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孩子疱疹性咽峡炎多久能好
你孩子得的抄疱疹性咽峡炎,一般是5--7天就可以治好了,疱疹性咽峡炎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现象的疾病,一般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感染,还有口,粪便也会引起感染,一般治疗的话可以外用硼砂溶液和双氧水来清洗,如果感染严重的话需要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或者用中药来治疗,会有一定的效果的,减轻不适的方法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贰』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其症状表现咽部充血,口腔内有灰白色的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一周可自愈。
疱疹性咽峡炎病因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1-6、8、10、22亚型,也可有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引起。通过接触传染、粪口传播、呼吸道传染,潜伏期一般为1-2天。多发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发于夏秋季节。
疱疹性咽峡炎的诱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发疾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愈性疾病,也就是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动停止,并且逐渐恢复痊愈,病程为7-10天,大部分孩子在症状出现5天后,病情好转。但是由于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急,有些孩子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这个时候要迅速送往医院。
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全身不适,于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发病两天内患儿口腔黏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接下来两三天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症状差别较大,轻的仅有1-2天的轻中度发热;重的起病急,表现为骤起高热,体温可达39℃-40℃,约2-5天后体温下降,体温过高时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患儿烦躁哭闹,部分还带有呕吐和腹泻。
婴儿患疱疹性咽峡炎时,比较典型的症状是口水明显增多,拒绝喝水吃东西,这是因为咽颊疱疹溃疡后造成咽部疼痛。年长的孩童常会自诉咽喉痛。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初期症状相似,两者一般都伴有发热,均在口腔内看到疱疹、溃疡。那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怎么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最大区别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轻些,感染性没那么强,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么护理?疱疹性咽峡炎早期表现为发烧,但刚发烧的时候还不知道就是疱疹性咽峡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口腔里面看到疱疹了才能确诊。所以家长在小孩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体温超过38.5℃要服用退烧药,以防出现高热惊厥。如果小孩2-3天高烧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病毒感染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帮助小孩缓解不适。孩子出现中低烧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为了防止溃疡继发感染,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可以用淡盐水漱口,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对症的药物。
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咽喉部疼痛明显,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喝白开水,白开水对发生溃疡的咽喉部刺激最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吃一些营养又容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粥、面条汤等,饭菜要清淡,不要吃鱼虾或者太热、辛辣、味重的食物,以免刺激咽喉,加重咽痛。如果孩子进食勉强,也可以少食多餐。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具体措施如下:
1、要注意小孩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小孩玩具、衣服要及时清洗;
2、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鼻,避免交叉病毒感染;
3、居家环境要注意通风;
4、小孩加强身体锻炼,饮食营养要全面,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抵抗力;
5、在疾病流行季节,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另外,小孩患病时要对症治疗,家长不要自作主张给小孩吃药,如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药物都不要胡乱吃。特别不建议通过预防性的吃一些药,来防止某种病毒传染疾病。
『叁』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爆发,那么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呢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同时也提醒各位家长朋友,疱疹性咽峡炎感染性强、传播很快,一定要做好预防和各项防范措施。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用中医小儿推拿方退烧,防止高热惊厥。
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 ,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中医角度分析:今年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特点是湿热毒较甚,所以容易伤及津液,咽喉充血非常明显,唇红,舌红苔少,发热相对较高,也可出现精神疲倦等中医所说的壮火食气的表现。
1、清胃经 500次
具体操作:大鱼际和拇指外侧赤白肉际处,从腕横纹推至拇指第一指节侧缘。
2、清肺经 500次
具体操作:无名指掌面,由指根推至指尖。
3、清天河水 500次
具体操作:操作者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手食、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为清天河水。
4、退六腑 300次
具体操作:沿前臂后侧,由肘部推至腕横纹为退六腑。
5、推天柱骨 300次
具体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并拢自上而下直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
1、疱疹性的咽峡炎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所以不能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无效的 ;
2、控制体温是首要,而病毒(也就是疱疹)必须让它发出来(需要3-5天)。
3、同时加强肠胃护理。 饮食清淡,多喝水!
喝三豆饮
目前是疱疹性咽颊炎以及手足口病发病高发期,随着天气转热可能会逐渐增多,推荐大家饮用三豆饮来预防和辅助调理。
一岁,黄豆20粒、黑豆15粒、绿豆15粒
2—3岁,黄豆30粒、黑豆20粒、绿豆20粒
3—5岁,黄豆50粒、黑豆40粒、绿豆40粒
5岁以上再略增加一些……
三碗水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最后煮成一碗水,可以选择适量加白糖或冰糖,方便孩子入口。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肆』 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症状宝宝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夏天到了许多免疫力差的孩子都出现了发热的情况,到医生那里一检查就被发现为疱疹性咽峡炎,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与常见的手足口病基本同理,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治疗,对于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症状及其治疗方法下面我给大家一些基本建议。
疱疹性咽峡炎 潜伏期和病程:
疱疹性咽峡炎是感染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1到7岁儿童,尤其5岁以下。该病大多预后良好,呈自限性过程,自然病程一般为 4~6 天,少数至 2 周。 疱疹性咽峡炎发病前一般会有2~4天的潜伏期,这时免疫力较强的宝宝可能并不会发病,能自身抵抗过去,而自身抵抗力弱的宝宝接下来可能会迅速发病。
感冒样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发病时,宝宝可能出现无故啼哭,头痛、咽痛,流口水,不想吃东西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常被家长误认为感冒。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
发热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发病时,宝宝常会有发热症状,一般发热会持续 2~4 天,如果超过 24 小时持续高热不退,即使口服退热药也很难退热,可能会引发高热惊厥等不良后果,请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出现咽峡部疱疹: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咽部会红肿疼痛,并且口腔咽峡部可见灰白色的小疱疹和溃疡,口腔其他地方也可能出现疱疹,但主要集中在咽峡部。这也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鉴别点,手足口病发作时,除了口腔内,口腔周围、手、足和臀部甚至全身都可能出现疱疹或者丘疹。
注意事项
虽然疱疹性咽峡炎的预后一般较好,但是它和其他病毒感染一样,可能会并发心肌炎、肺炎、脑炎等,所以怀疑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同时 由于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要做好患儿的隔离,勤洗手勤消毒,居室常通风,做好患儿的口腔清洁,饮食清淡,注意休息,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与护理
1.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都有拒食现象。应该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热,应该清淡一些,不油腻,并富有营养,进食困难时可以采取大静脉营养合剂。
2.为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使用止痛剂和抗病毒药物,一定注意口 腔卫生。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染。
3.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4.可取绿豆100克、苦瓜50克、薏米150克、大米100克煮粥,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食用。
备注: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柯萨奇病毒,也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故幼托机构中,幼儿发生该病也该隔离治疗。
减轻不适的方法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5/一般医生都会开一些儿童头孢类给孩子进行消炎,其次会开一种喷雾药剂喷入金喉健,还有中成药口服液,帮助患者消炎,清热。
6/患者此时吞咽口水都会出现疼痛,所以需要以清淡食物为主,油炸,辛辣,过酸,过咸的都不适合。
7/患者通常会引起发烧,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一起利用物理退热方法来降温。
8/生了病的孩子一般需要隔离2个星期,使用过的食具要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发病原因
为什么孩子容易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呢?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有:
1.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例如小的孩子没有鼻毛,阻挡不住空气中的粗糙异物。
2.呼吸道粘膜柔嫩,容易受到各种刺激(寒冷、刺激性气体等)而发生充血、肿胀甚至炎症反应。
3.呼吸道分泌出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不能充分杀灭入侵的病原体。
4.呼吸道表面有一种带无数纤毛的细胞,这些纤毛好像一把大扫除的刷子一样,不断将吸入并粘附在呼吸道上的小颗粒如粉尘、病菌等向外清扫,排到喉头咳出,但小儿呼吸道上的这种纤毛活动比较微弱,因此“自洁”功能也就相对地差。
人在生活中是要不断地呼吸以维持生命的,这样每天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细菌、病毒、有害气体、粉尘等,不可胜数,加上上述小儿呼吸道种种防御功能的不足,所以很容易发生各种急性呼吸道感染。
『伍』 治疱疹性咽峡炎还看经方,一剂知、三剂已!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素问·阴阳别论篇》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为阴阳合邪,此病具有传染性,故从病因上可归属于湿热疫毒。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认为:“小儿咽喉生病者,由风毒热性搏于气血。”
《疮疡经验全书》指出:“风热喉闭,其因皆由病人久积热毒,因而感风。”指出其病机为外感风邪与内热火毒的邪气,搏结于咽喉发病。
叶天士《温热论》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湿热疫毒自口鼻、咽喉而入,病位在咽喉,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又是外邪入侵之路。
从其病因病机分析,小儿形体稚嫩,脏腑娇嫩,又属纯阳之体,易于感邪发病。现代生活中各种零食、饮料等对小儿的身体造成负担,或喂养多膏粱厚味,导致小儿胃火偏盛,心脾积热,热熏咽喉;再感风热之邪,由口鼻侵入,内乘于脾胃,内外合力而发病。本病病理多为风、热、湿、毒。
“咽喉忌表”,首先排除发剂。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顾护津液为主。
小儿汗出,但热不寒,以38.6度起始,高热至40度,口渴,不欲饮食,咽喉溃疡,舌上有溃疡,大便干,小便黄。
白虎以山药代粳米汤,加桔梗,射干,金银花,鱼腥草,黄芩,焦三仙,大枣。一剂热退,三剂病差。
用白虎汤退高热,用桔梗射干上咽喉,用金银花鱼腥草疗疮,黄芩泄心、小肠之火以小便出,焦三仙消积食,大枣山药以保胃气。
不用经方何以见效。
『陆』 宝宝疱疹性咽峡炎到溃疡期是快痊愈了吗
你好,疱疹性咽峡炎。一般都是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导致,您好,建议抗病毒这次治疗我用冰硼散。静脉点滴0850,同时加入克拉霉素。
『柒』 疱疹性咽峡炎到后面嘴里的包会破吗
你好,是的会破,疱破了,破了之后就是溃疡期。这时,孩子口腔里有创面,细菌停留在里面,就可能繁殖,因为口腔黏膜一破,肯定会渗出来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对细菌来说是一种营养。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喝凉开水,哪怕忍着痛也要一会儿喝一点儿,凉开水好咽,还有镇痛作用,能逐渐把口腔创面冲刷干净,从而预防感染,这样疾病就会好得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