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疱疹性脑膜炎的症状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疱疹性脑膜炎的症状

发布时间: 2022-12-29 17:33:46

㈠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疾病分类
  • 3 疾病概述
  • 4 疾病描述
  • 5 症状体征
  • 6 疾病病因
  • 7 病理生理
  • 8 诊断检查
  • 9 治疗方案
  • 10 特别提示

1 拼音

dān chún pào zhěn bìng dú xìng nǎo yán

2 疾病分类

神经内科

3 疾病概述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系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性反应,大多数病例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所致。

一、病史及症状:

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肌阵挛及癫痫发作,大多伴有意识障碍,重者迅速进入深昏迷。有的首发为精神错乱,表现呆滞,言语动作减少,反应迟钝或激动不安,言语不连贯,记忆、定向障碍,甚至有错觉、幻觉、妄想及怪异行为,亦可出现谵妄。

二、体检发现:

部分病人出现口唇有疱疹。神经系统症状呈多样性,常见者有偏瘫、失语、双眼同向偏斜、不自主运动。有的呈去大脑强直或去皮质状态;眼底检查可见视 *** 水肿;颈项强直,脑膜 *** 征阳性;睑下垂、瞳孔大小不等等。

三、辅助检查:

1.脑脊液。

2.脑电图。

3.颅脑CT。

4.病毒学检查。

四、治疗:

1、抗病毒治疗。

2、大剂量激素,必要时颞肌下减压手术。

3、对症支持治疗。

4、应用干扰素、转移因子及免疫球蛋白。

4 疾病描述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病毒感染性疾病,是散发性致命性脑炎最常见的病因。国外HSE发病率为4-8/10万,患病率为10/10万,国内尚缺乏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单纯疱疹病毒(HSV)常累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性坏死和/或变态反应性脑损害,又称为急性坏死脑炎或出血性脑炎。

5 症状体征

1、HSE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约2/3的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的成人,发病无季节性。原发感染潜伏期为2-21天,平均6天,前驱期可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肌痛、嗜睡、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多为急性起病,约1/4的患者有口唇疱疹史,病后体温可高达38.4℃-40.0℃。病程为数日至1-2个月。

2、临床常见症状包括头痛、颈强、呕吐、轻微意识和人格改变、记忆丧失、嗅觉缺失、失语、轻偏瘫、偏盲,以及共济失调,多动(震颤、舞蹈样动作、肌阵挛)和脑膜 *** 征等。约1/3的病人出现全身性或部分性癫痫发作,可为首发症状,典型复杂部分性发作提示颞叶受损,亦常见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部分病人精神症状突出或为首发唯一症状,常就诊于精神科,表现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言语减少、情感淡漠、呆坐,病人或木僵、缄默,或动作增多、行为奇特及冲动行为,智能障碍明显,生活不能自理。

3、病情常在数日内快速进展,多数病人有意识障碍,表现意识模糊或谵妄,随病情加重可出现嗜睡、昏睡、昏迷或去皮质状态,部分病人疾病早期迅即出现昏迷。重症患者可因广泛脑实质坏死和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而死亡。存活患者常遗留记忆和行为障碍等后遗症,反映HSV易侵犯边缘结构。

6 疾病病因

HSV是一种嗜神经DNA病毒,分为I型和II型,约90%的人类HSE由HSV-I型引起,6%-15%由HSV-II型所致。HSV-II通常引起口腔和呼吸道原发性感染,持续2-3周,沿三叉神经分支经轴索逆行至三叉神经节,以潜伏形式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诱发病毒激活,约70%的HSE起因于内源性病毒活化;约25%的病例由原发感染所致。

7 病理生理

HSV或经嗅球和球束直接侵入脑叶,或口腔感染后病毒经三叉神经入脑引起脑炎。绝大多数新生儿HSE系HZV-II引起,通常是母亲分娩时生殖道分泌物与胎儿接触而感染。HSV-II也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成人HSV-II通常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而非脑炎。

病理:HSV-I型脑炎是急性坏死性非对称性出血性病变,常累及颞叶内侧和额叶下部,伴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反应,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可见核内Cowdry A型包涵体,软脑膜充血及淋巴细胞、浆细胞侵润。恢复期病人可见受累区域囊性坏死。

8 诊断检查

(一)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HSV-I型脑炎常见脑脊液压力增高,CSF淋巴细胞增多或淋巴与多形核细胞增多(50-100×106/L),可高达1000×106/L;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通常800-2000mg/L),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重症病例可见脑脊液黄变和红细胞,糖含量减少。

2、CSF病原学检查

①HSV-1gM、-1gG特异性抗体检测:采用ELISA和Western印迹法,病程2次及1次以上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加即可确诊;

②CSF中HSV-DNA检测:部分病例用PCR能检测出病毒DNA,可早期快速诊断;

③CS一般不能分离出病毒。标本最好在发病后2周内送检。

3、脑电图:常可发现一侧或双侧颞叶、额区周期性弥漫性高播幅慢波,也可出现颞区尖波和棘播。

4、影像学检查:CT可见单侧或双侧颞叶、海马及边缘系统局灶性低密度区,可扩展至额叶或顶叶,注射造影剂可显示增强效应。低密度病灶中散布点状高密度提示颞叶出血性坏死,更支持HSE诊断。MRI可发现脑实质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灶。但影像学检查也可正常。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①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出现发热、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和早期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②CSF细胞数增多或出现红细胞,腾和氯化物正常;

③脑电图显示弥漫性异常,以颞、额区为主;

④CT或MRI发现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

⑤病毒分离、PCR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脑脊液抗体滴度等可做出病原学诊断;

⑥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

2、鉴别诊断

(1)脑脓肿:HSE与脑脓肿初期最难区别,仅根据临床表现常不能鉴别。由于HSE发病早期治疗最有效且相对安全,可安全HSE常用分子试验治疗,无效者可行活检。

(2)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病毒主要侵犯和潜伏在脊神经后根脊神经节神经元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神经元内,极少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本病是病毒感染后变态反应性脑损害,出现意识模糊和局灶性脑损害症。根据胸腰部带状疱疹史、病变较轻、预后较好、CT无出血性脑坏死、血清及CSF检出该病毒抗体等可资鉴别。

(3)肠道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主要引起病毒性脑膜炎,也可引起病毒性脑炎。多见于夏秋季,流行新或散发性,出现发热、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和肢体瘫痪等,病程初期胃肠道症状、PCR检出CSF中病毒DNA等可帮助诊断。

(4)巨细胞病毒性脑炎:临床少见,常见于免疫缺陷如AIDS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亚急性或慢性病程,出现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情感障碍、头痛等症状体征,约25%病人MRI可见弥漫性或局灶性白质异常。体液查到典型巨细胞、PCR检出CSF中病毒DNA可资鉴别。

(5)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急性发病,出现脑实质、脑膜、脑干、小脑和脊髓等损害症状体征,重症病人可有意识障碍和精神障碍。HSE表现精神症状突出,智能障碍明显,口唇疱疹史,颞叶局灶火形成出血性脑软化灶等可以区别。

(三) 预后:以往死亡率高达40%-70%,目前应用特异性抗HSV药使多数患者得到早期有效治疗,死亡率下降。30岁以下和仅表现昏睡患者较老年或昏迷患者存活可能性大。

9 治疗方案

早期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包括病因治疗、免疫治疗和对症支持疗法。

1、抗HSV药物治疗

(1)无环鸟苷(阿昔洛韦):是一种鸟嘌呤衍生物,能抑制病毒DNA合成,有很强的抗HSV作用。常用剂量为15mg/(kg.d),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每次滴入时间1小时以上,连用14-21日;若病情较重,可延长治疗时间或再治疗一个疗程。由于预后受治疗开始时功能障碍研究程度的显著影响,应尽早开始治疗,当临床疑诊又无条件做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时可用阿昔洛韦进行诊断性治疗。副作用包括点滴部位红斑、胃肠道功能紊乱、头痛、皮疹、震颤、癫痫发作、谵妄或昏迷、血尿、血清转氨酶暂时升高等。今年已发现对阿昔洛韦耐药的HSV珠,这类患者可用磷甲酸钠0.18mg/(kg.d),分3次静脉滴注,连用14日;也可用西多福韦5mg/kg,静脉注射,每周1次,共2周,以后隔一周注射3-5mg/kg,再用数次。

(2)更昔洛韦:抗HSV无作用是阿昔洛韦的数十倍,毒性较低,对阿昔洛韦耐药的HSV突变珠敏感。5-10mg/(kg.d),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疗程14-21日。主要副作用是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与剂量相关,停药后可以恢复。

2、免疫治疗

(1)干扰素及其诱生剂:干扰素是细胞在病毒干占后产生的一组高活性糖蛋白,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对宿主损害极小;可用α-干扰素,治疗剂量为60×106IU/d,肌肉注射,连续30日;亦可用β-干扰素全身用药与鞘内注射联合治疗。干扰素诱生剂如聚肌甙聚胞啶酸(Poly:C)和聚鸟甙聚胞啶酸(PolyG:C)、青枝霉素、麻疹活疫苗等可使人体产生足量的内源性干扰素。

(2)转移因子:可使淋巴细胞致敏转化为免疫淋巴细胞,剂量为1支皮下注射,每周1-2次。

(3)皮质类固醇:治疗本病仍有争议,病情危重、CT显示出血性坏死灶、脑脊液细胞数明显增多、出现红细胞者可酌情使用。推荐用甲基泼尼松龙大剂量冲击疗法,5001000mg加入500ml糖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5日;随后改用泼尼松口服,每日60mg清晨顿服,以后逐渐减量。

3、对症支持治疗

对重症和昏迷病人至关重要,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可给予静脉高营养,必要时小量输血。高热病人进行物理降温、抗惊厥和镇静等严重脑水肿病人应早期脱水降颅压,包括短程给予皮质类固醇。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褥疮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恢复期可行康复治疗。

10 特别提示

1、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质、维生素饮食;

2、昏迷病人要注意呼吸道通畅,口腔清洁,鼻饲流质饮食,预防褥疮;

3、保持呼吸道通畅;

㈡ 带状疱疹性脑膜炎的发病症状

(一)现代医学描述:
a.常突然发生,集簇性水泡(红色斑丘疹,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节分布区出现,排列成带状。
b.伴有强烈疼痛,多数患者有持续性疼痛,往往在皮疹痊愈后疼痛仍不消失。
c.本病前前驱症状为沿神经干周围之疼痛约持续三日,且多合并所所属淋巴结肿胀疼痛。
d.皮疹为连续性带状或斑状,沿神经分布出现在一至数个及节,初期为隆起性红斑,迅即形成一群有中心脐窝状大小水疱,渐渐为血疱乃至脓疱,最后覆盖有坏死性痂皮。
e.常侵犯腰胁部,胸部,颈部,脸部及大腿内侧面,一般不超过正中线,(非常少数病情严重,或体力极度差患者偶会越过正中线,形成两侧皆有的现象)。
f.胸部及腹部带状疱疹之分布,明显地终止在中线,绝无蔓延至对侧可能,此点为诊断特征。
g.侵犯至三叉神经、颈部或腰骶部则有时会造成诊断上的困扰。
h.三叉神经的眼分枝也可为容易受侵之处,典型的皮疹出现后,头痛将不能避免。
i. 鼻睫分枝受侵,鼻背的两侧可有水疱出现。
j.眼变化将自结膜炎,结膜角膜炎乃至虹膜睫状体炎合并绿内障,临床症状通常为羞明及眼剌痛感。
k.患者因有白血病、淋巴瘤而抵抗力降低时,皮疹则不仅局部性,可呈散在性水疱,类似因水痘散发在四肢或躯干。如出现此种临床症状,则应详细检查患者是否有潜在性白血病等。
l.皮肤病变通常在发病后十日趋向痊愈,严重的坏死,额部带状疱疹则将延迟,病程约4-6周。
m.本病在十五岁以下儿童极为少见,大半数患者年龄超过45岁。
(二)传统医学描述:
a.《医宗金鉴》之“缠腰火丹”记载,此症俗名蛇串疮,台湾民间叫飞蛇。
b.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疼发热。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c.《外科启玄》中有关蜘蛛疮记载,此疮生于皮肤间与水巢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堆,亦能荫开。

㈢ 亲一下变脑膜炎!两周大宝宝感染疱疹病毒丧命

作者\Y.T

宝宝又软又可爱,但为了他们健康请不要忘情地亲吻他们,避免憾事发生。美国爱荷华州一对情侣生下一个宝宝6天后举行婚礼。原本健健康康的女婴在婚礼上被许多宾客又亲又抱,当天晚上便出现昏迷状况,紧急送医后确诊为疱疹病毒引发的脑膜炎。

医生指出,由于爸妈妮可(Nicole Sifrit)和夏恩‧希弗特(Shane Sifrit)进行疱疹病毒检查都是阴性反应,怀疑可能是被带有疱疹病毒的婚礼客人所感染,经过两周的抢救,女婴仍然不敌病毒丧命,伤心欲绝的父母亲决定把事情公开,提醒家长千万别任意让其他人亲吻宝宝:「从来没想过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疱疹病毒不会消失,潜藏体内等时机

回想一下,有没有看过身边人在经常熬夜、压力大、抵抗力衰退时候,唇部会产生溃烂、小水泡?疱疹病毒是在我们小时候得过水痘后残留在体内的病毒,平常身体有抵抗力时潜藏等待,一但身体状况下降、免疫力不足时,就会趁机发作。但是这个对大人来说擦擦药或是放著不管就会好的病毒,却是小朋友的天敌,缺乏抗体的小朋友很容易就会因为近距离接触而感染,产症的症状就会更加惨烈。 (推荐阅读:照顾者的错!小儿常见(减肥型)传染病:泡疹性齿龈炎)

疱疹病毒常见症状:疱疹性口龈炎

感染疱疹病毒的孩子,有10%会因为体质关系,会导致嘴破、牙龈红肿、流血、口臭和发高烧等症状,形成典型疱疹性齿龈炎。疱疹性齿龈炎常常会发烧超过摄氏三十九度,并且持续几天至一个礼拜,之后疱疹会渐渐愈合,直到完全康复需要两个星期。

疱疹病毒不只出现在口脚,也会造成脑膜炎

小小水泡有这么可怕吗?一但疱疹病毒引发脑膜炎,就会造成较高死亡率和难以治愈的后遗症。疱疹性脑膜炎患者会出现昏迷、发烧、呕吐、单侧肢体麻痹、吞咽困难等症状,宝宝因为较难辨认,除了上述症状外,若还有出现焦躁、睡觉很难叫醒,或拒绝进食等状况,爸妈也需要提高警觉。

宝宝感染疱疹病毒,是照顾者的错

疱疹病毒不是靠飞沫传染,一定要近距离接触才会传给人。才会一直呼吁爸爸妈妈和长辈们千万不要随便亲吻宝宝。疱疹病毒的传染途径,主是直接接触到有传染力的唾液,或口腔黏液而感染,如亲吻或者共用食物器皿而被感染,如果宝宝感染到疱疹病毒,罪魁祸首绝对是身边亲近的、会近距离接触、亲吻宝宝的人。 (推荐阅读:【分享】妹妹嘴里满是疱疹,实战齿龈炎全记录!)

疱疹病毒如何避免? 接触过患者或涂药后都必须洗手 感染者用品应隔离 如过有嘴破现象,应避免与宝宝太过接近

㈣ 带状疱疹的症状是什么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一种病毒性感染,又称腰缠火丹、串疮、蜘蛛疮等。
本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目前认为带状疱疹和水系同一病引起的不同临床表现。初次感染VZV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儿童多见)或呈隐性感染,此后病毒侵入感觉末端,再经过移动并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全身红斑狼疮、外伤、放射治疗、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免疫抑制剂等),尤其是神经系统障碍时,均可导致病毒的再活动,激发本病。
临床表现
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发疹前往往有发热、倦怠、食不振等前驱症状,经1-3天后,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内容透明澄清,互不融合。皮疹沿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排列。常见于肋间神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支配区,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口腔及阴部粘膜、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于发疹前或伴随发疹出现。疼痛沿受累神经去配区域放射。老年患者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病程约需1-2周,愈后可后遗暂时性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水疱破溃破形成糜烂或继发感染。少数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见的有:
1、不全型带状疱疹(顿挫型),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泡。
2、大疱型带状疱疹,可形成豌豆至樱桃大的水疱。
3、出血性带状疱疹,疱内容为血性。
4、坏疽型带状疱疹,皮疹中心发生坏疽,结成黑色痂不易剥离,愈后遗留疤痕。
5、播散型带状疱疹,在恶性肿瘤或年老弱的患者,在局部发疹数日内,全身出现类似水痘样发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性严重,可致死亡。
(1)眼带状疱疹
眼带状疱疹为散发,以9-11月分发口香糖多见。临床所见眼带状疱疹伴有同侧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可见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疱及痂皮,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后因疤痕形成失明。严重者可发生全眼球炎、脑炎、甚至死亡。
(2)耳带状疱疹
又称Remsay-Hunt综合症,是由于VZV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临床特点为耳部急剧疼痛和同侧面瘫,间伴重听、眩晕等。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胀和肋腺炎。
(3)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系病毒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逆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大多见于颅神经颈、或上胸脊髓神经节段受侵的患者。表现有头痛呕吐、惊厥或其它进行性感觉障碍,尚可有共济失调及其它小脑症状等。
(4)内脏带状疱疹
病毒由脊髓后根侵及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胃肠或泌尿症状,当侵犯胸膜、腹膜时,则发生刺激症状甚或出现积液。
应要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鉴别
单纯疱疹
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不沿神经分布,常有反复发作,多见于发热性疾病、胃肠功紊乱及月经不调等患者。
疱疹性湿疹
皮疹多形性,无一定好发部位,多对称分布,自觉剧痒。

㈤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死亡率高,孕妈妈应当如何治疗

引言:大部分人对单纯疱疹脑炎并不了解,因此当出现单纯疱疹性病毒脑炎时,往往会不知所措。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果早期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严重时有可能会脑损伤甚至死亡的症状。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分析一下,当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死亡率较高时,孕妈妈应该如何治疗?

三、小结

孕妈妈感染单纯疱疹性病毒后,是会对胎儿造成影响的,并且早期的胎儿会感染,通过胎盘或生殖上行感染,从而导致流产,早产,畸形等。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有可能会遗传。这类感染病大多是因为父母接吻、性生活所致,也是病毒感染传播最常见的途径。

㈥ 哪位朋友知道这个脑膜炎的症状都有哪些呀。这个能治不。

脑膜炎的症状
高烧(>40℃)、颈部僵硬、严重头痛、食欲不振、意识不清、呕吐、抽搐、倦怠、思睡、对光敏感、小血斑於皮、皮肤疹{由其在腋下、手、脚部位},这些脑膜炎的症状,和感冒症状雷同,常是引起误诊的原因。症状的变化可能会在一至两天发生,有些在数小时后即危及生命。
在婴儿及新生儿,高烧、头痛、颈部僵硬并非其典型的症状,有时反而出现低温的情形。 这群病人出现的症状有:尖锐且持续的哭声、不寻常的思睡、食欲很差、非常敏感、有些其囱门有膨胀的情形出现。
在老年人,以上的症状或许会出现,也可能不会,但是会显示隐伏性的症状,如意识不清、迟钝。
严重的细菌性脑膜炎也会有休克、昏迷或抽搐{类似癫痫}症状产生。

治 疗
细菌性脑膜炎以抗生素为首选药,若为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必须静脉注射有效之抗生素,减少并发症,让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好疗效。其他:支持性疗法,如类固醇-预防预后产生的听力障碍或水脑,解热剂-退烧作用。

病毒性脑膜炎的治疗大部份以支持性疗法,如多休息、点滴输注,发烧时给予退烧药,身体有疼痛感时给于镇痛剂缓解。若是疱疹型病毒,一般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若病情严重(如脑脓疡)则可能须以开刀方式处理,。
除药物治疗外,病患卫教也相重要,教导病患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多休息、不熬夜)、经常洗手、多吃蔬果类、吃煮熟的食物、多运动以增加免疫力。
预防注射( Imunization )
通过卫目前生署许可上市的疫苗:
1. B型流行性感冒杆菌疫苗-适合对象五岁以下儿童
2. 肺炎双球菌疫苗。

㈦ 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疾病分类
  • 3 疾病概述
  • 4 疾病描述
  • 5 症状体征
  • 6 疾病病因
  • 7 病理生理
  • 8 诊断检查
  • 9 治疗方案
  • 附:
    • 1 治疗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的穴位

1 拼音

dài zhuàng pào zhěn xìng nǎo mó nǎo yán

2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3 疾病概述

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为病毒本身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棍向上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变态反应所致。多发生于发疹时改发疹后3~4天,但亦可发生于发疹以前,大多见于颅神经或颈,上胸脊髓神经节段受侵的病人。表现有头痛、呕吐,惊厥或其它进行性感觉障碍,尚可有共济失调及其它小脑症状等。

4 疾病描述

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为病毒本身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变态反应所致。

5 症状体征

多发生于发疹时或发疹后3~4d,但亦可发生于发疹以前,大多见于颅神经或颈、上胸脊髓神经节段受侵的病人。表现有头痛、呕吐、惊厥或其它进行性感觉障碍,尚可有共济失调及其它小脑症状等。

6 疾病病因

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7 病理生理

在无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多数为儿童)初次感染此病毒后,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此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且沿着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发 *** 的作用下,可使之再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可沿着周围神经纤维而移动到皮肤,在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节段性水疱疹。偶尔,病毒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运动神经根,引起肌无力或相应地区的皮肤发生麻痹。

激发带状疱疹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潜伏期间特异性抗体持续低水平,随着带状疱疹的出现,正常肌体的特异性IgG、IgM和IgA水平迅速增高;在播散型,50%病人的血清中可找到抗原抗体复合物,提示组织损伤可能由免疫复合物所引起。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特异性细胞免疫抑制可能是病毒再激活和发生播散的主要原因。据报道,一般非肿瘤住院病人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0.22%,而恶性淋巴瘤的住院病人中,其发病率为9%,在白血病中为2%,在其它恶性肿瘤中为0.46%,接受大剂量放疗和化疗的骨髓移植受者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约1/3发生播散。使用细胞毒药物及接受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皆有增加VZ感染的危险性,此外,带状疱疹亦可因外伤、过劳、各种感染及应用砷、锑重金属药物等而诱发。

其皮损的病理变化与水痘相似,惟皮肤深部毛囊的表皮细胞亦有气球状变性,而水痘无毛囊变化。与皮疹相应的神经节内亦有病变,表现为:①脊髓神经后根与后根神经节有剧烈炎性反应;②单发性周围神经炎;③脊髓后柱之单侧节段性脊髓灰白质炎;④局限性软脑膜炎。皮疹处真皮内感觉神经纤维之变性要在皮疹出现后第1~4d才逐渐明显。

8 诊断检查

实验室检查:组织培养可发现带状疱疹病毒,免疫荧光检测在血清中可见有抗体,水疱中含有补体结合抗原,疱液涂片检查可见多核气球状细胞,电镜检查可迅速(30分钟)作出可靠的诊断。

根据成簇水疱,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单侧性及有明显的神经痛等特点,诊断不难。当疱疹尚未出现之前或表现为顿挫性带状疱疹时,可能将神经痛疑为其它疾病,需加注意。有时需和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多见于发热性疾病的过程中,且常有反复发作史。

9 治疗方案

对于一般患者,以止痛、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

(一)止痛

给予镇痛剂,如阿司匹林、安乃近等,赛庚啶亦可减轻其疼痛,各种安定药对后遗神经痛有效,如阿米替林与奋乃静或氟奋乃静或硫利达嗪合并使用,多在1~2周内解除疼痛,卡马西平、氯普噻吨、罗通定等皆可试用。有人使用西米替丁可加速疾病痊愈和缓解疼痛,维生素E400mg 1日3次亦有取得制止后遗神经痛的报道。最近报道外用0.025%辣椒辣素霜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

(二)抗病毒剂

1、阿糖腺苷 每日15 mg/kg静注10 d,早期应用可减少急性痛和后遗神经痛,加速痊愈。

2、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 早期应用可抑制病毒及阻止其播散。

3、干扰素 高剂量(每日5.1×105IU/kg)早期应用可作为高危病人活动性感染的辅助治疗。

(三)皮质类固醇

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的问题,目前尚有争论,有人主张老年患者,若无明显禁忌症时,早期给予泼尼松,可以减轻炎症,阻止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毒性和破坏作用,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的神经痛,且不影响其特殊免疫球蛋白IgG的形成,但亦有报道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无效。

(四)维生素及免疫疗法

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内服或注射。左旋多巴对老年和眼带状疱疹也有一定的疗效,带状疱疹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对水痘有效,而不能缩短带状疱疹病程和其后遗神经痛,故有人认为不要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五)针刺疗法

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对后遗性神经痛亦有疗效。按损害发生部位取穴或针刺阿是穴。亦可用耳针,在相应部位找刺痛点,间歇留捻20分钟。

(六)音频电疗法、激光照射或磁穴疗法可消炎止痛。

(七)中医中药治疗

热盛者清火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湿盛者健脾除湿,用除湿胃苓汤加减;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则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方以柴胡疏肝饮或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加减。还可用验方大青叶或板蓝根15g,煎水代茶。并可用板蓝根注射液2mL肌内注射,每日1~2次,10次为一疗程。高热病人,尤其三叉神经受累有角膜疱疹时,可用羚羊角粉0.1~0.5g冲服。

(八)局部治疗

以消炎、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可外用2%龙胆紫溶液,或复方地榆氧化锌油(生地榆10.0,紫草5.0,冰片2.0,氧化锌油加到100.0)外涂。若有继发感染,可用新霉素软膏外擦。有坏疽性溃疡时,可用0.1%新霉素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对眼带状疱疹可用0.1%~0.5%疱疹净溶液滴眼,有人用0.1%磷乙酸霜外用,有减轻疼痛,缩短病程的效果。

治疗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的穴位

  • 舌横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发现,针刺哑门、肾俞,对脑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经针刺后,全血黏度下...

  • 横舌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发现,针刺哑门、肾俞,对脑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经针刺后,全血黏度下...

  • 厌舌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发现,针刺哑门、肾俞,对脑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经针刺后,全血黏度下...

  • 瘖门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发现,针刺哑门、肾俞,对脑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经针刺后,全血黏度下...

  • 喑门

㈧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临床诊断依据:
a)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黏膜疱疹。
b)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c)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2.化验及辅助检查依据:
a)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轻度增高。
b)EEG:常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单侧或双侧颞、额区异常更明显,甚至可出现颞区的尖波与棘波。
c)头颅CT检查:大约有50%的HSE患者出现局灶性异常(一侧或两侧颞叶和额叶低密度灶),若在低密度灶中有点状高密度灶,提示有出血。在HSE症状出现后的最初4~5天内,头颅CT检查可能是正常的,此时头颅MRI对早期诊断和显示病变区域帮助较大,典型表现为在颞叶内侧、额叶眶面、岛叶皮质和扣带回出现局灶性水肿,MRI T2相上为高信号,在FLAIR相上更为明显。尽管90%的患者在1周内可以出现上述表现,但一周内MRI正常不能排除诊断。
d)CSF常规检查: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重症者可明显增高;有核细胞数增多 [(50~100)×10∧6/L],可高达10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可有红细胞数增多,除外腰椎穿刺损伤则提示出血性坏死性脑炎;蛋白质呈轻、中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e)CSF病原学检查:包括:① 检测HSV特异性IgM、IgG抗体:采用Western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测定及ELISA法,采用双份血清和双份脑脊液做HSV-1抗体的动态观察,双份脑脊液抗体有增高的趋势,滴度在1∶80以上,病程中2次及2次以上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加,血与脑脊液的抗体比值<40,均可确诊;② 检测CSF中HSV-DNA:用PCR检测病毒DNA,可早期快速诊断,标本最好在发病后2周内送检。
f)脑活检:脑活检是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金标准。可发现非特异性的炎性改变,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电镜下可发现细胞内病毒颗粒。
3.确诊依据:
a)双份血清和脑脊液检查发现HSV特异性抗体有显著变化趋势。
b)脑组织活检或病理发现组织细胞核内包涵体,或原位杂交发现HSV病毒核酸。
c)CSF的PCR检测发现该病毒DNA。
d)脑组织或CSF标本HSV分离、培养和鉴定。 1)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脊神经后根以及脑和脊髓的感觉神经节,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被激活、复制、增殖,沿感觉神经传到相应皮肤引起皮疹,另一方面沿神经上行传播,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或脑膜炎。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生脑部症状与发疹时间不尽相同,多数在疱疹后数天或数周,亦可在发病之前,也可在无任何疱疹病史。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共济失调、精神异常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征。病变程度相对较轻,预后较好。患者多有胸腰部带状疱疹的病史,头颅CT无出血性坏死的表现,血清及CSF检出该病毒抗体和病毒核酸阳性,可资鉴别。
2)肠道病毒性脑炎:该类病毒除引起病毒性脑膜炎外,也是病毒性脑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多见于夏秋季,呈流行性或散发性发病。表现为发热、意识障碍、平衡失调、癫痫发作以及肢体瘫痪等,一般恢复较快,在发病2~3周后症状即自然缓解。病程初期的胃肠道症状、CSF中PCR检出病毒核酸可帮助诊断。
3)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本病临床少见,常见于免疫缺陷如艾滋病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临床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表现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情感障碍、头痛和局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约25%患者MRI可见弥漫性或局灶性白质异常。CSF正常或有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增高。因患者有艾滋病或免疫抑制的病史,体液检查找到典型的巨细胞,PCR检测出CSF中该病毒核酸可资鉴别。
4)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急性发病,表现为脑实质、脑膜、脑干、小脑和脊髓等部位受损的症状和体征,故症状和体征表现多样,重症患者也可有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因病变主要在脑白质,癫痫发作少见。影像学显示病灶在皮质下白质多发病灶,以脑室周围多见,分布不均,大小不一,新旧并存,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病毒学和相关抗体检查阴性。而HSE为脑实质病变,精神症状突出,智能障碍较明显,少数患者可有口唇疱疹史,一般不会出现脊髓损害的体征。

㈨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孕妈妈发病前存在什么症状

引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在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可以发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也是一种并发症,也被称作为急性坏死性脑膜炎。这个病症感染期有2~21天,如果孕妈妈患上了这个病症,在发病前一般会有全身不适,头痛,嗜睡,腹痛,腹泻等症状,也有少部分会出现口腔有疱疹,也有一些会面临高烧的情况,那么在这个时间会刺激到头部疼痛,偏瘫,偏盲失语等情况。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注意力涣散,表情呆滞,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不能自理生活。

最后导致单纯疱疹的出现原因非常多,一般只要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下降,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体内病毒的产生,所以要提高自身免疫力,经常锻炼。

㈩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很多脑膜炎的形成就是因为感染疱疹病毒而导致的脑炎,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从而感染到大脑,尤其是在公众场合要注意卫生,下面了解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简称HSE。 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急性包涵体脑炎。本病呈散发性,见于世界各地,无季节性倾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也无性别差异,病情险恶,死亡率高。

本病属于中医温病、温毒、头痛、癫狂等病证范畴,乃湿热邪毒外袭,化火入营,上扰清窍,引动肝风所致。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CNS)不含淋巴组织、巨噬细胞及潜在的免疫活性细胞,故本身的免疫应答能力低下,而外周抗炎细胞或抗体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因此毒力较低的病原体亦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感染。

全球大约有100余种病毒可引起CNS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脑部炎症,是国内外非流行性脑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占已知病毒性脑炎的20%~68%。

1941年,首次从患者脑中分离、确定该病原体。由单纯疱疹病毒最常累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性坏死,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又称为急性坏死性脑炎或出血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症状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多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感染,主要见于成人。那么当受感染会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1、一般情况:四季均可发病,原发感染的潜伏期为2~26天,平均6~8天,前驱症状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头痛、头晕、咽痛、肌痛、腹痛、腹泻、乏力、嗜睡等。多为急性起病,少数表现为亚急性、慢性或复发病例,约1/4患者有口唇、面颊及其他皮肤黏膜移性区疱疹史,多数起病不久就有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0摄氏度~41摄氏度。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持续数日到数月不等。

2、精神症状:早期以精神症状突出,发生率约69%~85%,多为人格改变,反应迟钝,注意力涣散,言语减少、不连贯、答非所问,烦躁不安,接触不良,易激惹,幻听、幻视、欣快和虚构、瞻妄等,这些可能与颞叶和边缘系统受损有关,部分患者可因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或唯一症状而就诊于精神科。

3、神经症状:可表现为智能障碍,时间、空间定向力差,近事遗忘,肢体瘫痪,多种形式的痫性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及部分性发作等)。

4、体征:包括偏盲、凝视障碍、瞳孔不等大、外展神经麻痹、肌张力增高、偏瘫、共济失调、反射改变、锥体束征、脑膜刺激征等弥散性或局灶性脑损害表现。严重病例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重症者可因广泛脑实质坏死和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而死亡。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

若不治疗,大约70%~80%的患者是致命的,并且急性发病存活者常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主要包括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辅以免疫抑制剂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1、抗病毒化学药物治疗

1)阿昔洛韦(Acyclovir):第二代抗病毒药物,系鸟嘌呤的衍生物,通过抑制DNA多聚酶的作用,抑制病毒DNA复制,进而导致病毒结构蛋白(γ类多肽)合成受阻,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具有很强的抗HSV的作用。

常用剂量为:婴儿(大于6月龄)HSE为500mg/m2,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疗程10天。成人30mg/kg/日,分3次静脉滴注,连用14~21天,少于10天常有复发。国际推荐治疗时间为21天,若病情较重可延长治疗时间或再治疗一个疗程。

2)更昔洛韦(Ganciclovir):抗HSV的疗效是阿昔洛韦的25~100倍,具有更广谱的抗HSV作用和更低的副作用。用量是5~10mg/kg/日,静脉滴注,疗程10~14天。

2、免疫抑制剂治疗

(1)干扰素及其诱生剂 :干扰素是细胞经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组高活性糖蛋白,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而对宿主细胞损害极小,60×106IU/日,连续肌肉注射30天;聚肌胞可使人体产生足量的内源性干扰素。

(2)转移因子:可使正常淋巴细胞致敏而转化为免疫淋巴细胞,皮下进行注射,1~2次/周,每次1支。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病情危重、头颅CT有出血性坏死灶及脑脊液红细胞和白细胞明显增多者可酌情使用。

3、全身支持治疗

对重症及昏迷患者至关重要,注意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的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加强生活护理,预防褥疮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4、对症治疗

包括对高热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抗惊厥、镇静、脱水降颅压等。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本病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病死率19%~70%,少数病例(约5%~10%)经治疗1~3个月又复发。存活者中约有2/3残留癫痫、精神异常或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极少数甚至成为植物状态。

我们必须悉心照顾患者,保持环境安静,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质、维生素饮食。积极帮助其进行康复治疗,预防后遗症发生。

昏迷病人要鼻饲流质饮食,预防褥疮;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低流量吸氧。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2

单纯疱疹病毒igm是什么?

单纯疱疹病毒igm通常是和单纯疱疹病毒igg挂钩在一起说的,igm为早期感染,通常是现症感染,igg是感染中后期或者感染已经恢复,也就是说感染发生时先产生igm,然后过一段时间就消失,接着就产生igg,这个抗体消失很慢,甚至不消失,本章具体来说说单纯疱疹病毒igm是什么?

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IgM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感染)。IgM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血清中检出IgM 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单纯疱疹病毒igm是阳性还是阴性,这能决定母体是否适合受孕。孕妇感染HSV可使胎儿产生先天性感染,诱发流产、早产、死胎、畸形,新生儿HSV感染死亡率高,幸存者常有后遗症。据报道,即使是口唇单纯性疱疹,对新生儿的致死率17.6%。

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

单纯疱疹病毒igm可分为阳性和阴性,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往往会成为备孕妇女的痛处。为什么呢?一起来了解!

单纯疱疹病毒对胎儿,与新生儿的影响都特别大,对胎儿致畸率非常高。许多报道指出,在怀孕早期感染(尤其是原发性感染者)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病毒血症、自发性流产、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也可呈隐性感染或持续带病毒状态等。

如果IgM阳性,表示孕妇近期可能有“TORCH”感染(或称原发性感染),有引起胎儿畸形的可能。通常的建议的治愈后再考虑要宝宝。

单纯疱疹病毒igm阴性

前文中有提到,单纯疱疹病毒igm可分为阳性和阴性,IGM阴性代表目前没有感染病毒,IGG阳性代表曾经感染过病毒。

在怀孕之前或怀孕时,妇产科医生都会要求做优生优育检查,而判断是否正常的指标就是看IGM的是阴性还是阳性。你的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才为Igm阴性,表明你目前没有感染此病毒,所以对胎儿没有影响。需要的备孕的准妈妈这一关检查就过啦!

怀孕时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怎么办?

有些准妈妈在孕前疱疹检查时正常的,但是却在孕期中招,如果在怀孕期间检测出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怎么办?

孕妇被感染的第一次,对胎儿影响比较大,如果是转阴后再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是很小的。单纯疱疹病毒在怀孕期间感染,约10%的胎儿会被感染,可能会影响胎儿器官发育,可能导致新生儿疱疹综合征。

临近生产的准妈妈,对于隐匿性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患者,可于分娩前作羊水检查,以确定有无单纯疤疹病毒宫内感染,以选择分娩方式。

为预防胎儿和新生儿经阴道分娩时感染单纯疤疹病毒,无论产妇是原发性还是复发性生殖系统感染单纯疤疹病毒,均应剖宫产取出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