性,更容专易处属理。汗疱疹是堆成发生在掌跖、指趾屈侧皮肤的付下行水疱型皮肤病,一般多伴有手足多汗。该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可能是一种湿疹样超敏反应。一般皮损是位于表层处的针尖样至粟粒大小的圆形水疱,周围没有红晕,内有清澈的浆液,会变混浊,干涸后成衣领样脱屑,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烧灼感。病程慢性,春秋容易复发。治疗药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寻找去除接触性刺激因素。病程早期可以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局部药物可以干燥抗炎止痒为原则,如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哈西奈德溶液等,后期以脱屑为主可以用10%尿素霜涂抹。癣则是一种一种浅表型的真菌感染,发生于脚上的叫足癣又称脚气,发生于大腿根部的叫股癣,发生于手上的叫手癣又称鹅掌风,发生于身体的叫体癣。真菌可以通过接触传染。需要进行规范化抗真菌治疗才能根治。可以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外用。如果效果不佳还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还需要加用抗炎药物如曲咪新乳膏。
Ⅱ 缠腰癣是什么症状
缠腰癣
叫带状来疱源疹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
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发病前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Ⅲ 手癣,开始时起小水泡
第一:手上起小水泡一般是由两种因素导致的,有可能是患上了水疱型的手癣,有可能是因为出汗比较多导致的汗疱疹。如果是水泡型的,首先导致出现了小水泡,是有一定的传染性的,主要是因为手部受到了真菌感染感染导致的。
第二:天气炎热的时候,容易导致手上出汗的,如果不及时把手上的汗液擦掉,就特别容易出现汗疱疹,汗疱疹就会容易导致手上起小水泡的,是属于皮肤湿疹的一种,一般是发生在手的侧面,手出汗,应该积极地擦掉。
第三:手上起了小水泡,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的,因为是非常瘙痒的,尽量不要用手去抓挠,不然会导致出现感染的,应该保持手部的清洁和干燥,每次洗完手之后应该搽上一些保湿霜,在非常瘙痒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减轻搔痒。
Ⅳ 得了龙癣疮应该怎么办带状疱疹,有疼痛、水疱出现.
你好带状疱疹应及时治疗,防止留下后遗症, 带状疱疹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方法不当会遗留后遗症 . 带状疱疹后遗症主要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急带状疱疹误治、失治、和病人自身免疫力下降而致。中医学对急性带状疱疹病因病机的认识:急性带状疱疹的病因是外感毒邪(病毒),邪气稽留体内,与气血搏结,阻于经络,滞于脏腑,使气机运行受阻,经络阻塞不通,而发生疼痛。内因是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脾湿蕴结,致使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阻于经络,以致血瘀气滞,不通则发疼痛。 主要特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特点就是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带状疱疹皮损消除后疼痛仍持续,轻微的刺激即引起疼痛发作,不刺激也会突然发作,为减轻衣服对身体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撑起来;晚上间歇性疼痛,整夜的睡不好觉。如病毒侵犯到相应脑神经会影响视力、引起面瘫和听觉障碍。除疼痛外,还会诱发心脏病、脑出血、甚至导致死亡。这种神经痛持续的时间较长,病程短则几个月,长者5-6年。 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用活血生肌膏疱疹祛毒膏贴敷可治愈.膏药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托毒祛腐、清热解毒、补气活血;“生-肌-丹”可以托毒外出,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同时能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生长,祛腐生肌,通过膏药外敷,拔毒生肌,通经活络,修复受损神经,把体内的病毒排除体外. 使脉络畅通,气血流畅,疼痛得止. 在具体治疗时有的需要采用内外兼治配合治疗。
Ⅳ 问:腿上有疱疹,形成癣了,医生开了一大盒西药,是大片片的,吞不下去,可以碾成粉用水服用吗实在吞
是不可以碾成粉喝的。成片的药物一般有缓释作用或者是肠溶的。恨病吃药的道理你应该懂的。
Ⅵ 疱疹的最好治疗方法
疱疹,一是指肌肤外表呈现的黄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疱,常成片呈现,里边充溢液体。那么,你知道患上疱疹要采取怎样的治疗吗?》下面我就和我们分享疱疹的最佳医治办法,希望对我们有协助!
疱疹的最好西医治疗 方法
(一)中药抑制疗法
外用疱力康药物中富含活性极强的蛋白溶解酶,能快速溶解疱疹病毒的蛋白外壳,使药物成份迅速进入病毒内部破坏基因链。抑制病毒的DNA多聚酶活性,使其无法繁殖、彻底治愈。
(二)抗病毒药物治疗
1.无环鸟苷(ACV):近年来新开发出无环鸟苷的类似物,如万乃洛韦(valaciclovir)、法昔洛韦片(famicidovir)、中药疱力康(paolikang)等,具有疗效确切、生物利用度高、用量小、半衰期长、服药次数少等优点,已有 报告 用于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三)疫苗与免疫抑制剂
对严重的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和反复发作的病人,可试用非特异性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但其效果不太可靠,有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的病人慎用。
(四)免疫增强剂
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可采用免疫增强剂以提高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五)中药外治法
中药乳膏疱力康局部症状外用,30天即可消除,增加锻炼不可懈怠。
疱疹的最好中医治疗方法1分部疗法
上部:指颈部以上至头面,治以清热泻火、平肝凉血为主,方用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人中黄、丹皮、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加野菊花。
中部:指腰腹至胸胁,治以清肝泻火,理气止痛,方用银翘三黄汤加延胡索。
下部:指少腹以下,治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方用银翘三黄汤加黄柏。
2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火针赞刺法)是汇集了火针疗法、刺血疗法、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本法以火针、火罐作为主要器械,结合了火针烧针法、火针刺法、赞刺针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选用七星针一枚、三棱针一枚、玻璃火罐4~6个、消毒纱布若干。选穴为患处四周、耳部风溪穴(于耳轮结节前方指区和腕区之间)和相应部位敏感点。
操作:先针患处四周,后针耳穴。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四周皮肤,若局部小红点(水疱)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肤,右手握七星针后端,食指压在针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快速叩刺患部四周皮肤,使皮肤隐隐出血。术后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
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逐日1次,耳部穴位左右轮换。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而发。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确有良效,尤其是对于初期带状疱疹,七星针用强刺激手法刺后,即可见出血点,再用火罐吸出针孔内瘀血,具有活血化瘀,宣泻湿热火毒,以达“通则不痛”之功。
3验方
蛇丹汤:大青叶、板蓝根各60克,紫草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痒甚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外用七厘散,开水溶化,涂患处,每日2~3次。
三紫汤:紫草、紫参、紫花地丁、车前子、茯苓皮、木通、玄参、大青叶、甘草。
带疹汤:丹参、白芍、柴胡、板蓝根、半枝莲、秦艽、龙胆草、当归、栀子、黄芩、玄胡、甘草。
紫兰白赤汤:紫草、板蓝根、白藓皮、赤芍、丹皮、蝉衣、薄荷、苡仁、苦参。
4中成药
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5~10粒,温开水送服。一般服药后当晚疼痛可减轻,次日患处疱疹颜色变暗,3~5日可愈。
七厘散:每日3次,每次1。2克,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般服药后1~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2~3天疱疹开始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而愈。
冰硼散:取冰硼散适量,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2~3天可改善症状。
5外治法
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七叶一枝花鲜块茎捣烂涂患处,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1~2次疱疹可消退。
鲜马齿苋12克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大黄30克,黄柏30克,飞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后混匀,加凡士林调膏备用,外敷患处。
大叶桉水煎制成10%溶液,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
用柿子液涂搽于皮疹及周围痛处,每日3次。治疗64例,结果平均3。2~4。7天皮疹消退,平均3~4天神经痛消失。
6针灸疗法
针刺取穴合谷(双侧)、支沟、阳陵泉(均用患侧),局部病灶采用围针,以病损大小决定围针多少,最多15根,最少4根,离疱疹0。5寸处呈15度角刺入,均用泻法。
取穴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局部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若后遗症持续疼痛不止者,加支沟,或加耳针刺肝区,埋针3天。
临床发现带状疱疹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艾滋病的发病过程中,出现带状疱疹的几率更高,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恐慌,但绝大多数带状疱疹的出现与艾滋病无必然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对此病的一般性临床报道较多,但实验研究进展较慢,从而影响了新药开发的进度。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以筛选、开发出疗效更好的新药
7艾灸治疗带状疱疹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中医上讲这个带状疱疹就是体内的湿毒排除体外的一种表现,通过艾灸治疗把病毒排出体外就可以了。
常用穴位:阿是穴(患处)。
操作方法:可选艾炷直接灸,于皮疹的两端 及分叉处施行,灸量为患者有灼热感、能耐受为 度,此法适用于成年人和皮疹宜放置艾炷的部 位。亦可选艾条熨热灸,即视皮疹(损)大小,用 清艾条2、3支点燃后,在局部行回旋灸,至皮损 部充血发红,疼痛瘙痒消失为度,时间约20-30 分钟。
此法适用于小孩或皮疹位置不宜放置艾 炷的部位。每天1次,神经痛及皮疹局部辣痛厉 害者,每天进行2次,少数患者亦可进行3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1个半疗程。
原理:带状疱疹乃由火热毒邪郁于皮肤,经 络阻滞,气血壅遏而发病。采用艾灸阿是穴治 疗,以疏通局部血络,以热引热,引邪发散,拔引 郁毒。此外,艾条作为一种温热刺激具有活血消 炎的作用。
8刺血疗法带状疱疹
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病因】多因肝胆风热或湿热内蕴,客于肌肤所致。
【症状】起病突然,患部先出现带索状、刺痛、灼热,水泡大小如绿豆或黄豆样,累累如贯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但多局限身体一侧,基底发红,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为透明,渐转浑浊,间有出血。初起多伴有轻度发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临床所见,本病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干者色红,多属肝胆风热;湿者色黄,多属肝脾湿热。
【疗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若伴发热或疱疹重者配足三里、曲池、血海等穴。
方法:用围刺放血法。围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每隔1-2厘米点刺一下,见出血即可。也可用两手轻轻挤压点刺处见有出血,其目的使其恶血出尽,以消肿痛。若伴有发热或疱疹重者,可在配穴上用毫针施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如见疱疹溃破,针后涂龙胆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即可防止感染。隔日治疗1次,至愈为度。
疱疹的病因棘层松解(30%):
由于表皮细胞间桥(桥粒及张力细丝等)的变性,细胞间失去了紧密的联系而成松解状态,因此形成表皮内的裂隙、水疮或大抱。导致棘层松解的原因有自身免疫因素,如天疱疹。遗传因素引起的棘层松解见于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癌疮、毛囊角化病。
基底细胞液化(20%):
基地细胞液化指表皮基底细胞发生空泡化或破碎,重者基底细胞层消失,棘细胞直接与真皮接触,免疫、遗传及药物过敏常是导致基底细胞液化的原因,见于遗传性大癌性表皮松解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基底膜病变原因为自身免疫及遗传,由于基底膜病变引起的水痢疾病有大癌性类天疱疹、妊娠疱疹、疱疹样皮炎等。
气球变性及网状变性(15%):
由于细胞内水肿,表皮细胞体积增大,形成气球状,细胞膨胀破裂、邻近残留的胞膜联成多数网状中隔,最后形成多房性水疮,多见于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海绵水肿(15%):
由于细胞间液体增加使细胞间隙增宽而形成水疮,见于湿疹,接触性皮炎、汗疱疹等。
血管炎(10%):
多属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所致,由于组织发生炎症坏死而形成水疮如变应性血管炎。白塞病、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等。
表皮颗粒状变性(5%):
又称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见于鱼鳞病。
表皮坏死剥脱(5%):
由于药物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使表皮坏死松解,表皮剥脱,见于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
看了疱疹的最好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 病毒疱疹的治疗方法
2. 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
3. 带状孢疹的成因与治疗
4. 疥疮的最佳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