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藿香正气水和白花油的主要成分和化学式
因为是中药(含有复杂的成分,写不出化学式)
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白芷、陈皮、桔梗、白术、 藿香正气水
厚朴(姜炙)、法半夏及甘草。在临床上,由于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所以,一般多用它治疗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导致的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身重、胸膈满闷及脘腹疼痛等症。近年来,随着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藿香正气水不但可以口服,还可以外用。那么,外用藿香正气水可治疗哪些疾病呢? 1、感冒咳嗽:用杏仁10克,水煎送服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克,1日3次,连服3日。 2、失眠:可用藿香正气丸,每次1丸,1日2次,连服10日,疗效显著后再用归脾丸作调理。 3、腰痛:杜仲、狗脊各10克,水煎,每次送服藿香正气丸2丸,1日3次,连服5日。 4、水土不服:用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1日次,连服3日。 5、婴幼儿腹泻:先将等份丁香、胡椒各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用1~2克放入小杯内,再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内,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2~3日即愈。 6、小儿痱子:痱子是婴幼儿及小儿常见病,多发于夏季,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痱子融合,导致脓疮从而继发感染。用藿香正气水治疗小儿痱子,效果较好。可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不满3个月者,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3;4~12个月者,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2;超过1岁者,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 7、小儿消化不良:山楂、神曲各6克,麦芽10克,水煎去渣,再加入藿香正气水20毫升,分3次服,连用3日。 8、胎动不安:当归、白芍、杜仲、艾叶各10克,加水煎成汤,每次送服藿香正气丸1~2丸,1日3次。 9、妊娠呕吐:用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1日3次,连用5~7日,疗效很好。 10、妊娠腹痛:砂仁6克,当归10克,水煎,每次送服藿香正气丸1~2丸,1日次,连服3日。 11、妇女白带过多:用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1日3次,连用5~7日 13、手足癣:先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洗净患处,擦干,用药棉蘸取适量的藿香正气水涂于患处,涂药后至少要保持2个小时,每日1~2次,对起水泡出黄水者,涂药后4~8小时水泡逐渐小时,12小时变成干皮脱落。 14、湿疹:用藿香正气水外涂于皮损处,每日3~5次,连用3~5日。对湿疹性皮炎、婴儿湿疹、阴囊湿疹、带状疱疹、脚气也有效。 15、蚊虫叮咬:用藿香正气水适量外搽于患部,半小时后搔痒即可消除。 16、冻疮:用藿香正气水适量外搽于患处,每日3~5次。若伴有溃疡者,可先用红霉素软膏外搽,再用本 藿香
品外涂,连用5~7日。17、皮肤瘙痒:用藿香正气水直接涂于患处,1日3~5次。 18、扁平苔癣:用藿香正气水直接涂于患处,1日3~5次。 19、晕车晕船:将藿香正气水适量直接或用药棉赚取药液涂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0、可治疗外阴瘙痒: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紫苏、白芷等可杀灭滴虫,对各种致病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法:先将外阴洗净,然后将藿香正气水按1∶50的比例兑入凉开水中,再用兑好的水清洗外阴。1周为一个疗程,男女皆可使用。 21、可治疗肛门湿疹:用法:在每晚临睡前,先将患处洗净,再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涂搽患处,2周为一个疗程。此法具有良好的燥湿止痒之效。 22、可治疗汗疹:用法:先将患处洗净,然后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涂搽患处,每日涂搽3~5次。此法具有良好的止痒作用。经常出现汗疹的人,可在洗澡时将藿香正气水兑入洗澡水中用以浸泡身体,以达到预防汗疹的目的。 23、可治疗外痔:用法:先将患处洗净,再将2支藿香正气水兑入1000毫升的凉开水中,然后用棉签蘸取兑好的药液反复涂搽患处,每日涂搽数次。在痔疮的炎症发作期使用此法可起到消炎止痛、促使痔核萎缩的作用。 24、可治疗疖肿:现代医学认为,疖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藿香正气水中的紫苏等成分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用法: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涂搽患处,每日涂搽数次。 此外,用藿香正气水治疗蚊虫叮咬造成的痛痒、日光性皮炎及皮肤湿疹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白花油组成包括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桉油、冰片、薰衣草油等成分,具有疏风止痒、理气止痛、消疲提神等功效,主要用于感冒引起的关节酸痛、头痛鼻塞、晕车、扭伤等。白花油对于扭伤只有一定的止痛作用,不能起到舒筋活血、抗炎和消肿作用。
制法
薄荷脑270g、樟脑130g、冰片50g研成细粉,加入水杨酸甲酯310ml、薰衣草 白花油
油60ml、桉油140ml,加液状石蜡至1000ml,搅拌使溶解,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分装,即得。
功能主治
适用于以下症状,坐骨神经疼,手脚关节炎、行动困难,跌打损伤,在劳动或体育运动中的筋骨损伤,臂膀酸痛,扭伤筋骨,颈背颈窝疲劳酸痛,头痛以及蚊虫叮咬。
编辑本段用法
外用,搽抹患处。
作用类别
本品为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
性 状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透明液体;有较强烈的特异香气。
禁 忌
皮肤破损处忌用。
临床建议
白花油穴位涂搽降温:用棉签将白花油分别涂于攒竹、太阳穴(轻点一下即可)、颅息、天鼎穴、大椎、腋窝、曲泽、曲池、外关、合谷、鱼际、劳宫、少府、腹服沟、委中、涌泉穴。待稍干后两拇指自攒竹穴往上交替推数十下,用食指或中指指面依次对附着于太阳、颅息、外关、合谷、劳宫穴,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于皮肤发红,以手掌面用同法摩擦曲泽、曲池、委中穴、用食、中指指面分别自风府,风池按摩数下后往下推,大椎穴往上推,推到皮肤发红为止,再用拇指面朝涌腺向足趾推。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手法要轻柔,速度要均匀协调,压力大小要适当。操作完毕,可滴2滴白花油于纸巾上,然后按上其鼻孔上嘱作深呼吸(适用于4岁以上儿童)。
注意事项
1.本品供外用涂擦。 2.涂布部位如有明显灼烧感或瘙痒、局部红肿等情况,应停止用药,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3.孕妇慎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编辑本段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2. 宝宝身上湿疹反反复复,怎么办啊
宝宝湿疹主要是由于过敏引起的,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来治疗的,如果湿疹严重,可以涂湿疹膏来缓解症状。但是含有激素成分药膏不可以长期使用。等湿疹好点以后。用氧化锌软膏每天给宝宝擦。这就需要妈妈在护理方面非常注意。
3. 我嫂子怀孕5个月了,得了湿疹,不知道怎么办,请高人指教 谢谢
就是弄点洗液洗啊,洗好了就摸点痱子粉,注意出汗问题和勤换衣服勤洗澡。多出去散散步,别怀孕就呆家里不动。
4. 香港买什么药品好
活络油,小孩的止咳药,除疤痕的膏药。还有保健品,强健关节的,护眼的蓝霉素。这些我经常买,质量很好,都是进口的。
5. 湿疹真的那么难治疗
你可以买些金银花复煲水制.药店有买.不会太贵.先喝一点.其他的拿来热敷瘙痒处.热度最好在60度左右.慢慢敷.早晚各一次.一定要热敷.平时就多擦些白花油.不过湿疹这东西是要有一段时间治疗的.我都搞了快5天了.才没那么厉害.现在也会时不时的瘙痒.慢慢来吧
6. 手上患有湿疹能涂白花油吗
不能 千万不要涂
7. 治脚气用白花油可以么
建议使用正规抗真菌药物。脚气是一种浅表型的真菌感染,又称足癣。容易复发,需要进行规范化抗真菌治疗才能根治。可以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外用。如果效果不佳还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真菌感染与潮湿的环境密不可分,需要注意保持局部干燥。当其湿疹化时需要抗炎处理,如使用曲咪新乳膏。
8. 洗澡时或洗澡后皮肤发痒,手挠鼓起包
这是汗疹,上个月我也有,我买2个药就好了,一个是曲安奈德益康挫乳膏,还有一个是联苯下凝胶。
是汗疱疹,好像是湿疹,我几年前得过,吃血毒丸管用,
-----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以前我都没有的,还有,我这个不怎么出汗,哪怕是热得要冒烟了,都不怎么出汗!是不是跟这个有关啊?
-----
我也是,开始是在皮肤内长水泡,脱皮,很痒,晚上痒的睡不了觉,我的皮肤是夏天再热都没有汗水的,比较干燥,但心里确觉得很热。
我之前是因为接触水果、水那些太多,引发的体内湿毒。去了几个医院,西药吃了了一堆,药也搽了不少,钱也花了不少,没有效果。最后吃
了3副中药(20多元),就好了。结果,今年年初复发了(海鲜、芒果吃的过多了),中医告诉我,我是过敏体质导致的湿疹复发。
基本总结了下,湿疹最好是中药调理(西药好像断不了根),少接触洗衣粉、洗洁精、水果汁等比较刺激皮肤的东西。湿疹好像就是体内
-----
湿毒,湿热(体内的热排不出来,没有汗水排出)。春天、夏天比较多。饮食上清淡为主。
西药上湿毒清还可以。现在,我觉得还是吃中药比较好。
-----
感觉你的比我要严重哦,我今年年初的时候,手指上有长少许小水泡,然后我就拿去年在老家开的中药方子去药店买来自己煎着喝了3副,当时
就好了。过后,我天天吃芒果、海鲜,2个星期又复发了,现在我是完全忌口了,远离我最爱吃的东西,郁闷死了。
我那中药方子是一个叔叔给帮忙开的。现在药方没在身边,家里放着的。我记得里面有蛇、蚯蚓、大枣、蛇床子、地肤子、当归等,一副
药也不贵(不超过20元),药都很平常的。我吃了效果是可以,但就不知道你适不适合,药这个东西不能乱吃的。你如果实在需要,我可以私
下发给你,你先拿去医院,问问医生。不过建议你,最好去医院看中医。
西药上,搽那些东西只能解决暂时的瘙痒,不能根治。主要的还是要调理体内的湿毒。
看皮肤科没有用的,我之前也看过的。就去看中医。
昨晚我又去问了个老中医,他也告诉我不能吃海鲜、芒果、菠萝、冰冷的东西,结果我之前是大吃特吃这些东西,哎,都怪自己嘴馋。
-----
dda333,把那个中药方子也告诉我吧,我也是夏天不出汗,一滴汗也不出, 身体很烫。
-----
噢,这个叫做"汗泡疹",是因为"汗"在体内未能正常排出所形成的水泡.多发生于春夏两季.发生前手足会有种"油腻"的感觉.会形成水泡,有点痒.
水泡刺破几天后会自动掉皮,不会留下疤痕.反反复复,到秋冬季节自动消失.因为秋冬季节排汗小,这类人冬季也容易生癣.
这类人原因是有体内有湿热或曾经使用过止汗药物
-----
我都好多年了~~~55555555
都是在宿舍里潮湿~~医生说只能控制啊~~~去不了根
今年就特厉害!~痒的每晚都睡不着觉!真想剁了
-----
原来这种病不是身上有什么,而是身上缺什么!!!被这个误区折磨了整整十年!这种毛病叫汗疱疹!看了网页上面医生的分析,发现自己原
来是缺维生素,再看自己平时的饮食就是无肉不欢,水果和蔬菜很少碰。于是对症下药,去药店买了维生素片(注意不是维生素C,是多种维生
素的那种)本人买的是21金维他,还有其他很多牌子可以供选择。然后注意饮食,天天狂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与水果。终于今年在第一轮水泡
发出来后(因为此时还没有开始吃维生素和蔬菜),就再也没有出现第二轮的情况。
-----
啊!对了~~碰到偶算你有福了!应该是汗疱疹!绝对是汗疱疹!
多发于夏秋季节,手脚同时突发,个别还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此病发病原因在西医领域尚无科学解释,但在中医认为多是内分泌失衡所致…
…,所以来说,医疗起来特别麻烦,可以说没有什么特效药!!!如果哪个医生给你开很多外用药,绝对是不称职的医生!
但是,根据鄙人多年的临床经验,呵呵,楼住,你有救了!
大多数皮肤病多为维生素缺乏所致,此病也是如此,所以平时多吃点蔬菜水果,少吃点肉是应该的,但是有一点其他医生完全不知道的是,心
情的烦躁和不安更容易诱发此病!!请各位牢记!!
最后来说,应该怎么治此病呢?呵呵~~~~~~
说来你也不信,此病虽急发,但也是急退。哈哈~你省到了,不必看医生!完全没有必要!2周后自行消退!!!不退找我!
(医生,有个问题?)那么,期间瘙痒难忍怎么办?不是说没有好药吗?
哈哈,这个问题问的好啊!真是好啊!?这个~~~这个~~~~恩~~~~算你走运!医院没有好药,并不代表家里没有啊?!哈哈哈!此药每家都有!
!!是什么呢?(哎哟!谁的烂拖鞋?!)好了好了,我说就是了。是:醋!
每天用食醋100ml按1:10的比例兑水,注意温度:50度的温水,我说的摄氏度哦?!用醋水浸泡20分钟,瘙痒即解!注意坚持哦,手脚都一样
!每天一次,睡觉前哦~
-----
我以前的时候也是那样的。经过偏方治疗,感觉非常管用。
用家里炒采用的 醋煮开,然后用其洗手,每天2次,半个月左右见效
-----
身有湿气,但不能自动排除掉
-----
春末秋初,许多人手上常常发疱,伴有奇痒,数日后水疱干涸脱屑,露出嫩红的皮肤,这就是“汗疱疹”。
汗疱疹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皮肤病,有人认为它属于特殊类型的湿疹,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春末秋初也就是每年的4、5月和9、10月份多发
,水疱深在皮下如小米粒大小,密集成片分布在手指的侧面、手掌,严重的双足相应部位也会发生。局部皮肤有皮胀及强烈的瘙痒感。数日后
水疱干涸呈环状脱屑,痒感也随之减轻,脱屑后暴露出嫩红的皮肤,常由于干裂而感到疼痛。
防治汗疱疹,首先要掌握它的发病规律。每年高发季节到来时,尽量避免双手长时期地经常接触水,以消除引起汗疱疹的诱因。发生汗疱
疹,可在患部外搽炉甘石洗剂、5%水杨酸、甘油、酒精等药物,促使水疱干涸脱屑。水疱屑后,外涂低浓度的水杨酸软膏,促进露出的嫩红皮
肤尽快形成角质层,使皮肤恢复正常。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体内有“湿”,患者也常伴有手足多汗,因此为防止本病反复发生,还可配合口服“二妙丸”、“除湿丸”等健
脾利湿的中药。
-----
=====总结=====
汗疱疹
源于体内湿毒,湿热
1、心情的烦躁和不安更容易诱发此病!!请各位牢记!!这点60楼说的绝对不假,我自己先前也总结到跟情绪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2、是出汗功能有问题,是因为"汗"在体内未能正常排出,造成体内水湿积聚所形成的水泡。
3、和季节有关,多发生于春夏两季。和环境有关,易发生于长时间身处环境潮湿之地的人。
2、除湿类内服中药,最好是中药调理(西药断不了根),调理体内的湿毒,如口服“二妙丸”、“除湿丸”“血毒丸”等健脾利湿的中药。或
去认真看一下老中医,配些药。西药上湿毒清还可以。
3、注意忌食忌碰,饮食上清淡为主,不吃海鲜、芒果、菠萝、冰冷的东西。少接触洗衣粉、洗洁精、水果汁、水等比较刺激皮肤的东西。
4、补充维生素族,21金维他,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与水果(注意上述忌口,有可能蔬菜与水果吃多了,包括水喝多了都可能增加体内水湿,适量
最好)
5、发生汗疱疹,可在患部外搽炉甘石洗剂、5%水杨酸、甘油、酒精等药物,促使水疱干涸脱屑。水疱屑后,外涂低浓度的水杨酸软膏,促进
露出的嫩红皮肤尽快形成角质层,使皮肤恢复正常。
6. 白花油功效为疏风止痒。用过,用于止痒效果不错。
绝招:
1、每天用食醋100ml按1:10的比例兑水,注意温度:50度的温水,我说的摄氏度哦?!用醋水浸泡20分钟,瘙痒即解!注意坚持哦,手脚都一
样!每天一次,睡觉前哦~。60楼的绝招
总结+推想
1.首先此病和情绪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心情的烦躁和不安更容易诱发此病!!!怎么防止心情的烦躁和不安?不知道,各位有啥好办法?
2.其次此病更易发生在平时不运动或少运动的人群。这个比第1条容易解决,解决方法是至少春夏两季必须每日运动到出汗。推想:当瘙痒难忍时运动到出一身汗会解痒奇效。而且看过很多许多喜欢运动的网友写到运动后有缓解心理情绪的现象,因此运动又有附带解决第1条的作用。
3.推想:在出现手上汗疱疹的情况时,如同时出现眼睛痒或牙龈肿痛、起水泡两个现象,可千万小心!这是湿毒湿热同时走到眼睛、牙龈处的现象。此时尽量不要去揉眼睛!吃饭也尽量吃流质或软食,避免硬食或咀嚼造成牙龈肿痛、起水泡处反复受到刺激!以避免湿毒湿热加剧往
眼睛、牙龈处走。这时不如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挠手脚上的痒处,手脚上也就是再起点水泡,再退点皮,但至少是在四肢末端,总比湿毒湿热停留或积聚在其他更关键部位甚至内脏上好啊
4.治疗方法:内服外敷、注意禁忌
5.如何根治?个人推想,根治的最关键之处也许还是在运动、尤其是春夏两季每天适当运动到出汗。(但往往运动到出汗后会觉得口渴,需要补充水份;教科书上也说过运动过后适当补充水份;但补充过多,岂不是又增加体内的水湿???。。。做到适当适量地补充水份应该会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