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么区分湿疹和股癣
湿疹和股癣的区别:
共同点是有泡或者红疹,奇痒无比。
不同点是:湿疹回有“头”,挤压会答有透明液体出来,而且湿疹挤压出“水”之后好了一定有色素沉着,那一块的“头”是黑的,股癣则挤不出“水”,也没有色素沉着。
想去除湿疹的话建议用以下三种方法:
方法一:涂抹蕴矶霜药膏。
蘸取适量后直接在患处进行涂抹,待皮肤自动吸收即可。每日可涂抹3次。
方法二:取土茯苓10克,草龟1只,白糖适量。
将草龟壳碾碎,然后和土茯苓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以慢火反复熬煮成膏。每次服用时,用药匙舀取30毫升,放入碗中,撒入白糖,倒入温开水冲饮。每日可食用2次。
方法三:取陈皮15克,云苓10克,苍术6克,白术6克,白扁豆5克,苍耳子3克,甘草3克。
将上述药材全部置于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并煎煮,煎煮至沸腾后滤出,待温时服用。每日服用2次。
② 请教,湿疹是咋样回事咋样办还有湿疹地症状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湿疹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
【临床表现】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中医对湿疹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疮”相当于泛发性湿疹,“面游风”相当于面部湿疹,“旋耳疮”相当于耳部湿疹,“乳头风”相当于乳头湿疹,“脐疮”相当于脐部湿疹,“绣球风”、肾囊风”相多于阴囊湿疹,“四弯风”相当于肘窝与膝窝湿疹,“鹅掌风”相当于掌部湿疹,“湿臁疮”相当于小腿湿疹,“肛门圈癣”相当于肛门湿疹。祖国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禀性不耐,风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浸淫肌肤而成。其中“湿”是主要因素。由于湿邪粘腻、重浊、易变,故病多迁延,形态不定。而慢性湿疹是由于营血不足、湿热逗留,以致血虚伤阴,化燥生风,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
【一般治疗】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只有中医才能彻底的治疗湿疹,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苯海拉明、维生素C等。最好配合外用药进行治疗湿疹如纯中药的"湿癣净"等效果可以彻底的治疗湿疹.
③ 小孩腿上长的是癣还是湿疹
看着是湿疹,湿疹,是一个疾病的名称,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的一种皮肤病。
湿疹具体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多种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可以预防的因素,包括外界的刺激,例如紫外线、食物、动物皮毛、花粉,以及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很难预防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
湿疹引起的皮损,主要以皮肤方面的症状为主,例如皮肤出现红斑、暗红色斑块、丘疹、丘疱疹伴红肿、瘙痒等。建议注意患处护理,必要时到医院皮肤科进行检查。
湿疹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常用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物,例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急性期必要时配合口服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奥洛他定等。病情严重者还可以口服甲泼尼龙片或静脉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有抗炎止痒、控制病情的作用。
如果出现湿疹样皮肤损害,建议到医院皮肤科就诊。确定是湿疹引起,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治疗。
④ 请问这种是湿疹还是湿癣该如何解决
用珊瑚癣净应该可以解决。
⑤ 湿疹的中医内外治疗法(上)
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要特点是皮损呈多形性(皮肤潮红、浸润、流水,并有红斑,丘疹,水泡,脓疮,皲裂,表皮脱落,但流水及潮湿是常规现象),对称发生,剧烈瘙痒,反复发作。
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与体质、神经状态、内分泌、血液循环、消化系统、代谢营养、内脏功能以及细菌、真菌、寄生虫、病灶感染、各种内外致敏病原都有关系。病因尚待进一步探讨。一般认为,湿疹是由于内在刺激因素(如病灶感染,寄生虫感染,吃某些食物,服用某些药物)或外来刺激因素(如寒冷、日光、化学药品、植物、昆虫等)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炎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各种制激因素的机会很多,但是否发生湿疹,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内在因素。机体敏感性高者易于发生湿疹,而过敏体质又与遗传、工作、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通过加强锻炼,逐步增强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可以减低机体的敏感性,改变过敏体质,而减少湿疹的发生。
湿疹好发于身体暴露部位,如四肢远端、肘,腘窝、面部等处,严重时可泛发于全身。
临床特点:
1. 急性湿疹:初起为红斑,皮损境界不清楚,继而在红斑及其周围出现米粒大小的丘疹或水泡,常密集成片,且可因搔抓使水泡破裂而形成糜烂面,干燥后可结痴。若有继发感染可于病损处出现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2.慢性湿疹:由于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使病变波及皮肤深层,形成皮肤肥厚,并在皮肤肥厚的基础上因搔抓可见血痂、抓痕、脱屑等皮损。发生在手脚部的慢性湿疹还可形皲裂而影响劳动。
3、婴儿湿疹:也叫奶癣,常发生在出生后1一2个月,好发于头部、面部,严重者可泛发全与。患儿瘙痒,病情往往时轻时重,常在发热、腹泻时皮损明显好转或消温,但病愈后又复出现。婴儿湿疹临床上分成两型:常见的一型是湿烂皮炎型,婴儿多较胖,营养发育较好,大便干秘。皮疹呈红色丘疹,渗出淡黄色液体,干燥后结成蜜黄色薄痂。另一型是干性皮炎型,婴儿皮肤干燥,发育较差,形体瘦小,消化不良,有腹泻等症状。皮疹多是干性红斑、丘疹鳞屑苔癣化片块。这两型皮疹的多少,要看病情轻重。轻者往往在头面部有散在几片皮疹,重者可遍布头面,甚至四肢、躯干均有大量皮疹,病儿有剧痒,严重时可昼夜啼哭,烦躁不安。
湿疹,祖国医学统称“湿疡”、“湿疮”、“湿癣”,依其皮损部位的不同而有许多命名,例如:发于头面部的叫“鼻䘌疮”、“旋耳疮”、“燕窝疮”;发于颈胸部的叫“钮扣风”;发于四肢的叫“四弯风”:发于阴部的叫“肾囊风”、“阴疮”。此外,尚有“黄水疮”、“浸淫疮”和小儿“胎敛疮”(婴儿湿疹)等不同名称。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是湿邪所引起,急性湿疹常是热邪、风邪相合所致,慢性湿疹多因脾胃虚弱,水湿失于运化,或由寒湿所致,或久病伤精耗液,最后成血虚、阴亏之症。换句话说,急性湿疹多系风湿热三气侵袭,慢性湿疹则与脾胃虚寒或血虚阴亏有关。
湿疹的中药治疗:
(一) 外治法
1. 急性湿疹
①青黛30克,升华硫黄20克,用法:共研匀,加入麻油或菜油调成糊状,先用淡盐水洗净患处,再敷药,药不要敷得太多,每天早晚各搽一次,连搽几天。如瘙痒厉害,可在此方中加轻粉20克。
②生蒲黄粉撒布患处。方法:生蒲黄过筛,筛去杂质,研粉,将蒲黄粉直接撒在患处,渗液湿透药粉时,再继续撒药。再用药时,不要将原来已干燥的药粉去掉。
③蕃茄适量。将蕃茄洗净并用酒精消毒,去外皮用纱布压出浆汁,然后用纱布浸满浆汁,敷在患处,每3~4小时更换一次,同时患者口服蕃茄,每日一斤。
④马铃薯适量。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再用冷开水冲洗,用消毒的器皿研成泥状,外敷患处,敷0.5厘米厚,每二小时更换一次,2~3次后,就有明显效果,瘙痒消失,黄水减少,敷6~8次后,糜烂面形成黑痂,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黑痂渐脱落,有新的皮肤出现,如有个别患处不好可继续敷药,每日平均敷6~8次即可,睡前可敷厚一点,夜间不用换药。
⑤白藓皮30克,儿茶30克,乌梅30克,五倍子30克,苦楝皮30克,紫草茸10克,苦参30克,另取少许冰片置瓦上烧(即放出浓烟),让其熏烤患处,俟烟放毕,离开;再用麻油少许调上药搽患处,不用包扎。1~2日按上法换药1次。
⑥地榆粉(过80目筛)800克,紫草粉(过80目筛)400克,氧化锌400克(如缺,可用炉甘石代),凡士林加至400克。地榆粉、紫草粉、氧化锌粉混合均匀。将凡士林加温熔化,待冷将凝时边搅边撒入上述混匀之粉末,并不断搅匀,直接涂敷患处。以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2次。换药前勿洗,可用无刺激性的植物油(麻油)状净创面即可。
⑦当归16克,紫草30克,黄蜡30克,白蜡30克,麻油125克。将香油烧开加入当归、紫草共熬,待药炸枯去渣,纳入黄蜡、白蜡溶化后冷却,调成糊状,用时先用洗净患处,涂敷以上药膏,每日1次,无需包扎。
⑧硫黄15克,黄柏15克,白芨15克,白芷15克,白矾15克。将上药各研成细末后混匀备用。如湿疹未流水点未溃烂时,将药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如已流水或已溃烂时,可单用药粉直接撒于患处,一般每天换药一次,严重者每天换药2次。换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患处,但禁用肥皂水洗。流黄水或糜烂部位不大者,换药后可用纱布包扎。若病损范围大者涂药后不必包扎,保持局部清洁。
⑨雄黄10克,麻油10克。用火纸把雄黄包好,灌以香油,使渗透后,用火燃着火纸,滴下雄黄油。用温热的雄黄油涂抹患处,每天10次左右。连续涂抹约2星期。
(未完待续)
⑥ 婴儿湿癣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1、 直接病因:引起宝宝湿疹病因是复杂的,其中过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有过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的宝宝就容易发生湿疹。 2、诱发因素:发生了湿疹的宝宝,许多物质又会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接触化学物品(护肤品、洗浴用品、清洁剂等)、毛制品、化纤物品、植物(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革及羽毛、发生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环境温度高或穿着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宝宝的湿疹反复发生或加重。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小儿湿疹,好发生在孩子的肛门周围,常伴有蛲虫感染,称为蛲虫湿疹。 3、 婴儿湿疹的内因:婴儿容易发生湿疹还有本身的因素,是因为婴儿的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对各种刺激因素较敏感,所以又叫婴儿湿疹。
⑦ 如何快速区分得的是湿疹还是藓
其实,湿疹和癣的发病部位、传染性以及症状表现均有不同之处的。下面,我们分享几个区分方法吧。
一、发病部位。湿疹一般容易发生在头部、面部、耳后、脖子内侧、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而且通常会呈对称发布。而癣则一般会发病与手指屈面、指甲以及手掌侧等;最先发病的部位为拇指;而且夏季发病会加重。
二、传染性。湿疹一般是因为皮肤过敏导致的,尤其是那些慢性湿疹,不仅比较容易反复发作,而且表现症状也多样化;但是该病属于自身的一种过敏反应,通常没有传染性的。癣则是由于霉菌真菌感染引起,中医认为,癣是由于受风毒凝聚皮肤,导致皮肤不能濡润而形成,而且具有传染性。
三、症状表现不同。湿疹一般呈对称发生,皮损表面可见暗红色红斑,皮肤表面干燥粗糙,有的会角化肥厚;冬季时皮损出会有破裂,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当接触到致敏源时,很容易出现糜烂现象。而癣一般呈单侧发生,患部主要症状表现为片状的红斑;癣在夏季发病时,有的患者会出现水疱,干燥后会有环状鳞屑,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或瘙痒。
以上是几种用肉眼分辨湿疹和癣的方法。可见,虽然二者之间的共同特点是瘙痒、红肿以及脱皮,但是它们的表现症状特征,常见患部以及传染性等都是不相同的。此外,癣是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的,如果家中有家属患有此病,应尽快接受治疗,同时应避免共用洗涑用品。
⑧ 什么是癣,与湿疹,皮炎有什么区别
皮炎是一个大类,皮炎包括湿疹;
而湿疹就再细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回一般为多形性,答对称性,界线不清。湿疹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见。
但是癣与皮炎湿疹不同,癣大多是急性发病,能扩延全身。