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汗疱疹怎么治疗
汗疱疹是皮肤湿疹的一种,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或脚的侧面。是发生在掌跖的水疱性皮肤病。因为它发生的部位在手脚这种汗腺特别发达的地方,患上汗疱疹的病人很痛苦,总是伴随着剧烈瘙痒。那么汗疱疹该如何治疗呢?
汗疱疹怎么治疗
1、 水疱阶段应以收敛、止痒为主,可用中药肤康洁涂液外搽,也可用10%明矾溶液浸泡。
2、脱皮阶段以外用药保护新生长的表皮,可以肤康洁软膏外涂。
3、皮肤干燥角质增厚有小裂口的患者,可采用保湿防裂的“肤康美软膏”外搽。另外要注意不要去撕脱尚未完全剥离的角质层,以免引起疼痛或流血。
4、较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防风15克、蒺藜30克,将上方加水后煎煮服用。一般情况下3-5剂即可见效。
5、维生素C注射液搽涂患处,每日2次,3天一个疗程。对皮损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方法:先将手洗干净,待稍干后,用维生素C注射液倒人手掌内,然后双掌将药液擦匀,待药液干后发白时洗掉。每日2次,每次2毫升。 疗效:有报告用维生素C治疗手脱皮患者,轻者1次显效,重者3次显效,数日可愈。
2. 汗疱疹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症状如何治疗
疱疹又称出汗障碍疹,
是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汗疱疹没有明显的小汗腺受侵及汗液潴留现象。一般始于春末夏初,夏季加重,入冬可自愈,常与手足多汗并存,每年定期反复发作。
1、突然出现多数群集或散在的位于表皮深处的小疱,呈正常肤色,疱破后流出黏液性液体,数天后水疱吸收,干涸后残留环状鳞屑,自觉瘙痒及烧灼感,如患病时久可引起手掌皮肤干燥,脱屑,增厚。
2、汗疱疹的初期症状以深在性的小水疱为主,并伴有瘙痒,这个时期一定注意不要挠抓,以免引起汗疱疹的进一步加重。
3、汗疱疹常对称发生在手部、脚部,为米粒大小的小水疱,并稍高于皮肤表面,无炎症反应,待破后,便可结痂、脱屑。
3. 汗疱疹是怎么回事
汗疱症(dyshidrosis)又称为出汗不良,为一种手掌、足跖部的水疱性疾病。本病与中医田螺疱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初生形如豆粒,黄疱闷胀,硬痛不能着地,连生数疱,皮厚难以自破。”有人称本病为于足蚓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汗疱疹的病因
汗疱疹的病因未明。以往曾误认为汗管口堵塞引起汗液潴留所致。现多认为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掌跖皮肤的一种湿疹样反应。有遗传易感性、异位性、接触过敏、真菌感染、药物和精神紧张之说。而汗腺的作用尚有争议,虽然有出汗过多,天热时更严重,但病理检查并无小汗腺受累和汗液潴留。
汗疱疹的症状
汗疱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10~40岁多见。特点为突然发生的成群的清亮的深在性、粟粒至米粒大水疱,无红斑。在发病前手掌可有烧灼和刺痛感,皮疹出现前可有严重的瘙痒。水疱可融合成大疱,尤其在足。皮疹可自然消退,大多数在2~3周内缓解,继而出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少数病例因反复发作使症状持续存在。轻者仅有手指侧缘受累;典型病例水疱对称发生于掌和跖。如果发生单侧或不对称分布的皮疹,提示接触致敏的病因。手和足受累及足单独受累分别占10%。偶有继发感染伴脓疱形成和淋巴管炎,在部分病人可因搔抓、不恰当的治疗引起湿疹样改变。皮疹扩散至指背,甲可发生萎缩、横脊、点状凹陷、增厚和变色。在无原因可寻的汗疱疹病人,复发常见。发作间期为3~4周,病程可持续长达数月或数年。汗疱疹更常发生于温暖的气候,某些病例每年夏季复发。
汗疱疹的检查
一、病史
病史中应详细询问发生出汗异常前的原因。如是否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是否有神经外伤、服药史及患病情况。如患血友病可引起血汗症,服氯苯吩喀可致汗液发红。应询问家中有否同样患者,以排除遗传因素。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重点应放在是否有诱发出汗异常的皮肤体征。如发现患者有鱼鳞病,则为局部无汗症的原因。结核型麻风的斑状损害、除有局部感觉异常外,常有局部无汗。慢性放射性皮炎损害,除有皮肤干燥、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外,常有局部无汗。因此详细的体格检查,可找出发汗异常的原因,以明确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血汗症可进行血红蛋白的检查呈阳性。出汗试验:适用于局部出汗功能障碍,于皮损部涂以碘酊、待干后,分别于皮内注射1:1000浓度的毛果着香碱液0.1-0.2ml,轻轻吸干针尖渗液、立即撒上薄层淀粉。3-5min后,正常皮肤淀粉出现蓝色小点,表明出汗功能正常。如皮损部无蓝色小点,则表示局部出汗功能障碍而无汗液排出。
汗疱疹的诊断
根据水疱特点及发病部位,伴有多汗及容易复发等特点不难诊断。
汗疱疹的鉴别诊断:
应与水疱型手足癣、接触性皮炎等鉴别。
汗疱疹的治疗
1.详询汗疱疹的病史,找出可能的诱因并去除之。镍过敏者应低镍饮食。
2.内用药:常用钙剂、抗组胺药、谷维索等。症状急剧者可内服泼尼松每日15~30mg,分3次口服。重症可用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孢素、霉酚酸酯。
3.汗疱疹的外用药:以收敛、止痒。常用含薄荷或酚炉甘石洗剂、止痒酒精外搽。3%硼酸溶液、0.5%醋酸铝溶液或5%明矾溶液等湿敷或浸泡。损害好转,干燥脱屑时则用10%尿素霜、皮质激素霜剂。或软X线及PUVA、UVA、UVB治疗。
汗疱疹的保健
保健:患处勿接触化学刺激性物品,如洗衣粉、洗洁精等。出汗要擦干净或是洗手,避免细菌繁殖。
饮食:汗疱疹患者应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烟酒就更不要说了,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汗疱疹的预防
1、汗疱疹患者应当保持手足干爽清洁。
2、局部用1%明矾溶液湿敷,外搽炉甘石洗剂。
3、外用中药清洗。根据汗疱疹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4、其他:汗疱疹患者要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心情烦躁;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
4. 汗疱疹(湿疹型水泡)的治疗方法
汗疱疹是皮肤湿疹的一种,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或脚的侧面。是发生在掌跖的水疱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深在性小水疱,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无红晕。对称发生于掌跖及指侧,1-2周后便会干涸成屑,并可反复发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常连续发作数年。
汗疱疹的最佳治疗方法——汗疱疹油治疗,直接涂抹汗疱疹油于小水疱处,一日三次,主治汗疱疹。
另外注意饮食:汗疱疹患者要多吃一些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以及水果,比如可以多吃一些山药、甘薯、冬瓜,还有西瓜、赤小豆、南瓜,患者要少吃一些辛辣厚味,肥甘酒酪的食物。
5. 汗疱疹特征 汗疱疹症状表现有哪些
1、汗疱疹好发于夏秋季节;
2、现多认为是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精神因素为激发汗疱疹的重要原因;
3、对称发生于手掌、足跖,深在小水疱,疱壁紧张,粟粒至米粒大小,呈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干涸后脱屑;
4、汗疱疹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汗疱疹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6. 汗疱疹症状汗疱疹的症状是什么请详细描述,谢谢!
汗疱疹的症状可分为以下三期(初期、中期、后期):
初期症状:
发生在手掌、手指、脚掌、脚趾,深在性的小水疱,偶尔伴有瘙-痒。
中期症状:
瘙-痒剧烈,因为挠抓可使水疱破裂,引发渗液、脱皮,即使汗疱疹到了中期,等到水疱破裂结痂之后,过段时间就能自愈。汗疱疹发病一般是双侧对称。中期汗疱疹的患者最为多见,通常病程较久,水疱成片出现。
后期症状:
以皮肤糜烂、破溃为主,瘙-痒剧烈,容易
继发感染
其他疾病。后期的汗疱疹患者一般都以湿疹来治疗,因为已经引发了急性或慢性的
手部湿疹
,治疗后期的汗疱疹应当先将湿疹治愈,再进入汗疱疹的治疗。
引起汗疱疹的原因
1、精神因素:如
精神紧张
、过-度疲劳、情绪抑郁等常为汗疱疹发病的重要因素。
2、环境因素:也可能是霉菌活动性-感染的发疹
性反应
。
3、过敏因素:接-触刺-激物品,细菌、食物、产品物过敏等。
4、个人因素:有的与个人-体质有关。
5、其它因素:如便秘、
胃肠功能紊乱
等,亦可能与汗疱疹的发生有关。
汗疱疹治疗方法:
【
汗疱疹油
】
配方:紫草、苦参、
千里光
等
功效:主治汗疱疹
用法:使用前先将
药瓶
摇一摇,然后用
医用棉签
蘸取适量药液直接涂抹于患处(如有大的水疱和
脓疱
可用针将其扎破并轻轻将里面的液-体挤出,在涂抹汗疱疹油。
7. 汗疱疹怎么治疗
部分病人和异位性皮炎体质有关或因其他过敏原关系引发,即使避免过敏原,却不回能完全根除,答有的病人则在情绪压力下会使病情恶化,所以汗疱疹是受情绪影响的皮肤病之一。
指导意见:
在药物或日常调节的帮忙下,都能早期阻断汗疱疹的恶化,治疗上外用软膏(我名字)即可,治疗后水疱迅速消退,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减少了表皮剥脱等症状,在网上和手机端都可以找到。
注意事项:
此病最明显症状便是刺痒难忍。很多汗疱疹患者会将水疱挤破来消除痒感,这是很不可取的行为。刺破汗疱疹水疱会引起继发感染,使病情加重。
8. 汗疱疹是什么 汗疱疹长在哪
1.汗疱疹是对称发生在掌跖、指(趾)屈侧的复发性水疱性皮肤病。
2.表现为表皮深部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水疱,干涸后呈衣领状脱屑,常伴瘙痒。
3.有定期发作史,春秋易发,数年后可自愈。
9. 汗疱疹症状是什么
汗疱疹的症状特点一般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汗疱疹比较容易出现在夏秋季节。
2、汗疱疹专被认为是一种属皮肤的湿疹样反应,本病的发生往往会与精神因素等有关。
3、汗疱疹的皮疹可表现为对称分布的深在小水疱,一般疱壁紧张,可呈粟粒至米粒大小。
4、汗疱疹往往会每年定期的反复发作。
建议直接涂抹“汗疱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