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外耳湿疹怎么治疗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外耳湿疹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 2022-12-23 02:26:26

㈠ 婴儿外耳道湿疹怎么办

你好,复外耳道湿疹主要表现为耳朵制痒,宝宝抓耳挠腮,烦躁不安,不能安睡。局部皮肤发红,可见融在一起的小丘疹,继而形成小水泡,破溃后流出黄水,或感染形成脓疮。如湿疹继发感染,可发烧,局部肿胀、出脓、邻近的淋巴结肿大。宝宝得了外耳道湿疹,一般可用4%的硼酸水洗耳,再用雷锌软膏或40%的氧化锌油或倍氯美松涂于患处。若已引起继发感染,则应用抗生素治疗。 经常保持宝宝耳朵的干燥清洁,对化脓性中耳炎要及早治疗,减少脓液、药液对耳道皮肤的刺激,过敏体质的宝宝应适当减少容易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蛋类及奶制品。做到这些,就可减少外耳道湿疹的发生。毕竟外耳道湿疹不是什么大病,对全身无严重影响,一般待宝宝两至三岁多能自行痊愈。

㈡ 外耳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敷贴法

黄连膏纱布撒上生肌散(缎石膏、血竭、乳香、轻粉、冰片),敷贴创面,每日换药1次,至愈为止。适用于风热湿毒

型。

2.湿敷法

菊花、蒲公英各60克,煎汤稍凉后,湿敷局部,每日2次。适用于血虚风燥型。

3.冲洗法

(1)0.%-0.5%的枯矾水,冲洗外耳道,每日1-2次,直至痊愈。适用于风热湿毒型。

(2)花椒叶、桉树叶、桃树叶适量,煎水外洗,每日2次,用至痊愈。适用于风热湿毒型。

(3)黄连或黄柏,任选一味适量,煎水清洗外耳道,每日2次,以痊愈为度。适用于各型外耳湿疹。

4.扑药法

将疮面清洗后,将黄连粉扑撒于局部,每日1-2次,直至痊愈。适用于风热湿毒型。

5.搽药法

(1)枯青松散:枯矾15克,青黛6克,松香9克,混合研细,用芝麻油或茶油调成糊状,装入瓶中,以3%的硼酸水或生理盐水将局部洗净擦干,再薄薄涂搽一层枯青松散糊剂,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适用于风热湿毒型。

(2)润肌膏:当归15克,紫草3克,麻油30毫升,黄蜡巧克,前2味与麻油同熬,药枯滤清,将油再熬,入黄蜡同煎,化尽,倾于碗中,待凉,局部涂搽,每日2次。适用于血虚风燥型。

6.吹耳法

柏石散:黄柏30克,石膏30克,枯矾15克,共研细末,和匀吹耳,每日1次,用至痊愈。适用于风热湿毒型。

㈢ 小孩子外耳道的湿疹怎么治疗啊有什么简单的办法

小孩子外耳道的湿疹怎么治疗啊?

1.最好去医院检查治疗。

2.孩子也可以用一些淡盐水擦拭。生活中,妈妈们一定要多观察孩子的病情,避免用手抓挠,不要触摸一些实物或者自己的物品。因为它会引起严重的疾病,所以他们必须更加注意当地的清洁和卫生,或者涂一些红霉素软膏来改善它。

3.有些乳汁会溢到孩子耳朵里会引起外耳道湿疹,要及时清理。同时可以使用非过敏的润肤霜来保护皮肤屏障。注意保护耳朵,照顾耳朵,保持耳朵清洁干燥,避免水进入耳朵,室内不要太闷,避免出汗。

外耳道湿疹不是单纯的湿疹,因为有些患者可能伴有感染。这时候就要考虑用抗生素治疗,比如一些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可能伴有外耳道湿疹和感染,使病情更加严重。此时需要积极控制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感染,尽可能减少脓液的分泌,对外耳道造成刺激。

㈣ 婴幼儿外耳湿疹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婴幼儿的耳廓后面褶皱也是比较多的,那么在孩子出汗或者是流口水、倒奶以后就容易刺激了皮肤诱发湿疹。当出现这种疾病的时候还是以对症处理为主,但是一定要注意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以免疾病复发和加重。1.平时要注意清洁耳后的皮肤,再用温水清洗以后要及时的擦干,一面水分长时间的残留在耳后;2.可以使用婴儿湿疹霜或者是炉甘石洗剂来涂抹患处,这样能够有效的治疗疾病。

㈤ 外耳湿疹怎样治疗

【概述】外耳湿疹是指发生在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以小儿多见。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特征为瘙痒、多形性皮疹,易反复发作。外耳湿疹以外耳皮肤潮红、瘙痒、黄水淋漓或脱屑、皲裂为特征,好发于耳后沟及耳廓皱折上下,也可蔓延到外耳道内或耳周皮肤。西医学认为外耳湿疹多因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受外用药物或其它过敏药物刺激所致,湿、热、化妆品、喷发染发剂、耳环以及鱼、虾、牛奶等均可成为致敏因素,外耳道长期脓液刺激也可引发。
中医将本病称之为旋耳疮,古代文献中又有黄水疮、月蚀疮、耳烂、浸淫疮等名称。将本病按其病程有急﹑慢性之不同,急性期多为风热湿邪浸渍,慢性期多为血虚生风化燥。风热湿邪犯耳:脓耳之脓液、汗水、泪液等浸渍,或接触刺激性物质,湿热邪毒积聚,引动肝经之火,内外合邪循经上犯,蒸灼耳廓肌肤而发病。血虚生风化燥:患病日久,营血耗伤,耳窍失养,加之血虚生风化燥,不能滋润耳窍肌肤,以致耳部瘙痒,缠绵难愈。
【治疗】本病按其病程有急、慢性之不同,急性期多为风热湿邪浸渍,治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主;慢性期多为血虚生风化燥,治以养血熄风润燥。
1.风热湿邪证【症状】耳部皮肤瘙痒、灼热感,数日后出现小水泡,溃破后流出黄色脂水,糜烂,甚至可波及整个耳廓及其周围皮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方一】消风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当归10克,生地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知母12克,苦参6克,胡麻10克,荆芥10克,苍术10克,牛蒡子10克,石膏30克,木通6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荆芥、牛子、防风、蝉衣祛风止痒;苍术、苦参、木通以祛湿;石膏、知母清热泻火;生地、当归凉血散血。全方合用,可清热祛湿,疏风止痒。
【按语】本方用于风重者。【方二】萆薢渗湿汤【来源】《疡科心得集》【组成】萆薢10克,薏苡仁30克,黄柏10克,赤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滑石20克,夏枯草15克。
【功效】清热燥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柏、萆薢、滑石、泽泻、通草清热祛湿而解毒;茯苓、薏苡仁除湿和中;丹皮清热凉血。
【按语】本方用于湿重者。
2.血虚生风化燥证【症状】耳部瘙痒,缠绵难愈,可伴有面色萎黄、纳差,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缓等。检查:外耳道、耳廓皮肤增厚、粗糙、结痂、皲裂。【方一】地黄饮【来源】《医宗金鉴》【组成】生地黄20克,熟地黄20克,首乌10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玄参10克,白蒺藜10克,僵蚕10克,红花15克,甘草6克。
【功效】养血熄风润燥。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熟地、当归、首乌养血;生地、丹皮、玄参、红花凉血活血;白蒺藜、僵蚕祛风;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治血为主,而达治风的目的。
【按语】痒甚者,加蝉衣、地肤子、苦参等。【方二】①参苓白术散合②四物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①炒扁豆3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怀山药15克,莲子肉12克,薏苡仁20克,砂仁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6克,②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
【功效】健脾养血滋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四物汤滋阴养血。
【按语】本方适用于脾虚发病者。

㈥ 外耳道干性湿疹怎么治疗

耳湿疹指发抄生于耳轮,外耳道、耳后皱褶部位的湿疹。多见于婴幼儿。脂溢性皮炎和异位性皮炎均可表现为耳湿疹,外耳道湿疹可由中耳炎或耳挖伤引起,感染的细菌多为葡萄球菌或链球菌。
发病部位:皮肤,耳患病比例:1-2%
发病季节:春季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易感人群:多见于婴幼儿可引起耳湿疹。
耳湿疹的症状:斑疹脓疱疱疹斑丘疹红斑样皮疹剧痒慢性湿疹样变丹毒样外观皮肤湿毒鳞屑样痂皮耳漏湿疹。
有一些小朋友如果对食物或是环境中的某样东西过敏,有时也会加重耳湿疹的症状。故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如果有粘膜破损应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㈦ 外耳道皮炎湿疹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治疗外耳道皮炎湿疹先要找出病因。外耳道皮炎湿疹多发生在有过敏体质的专小儿,尤属其是和食乳品有关的小儿,要改换乳品。若是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浸渍刺激外耳道皮肤所造成,先要积极治疗中耳炎,随时去除外耳道脓液,以减少刺激。

㈧ 婴幼儿外耳湿疹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外耳湿疹是指发生在外耳道、耳廓以及耳部周围皮肤的一种多形性皮疹。儿童以及成年人比较常见。
一般情况下。它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它的病因是由于长时间的掏耳道,外耳道进入脏水以及局部炎症刺激,或者是对某种物质过敏所引起的皮肤症状。
患者在急性期可出现外耳道局部搔痒疼痛,同时还会伴随着黄水样分泌物渗出,严重时则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相关症状。
在治疗上,患者在急性期需要口服抗过敏的药物,比如开瑞坦、氯雷他定,同时局部可以使用双氧水或者是艾洛松软膏进行擦拭,效果良好,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戒酒,同时避免反复掏耳道,避免接触到脏水,就可以逐渐好转。

㈨ 外耳湿疹有什么症状你知道如何治疗吗

外耳湿疹的症状

外耳道湿疹症状主要是痒,渗出,甚至感染之后会流脓,病史都比较长,几个月甚至几年,因为病因并没有解除。几位病人不知道什么原因,一潮湿甚至吃什么东西时候就会过敏,甚至接触某些化妆品也会引起过敏。湿疹有急性的,渗出物比较多,奇痒难忍,检查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外耳道皮肤多行性的皮损,既有充血的也有糜烂的,甚至上面有黄痂。

总之,外耳道湿疹是比较多见的,要注意护理,不要去掏耳朵,不要老去抠,进去了一些水或者是洗澡的化学物质,要注意及时的清理。另外,要用药物进行治疗,一定要选择一些作用比较弱的,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㈩ 孩子的外耳道出现湿疹,怎么治疗会比较好

这种情况要带孩子及时去医院,让医生检查具体情况。

外耳湿疹是指发生在耳廓以及周围皮肤弥漫性红肿、瘙痒、水疱糜烂等表现。以婴幼儿多见的皮肤疾病。此病主要特征就是瘙痒、伴有渗出。家长多因孩子哭闹、烦躁不安,而不能入睡前来就诊,也有因为孩子耳朵有异味,以及有分泌物来看病,这些症状都是外耳道湿疹。

婴幼儿湿疹多与过敏有关,孩子接触牛奶、鱼、虾、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是主要的过敏原。还有吸入花粉、动物皮毛、油漆、化学气体;接触某些化妆品、植物、碱性肥皂、热水等其他物质而引起全身皮肤过敏

外耳应注意保护外耳皮肤破损,注意结痂脱落。如果渗出较多,可用3%双氧水清洗,渗出减少时,再重复护理。抗过敏治疗:要在医生的处方医嘱下服用抗过敏药物,渗出明显,湿疹严重可根据医生推进用药等。如果孩子对牛奶蛋白过敏,建议孩子改用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