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湿阻型湿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湿阻型湿疹

发布时间: 2023-03-02 03:38:52

湿疹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
湿疹,中医称为“湿毒疮”或“湿气疮”。所谓“毒”,是指一些热毒,令身体产生排斥及敏感反应,而这些热毒可能是由食物、药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化工胶、樟脑丸等)引致。至于“湿”,是指身体机能受湿阻以致呆滞。由于人体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运行停滞不顺,身体便会处于“湿”的状态,症状是四肢沉重、水肿、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
湿疹的治疗主要是去除诱因、保护皮肤功能、药物治疗、局部涂抹、抗炎、中药治疗等。具体用药应咨询专业医生。

1.去除诱因,目前认为湿疹与外界刺激,比如阳光照射、环境潮湿、微生物感染等有关。因此,针对湿疹最简单可控的一般治疗是去除影响因素,如出门带防晒,保持居住环境干净不潮湿,定期清理螨虫,少吃海鲜等。

2.保护皮肤功能屏障,湿疹患者皮肤屏障遭到破坏,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可通过促进皮肤修复的药物或做好补水等,减少湿疹的发生。

3.治疗湿疹的药物主要有炉甘石洗剂、依沙吖啶溶液等局部用药,慢性湿疹的患者建议加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起到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还可以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等,


4.系统用药还有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止痒如西替利嗪等,维生素C进行抗氧化、过敏。

5.中医治疗可以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等。

湿疹患者应及时就诊于皮肤科,不可自行盲目服药。

❷ 湿疹不能吃什么食物三个治疗湿疹的中医疗法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有多种形态,容易减轻、加重和复发。所以平时饮食要特别注意,不然会加重病情。以下三类食物是湿疹患者的禁忌食物。

1.忌食致敏食物

湿疹与过敏有亲切关系,因此平时饮食中要注意禁忌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鱼、虾、蟹、牛肉、羊肉、鸡、鸭、鹅就不能吃。

2.忌辛辣刺激食物

葱、大蒜、生姜、辣椒等是辛辣刺激食物,耗阴助阳,会加重湿疹症状,应该避免食用。

3.忌发湿、动血、动气食物

在中医的角度认为,皮肤湿疹的人应该忌吃发湿气的食物,比如竹笋、芋头、梨等。动血的食物,比如慈姑、胡椒等也要避免。还有动气的食物,比如莲子,羊肉等。

如果是婴儿湿疹的话,母亲在母乳喂养期间就要禁吃以上食物,同时还要避免饮酒。

含有湿毒的水果,比如芒果就不能吃,因为湿疹多数由风湿热引起,吃了芒果会助热化湿,从而加重病情。

某些富含细菌的食品也不能吃,比如死鱼、死虾以及不新鲜的肉类;某些富含蛋白质但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鱿鱼、乌贼类;各类花生、芝麻、豆类等也不宜食用。生葱、生蒜、生西红柿以及杏仁、栗子、核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萝、桂圆、草莓等都不能吃。

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中医疗法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中医治疗湿疹相对于西药来说,副作用要小得多,所以不少患者会选择中医治湿疹。那么中医怎么治湿疹呢?有三个中医方法可以有效治湿疹,下面来给湿疹患者介绍一下。

三个治疗湿疹的中医疗法。

一、外洗除湿汤:由于湿疹有多种类型,可根据不同的证候来加减药物,其主要药方组成为:龙胆草、苦参、蛇床子、黄柏、地肤子、车前草、黄芩、生地、丹皮、赤芍、马齿苋、板蓝根、六一散。如湿热型湿疹患者可以再加土茯苓,脾虚湿阻型患者则可加茯苓、白术,如属血虚风燥型的,可加川芎、何首乌。湿疹属于瘀毒积聚型的,可加适量的桃仁、红花。对于体弱气虚型的湿疹患者,可加黄芪、党参,如果是脂溢性湿疹,则可加茵陈、山楂。一天一剂,加水煎两次后用来浸洗患处或是湿敷患处,一天两到五次。可以有效消除湿疹症状。

二、中药内服方:术苓除湿汤,它的药物组成主要有:炒白术、苍术、茯苓、泽泻、猪苓、薏苡仁、厚朴、陈皮、滑石、地肤子、白鲜皮、甘草,各适量,加水煎服,可随症加减药物,如湿疹患者湿邪偏于下焦的,可加黄柏、川牛膝,瘙痒明显的,可加乌梢蛇、刺蒺藜,病程长导致皮损色黯者,可加丹参、当归。可治亚急性和慢性湿疹患者,水煎后早晚分服。

三、中药熏洗方:黄柏百部汤,其药方组成为:黄柏、百部、土茯苓、蛇床子、苍术、荆芥、地肤子、白鲜皮、苦参、藿香、明矾或桔矾(皮肤无糜烂渗液的,可用明矾,有糜烂渗液则可选择枯矾)。加水煎后用温水洗净患处,然后把药水倒入盆中,趁热汽熏蒸患处,药液适中后用纱布蘸药液洗患处。一天两次,一次半小时,七天为一个疗程。

中医怎么治湿疹?上面就是三个治疗湿疹的中医疗法,对于有湿疹的患者,不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合理选择,以更好地消除湿疹症状,避免其给自身皮肤 健康 带来更大的影响,同时湿疹患者平时也应做好护理工作,以防湿疹反复发作而造成更大的影响。

❸ 腿上长了一片湿疹,每到换季的时候就特别厉害,有什么好的方法

湿疹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症状、减少复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此外,中医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一般治疗
1、积极寻找并去除可能的病因或过敏原。

2、减少外界刺激因素,如热水烫洗、暴力搔抓、过度擦拭或其他对患者敏感的物质,如皮毛衣物等。

3、避免食入刺激性性食物,如鱼虾、浓茶、酒类、咖啡等。

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局部治疗)

是湿疹治疗的主要手段。应根据皮损分期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

(1)急性期:无水疱、糜烂、渗出时,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渗出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等冷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剂。

(2)亚急性期:可选用氧化锌糊剂、糖皮质激素乳膏,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

(3)慢性期:建议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乳剂或酊剂等,可合用保湿剂及角质松解剂,如20%~40%尿素软膏、5%~10%水杨酸软膏等。

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依然是治疗湿疹的主要药物。初始治疗应该根据皮损的性质选择合适强度的糖皮质激素:轻度湿疹建议选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乳膏;重度肥厚性皮损建议选择强效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中度湿疹建议选择中效激素,如曲安奈德等。儿童患者、面部及皮肤皱褶部位皮损一般弱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即有效。强效糖皮质激素连续应用一般不超过2 周。

2、系统药物治疗

目的在于抗炎、止痒。

(1)抗组胺药物:止痒抗炎作用,主要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优于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若患者嗜睡、口干等副作用明显时,可选后者。

(2)抗过敏治疗:可用钙剂及硫代硫酸钠缓慢静脉注射,有心功能不全者或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禁用钙剂。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疗法有明显止痒和缓解病情的作用,但是治疗前必须做普鲁卡因皮试。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有一定抗过敏作用,可以用于急性发作或瘙痒明显者。

(3)抗生素:有继发感染时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抗过敏治疗的同时使用敏感抗生素。对于伴有广泛感染者医生可能建议系统应用抗生素7~10d。

(4)糖皮质激素:能快能控制症状,抗炎、止痒,但停药易复发,故一般情况不主张使用。对急性严重、泛发性患者,采用其他治疗无效,无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时可酌情使用,如泼尼松、地塞米松。

(5)免疫抑制剂:应当慎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仅适用于病情严重而其他治疗无效的病例,如环孢素、硫唑嘌呤。

相关药品
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硼酸溶液、依沙吖啶溶液、氧化锌油剂、氧化锌糊剂、20%~40%尿素软膏、5%~10%水杨酸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曲安奈德、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环孢素、硫唑嘌呤

中医治疗
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用药或者其他治疗措施。

1、辨证论治

(1)风热蕴肤证:治法为疏风清热止痒,常用方药为消风散。

(2)湿热浸淫证:治法为清热燥湿止痒,常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

(3)脾虚湿蕴证:治法为健脾利湿止痒,常用方药为除湿胃苓汤。

(4)阴虚血燥证:治法为滋阴养血,润燥止痒,常用方药为凉血四物汤。

(5)其他:阳虚证常选用四逆汤或真武汤等,风寒证常选用麻桂各半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寒热错杂证常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或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2、内服中成药

(1)消风止痒颗粒:可消风清热,除湿止痒,用于风热蕴肤型湿疹、皮肤瘙痒症。

(2)龙胆泻肝丸:可清利肝胆湿热,用于湿热浸淫型湿疹。

(3)金蝉止痒胶囊:可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可用于湿热浸淫型湿疹。

(4)疗癣卡西甫丸:可燥湿,止痒,用于湿热浸淫型湿疹。

(5)参苓白术丸:可健脾,益气,用于脾虚湿蕴型湿疹。

(6)润燥止痒胶囊:可养血滋阴,祛风止痒,润肠通便,用于阴虚血燥型湿疹。

(7)湿毒清胶囊:可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用于阴虚血燥型湿疹。

3、外用中成药

(1)青鹏软膏:可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可用于慢性湿疹。

(2)除湿止痒软膏:可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用于急性、亚急性湿疹证,属湿热或湿阻型的辅助治疗。

(3)消炎癣湿药膏:可杀菌,收湿,止痒,用于慢性湿疹。

(4)丹皮酚软膏:可消炎止痒;适应症:用于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等各种皮肤疾患。

(5)蜈黛软膏: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用于风湿热邪所致亚急性、慢性湿疹的治疗。

(6)肤舒止痒膏:可清热燥湿,养血止痒,用于阴虚血燥所致的皮肤瘙痒。

4、中药提取物

(1)复方甘草酸苷:用于各期湿疹,有口服片剂、胶囊、注射液等多种剂型

(2)雷公藤多甙片: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用于病情重、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病例。

(3)昆明山海棠片: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用于病情重、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病例。

5、中医特色治疗

(1)中药塌渍疗法:用于炎症较重、渗出明显的皮损。采用黄柏溶液、三黄洗剂等清热燥湿止痒功效的溶液,浸湿消毒纱布4~6层后,拧至不滴水对皮损进行冷湿敷,20min/次,2~4次/d或遵医嘱。

(2)中药药浴疗法:用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皮损无明显渗出者。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浴,选择不同的方药及药浴方法。病变范围小的,可局部洗浴;病变范围大的,可全身洗浴。水温宜调至38℃~43℃,微微发汗即可。20min/次,1次/d。

(3)中药熏蒸疗法:用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皮损无明显渗出者。辨证选用不同组方的药液,煎煮浓缩后放入中药熏蒸机,通过蒸汽熏蒸患处达到治疗目的,20min/次,1次/d。

(4)其他:火针疗法、针灸疗法、耳穴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等。

治疗周期
湿疹的治疗周期一般>12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❹ 湿热型湿疹什么症状

湿疹也会有证型的不同,湿热型湿疹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证型;湿热型湿疹一般会有皮肤瘙痒明显、有渗水渗液、舌红苔黄腻等等症状

❺ 中医如何治疗湿疹

湿疹的话一定要多注意饮食的,不能吃海鲜,不能吃辛辣食物,刺激性食物。建议平时可以多喝白扁豆,薏仁红豆,除湿气,要坚持服用。平时也可以多做针灸按摩推拿等多运动。一定不要长期待在环境比较潮湿的地方。多吃高蛋白食物,多增强营养。药物的治疗上,选择 润安 舒洁 霜 涂抹,桃宝有。另外中草药中,像金银花也可以熬成水来擦洗患处。
1、衣物方面:比如贴身的衣服是棉质的,所有的衣服领子最好是棉质的,衣服穿得要略偏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要避免过热和出汗。并让宝宝避免接触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过敏物质。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
2、洗浴护肤方面: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洗浴用品。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护肤,并且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
3、环境方面: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过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家里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室内要通风,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内不要放地毯,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擦,避免扬尘,或用吸尘器处理家里灰尘多的地方,如窗帘、框架等物品上。

❻ 得了湿热型湿疹怎么办

湿热型湿疹多数是脾运化不行引起的。
建议你可以用以下方法洗澡:
1、艾版叶洗澡:将新权鲜的艾叶晒干或者直接去药店购买干艾叶,取四珠的量,清水洗净去除杂质,放入大锅中加水煮开,然后小火继续煮5-10分钟左右,然后将艾叶捞出,将药汁导入澡盆中,水温降至40℃左右时,即可开始洗澡,一天洗一次或隔天一次。
2、野菊花洗澡:用野菊花20g,水浸泡15分钟,煮沸10分钟,使水温至28℃,清洗患处10分钟。继之用湿纱布湿敷处5分钟,每天2次。
3、马齿苋洗澡 :马齿苋50g加水1000ml,小火煎熬15分钟,过滤去渣,用消毒纱布浸湿药液清洗局部,每天2次。
最后在清洗患处后把蕴矶霜涂抹在湿疹患处即可,一日二次,连涂一个月左右就会好转的。

❼ 判断是疱疹,还是湿疹的方法

湿疹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任何年龄、性别、部位均可发生。发作部位主要为四肢,常常对称性发作,婴儿则多发生于头面部。湿疹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可有剧烈的瘙痒,搔破后局部渗液、糜烂,也可感染化脓,常可反复发作,但皮疹消退后,永久性的痕迹。本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常见的外界因素有日光、干燥、寒冷、肥皂、化妆品、人造纤维等;常见的内在因素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胃肠道功能障碍,体内有感染病灶等。湿疹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湿疹的特点为起病急,呈广泛性或散在性的多形性皮疹,常对称分布无明显境界。慢性期湿疹或从急性演变而来,或开始即为慢性,其损害边缘较为清楚。皮肤显著浸润、变厚,往往有苔藓化,病程较长,常有急性发作,好发于面部、耳后、阴囊、小腿等部位。急性期患者应避免接种各种预防疫苗;皮肤损害处避免搔抓、摩擦、热水烫、肥皂洗及滥用不适当的外用药;禁食浓茶、酒、海鲜及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剧病情的发展。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湿毒疮”、“浸淫疮”、“旋耳风”、“四弯风”等范畴。其病是因饮食失节或过食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造成脾为湿热所因,复感风、湿、热邪,内外相搏,充于肌肤,浸淫皮肤,从而发病。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湿热蕴肤型:相当于急性湿疹,证见皮肤潮红,水疱,糜烂,流滋,边界弥漫,剧裂瘙痒,伴有胸闷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
2.风湿郁肤型:相当于湿疹合并感染,证见皮损红热作痛,伴有化脓性症侯,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3.湿阻型:相当于亚急性湿疹,证见皮肤色暗,淡红或不红,水疱不多,但滋水漫淫,常有胃纳不香,饮食减少,面色英黄,便溏溲少,苔白腻,脉濡滑。
4.血热型:证见皮肤以红斑、丘疹、抓痕、血痴为主,瘙痒剧烈,脱屑不多,常伴有口干舌红,脉象细数等。
5.血燥型:相当于慢性湿疹,证见湿疹反复发作,病程缠绵,数年不愈,常有体瘦,苔薄,舌淡,脉濡细等。
湿疹
可选用的西药
1.局部治疗:
(1)急性期:生理盐水或3%髓酸水溶液湿敷患处,每日3次,每次湿敷15-30分钟。有继发感染时用庆大霉素注射液24万。32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500m1中湿敷至红肿减轻,无明显糜烂、渗出。
(2)亚急性期:用氧化锌糊剂包敷,有感染时用1%一2%龙胆紫糊剂包敷,每天1-2次
疱疹
疱疹种类很多,还是到医院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