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荨麻疹白色风团和红色风团区别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荨麻疹白色风团和红色风团区别

发布时间: 2023-03-01 23:01:32

① 过敏性荨麻疹怎么治

得了荨麻疹,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风团呈鲜红、苍白色或皮肤色,少数病例亦可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形态不一,可互相融合成大片。皮损反复发作,时起时落。如果消化道受影响,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症状。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百病发作”的时期,更是荨麻疹的高发期,很多荨麻疹患者又开始烦恼了,尤其是爱美的女性和上学的儿童和青少年,会在身体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块块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这些产生斑块的部位,会发生发痒的情形。据统计25%-30%的普通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很多人都困惑得了荨麻疹怎么办?

1、改善生活环境

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对风寒暑湿燥火及虫毒之类,要敬而远之。生活规律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喝酒、受热、情绪激动、用力等都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激发或加重荨麻疹。冷风、暴晒、细菌、病毒、灰尘、春天里的各种花粉,甚至有的食物都可成为过敏原。膳食注意多样化,不偏食、营养均衡,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受刺激。

2、预防更重要

春暖花开的季节虽然会让人犹生出很多户外活动的想法,但是容易过敏的宝宝,妈妈们还是要注意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减少接触花粉类物质,避免在树底、草丛等处活动;

尽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以减少感染和服用药物引发的荨麻疹;

宝爸宝妈应观察各种食物与宝宝发生荨麻疹的关系,包括饮料和冷饮,不吃诱发过敏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也可以给宝宝服用复合维生素;

3、调理过敏体质,改善免疫均衡

过敏,是免疫不平衡所造成的,肠道内有益菌群占优势,免疫力自然佳,就可避免过敏发生。小儿过敏源头在肠道,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改善过敏体质好菌株。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就是肠道,也就是说拥有健康全及稳定的肠道免疫功能,就能够帮助协调全身的免疫平衡,虽然服用抗过敏药甚至是糖皮质类固醇类等药物,可以抑制体内释放发炎物质,因而可快速缓解过敏症状,但是并无法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所以只能在症状发生时予以缓解而无法预防过敏症状的发生,也无法从免疫细胞着手改善过敏体质。

寻求药物以外的另类抗过敏疗法,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干扰素分泌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平衡,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专利认证,连续补充8周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慢慢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生化反应。因此补充欣敏康益生菌调整过敏体质,而药物只能就症状做缓解,无法调整过敏体质。

4、突然发生荨麻疹及时就医并服用抗敏药物

荨麻疹的治疗首选抗组胺药,第一代的抗组胺药因为有镇静和嗜睡的作用,对于治疗荨麻疹发生在夜晚影响睡眠的患者有帮助。第二代抗组胺药不仅有抗组胺的作用,而且可以抑制其他的炎症介质释放,有系统性的抗过敏作用,现在更多的应用于临床,也更多的用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为了防止抗组胺药长期应用发生耐药性,在应用某种药物时,可以更换不同种类的药物或者2-3种抗组胺药联合使用。

② 荨麻疹可怕,对荨麻疹一无所知的妈更可怕

Cozy从海边玩耍回来后,长了一身荨麻疹,痒到撕心裂肺,挠得体无完肤。有了这次血泪经历后,了解到荨麻疹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皮肤病,秉着一贯的分享精神,Cozy妈搜集了许多有关荨麻疹的资料,总结了儿科医生的治疗方案,结合Cozy和荨麻疹斗争的过程和当妈的良心,写了这篇科普,希望妈妈们对荨麻疹有一个直观地了解,面对荨麻疹时,及时判断病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将宝宝的难受程度降低到最低。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 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以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局限性皮肤水肿反应。 大家会把麻疹、湿疹和荨麻疹混淆,

以下是荨麻疹区别于其它皮肤病的 显著特征:

1、有红色或粉色、苍白色的凸起风团,边界明显,有大有小,有些风团之间还能相互融合,形成一整片的红肿,最常见的部位是皮肤皱褶处或者皮肤受压处,比如宝宝的尿片覆盖部位、手肘、手腕、脖子、膝盖后面的腘窝等等;

2、痒、痒、痒!同时伴有灼热感或刺痛感,Cozy妈小时候也和荨麻疹抗争过,那种感觉如同蚂蚁挠身,啃噬每寸肌肤;

3、骤然起病,而且能迅速变换位置。荨麻疹深谙游击战术,来无影去无踪,所及之处的皮肤红肿疼痛。

分类 :

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发病周期小于6周,不影响宝宝正常生活

慢性荨麻疹:发病周期大于6周,宝宝的正常生活受影响

荨麻疹属于一个多病因的疾病,常见的病因有:

食物过敏 :海鲜、奶制品、坚果、蛋类是比较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蚊虫叮咬 :蚊虫向皮肤注入蚁酸,引发丘疹性荨麻症。

药物 :是药三分毒,既便是安全性A级的布洛芬也可能引起宝宝荨麻疹,所以Cozy妈对于儿童用药的态度是相当谨慎啊。

感染 :宠物的皮屑、细菌、病毒的感染都可能会引发荨麻疹。

环境刺激: 寒冷、炎热、日晒、挤压、摩擦、抓痒和潮湿等都可引发荨麻疹。

遗传因素: 血浆调控蛋白C1抑制物,不会表现出红痒症状,但可出现致命性的喉头水肿。

刚才还要直捣源头,歼灭荨麻疹的势气,是不是在众多荨麻疹病因面前败下阵来了?不过好在,对于急性荨麻疹,劳民伤财地找病因意义不大,一项回顾性的研究表明63%的急性荨麻疹患者病因是食物过敏,其次是药物和感染因素。

如果有妈妈也像Cozy妈一样有死嗑精神,不找到病因不罢休。可参考这个思路: 从宝宝发作的模式出发,比如发作前有哪些特殊的动作: 吃了一些不常吃又易过敏的食物、蚊子叮咬过、吃了药后、感染等等。 然后去掉这个可疑的动作行为,看症状是否有改善 ,来找病因。

能找到病因从源头上阻断荨麻疹,是再理想不过的事情了,但要在众多病因中找病因,并非容易的事,得花费很长时间。 对于大多数荨麻疹而言,对症治疗,缓解宝宝的不适,比找病因更急迫。

a.药物

1)内服-抗组胺药物:

过敏时产生组胺会使皮肤瘙痒,冀连梅老师在她的科普中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抗组胺药物并不是将组胺物质干掉!而是做了被人体组织摄取利用的组胺替死鬼,目前抗组胺药物有三代,第一代抗组胺药物药效最强,但容易运送到大脑,引起嗜睡、乏力。目前第三代第一代抗组胺药,如:左旋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对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最小,这次去医院,医生开的就是地氯雷他定,而且再三叮嘱,不能吃一两次就停,即便风团消失了,也要多吃一两天来巩固。

2)外抹--搽剂:

炉甘石、炉甘石、炉甘石 !经济安全见效好,既能止痒又有收敛作用,不过抹完后是一片白色,视觉效果不太好,但是和荨麻疹相比,这又算个啥呢!另外,还推荐一个美国儿科学会力荐的办法:冰敷, 冰敷的止痒效果也很好 ,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这种物理刺激,我试过给Cozy冰敷,但以他的强烈抗拒告终,不过洗个温水澡也同样能缓解许多。

b.饮食

1)补充维生素C和钙。

对于常吃的食物没必要忌口,也就是说,虽然有些食物容易引起过敏,但如果之前吃过,没有不良反应出现,在荨麻疹期间也是可以吃的。尤其是要给宝宝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钙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奶制品。

2)远离油腻、辛辣、多食品添加剂。

尽量少吃预包装食品,妈妈们洗手做羹汤,照顾宝宝的饮食可以帮助宝宝减少难受和痛苦。

虽然大多数荨麻疹通过上述方法,能很好控制病情,但有如果是病程超过6周的慢性荨麻疹、全身大面积荨麻疹或者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严重红肿、疼痛、头晕、心悸、胸闷、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剧烈腹痛呕吐、烦躁等症状时就要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

《美国儿科学会健康育儿指南》

③ 什么是风疹块和风疹不一样么

这两个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病症。
荨麻疹(Urticaria)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边缘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中医称“瘾疹”,俗称“风疹块”。
而它的发病机制呢则是这样的:
过敏、自身免疫、药物、饮食、吸入物、感染、物理刺激、昆虫叮咬等原因引起肥大细胞依赖性和非肥大细胞依赖性导致的炎症介质(组胺、5-羟色胺、激肽及慢反应性物质等)的释放,造成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一、皮疹为发作性的皮肤黏膜潮红或风团,风团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颜色苍白或鲜红,时起时消,单个风团常持续不超过24~36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
二、自觉瘙痒剧烈,少数伴发热、关节肿痛、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气憋、呼吸困难、心悸等全身症状。
而风疹呢:则是风疹(rubella,German measles)是由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发热、全身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情较轻,预后良好。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易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
并且风只有一个致病原因就是风疹病毒,你到不妨试试桑竹风疹消当然说的是风疹。
这是风疹的临床表现,可以参考一下:
潜伏期
此期间患儿没有不适,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2~3周。
前驱期
出疹前1~2日,症状轻微或无明显前驱期症状。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伴头痛、食欲减退、乏力、咳嗽、喷嚏、流涕、咽痛和结合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偶有呕吐、腹泻、鼻衄、齿龈肿胀等。部分病人在咽部和软腭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
出疹期
发热第l~2天后出疹,皮疹最先出现于面颈部,24小时内布满躯干及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皮疹:皮疹为淡红色细点状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 ,疹间皮肤正常。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后类似麻疹。躯干、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皮疹。皮疹一般持续1~4天消退,出疹期常伴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症。同时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耳后、枕后和颈后淋巴结肿大最明显,肿大淋巴结轻度压痛、不融合、不化脓。脾脏轻度肿大。疹退时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而脾脏及浅表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慢,常持续3~4周。皮疹消退后一般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无皮疹性风疹指部分风疹病人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症、淋巴结肿大而无皮疹。感染风疹病毒后亦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阳性,即所谓隐性染病或亚临床型病人。

④ 荨麻疹都有哪些分类,各有什么不同

荨麻疹分为急性荨麻疹还有慢性荨麻疹,但是还有很多特殊类型荨麻疹。治疗的话,建议去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病因也不同,治疗起来并不是全部一样的。
过敏性荨麻疹症状约半数患者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多汗、眩晕、恶心、头痛、关节痛、疲劳、呼吸困难等。而且过敏性荨麻疹症状好发于身体受压部位,如掌、上背,少见于面部。雷托皮康的疗效是非常理想的,抗菌止痒效果很好,恢复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
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症状特征 ①不会出现皮疹,但明显感到有针刺、剧痒感。②多发生于青年期,一般在遇热(热饮、热水浴)、情绪激动和运动后出现。当停止运动或平静以后,症状即可消退,严重的话,症状完全消退可能要经过数月或数年,一般都要忌口的 像海鲜 牛羊肉等最好不要使用 有人工添加剂和色素的食品也不要使用;慢性荨麻疹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发作次数从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慢性荨麻疹时常急性暴发,严重时可出现喉头水肿、胃肠型荨麻疹等严重类型,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慢性荨麻疹明确的定义就是:持续六周以上,每天有皮疹的出现。其实这些慢性荨麻疹的症状是反反复复的、间断出现的,不管皮疹是多还是少,只要符合“每天出现、反复发作6周以上”就可以诊断它为慢性荨麻疹。性荨麻疹病人的主观症状是皮肤剧烈瘙痒,而客观症状就是皮肤出现皮疹,这些皮疹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风团”。 慢性荨麻疹患者往往迅速出现风疹块(风团),在风疹块出现前几分钟,局部常发痒或有麻刺感。有的病人在风疹块出现数小时或一两天内有些全身症状如食欲不好,全身不适,头痛或发热。风疹块扁平发红或是淡黄或苍白的水肿性斑,而边缘有红晕。

⑤ 荨麻疹和湿疹有什么区别

1.发病的时间不同。荨麻疹属于急发性发病,而湿疹的症状具有持续性。荨麻疹患者一旦接触过敏原后皮肤就会过敏,迅速出现皮疹,但在24小时内会自行消退,接着又在患处出现新的皮疹,又消退,病情反复。湿疹的皮疹持续时间长,经久不愈还会有脱屑的情况。
2.病因不同。虽然同属皮肤疾病,但荨麻疹的诱因有很多,其中一种过敏原就能引起发病,接触后皮肤和黏膜小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强情况下,出现水肿。而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皮肤炎症。
3.症状表现不同。荨麻疹患者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不规则的、红色或白色的风团或丘疹,有暂时性的痒感。而湿疹与皮炎的症状相似,发病部位对称分布,有剧烈的痒感,止痒可以用张氏拔毒膏涂抹,纯中药制成的,安全没有副作用,而且皮损处可能会出现丘疹、丘皰疹、小水皰、渗液、糜烂、结痂、苔藓化、脱屑的现象,皮肤症状比荨麻疹典型。
4.引发的并发症。荨麻疹由于发病急速,如果在胃肠道发病,则会引起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如果在呼吸道发病,则可引发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窒息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休克。但湿疹症状相对单一,就表现在皮肤上,几乎没有并发症。
以上是荨麻疹和湿疹的辨别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两种皮肤疾病,多数情况下,荨麻疹发病突然,属于急发性荨麻疹,病程较短,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转化为慢性荨麻疹,病程延长。而湿疹症状持续久,病程相对长。无论是哪种疾病,及时治疗和做好护理,才能早日恢复

⑥ 怎样辨别属于那种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是一种由过敏引起的疾病。起病非常快,发作时皮肤瘙痒。轻者仅在皮肤上出现数目不一、大小不等的鲜红色、淡红色或瓷白色的风团,消退后不会留有任何痕迹。重者除了瘙痒外,还可能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等症状。

荨麻疹看起来是小病,但是它却困扰着很多人,剧烈瘙痒、抓不得挠不得,真是苦不堪言!荨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慢性者可反复发作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瘙痒难忍。那么为什么荨麻疹在治好后总会复发呢?
引起荨麻疹的原因:

1、在日常的生活中,由于人们体内不小心吸入了花粉、皮肤粘上了动物皮屑和羽毛、真菌孢子、灰尘、甲醛等。这些都可能会诱发荨麻疹的发生,并且患者通常还会伴有呼吸道症状等疾病的产生。

2、一些常见药物若是没能正常的使用也会引起荨麻疹。

3、一些没能及时处理好的伤口,通过细菌感染或是病毒感染使患者染病。

4、动物的蛋白性食物,比如鱼虾蟹等。植物性食物如茄子、竹笋、李子、桃等,加入食物中的颜料、调味品、防腐剂都很有可能会引起荨麻疹这疾病的发生。

5、父母遗传是引起荨麻疹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疾病本身就具有先天性、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迟延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等特性。

荨麻疹免疫学发病机理:荨麻疹反复发作的根源为过敏体质,IgE比较高。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最多的是IgE介导的自身免疫学说,已有足够的依据证明:多数荨麻疹患者的体内存在能够使皮肤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脱颗粒的功能性抗IgE受体的抗体和(或)抗IgE抗体,血清免疫学检查总IgE高出正常;或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偏高;Phanuphak等通过对皮肤组织提取液的检查,发现皮疹和非皮疹区的组胺水平均增高,组胺释放因子能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活化释放组胺,这些因子有些是IgE依赖性,也有些是非依赖性。从荨麻疹发生时的免疫学分析上得出结论:荨麻疹的病因治疗需要从根本上解除体内过高的IgE抗体,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极限恢复正常,结果风团可能消失。

得了荨麻疹应该怎么做呢?

1、仔细观察过敏原

注意寻找过敏原,结合以前病史,如发现对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时,应立即停用,并促进肠道内致敏物质的排泄。

2、对症治疗

荨麻疹的常用药物是抗组胺药,可有效减轻症状和皮损数目,但有嗜睡和抗胆碱等不良反应;研究发现,研究显示,目前抗组织胺等药物对于过敏症状的急性处理较佳,但由于其无法抑制Th2,只要停药,症状又会出现。

3、抗IgE免疫治疗

医学专家从荨麻疹发作的免疫学变化中找到了引起荨麻疹发作的根本原因---IgE致敏抗体,IgE的能力过高,与过敏原结合物就越多,引起的组胺等炎性介质就越多,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那么,控制-IgE的合成就成了预防荨麻疹的关键!

台湾研究中心研发长、台湾国立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谢佩珊博士研究发现,荨麻疹患者补充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帮助调整过敏体质,使得体内的IgE浓度降低。过敏患者在过敏季节碰到过敏原时,过敏原无法和IgE结合,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抗过敏益生菌欣、敏、康能够参与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通过测定人类树突状细胞与抗过敏益生菌共同培养后,筛选出具有抗过敏能力的益生菌菌株,可以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连续补充三个月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系列生化反应。

预防荨麻疹反复注意事项:

1、不要去抓挠

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

2、减少外界刺激
过高的温度或太阳中紫外线的辐射会刺激受影响皮肤,从而导致病情加重。荨麻疹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防晒,寒冷时注意适当增加衣物,少接触化学物质,如洗涤剂等,做家务的期间最好戴上手套,并避免划伤受影响的区域,以免增加皮肤损伤的面积。

3、合理饮食

尽管食物过敏(与IgE抗体相关)很少会是慢性荨麻疹的原因,但是仍有不少患者会发现在食用某些食物后荨麻疹皮疹加重,特别食入多种食物或辛辣食物似乎更容易诱发荨麻疹。

4、心理调节

由于许多慢性荨麻疹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容易对治疗丧失信心,造成烦恼、郁闷等不良情绪,进而又加重病情和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