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怎么样治疗轻度疱疹
中医学认来为,带状疱疹因情志内伤,自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发病。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疗效快、费用低、少有后遗症等特点,治疗—般选用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的验方。
建议采用三黄膏大黄、黄柏、姜黄、天花粉各20克,分别研成细末,充分混匀后,加入蜂蜜200毫升,搅拌均匀即为三黄膏。使用时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根据疱疹面积大小将三黄膏均匀涂于患处,敷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直到疱疹消退、神经痛消失为止。一般轻症者2~4天疱疹逐渐消退,神经痛逐步缓解。
2. 病毒性疱疹如何治疗中药治疗可以吗
不要过分紧张。我有朋友也患过我知道是怎样一个过程,有的患者皮肤上可能出现大疱、血疱,甚至糜烂,不要紧张,若治疗得当10天左右即可痊愈,到现在都没复发,他就说是用了中药喷剂的威宏.单纯一号你可以试试看
3. 面对又痛又痒的带状疱疹,中医是如何“里应外合”进行治疗的
带状疱疹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病毒性疾病,以前是老年人易患,现在是年轻人也会得这种病,其实这个病就是病毒侵犯了我们身体的神经,所以会非常疼痛,有的甚至会破溃流脓,其实这种病也有一些治疗办法,除了西医上的药物治疗还有自身免疫力的提升,中医治疗这个病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并且中医对于这种带状疱疹治疗效果也是可以去根的,在中医上,这种带状疱疹叫做“缠腰火丹”,所谓火丹就是红色的疹子,在感觉上,起带状疱疹是非常难受的。
当然,中医上也是讲究内外结合治疗的,从外中医会给患者进行一些针灸,用一些梅花针对疱疹的地方进行疏通排毒,从内呢,中医会用一些雄黄散,还有青黛散,内服外治,这样的治疗方法更加得当,疱疹很快去自动平复掉,并且痛感也会微弱很多。
4. 中医治带状泡疹
【中医治带状泡疹】
——
崔建军副主任医师
中医综合科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带状疱疹,从中医角度考虑,可以归入缠腰火丹或者是蛇串疮的范畴。中医在治疗上一般将其分为气滞血瘀,痰浊阻滞,气虚血瘀,湿热蕴结等几种情况。对于气滞血瘀的在治疗上主要是以行气活血化瘀为主,可以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和芍药甘草汤来进行治疗。对于痰浊阻滞的在治疗上主要是以健脾化痰、通络止痛为主,可以选用瓜蒌红花甘草汤和桔梗甘草汤来进行治疗。对于气虚血瘀的在治疗上主要是以益气养血为主,可以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芍药甘草汤加减来进行治疗。对于湿热蕴结的在治疗上主要是以清利肝胆湿热为主,可以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来进行调理。
——
辨证论治】
1.肝胆湿热
证候:皮疹色红,疱壁紧胀,灼热刺疼,伴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辨析:
(1)辨证:本病以皮疹色红、疱壁紧胀、灼热刺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病机:肝胆湿热,熏蒸肌肤而见水疱色红;湿热郁阻则灼热刺痛;热伤津液则口苦咽干、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肝为刚脏,肝胆湿热则烦躁易怒。带状疱疹中医治疗舌红、苔黄、脉弦滑数为肝胆湿热之象。
施治:治宜清肝火解热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为龙胆草、栀子、黄芩、紫草、板蓝根、川楝子等。
2.脾经湿盛
证候:丘疱疹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张,大便时溏,女性患者白带多,舌淡胖,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带状疱疹古方中医治疗
辨析:
(1)辨证:本证以疱疹皮色淡、口不渴、不思饮食、食后腹胀、苔白厚或腻、脉沉缓或滑为辨证要点。
(2)病机:饮食不节,脾运失司,湿热内生,湿阻气机,蕴滞肌肤而见皮肤起丘疱疹。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因湿盛于热则皮色较淡,疱壁松弛;湿邪阻滞中焦则口不渴,食少腹胀,便溏。带状疱疹中医治疗舌体胖大,苔白厚或腻,脉沉缓或滑为湿盛之象。
施治: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常用药物为白术、茯苓、薏苡仁、滑石、党参、泽泻等。
3.气滞血瘀
证候:水疱消退,局部疼痛不止,皮色暗红,灰褐色或色素沉着,疼痛以夜晚或阴雨天加重,舌暗苔白,脉弦细。
辨析:
(1)辨证:本证以丘疱疹消退之后疼痛不止为辨证要点,老年人多见。
(2)病机:年老体弱,气血不足,循行不畅;肝经湿热,脾经湿盛,均可阻滞气机;气血循行不畅,凝滞肌肤,不通则痛。湿热之邪虽退但气血凝滞未解,所以皮疹消退,疼痛不止。舌暗苔白、脉弦细为气滞血瘀带状疱疹之象。
施治:治宜理气活血,重镇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为桃仁、红花、川芎、白芍、香附、延胡索等。
【经验方】
蛇丹汤:大青叶、板蓝根各60克,紫草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痒甚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外用七厘散,开水溶化,涂患处,每日2~3次。
三紫汤:紫草、紫参、紫花地丁、车前子、茯苓皮、木通、玄参、大青叶、甘草。
带疹汤:丹参、白芍、柴胡、板蓝根、半枝莲、秦艽、龙胆草、当归、栀子、黄芩、玄胡、甘草。
紫兰白赤汤:紫草、板蓝根、白藓皮、赤芍、丹皮、蝉衣、薄荷、苡仁、苦参。
【其他疗法】
1.外治法
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5~10粒,温开水送服。一般服药后当晚疼痛可减轻,次日患处疱疹颜色变暗,3~5日可愈。
七厘散:每日3次,每次1。2克,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般服药后1~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2~3天疱疹开始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而愈。
冰硼散:取冰硼散适量,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2~3天可改善症状。
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七叶一枝花鲜块茎捣烂涂患处,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1~2次疱疹可消退。
鲜马齿苋12克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大黄30克,黄柏30克,飞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后混匀,加凡士林调膏备用,外敷患处。
大叶桉水煎制成10%溶液,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
用柿子液涂搽于皮疹及周围痛处,每日3次。治疗64例,结果平均3。2~4。7天皮疹消退,平均3~4天神经痛消失。
2.针灸疗法
针刺取穴合谷(双侧)、支沟、阳陵泉(均用患侧),局部病灶采用围针,以病损大小决定围针多少,最多15根,最少4根,离疱疹0。5寸处呈15度角刺入,均用泻法。
取穴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局部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若后遗症持续疼痛不止者,加支沟,或加耳针刺肝区,埋针3天。
3.艾灸疗法
常用穴位:阿是穴(患处)。
操作方法:可选艾炷直接灸,于皮疹的两端 及分叉处施行,灸量为患者有灼热感、能耐受为 度,此法适用于成年人和皮疹宜放置艾炷的部 位。亦可选艾条熨热灸,即视皮疹(损)大小,用 清艾条2、3支点燃后,在局部行回旋灸,至皮损 部充血发红,疼痛瘙痒消失为度,时间约20-30 分钟。
此法适用于小孩或皮疹位置不宜放置艾 炷的部位。每天1次,神经痛及皮疹局部辣痛厉 害者,每天进行2次,少数患者亦可进行3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1个半疗程。
原理:带状疱疹乃由火热毒邪郁于皮肤,经 络阻滞,气血壅遏而发病。采用艾灸阿是穴治 疗,以疏通局部血络,以热引热,引邪发散,拔引 郁毒。此外,艾条作为一种温热刺激具有活血消 炎的作用。
4.刺血疗法
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病因】多因肝胆风热或湿热内蕴,客于肌肤所致。
【症状】起病突然,患部先出现带索状、刺痛、灼热,水泡大小如绿豆或黄豆样,累累如贯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但多局限身体一侧,基底发红,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为透明,渐转浑浊,间有出血。初起多伴有轻度发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临床所见,本病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干者色红,多属肝胆风热;湿者色黄,多属肝脾湿热。
【疗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若伴发热或疱疹重者配足三里、曲池、血海等穴。
方法:用围刺放血法。围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每隔1-2厘米点刺一下,见出血即可。也可用两手轻轻挤压点刺处见有出血,其目的使其恶血出尽,以消肿痛。若伴有发热或疱疹重者,可在配穴上用毫针施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如见疱疹溃破,针后涂龙胆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即可防止感染。隔日治疗1次,至愈为度。
5.拔罐疗法
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火针赞刺法)是汇集了火针疗法、刺血疗法、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本法以火针、火罐作为主要器械,结合了火针烧针法、火针刺法、赞刺针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选用七星针一枚、三棱针一枚、玻璃火罐4~6个、消毒纱布若干。选穴为患处四周、耳部风溪穴(于耳轮结节前方指区和腕区之间)和相应部位敏感点。
操作:先针患处四周,后针耳穴。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四周皮肤,若局部小红点(水疱)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肤,右手握七星针后端,食指压在针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快速叩刺患部四周皮肤,使皮肤隐隐出血。术后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
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逐日1次,耳部穴位左右轮换。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而发。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确有良效,尤其是对于初期带状疱疹,七星针用强刺激手法刺后,即可见出血点,再用火罐吸出针孔内瘀血,具有活血化瘀,宣泻湿热火毒,以达“通则不痛”之功。
通过将火针针尖烧红至发白,其高温灼刺皮损局部,凭借火针针身粗大以及赞刺针法的多针浅刺,能够造成疱疹皮损局部完全开放,再加上火罐强力的吸附作用,使局部毒邪与恶血尽数裹挟而出,受损局部得到新血充分濡养从而达到止痛和愈病之功。
6.饮食疗法
取大青叶 15g.柴胡 15g.粳米 309.白糖适量。将大青叶,柴胡加水250ml. 煎至200ml,再把粳米、白糖加人煮成稀粥。每天一剂 连服5~6天。
【禁忌】
1、忌食辛辣温热食物
酒、烟、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热。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火毒蕴结肌肤所生,故该病患者应忌食上述辛辣致热食品。
2.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肥肉、饴糖、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
3.慎食酸涩收敛之品
酸涩收敛之品有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复感毒邪而致,故治疗应以行气活血祛瘀为主。而上述酸涩收敛之品,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剧。
——
【白药探秘】云南白药是如何治疗带状疱疹的?
15-04-13 瀞舒凝兰 + 关注献花(1) 收藏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初期,常伴有低热、乏力等症状,疱疹初期,皮肤上会出现不规则或者椭圆形的红斑,数小时后,发展成为水疱,随着病情的发展,能合并为大水疱,严重者会发展成为血疱,如发生继发性感染,则会出现脓疱。发病时疼痛较为剧烈。
云南白药具有消炎止痛、解毒消肿、化瘀生肌之功效,临床上可用来治疗带状疱疹,具体方法如下:
1、云南白药散剂直接外敷:
(1)治疗方法:可先用生理盐水和医用酒精清洗患处,用无菌注射器从疱壁底部抽出泡液,再将云南白药均匀涂于患处,易摩擦部位用无菌纱布包扎,一天2次,八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阿昔洛韦软膏,其他处理方法同试验组。
治疗结果:白药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白药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率为73.91%。
(2)宋慧锋等采用了用生理盐水将白药调成糊状外敷的方法来治疗带状疱疹;杨珍采用食醋将白药调成糊状外敷的方法,甚至直接用冷水调和白药,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中西医结合疗法:
(1)治疗方法:白药组每天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然后用麻油调和云南白药,外敷患处,每日2~3次。对照组仅静滴阿昔洛韦。七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后3、5、7天分别观察疱疹、疼痛、结痂等情况。
治疗结果:白药组在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P<0.01)。
林锐丰、何小萍采用此治疗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此外,苗伟、张瑞梅用阿昔洛韦软膏配合云南白药外用;刘月芬用云南白药外敷派和静脉滴注病毒唑的治疗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发现治疗效果都很理想。
3、理疗配合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
(1)治疗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疱疹中心点穿刺,针数随着患处皮损面积而定,再用大口径的火罐在针刺处拔约8~12分钟。罐后擦净皮肤,用食醋将云南白药调成糊状,两次每天,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软膏,一日4次。两组均连续使用一周。
治疗结果:白药组在止痛时间、消肿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及病程上,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
(2)陈一卫等也采用此方法,取得了100%的治疗效果;孟克采用先给予半导体激光照射,然后将用菜籽油调成糊状的云南白药外敷,再用TDP治疗器照射患部的方法对带状疱疹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4、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治疗方法:口服云南白药胶囊,一次2粒,一天2次,配合按摩患处或用微波和TDP照射。
治疗结果:止痛显效最快1天,最慢6天,有效率100%。
(2)初金玉等人采用丹参注射液注射、阿昔洛韦片、维生素B1、B12、去痛片、糖皮质激素配合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宋启霞等采用血府逐瘀汤配合云南白药外敷;杨敏等用电针针刺后云南白药外敷等方法治疗后遗神经痛,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讨论:
带状疱疹以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疱疹等为主要特征,中医认为本病由于正气虚弱,感染湿热邪毒,邪毒滞留体内,客于经络、熏灼肌肤所致,云南白药能抗炎、消肿、并能促进肉芽组织的增生,达到促进创面快速愈合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许多患者外敷白药后,当时即有清凉感,疼痛减轻。同时,从上文大量的文献中也可看出,云南白药也可有效的促进带状疱疹的治愈,费用低、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临床可以用六神丸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但往往是外用的药物。六神丸可以作为带状疱疹治疗的一种辅助药物,一般并不建议患者单纯应用六神丸外涂来进行带状疱疹的治疗。因为在临床当中,有的患者带状疱疹本身分布的范围比较大,而且已经出现明显疱疹破溃的情况,这种情况并不适合应用六神丸来单独的治疗。患者如果想要治疗带状疱疹,一定要前往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来进行就诊。一般可以在应用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之上,同时配合阿昔洛韦软膏、喷昔洛韦软膏、六神丸等来进行辅助治疗,往往也会收到一个比较不错的治疗效果。
——
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是不管用的。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串疮,一般是肝胆郁热证,肝胆郁热而造成的带状疱疹,治疗上的中医治则是清泻肝胆解毒治疗。主要应用的中成药为龙胆泻肝丸或者龙胆泻肝胶囊。除了应用中成药治疗带状疱疹以外,也可以口服西药,例如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片抗病毒,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例如维生素B族和甲钴胺片来改善神经受损的症状。
——
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有什么区别:
都是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临床都主要用于抗疱疹病毒。比较:两者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喷昔洛韦软膏较阿昔洛韦外用起效快、程疗短。喷昔洛韦药理作用:喷昔洛韦被病毒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磷酸化为喷昔洛韦单磷酸盐,而后细胞激酶将喷昔洛韦单磷酸盐转化为活性喷昔洛韦三磷酸盐,它与脱氧鸟嘌呤核苷三磷酸盐竞争抑制疱疹病毒多聚酶,从而抑制病毒DNA合成,阻断病毒复制,
——
阿昔洛韦软膏+六神丸=治带状疱疹
——
龙胆泻肝丸+代昔洛韦+VB+甲钴胺片改善神经。
——
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有什么区别
5. 中医怎样治疗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有独特疗效。宜选清热解毒,散风除湿的方药,如黄连解毒汤内和清毒犀角饮加容减应用效果显著。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防风10克、生甘草5克、荆芥穗10克、鼠粘子10克、紫草15克、犀角面2克分冲,配合服用板蓝根冲剂及龙胆泻肝丸,外阴可涂以龙胆紫或炉甘石洗剂等。西药最有效的药物是无环鸟苷(ACV)。既可全身用药,也可外用涂擦于病变局部。静脉滴注每次用量每公斤体重5毫克,每8小时1次,7天为一疗程。由于间断用药可出现耐药性,故应强调连续用药。口服每次200毫克,每天5次,10天为一疗程。外用制成5%无环鸟苷软膏涂于患处。还可配合服用吗啉胍,即病毒灵每次0.2克,每日3次。
6. 得了疱疹用中药怎么治
疱疹,中医称为热疮,是一种由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一是指皮肤表面出现的黄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疱,常成片出现,里面充满液体.天花\水痘等都有这种症状;二是指一种皮肤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多发生在上唇或面部,症状是局部先发痒,然后出现水泡状的隆起,内含透明的液体,有微痛,一两周后结痂自愈。分为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汗疱疹、带状疱疹。 治疗 (一) 中药抑制疗法 目前最为有效治疗方法:生殖器疱疹是一种顽固的疾病,很难将其根治,传统药物一直对于生殖器疱疹束手无策。外用康复液药物中富含活性极强的蛋白溶解酶,能快速溶解疱疹病毒的蛋白外壳,使药物成份迅速进入病毒内部破坏基因链。抑制病毒的DNA多聚酶活性,使其无法繁殖、断子绝孙。 (二)抗病毒药物治疗 1.无环鸟苷(ACV)是一种开链嘌呤核苷,能抑制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而对宿主细胞DNA的合成作用较少。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抗HSV药物。病情严重者可静脉给药,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mg,每8小时1次,共5~7天。一般病人可口服,每次200mg,每日5次,或每次800mg,每日2次,共服5~7天。能使病毒迅速减少,症状减轻,愈合时间缩短。外用3%~5%ACV软膏也能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该药无明显副作用。 对复发次数较为频繁的患者,可预防性的服药。方法是每次200mg,每日3次,连续服用6~12个月,部分病人可得到完全抑制复发。近年来新开发出无环鸟苷的类似物,如万乃洛韦(valaciclovir)、法昔洛韦(famicidovir)、潘昔洛韦(pencidovir)等,具有疗效确切、生物利用度高、用量小、半衰期长、服药次数少等优点,已有报告用于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2.三氮唑核苷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的类似物,有抗DNA和RNA病毒的作用。每天服800mg,共10天,能减轻疼痛和缩短病程。 3.酞丁安搽剂能明显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对原发性疱疹效果较好。 (三)疫苗与免疫抑制剂对严重的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和反复发作的病人,可试用非特异性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但其效果不太可靠,有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的病人慎用。 (四)免疫增强剂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可采用免疫增强剂以提高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如左旋咪唑,每次50mg,每天3次,每连服3天后停药11天,即每2周服药3天。也可用左旋咪唑涂布液,涂于前臂屈侧,每天1次,连续3天。每周用药3天。 生殖器疱疹常用药物治疗方法:口服伐昔洛韦片,外用疱康喷剂治疗,30天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基本控制,复发几率极低 中药外治法 :中药乳膏(疱 康平)局部症状外用,30天即可消除,增加锻炼不可懈怠. 护理与饮食 1.对生殖器疱疹的护理首先要预防它的感染,特别是夏天,气温高,出汗多,加上局部的搔抓,很容易出现局部的感染,每天用清水清洗生殖器部位是必要的。当出现局部的感染后,要及时用消毒水清洗局部。常用3%硼酸水200mL外洗患部,也可用黄连素1片研末加入200mL沸开水中,待凉后清洗患部。 2.其次,避免局部的搔抓,不可用刺激性太强的药品。现在最为可靠的还是疱疹修复液,患病后需注意预防感冒、着凉、劳累,以减少复发。治疗期间禁房事。 3. 预防避免与发作期生殖器疱疹患者发生性接触。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行性生活时应使用避孕套。早期妊娠妇女患生殖器疱疹最好中止妊娠,晚期妊娠感染HSV者宜做剖腹产。对复发性病人在前驱期口服无环鸟苷,有部分或完全保护作用。 生殖器疱疹的患者饮食上有何忌宜? 对于生殖器疱疹的患者,必要的忌口是防止复发的必要条件。如常吃辛辣发物,抽烟饮酒都对康复不利,特别是饮酒可促使本病复发,加重本病的症状,所以,患病后一定不要饮酒。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牛奶、鸡蛋等。不吃油炸烧烤辛辣上火的东西 并且平日多喝温开水等。 有哪些食疗方有助于生殖器疱疹的康复? (1)薏仁粥(《本草纲目》) 组成 薏苡仁60g 用法 加水适量,煮粥,加入白糖适量食用,每日1次。 适应证 用于阴部疱疹缓解期,具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效,长期应用可减少复发。 (2)苦瓜饮(《福建中草药》) 组成 鲜苦瓜适量。 用法 绞汁1杯,开水冲服。 适应证 本饮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可用于阴部疱疹中医辨证属于毒热夹湿者。 祝早日康复
7.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6大偏方
对于带状疱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对于治疗都不怎么了解,现在介绍一下中医关于带状疱疹治疗的6大中药治疗偏方。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6大偏方
1.毒瘀并解方
黄芩10~15g,山栀10~15g,莪术10~15g,元胡6~10g,猪苓15~30g。将上药(除元胡外)用水浸泡30分钟,先将元胡放入,煎20分钟,再与余药同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黄芩性味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用以为君;山栀为臣,与黄芩共奏清热解毒之效;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元胡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二者为佐药,共奏疏达气血之瘀滞而止痛之功效。猪苓利水渗湿,驱邪从小便而走,佐助君药清热之功。全方药简力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而达消疹止痛之效。
2.活血散瘀汤
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木香、枳壳、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蓝根。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此证多属毒邪偏盛,虽经治疗,毒热未尽或气阴两伤致气滞血瘀。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木香、枳壳、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佐以紫草、板蓝根清解余毒,全方共奏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3.乌梅丸加减
乌梅30g,附子3g,肉桂2g,细辛2g,干姜3g,党参18g,当归9g,黄连6g,黄柏15g,黄芩12g,木香12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乌梅丸现代多收入驱蛔剂,实为治厥阴病之总方,方剂组成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具有扶正祛邪,调和寒热,止痛除烦等功效。方中党参、当归、肉桂、干姜、附子、细辛温养气血,理虚止痛;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黄连、黄柏、黄芩清热燥湿,敛浮阳以温下焦,并可制桂、附、姜、辛大热之烈;增以木香行气调中,既增强止痛效果,还能健脾消食,使苦寒不伤胃,补虚而不呆滞;诸药合用,可充分发挥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使寒散热除,升降复常,气血调和,腹痛得解。
4.越鞠丸加减方
苍术10g,生香附15g,抚芎15g,炒栀子6g,神曲10g,厚朴6g,泽泻10g,枳壳6g。日1剂,水煎服。
本方香附、川芎、厚朴、枳壳行气止痛,苍术、泽泻、栀子祛湿,神曲保护胃气,诸药合用,共奏行气解郁,利湿止痛之功。
5.清解汤
银花30g,连翘15g,紫花地丁30g,夏枯草30g,大青叶15g,粉丹皮15g,苦参12g,炒侧柏30g,炒荆芥12g,炒栀子12g,玄参12g,蒲公英30g,水牛角片40片。水煎服,日1剂。加减应用加服紫血丹,每次1支,日2次。
银花、连翘、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佐以粉丹皮、苦参、玄参等清热凉血而获效。
6.雄黄冰片涂剂
雄黄、冰片、青黛各10g,粉碎成细粉,将3种药粉末混匀,加入75%酒精300mL,调匀。密闭保存。用时摇匀,每晚临睡前清洁患处后,取本品适量在患处涂薄薄一层,涂抹均匀后覆盖纱布并固定。第2天早上洗去。连用10天为1疗程。
方中雄黄解毒杀虫,青黛清热解毒,冰片清热止痛,防腐止痒。三药合用,以酒为使,通达腠理,共奏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之效,故疗效满意。
8. 中医怎么治疗带状疱疹
用禁的方法,三天即除根,彻底治好,不过现在会的医生万不抽一,中华医术失传太多。
9. 生殖疱疹中医治疗
您好。生殖器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三种,中医认为,生殖器疱疹早期属热症、实症,为湿热、毒火阻滞肝脉;后期则伴有肝肾不足。治疗主要是根据症状、体征,结合舌脉,一般将本病分为三型,即毒热蕴结、湿热下注和肾气不足,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1、属于毒热蕴结症的生殖器疱疹
见阴部疱疹大而红,局部肿胀,疼痛明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有低热,排尿困难,舌红绛,脉滑数。这是由于不洁性交,外染淫毒,毒热结聚阴部,蕴结于局部皮肤粘膜所致。治疗法则宜清热解毒,常以方药为清毒神圣汤加减,金银花30g、天花粉30g、蒲公英30g、当归15g、生甘草10g、板蓝根30g。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主药;天花粉排毒驱腐;蒲公英、板蓝根配合主药加强治疗作用;当归、生甘草养血活血,调和诸药。如小便黄赤,排尿疼痛困难者,加马鞭草15g,天葵子10g,淡竹叶10g;淋巴结肿大疼痛者,加地丁30g,夏枯草10g。
2、属于湿热下注症的生殖器疱疹
常见生殖器部位水疱成簇,周边有红晕,或有糜烂,有轻痒,可见小便黄赤,口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素日喜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或嗜烟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蕴,郁而化热,湿热之邪下注肝经所致。湿热蕴积于下焦,注于阴部,发为生殖器疱疹。治疗法则宜清热除湿,方药常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山栀10g、黄芩10g、柴胡10g、车前子(包)10g、生地10g、当归10g、木通10g、生甘草10g。方中龙胆草清泻肝经湿热;山栀、黄芩、柴胡配合龙胆草清肝利胆;车前子、木通清热利湿;生地、当归凉血活血;生甘草调和诸药。水疱大、糜烂渗液者,加生苡仁30g,茵陈10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6g(后下)。现有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每次6~8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属于肾气不足症的生殖器疱疹
常见于复发性阴部疱疹,疱疹干涸较小,无自觉症状,但经常复发。这是由于肾气不足,淫毒之邪未尽所致。肾开窍于前后二阴,或由于房劳过度,或由于湿热、淫毒久稽,耗伤肾阴;日久阴损及阳,也可造成肾阳不足。肾阴肾阳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统帅着人体全身的阴阳,当肾阴肾阳受损后,人体阴阳就会失调,疾病就容易复发。由于肾气不足故多伴有腰膝酸软,浑身乏力。阴虚者,则多有五心烦热,失眠多梦,遗精早泄,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肾阳不足者,则多有手足不温,少腹拘急,舌淡苔薄,脉象沉细。治疗法则以补肾为主,佐以解毒除湿。常用方药为六味地黄丸加减,生熟地各10g、山药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10g、板蓝根10g 。
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